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2年营业收入为7.19亿元,同比微增0.58%[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6亿元,同比下降510.83%[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8亿元,同比下降2,667.25%[21] - 2022年营业收入71915.93万元[37] - 2022年总营业收入为7.19亿元,同比增长0.58%[45]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亿元[2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下降333.85%至-1074.07万元,主要因汇兑收益增加[5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5.32%至4732.75万元[58]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2.08%至1.241亿元[58] - 智能手机保护类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加16.69%至3.029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升至52.27%[52] - 智能手机保护类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同比大幅增长36.65%至6014.58万元,占比升至10.38%[52] - 平板电脑保护类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下降46.28%至3602.12万元,占比降至6.22%[52] - 其他产品制造费用同比激增195.29%至3373.94万元,占比升至5.82%[5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ODM/OEM业务收入55224.13万元占营业收入76.79%[37] - 自有品牌业务收入16691.79万元占营业收入23.21%[37] - ODM/OEM业务收入占比同比提升从65.23%增至76.79%[37] - 自有品牌业务收入占比同比下降从34.77%降至23.21%[37] - ODM/OEM业务收入为5.52亿元,同比增长18.42%,占总收入76.79%[45] - 自有品牌业务收入为1.67亿元,同比下降32.87%,占总收入23.21%[45] - 智能手机保护类产品收入为5.39亿元,同比增长3.26%,占总收入74.93%[45][46] - 平板电脑保护类产品收入为6070万元,同比下降27.03%,占总收入8.44%[46] - ODM/OEM业务毛利率为10.41%,同比下降3.34个百分点[47] - 自有品牌业务毛利率为49.21%,同比下降7.30个百分点[47] - ODM/OEM业务销售量4951万个,同比增长23.05%[49] 各地区表现 - 国内销售收入为3.59亿元,同比增长33.46%,占总收入49.93%[46] - 出口销售收入为3.60亿元,同比下降19.25%,占总收入50.07%[4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3年战略重点为做大ODM/OEM业务和做强自有品牌[93] - 公司存在行业下行导致主营业务收入下降风险[6] - 公司存在人工成本上涨导致利润下降风险[7] - 公司应收账款回款周期变长且回款难度加大产生坏账[38] - 人工成本上升因人才引进力度加大及最低工资标准提升[39] - 研创基地处于投产爬坡期产能未完全转化[39] - 公司面临全球芯片市场供给和国际政治形势影响导致ODM/OEM业务销售额下降风险[96] - 公司应收账款回款存在风险将强化管理措施[96] - 公司出口业务采用美元结算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业绩[96] - 公司通过外汇套期保值业务降低汇率波动不利影响[96] 研发与技术成果 - 公司已完成一种带紫外线感温变色功能手机保护套技术研发,可在阳光下10秒内快速测量紫外线辐射情况[60] - 公司已完成一种具有保暖功能的手机保护套技术研发,配备加热片可提高手机壳温度[60] - 公司已完成一种手环支架功能一体手机保护套技术研发,配备两个不锈钢旋转柱手环扣[60] - 公司已完成一种自带横竖两用磁吸支架功能手机保护套技术研发,采用PC板材和磁铁结构[60] - 公司已完成PC套啤硅胶防水结构手机保护套技术研发,采用PC+硅胶注塑技术实现防水设计[61] - 公司已完成一种带BOSS音响手机保护套技术研发,通过蓝牙及Type-C连接实现音乐播放功能[61] - 公司已完成一种带游戏功能手机保护套技术研发,配备小游戏电子功能组件支持蓝牙传输[61] - 公司已完成可拆卸充电宝带多功能保护套技术研发,配备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板实现无线充电[61] - 可降温手机壳结构生产工艺技术研发已完成,产品防摔性能好且降温效果明显[62] - 无线充电多功能互传U盘技术研发已完成,集杀毒、修复、定位、加密、启动等功能为一体[62] - 无线充电平板支架结构生产工艺技术研发已完成,产品旋转手感好、外形大小适中且方便携带[62] - 带电池且有内置存储音乐播放功能的手机保护套技术研发已完成,拟申请相关专利1项[62] - 内置电池有掌机娱乐功能的手机保护套技术研发已完成,拟申请相关专利1项[63] - 专为多场景使用而设计的双支架手机保护壳研发已完成,拟申请相关专利2项[63] - 防弹新材料结合TPU的手机保护套技术研发已完成,拟申请相关专利3项[63] - 中轴旋转翻盖功能的手机保护套技术研发已完成,拟申请相关专利2项[63] - 研发人员数量减少至175人,同比下降25.85%[64] - 研发投入金额增至4732.7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6.58%[64]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79万元,同比下降283.22%[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278.98万元,同比下降283.22%[6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为正18138.09万元,同比上升112.31%[6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4835.39万元,同比下降296.89%[67] 非经常性损益与资产变动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4,939.5万元[28] - 2022年政府补助为488.8万元[28]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765.07万元,占利润总额35.69%[69] - 信用减值损失-6651.65万元,占利润总额-49.82%[69] - 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下降至29.88%,减少31.88个百分点[70] - 其他流动资产占比大幅上升至30%,增加29.56个百分点[70] - 在建工程占比增至7.99%,上升1.41个百分点[70]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417,203,138.94元[73] - 金融资产小计总额为1,948,534,781.38元[73] - 受限资产总额为47,872,587.75元,其中土地抵押46,130,256.76元,保证金1,742,330.99元[74] 募集资金使用与项目进展 - 募集资金总额118,970.31万元,本期已使用2,041.44万元[79] - 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5,663.76万元,尚未使用金额108,529.75万元[79] - 募集资金变更用途总额89,880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比例75.55%[79] - 募集资金专户利息收入累计6,687.24万元,现金管理金额104,800万元[79]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项目"移动智"调整后投资总额27,678万元,本期投入0元[80] - 截至期末"移动智"项目累计投入金额0元,投资进度0%[80] - 承诺投资项目总投资额为44,556.96万元[82]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额4,256.76万元且完成进度100%[82] - 品牌建设与营销网络升级项目投资额12,621.9万元且完成进度46.57%[82] - 超募资金投向总额45,323.91万元[82] - 移动智能终端配件产品扩产项目超募投资额38,558.73万元且进度为0%[82] - 研发中心超募投资额5,855.52万元且完成进度94.42%[82] - 品牌建设与营销网络超募投资额909.66万元且进度为0%[82] - 因东莞地区政策变化导致移动智能终端配件扩产项目无进展[82] - 项目可行性未发生重大变化[82]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118,970.31万元,超募资金为76,671.84万元[83]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45,323.91万元(占超募资金总额的59.12%)追加投资于三个募投项目[83] - 报告期内公司使用475.46万元超募资金投入研发中心建设项目[83] - 公司使用2,278.04万元募集资金置换先期投入募投项目的自有资金[83] - 公司使用不超过11.6亿元人民币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84] - 公司调整使用不超过11.2亿元人民币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84] - 公司使用不超过10.68亿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8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使用104,8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84] - 移动智能终端配件产品扩产项目追加投资34,558.73万元[83] - 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追加投资5,855.52万元[83] - 移动智能终端配件产品扩产项目募集资金总额为66,237.03万元[86] - 该项目实际累计投入金额为0万元[86] - 项目投资进度为0.00%[86] - 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4年12月30日[86] 子公司表现 - 东莞市杰之洋塑胶实业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525.12万元[90] - 深圳市中创卓越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4,771.46万元[90] - 东莞市杰之洋塑胶实业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47,969.90万元[90] - 深圳市中创卓越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16,689.51万元[90]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东莞市杰之洋塑胶实业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中创卓越科技有限公司[14] - 公司合资子公司杰美盛杰之珑南昌杰珑股权占比均为51%[14]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2022年召开2次股东大会确保股东权利行使[101] - 董事会设9名董事含3名独立董事全年召开8次会议[102]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全年召开3次会议履行监督职责[103] - 公司建立完整业务流程业务独立于控股股东[108] - 公司资产独立拥有生产经营场所及完整采购生产销售系统[110] - 公司财务独立设立独立财务部门及银行账户[112] - 第三届董事会2022年度共召开8次会议[131][133] - 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缺席董事会会议[134] - 董事对公司治理及经营建议均被采纳[136] - 公司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3次[137] - 公司提名委员会召开会议2次[137] - 公司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会议1次[137] - 公司战略委员会召开会议1次[137] -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范围覆盖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100%[150] -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范围覆盖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100%[150]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定量标准为错报金额大于等于人民币1000万元或税前利润的5%[150]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定量标准为错报金额在人民币5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或税前利润的2.5%至5%[150]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定量标准为直接损失占资产总额0.25%及以上或销售收入的0.5%及以上[151] - 报告期内公司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51] - 报告期内公司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51] - 报告期内公司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51] - 报告期内公司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51]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152] 股东与股权结构 - 董事长兼总经理谌建平持股45,523,009股[116] - 董事兼副总经理杨美华持股15,174,336股[116] - 副董事长黄新持股7,674,336股[116] - 董事张玉辉持股200,044股[116] - 董事会秘书周波持股150,036股[116] - 监事会主席刘述卫持股60,697股[116] - 财务总监朱德颜持股150,036股[116] - 公司董事及高管合计持股68,932,494股[117] - 实际控制人谌建平、杨美华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所持股份[158] - 董事、监事、高管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总数的25%[158][160] - 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58][160]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59][161] - 上市后6个月内若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59][161] - 黄新、黄志浩等股东承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60] - 违反承诺所得收益归公司所有[159] - 承诺期限至2024年2月24日[158] - 部分股东承诺已于2022年2月24日履行完毕[160] - 黄新股份减持承诺在锁定期满后十二个月内累计转让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有股份总额的25%[162][163] - 黄新股份减持承诺在锁定期满后二十四个月内累计转让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有股份总额的50%[162][163] - 黄新减持价格承诺不低于发行价[162][163] - 谌建平与杨美华股份减持承诺有效期至2026年2月24日[164] - 黄新股份减持承诺有效期至2024年2月24日[162] - 违反减持承诺所得收益将归公司所有[162][164] - 减持计划需提前五个交易日书面通知公司[164] - 公司有权扣减拒不上缴收益者的分红或薪酬[162][164] - 所有相关减持承诺目前均处于正常履行中[162][164] - 减持方式包括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164] - 控股股东承诺减持期间累计转让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有股份总额的100%[168] 人员与薪酬 - 2022年度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总额为608.66万元[129][130] - 董事长兼总经理谌建平税前报酬为81.62万元[130] - 离任总经理TIO WEE SENNG税前报酬为150.02万元[130] - 独立董事戴伟辉、刘胜洪、钱荣税前报酬均为8万元[130] - 董事张鑫与监事刘琳税前报酬为0元[130] - 财务总监朱德颜税前报酬为54.66万元[130] - 监事会主席刘述卫税前报酬为24.17万元[130]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1239人[139] - 生产人员数量为903人,占员工总数72.9%[139] - 技术人员数量为175人,占员工总数14.1%[139] - 大专及以下学历员工数量为928人,占员工总数74.9%[139] - 劳务外包工时总数1,614,378.1小时[142] - 劳务外包支付报酬总额30,376,796.59元[142] 监管与合规事项 - 公司因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财务核算等问题被深圳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176] - 2020年9月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未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78] - 公司三会会议记录不完整,个别董事会表决票统计错误,个别股东大会监票程序不规范[179] - 公司关联方识别不规范,关联方清单登记不完整[179] - 公司部分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不完整,未按规定制作重大事项进程备忘录[181] - 公司2020年及2021年年报未充分披露杰美特大厦逾期竣工的违约责任[181] - 公司对杰美特大厦建设期间土地使用权摊销未计入在建工程成本[182] - 杰美特大厦建设期间土地使用权摊销未计入在建工程成本需进行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并对2021年年度报告追溯调整[183] - 整改完成时间设定为2023年4月30日前并承诺长期规范[183] 租赁与资产使用 - 公司租赁深圳市龙华区国际创新中心办公场所面积2152.01平方米期限5年至2025年11月30日[194] - 公司租赁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高峰社区厂房及宿舍总面积19165.57平方米期限8年至2029年1月7日[194] - 子公司租赁东莞市凤岗镇厂房宿舍总面积34395.24平方米期限3年至2025年9月30日[194] - 子公司租赁东莞市凤岗镇仓库面积785.72平方米期限16个月至2022年1月31日[194] - 公司租赁深圳北站西广场人才住房面积147.25平方米期限3年至2023年12月12日[194] - 子公司租赁东莞市凤岗镇员工宿舍8套面积未披露期限1年至2022年3月14日[194] - 公司租赁深圳市皇嘉公寓10间宿舍期限1年至2022年2月28日[194] - 子公司租赁东莞市凤岗镇员工宿舍8套面积未披露期限1年至2022年8月4日[194] - 公司租赁工业厂房面积为3,441平方米[18] - 公司租赁整栋房屋作宿舍共计26间[22] - 公司租赁整栋房屋作宿舍共计
杰美特(300868)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