Workflow
上海凯鑫(300899) - 2023 Q2 - 季度财报
上海凯鑫上海凯鑫(SZ:300899)2023-08-29 16:00

公司治理与人员情况 - 董事长葛文越未出席董事会会议,无法保证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2]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袁莉,证券事务代表为张博萌[12] - 公司报告期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情况未变动[107][108][109] - 葛文越、邵蔚、申雅维、刘峰、杨旗、杨昊鹏6名自然人股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103] - 葛文越等一致行动方共直接持有公司47.77%的股份[14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上海凯鑫,代码300899,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11] - 公司注册地址、办公地址等在报告期无变化[12][13][14] - 公司于2023年修改了经营范围[15] 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7] 财务数据概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9,226,141.53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0.22%[16]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54,863.22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9.31%[16]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8,901.34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0.93%[16]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81,317.36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9.53%[16]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681,876,347.46元,较上年度末减少3.95%[16]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49,943,449.18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55%[16]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922.61万元,上年同期5621.62万元,同比减少30.22%,主要受上一年签订的订单影响,本期销售减少[33] - 本报告期营业成本2531.41万元,上年同期3623.47万元,同比减少30.14%,主要系收入减少,相应成本减少[34]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693.23万元,上年同期823.14万元,同比减少15.78%[36]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8.13万元,上年同期3038.16万元,同比减少89.53%,主要受当期销售减少影响,收款减少[36] - 工业流体分离解决方案营业收入939.07万元,同比减少25.12%;零部件及耗材营业收入2983.55万元,同比减少31.03%[39] - 境内营业收入3783.74万元,同比增长13.89%;境外营业收入138.87万元,同比减少93.96%[39] - 投资收益317.29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10.62%,主要系购买结构性存款的理财收益[39]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46.68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51.14%,主要系报告期内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40] - 本报告期末货币资金1.5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3.28%,上年末2.15亿元,占比30.32%,比重减少7.04%,主要系公司购买理财产品[43] - 本报告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2.7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9.68%,上年末2.30亿元,占比32.44%,比重增加7.24%,主要系公司购买理财产品[43] - 报告期末受限货币资金和应收款项融资合计534.89万元,其中货币资金34.89万元,应收款项融资500万元[45] - 报告期投资额4.81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4.60亿元,变动幅度4.43%[45]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金额合计2.82亿元,资金来源为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45] - 募集资金总额3.53亿元,报告期投入1524.12万元,已累计投入1.67亿元[45][46]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3996.90万元,占比11.33%[46] - 研发与技术服务一体化建设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2亿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9.65%[47] - 膜分离集成装置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因自建改租赁及宏观环境影响终止,剩余资金补充流动资金[47][50]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6000万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100.19%[47] - 项目终止后结余资金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3996.90万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105.59%[47] - 超募资金5292.19万元,已使用45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剩余792.19万元暂未确定投向[46][48][49][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尚未使用的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余额为20759.79万元,其中活期存款2759.79万元,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18000万元[54] - “膜分离集成装置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变更后拟投入募集资金3996.9万元,实际累计投入4220.23万元,投资进度105.59%[55] -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资金来源为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发生额分别为18000万元和9000万元,未到期余额均与发生额相同[59]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922.61万元,2022年同期为5621.62万元,同比下降30.22%[117]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324.51万元,2022年同期为1056.47万元,同比下降69.28%[118]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051元,2022年同期为0.1663元,同比下降69.21%[119] - 2023年6月末资产总计6.87亿元,较期初7.16亿元下降4%[116] - 2023年6月末负债合计3119.26万元,较期初4887.73万元下降36.18%[117] - 2023年6月末所有者权益合计6.56亿元,较期初6.67亿元下降1.63%[117] - 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693.23万元,2022年同期为823.14万元,同比下降15.78%[118] - 2023年6月末应收账款8618.30万元,较期初8997.05万元下降4.21%[116] - 2023年6月末存货5141.00万元,较期初4533.44万元增长13.40%[116] - 2023年6月末应付账款5948.27万元,较期初7518.28万元下降20.88%[116]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66.92万元,2022年同期为1245.54万元[120]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8091.83万元,2022年同期为10269.87万元[12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7773.70万元,2022年同期为7231.70万元[12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8.13万元,2022年同期为3038.16万元[121]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4482.19万元,2022年同期为41711.68万元[121]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8050.24万元,2022年同期为46012.00万元[121]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568.05万元,2022年同期为 - 4300.33万元[121]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1.09万元,2022年无相关数据[122]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747.56万元,2022年同期为3024.28万元[122]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747.56万元,2022年同期为 - 2963.19万元[122]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10,900元,现金流出小计16,876,616.67元,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6,876,616.67元[123]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51,053,100.97元,期末余额为152,975,485.12元[123] - 2023年期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660,164,664.07元,期末为649,932,673.01元[123][126] - 2023年本期综合收益总额49,350,650.49元,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1,142,239.81元,利润分配 -14,670,197.18元[123][124][125] - 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情况未提及,现金流出小计28,583,782.56元,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7,972,882.56元[123]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37,559,157.12元,期末余额为263,879,809.33元[123] - 2022年期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651,466,394.09元,期末为643,733,490.98元[127][131] - 2022年本期综合收益总额40,153,650.55元,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2,708,632.26元,利润分配 -21,048,543.78元[127][128][129] - 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1,142,890.38元[133] - 2023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 - 14,670,197.18元[134] - 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2,710,174.97元[137] - 2022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 - 21,048,543.78元[139]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025,961.88元,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关损益3,438,979.06元[19][21]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境内外会计准则下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17][18] - 公司不存在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情形[22] 会计政策 - 2023年1月1日起执行新会计政策,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6] 公司业务 - 公司专注工业流体特种分离业务,提供定制化膜分离技术应用整体解决方案[24] - 下游客户集中在工业流体分离、废水处理等领域,包括化纤、生物制药等行业[25] - 化纤行业碱回收循环使用技术方案碱回收率达95%以上,回收净碱约40万吨/每年[25] - 纺织印染行业污水处理技术方案减少60%以上沉淀污泥固废处理成本,中水回用率达50% - 70% [25] - 纺织印染行业能有效帮助企业回收并循环使用生产过程中30%以上的热能[25] - 业务模式为提供定制化膜分离技术应用整体解决方案,还提供设备租赁运营等服务[27] - 采购模式是自行采购零部件,部分按需采购,与供应商形成稳定合作关系[27] - 生产模式对销售订单采取项目制实施,部分部件委外加工或外包[27] - 销售模式为“研发驱动、直销为主”,技术支持贯穿销售流程[27] - 研发模式分为主动型研发和被动型研发,贯穿销售、项目实施和运行全过程[27] 公司优势 - 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在工业流体领域提供膜分离技术应用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28][30][7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7.67%,现有研发人员占全体员工比重为27.08%[30] - 报告期内,公司申请专利9项、已获得专利证书37项[28][30] - 公司连续三次通过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连续三次荣获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称号[30] - 公司自主研发的多个项目先后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等[30] - 公司参与编制的国家标准“多孔疏水膜的熟睡性能测试方法(GB/T42270 - 2023)”于2023年4月正式实施[30] - 2022年公司被批准建企业专家工作站,已启动“生物质材料的高值化利用”项目研发[30] - 公司与南京林业大学等机构合作研发,提升工业分离行业技术先进性[30] - 公司核心团队能为多行业客户提供个性化膜技术应用整体解决方案[30] - 公司管理团队有20多年专业膜分离技术知识和应用经验[30] 公司风险与应对 - 公司面临汇率波动风险,将密切关注汇率变化,调整采购计划或利用外汇工具降低风险[64] - 公司面临研发持续创新能力不足风险,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人员水平[64]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回款风险,将管理客户信用等级,考核销售部门回款业绩,加大催收力度[64] - 公司面临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将通过多种渠道补充人才,完善薪酬绩效考核体系[64] 投资者关系 - 2023年5月15日,公司通过网络平台线上接待参与2022年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介绍公司概况及业务发展情况[65] - 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0.12%,于2023年5月17日召开[66]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2021年12月23日为首次授予日,授予价格为16.03元/股,向16名激励对象授予65.00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69]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16.25万股预留限制性股票于2022年12月28日作废[69] - 2023年4月24日作废已授予但尚未归属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26.00万股[69] 公司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