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1年营业收入为2.279亿元,同比增长20.42%[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06万元,同比增长9.54%[19]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42%[4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06.3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54%[47] - 营业收入总额2.28亿元同比增长20.42%[51]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8259万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1] - 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67万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1.43亿元同比增长21.88%毛利率37.33%下降0.75个百分点[53] - 直接材料成本1.13亿元占营业成本79.06%同比增长16.04%[55] - 制造费用1986.89万元同比增长82.69%[56] - 研发费用1688.2万元同比增长45.53%[59] - 研发投入金额1688.2万元同比增长45.53%占营业收入7.41%[49]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45.53%至1688.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7.41%[63] - 毛利率37.33%,较上年同期减少0.75%[4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工业流体分离解决方案收入1.56亿元占比68.46%同比增长23.22%[51] - 零部件及耗材收入6449.92万元占比28.30%同比增长27.56%[51] - 境外收入占比34.45%,较上年同期增长6482.72%[48] - 境外收入7852.14万元占比34.45%同比增长6482.72%[51] 各地区表现 - 境外收入占比34.45%,较上年同期增长6482.72%[48] - 境外收入7852.14万元占比34.45%同比增长6482.72%[51] - 公司积极开拓南亚、东南亚、非洲及欧洲等国际市场[98] 研发投入和技术进展 - 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41%[43] - 研发人员占公司全体员工比重为29.79%[43] - 研发人员数量2021年为28人,较2020年26人增加7.69%[62] -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2021年为29.79%,较2020年29.89%下降0.10%[62] - 研发人员中本科学历2021年16人,较2020年13人增加23.08%[62] - 研发人员中硕士学历2021年9人,较2020年10人减少10.00%[62] - 30~40岁研发人员2021年18人,较2020年16人增加12.50%[62] - PTA催化剂回收项目处于中试阶段,目标回收PTA精制母液中TA、醋酸、钴锰催化剂并提高水回用率[61] - 膜法脱氨氮工艺处于中试阶段,目标脱除并回收废水中氨氮以实现经济和环保效益[61] - 生物质材料资源化利用项目处于中试阶段,采用膜元件分离精度梯级融合技术进行组分分离[61] - 石油化工催化剂回收项目处于中试阶段,目标提高催化剂回收率及水回用率[61] - 印染工艺水整体解决方案处于中试阶段,通过点源处理回收资源如从丝光废水中回收碱[62] - 公司持续保持较高研发投入用于新工艺和新设备开发[97][101] 财务绩效和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9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7102.34%[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7102.34%至4597.7万元[6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暴涨8853.52%至8.77亿元,主要因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65][66] - 报告期投资额8.77亿元,同比增幅8853.52%[7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59%,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19]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505万元[24]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0.12万元,主要来自交易性金融资产[68][72] - 投资收益566.08万元,占利润总额10.27%[68] - 信用减值损失301.03万元,因计提坏账准备[68] - 其他收益454.9万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68] - 2021年政府补助为474万元,同比下降31%[24] 资产和负债状况 - 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7.093亿元,同比增长2.83%[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514亿元,同比增长5.21%[19] - 公司总资产70926.20万元,较上年末增长2.83%[47]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3.76个百分点至43.30%,因购买理财产品[7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1.08亿元,占总资产15.26%[70][71] - 资产合计因准则变更增加1033.44万元至70011万元[192] - 负债合计因新租赁准则增加1033.44万元至8093.16万元[192]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增加259.41万元至359.41万元[192] - 应付账款减少14.66万元至1319.72万元[192] - 预计负债增加16.88万元至607.69万元[192]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20年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35,292.19万元[7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27,603.77万元[78][79] - 报告期内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1,286.27万元[78][79] - 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8,838.25万元[78][79] - 募集资金专户活期存款余额为16,803.77万元(含利息净收入403.26万元)[79] - 未到期银行理财产品金额为10,800.00万元[79] - 研发与技术一体化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仅6.62%[82] - 膜分离集成装置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仅0.07%[8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6,011.47万元(超募100.19%)[82] - 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1,500万元已全部使用[82]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529219亿元,其中超募资金为人民币0.529219亿元[84]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人民币15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尚未使用的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余额为人民币2.760377亿元[86]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中,活期存款余额为人民币1.680377亿元(含利息收入人民币403.26万元及理财收益人民币416.74万元)[86]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中,用于购买未到期银行理财产品的金额为人民币1.08亿元[86] 行业趋势和政策环境 - 国家政策推动膜分离行业发展,重点支持污水资源化利用和工业废水循环利用[31][32] - 到2025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目标达到94%左右,较2020年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35] - 2025年单位GDP用水量目标较2020年降低16%[35] - 2025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目标达到290万吨/日以上,新增125万吨/日[34] - 主要资源产出率到2025年比2020年提高约20%[35] -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到2025年较2020年下降16%[35] - 全球膜产业总产值从1999年的约200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约820亿美元[91] - 2017年中国分离膜市场总产值近20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总产值的35%[91] - 2018年中国膜市场总产值接近2400亿元人民币[92] - 预计2022年中国膜产业总产值将超过3600亿元人民币[92] - 膜分离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是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产业[101][105] 公司业务和技术优势 - 公司是国内少数提供工业流体膜分离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37] - 公司膜技术应用于化纤、印染、医药、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多个行业[37] - 公司采用超高压反渗透膜技术实现水资源回收利用,降低零排放运营成本[37] - 公司专注于工业流体特种分离业务,提供定制化膜分离技术应用解决方案[39] - 化纤行业碱回收循环技术方案实现废碱回收率达95%以上,年回收净碱约40万吨[41] - 纺织印染行业污水处理方案减少60%以上沉淀污泥固废处理成本,中水回用率达50%-70%[42] - 公司已获得专利证书48项[43] - 公司下游应用领域包括纺织印染、化纤、食品、生物制药、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和制浆造纸[98] - 公司采取纵向深耕、横向拓展策略,探索经营租赁和委托运营等新业务模式[98] 风险因素和管理措施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回款风险,已将回款金额和期限纳入销售团队考核指标[107] - 公司境外项目工期受疫情影响放缓,部分商务洽谈项目增加不确定性[102] - 公司通过客户信用等级管理和坏账风险评估应对应收账款风险[107] - 公司综合毛利率受不同项目收入占比和毛利率影响[108] - 海外进出口业务增加导致汇率波动影响毛利率[108] - 行业技术壁垒较高需持续研发投入保持优势[108] - 竞争者进入或市占率提升可能导致销售价格下降[108] - 公司需加强策略性研发投入避免毛利率下降风险[108] - 技术人才流失对公司可持续发展有重大不利影响[109] - 公司通过提高福利待遇和奖励机制留住人才[109] - 公司通过校园和社会招聘引进优质毕业生和高端人才[109] - 公司出口业务以美元为主要结算货币,采购零部件以美元和欧元结算,面临汇率波动风险[104]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董事长葛文越期末持股数量为14,339,200股[122] - 董事邵蔚期末持股数量为3,384,800股[122] - 董事刘峰期末持股数量为3,384,800股[122] - 董事杨昊鹏期末持股数量为2,584,800股[122] - 副总经理申雅维期末持股数量为3,384,800股[122] - 董事杨旗期末持股数量为3,384,800股[122]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总薪酬合计为30,463,200元[123] - 2021年10月26日董事会换届导致多名高管离任包括独立董事黄亚钧、监事蒋位、监事会主席杨一琳及副总经理张承慈[124] - 同期新选举林宏为独立董事、万旗平为监事、徐臻为监事会主席[124] - 财务总监袁莉兼任董事会秘书任期自2018年6月15日至2024年10月26日[123] - 董事长葛文越持有新加坡永久居留权并兼任新加坡凯鑫董事长及总裁[125] - 常务副总经理邵蔚兼任启东凯鑫总经理及绍兴鑫美执行董事[125] - 副总经理申雅维曾任职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副研究员[125] - 总工程师杨昊鹏兼任启东凯鑫监事及绍兴鑫美经理[126] - 独立董事王晓琳现任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及膜材料实验室主任[127] - 独立董事姚立曾任毕马威及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高级经理[128]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共18人,报告期内实际支付薪酬总额为660.8万元[132] - 董事长兼总经理葛文越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105.6万元[134] - 董事兼常务副总经理邵蔚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72万元[134] - 董事兼副总经理刘峰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72万元[134] - 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袁莉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62.4万元[135] - 董事兼副总经理申雅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55.2万元[134] - 董事杨昊鹏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55.2万元[134] - 职工代表监事钱勇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51.4万元[135] - 独立董事王晓琳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6万元[134] - 独立董事姚立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6万元[134] - 报告期末公司员工总数为94人,其中生产人员39人(41.5%),技术人员28人(29.8%),本科及以上学历63人(67%)[144][145] - 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17人,占总员工人数18.1%[145] - 销售人员配置9人,占总员工人数9.6%[145] - 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0人[144] 利润分配和投资者回报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63,783,466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30元(含税)[5] - 公司2021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21,048,543.78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100%[148] - 公司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063,431.51元[151] - 公司2021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为46,778,129.11元[151] - 公司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4,677,812.91元,占母公司净利润的10%[151] - 公司2021年度合并报表可供分配利润为177,509,907.45元[151] - 公司以63,783,466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30元(含税)[151] - 公司现金分红金额为21,048,543.78元[147] - 公司可分配利润为177,509,907.45元[148]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为16.03元/股[154] - 公司向16名激励对象授予65.00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154]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通过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及相关考核管理办法[142] - 第三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通过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方案[137] - 公司承诺不为股权激励对象提供任何形式的财务资助或担保[185] - 股权激励对象承诺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且获授股票在归属前不得转让或担保[186] 重要承诺和协议 - 公司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72] - 公司股东苏州启明等承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72]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将自动延长6个月[172]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承诺锁定期满后减持将严格遵守证券法规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73] - 违规减持所得收益将归公司所有[172] - 股东架桥富凯等承诺的股份限售已于2021年10月16日履行完毕[172] - 控股股东葛文越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减持承诺持续有效至2023年10月16日[173]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减持不超过所持首发前股份总数50%[174]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174] - 苏州博璨投资中心已于2022年1月25日完成证券非交易过户[174] - 除上海璨冉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外其余承诺方股份减持承诺正常履行中[174] - 持股5%以上股东承诺通过集中竞价减持需提前15个交易日披露计划[175] - 持股5%以上股东承诺通过其他方式减持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175] - 浙江红土、上海红土和深创投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合计减持最高数量未明确[175] - 所有股东均承诺若违反减持承诺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174][175] - 股份锁定期届满日期为2023年10月16日[175] - 减持承诺履行状态显示为正常履行中[175] - 股东减持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76] - 股东减持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最高减持比例可达持股总数100%[176] - 董事及高管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176] - 董事及高管承诺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持股[176] - 公司制定上市后三年内稳定股价预案启动条件为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最近一期审计每股净资产[177] - 稳定股价措施包括公司回购股票或控股股东/董事/高管增持股票[177] - 公司回购股票需经股东大会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178] - 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票需在启动条件成就后5个交易日内提出方案[178] - 每股净资产计算方式为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权益合计数÷年末股份总数[177] - 股价触发稳定措施启动条件后公司需在5个交易日内制定具体方案[177]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承诺若欺诈发行将买回全部新股[181] - 董事及高管单次增持资金不低于上年度税后薪酬总和的30%[179] - 控股股东对董事及高管增持义务承担连带责任[179] - 单次增持股份资金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179] - 单次增持资金不低于上市后税后现金分红总额的30%[179] - 稳定股价措施终止条件包括连续20日收盘价高于最近审计每股净资产[180] - 保荐机构承诺因文件虚假造成损失将依法赔偿投资者[181] - 审计机构承诺因文件虚假造成损失将依法赔偿(无过错除外)[181] - 法律顾问承诺因文件虚假造成
上海凯鑫(300899)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