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杰美特(300868) - 2021 Q4 - 年度财报
杰美特杰美特(SZ:300868)2022-04-19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6] - 净利润同比下滑[6]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35%至7.15亿元[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5.16%至2642万元[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08.35%至亏损749.81万元[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1.92%至1789.69万元[22]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79.30%至0.2064元/股[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7%,同比下降9.65个百分点[22]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768.85万元[25] - 第四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亏损1787.27万元[25]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14,993,835.44元[39]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714,993,835.44元同比下降16.35%[4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1.92%至17,896,861.40元[70][7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至-1,473,463,781.83元,同比恶化1629.89%[7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3.87%至75,348,494.29元[7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382,901,055.08元,同比下降211.78%[72] - 货币资金减少66.12%至9747万元因大量购买理财产品[7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激增60.70%达14.17亿元主要因理财投资[77] - 报告期投资额14.9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35%[82] - 资产减值损失974万元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4] - 使用权资产新增4176万元租赁负债新增3109万元[77] - 受限资产总额5254万元含土地抵押4824万元[81] 成本和费用变化 - 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总体毛利下滑[6] - 研发费用、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增长幅度较大[6]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6.72%至1.107亿元[63]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5.75%至4860.84万元,主要因厂房租赁和咨询费用增加[63]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71.94%至459.29万元,主要受汇率波动影响[6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7.12%至4104.16万元[63] - 直接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55.73%同比上升3.42个百分点[56] - 智能手机保护类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下降20.37%至2.596亿元,占营业成本比例从58.70%降至50.87%[58] - 平板电脑保护类产品制造费用同比大幅增长75.62%至732.71万元[58] - 其他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55.41%至5672.81万元,直接人工成本增长65.97%至720.96万元[58] - 研发投入金额为41,041,571.31元,同比增长27.12%[6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升至5.74%,同比增长1.96个百分点[68]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移动智能终端配件OEM/ODM及自有品牌业务[15] - 公司自有品牌为"决色"[15] - ODM/OEM业务收入466,356,766.44元,占营业收入65.23%[39] - 自有品牌业务收入248,637,069.00元,占营业收入34.77%[39] - ODM/OEM业务去年同期占比65.75%,自有品牌业务去年同期占比34.23%[39] - ODM/OEM业务收入466,356,766.44元占比65.23%同比下降16.93%[49] - 自有品牌业务收入248,637,069.00元占比34.77%同比下降14.61%[49] - 智能手机保护类产品收入521,842,738.65元占比72.99%同比下降20.71%[49] - ODM/OEM业务毛利率13.75%同比下降12.51个百分点[51] - 自有品牌业务毛利率56.51%同比上升4.63个百分点[51] - ODM/OEM业务销售量40,235,658个同比下降49.45%[53] - 自有品牌业务销售量4,387,313个同比下降17.97%[53] - 公司客户结构涵盖国内外终端厂商、大型连锁商超及潮流品牌[39]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3.156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44.14%[61] - 最大客户销售额1.028亿元,占总销售额14.37%[61]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1.08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7.19%[61] 各地区表现 - 出口业务收入445,943,414.58元,占营业收入62.37%[41] - 出口销售445,943,414.58元占比62.37%同比下降14.12%[49] - 公司主要采用美元结算,汇率波动对经营业绩造成影响[41] 研发与创新表现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41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26件、外观设计专利12件[42] - H项目螺母植入自动化使生产效率提升50%以上,良率提升20%以上[65] - IML膜片自动化植入设备实现保护膜撕取成功率99.9%,自动植入成功率98%[65] - 功能性环保包装项目获得国际知名IF设计奖并已应用于部分产品[65] - 轴连接件项目通过结构创新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应用于部分产品[65] - 双支架结构手机保护壳项目已申请专利并应用于部分产品[65] - 可降解环保材料手机壳已完成工艺制成实现量产[65] - 高弹性防摔抗震结构手机壳项目形成2件专利并通过材料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65]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至236人,同比增长28.96%[68] - 研发人员占比提升至20.39%,同比增长5.28个百分点[68]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数量增至55人,同比增长37.50%[68]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数量翻倍至2人,同比增长100%[6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8] -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采购成本普遍上升导致毛利下滑[40] - 全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但受芯片短缺及物流问题影响[40] - 公司2022年将加快升级信息化建设,优先升级精益生产和人力资源两个板块的信息化系统[99] - 公司计划引入MOM管理平台以推动精益生产能力全面提升[99] - 公司将对原有EHR系统升级并定制OA系统,实现集团统一组织管理和汇报线管理[99] - 公司2021年试行OKR目标管理体系并取得成效,2022年将形成公司战略落地的OKR地图[100] - 公司2022年将升级人才招募体系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才结构[100]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可能影响2022年营业成本和业绩[101] - 公司出口业务采用美元结算,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影响经营业绩[101] 子公司和投资表现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东莞市杰之洋塑胶实业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中创卓越科技有限公司[15] - 公司美国全资子公司为Doria International Inc.[15] - 子公司东莞市杰之洋塑胶实业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46,346.84万元,净亏损296.39万元[97] - 子公司深圳市中创卓越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24,863.71万元,净亏损527.93万元[97] - 东莞市杰之洋塑胶实业有限公司总资产88,436.26万元,净资产67,958.77万元[97] - 深圳市中创卓越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26,861.91万元,净资产17,001.91万元[97] - 公司于2021年3月26日以1.00元收购深圳市决色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189] - 深圳市决色科技有限公司被收购后至期末收入为5,005,257.80元[189] - 深圳市决色科技有限公司被收购后至期末净利润为200,261.02元[189] - 理财产品购买金额27.66亿元售出金额14.01亿元[80] - 募集资金余额10.64亿元其中10.68亿元用于现金管理[87] - 移动智能终端配件扩产项目承诺投资总额27,678.3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金额0元,投资进度0.00%[90]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4,256.76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金额4,256.76万元,投资进度100.00%[90] - 品牌建设与营销网络升级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2,621.9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金额4,312.26万元,投资进度34.16%[90] - 超募资金总额76,671.84万元,其中45,323.91万元(占超募资金总额59.12%)用于追加投资募投项目[91] - 超募资金投向移动智能终端配件扩产项目追加投资34,558.73万元[91] - 超募资金投向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追加投资5,855.52万元[91] - 超募资金投向品牌建设与营销网络升级项目追加投资909.66万元[91] - 超募资金中4,000万元用于补充移动智能终端配件扩产项目资金缺口[91] - 报告期内使用超募资金投入研发中心建设项目5,053.3万元[91] - 移动智能终端配件扩产项目因未取得建设用地导致进展未达计划,期末投入金额为0元[91]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额度为10.68亿元人民币[93] - 募集资金置换先期投入募投项目自有资金2,278.04万元[92] - 调整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额度至11.2亿元人民币[93] - 初始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额度为11.6亿元人民币[93] - 变更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及地点至东莞市凤岗镇[92]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实施方式改为租赁[92] 非经常性损益和投资收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82.09万元,同比下降75.91%[28]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997.19万元[28] - 投资收益1739万元占利润总额60.97%主要来自银行理财结息[74]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258万元占利润总额79.17%源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价值变动[74][80]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21年5月26日变更[18] - 公司2021年召开3次股东大会和9次董事会会议,符合规范要求[106] - 公司第三届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2021年召开7次会议[107] - 公司治理状况与法律法规不存在重大差异[108]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5.19%[112]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7.42%[115]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1.56%[115] - 董事谌建平持股数量为45,523,009股[116] - 董事兼副总经理杨美华持股数量为15,174,336股[116] - 董事兼总经理黄新持股数量为7,674,336股[116] - 董事张玉持股数量为0股[116]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熊敏于2021年09月03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19][120] - 张鑫于2021年09月22日被选举为新任董事[120]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持股总数合计为68,371,681股[119] - 董事长谌建平自2013年3月起负责集团业务和发展战略等全面领导工作[121] - 总经理黄新自2006年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等职[121] - 董事杨美华自2014年9月起担任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121] - 董事张玉辉现任公司产品交付中心总监[122] - 董事周波现任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122] - 独立董事钱荣现任广东森阳银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123] - 独立董事刘胜洪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及注册税务师[123] - 公司2021年度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总额为508.15万元[127] - 董事长谌建平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81.62万元[128] - 董事兼总经理黄新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74.4万元[128] - 董事兼副总经理杨美华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56.4万元[128] - 独立董事刘胜洪、钱荣、戴伟辉各自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8万元[128] - 董事张玉辉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43.84万元[128] - 董事兼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周波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44.57万元[128] - 监事会主席刘述卫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9.48万元[130] - 监事易青蓉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22.72万元[130] - 财务总监朱德颜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45.47万元[130] - 公司2021年董事会共召开9次会议,审议通过多项议案包括募集资金使用、财务报告及股份回购等[131][132] - 公司董事谌建平、黄新等9人全年应参会9次,无缺席记录,其中戴伟辉以通讯方式参会8次占比88.9%[133] - 审计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审议2020年年度报告、财务决算及预算报告等关键议案[136]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及2021年财务预算报告[131] - 董事会第九次会议通过股份回购方案及申请综合授信额度议案,授信总额未披露具体数值[132]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理财额度未披露具体数值[132] - 全体董事对公司事项无提出异议记录,建议采纳率为100%[134][135] - 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12月29日召开,审议通过理财额度及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议案[132] - 董事出席股东大会次数均为3次(熊敏1次/张鑫2次除外),现场出席董事会次数最高达9次(谌建平/周波)[133] - 审计委员会成员包括谌建平、刘胜洪和钱荣3人,2021年共召开5次会议[136] - 实际控制人谌建平、杨美华股份限售承诺履行中 锁定期至2024年2月24日[164] - 董事高管黄新等6人股份限售承诺正常履行中 锁定期至2022年2月24日[165] - 董监高在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64][165] - 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64][165]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64][165] - 上市后6个月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将自动延长锁定期6个月[164][165] - 违反承诺所得收益归公司所有[164] - 公司有权扣减违反承诺者的分红或薪酬[164] - 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正常,限售期自2020年8月24日至2021年8月24日[166][167] - 深圳市大埠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股份限售承诺正常履行中[166] - 深圳市达晨创恒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等达晨系股东股份限售承诺正常履行中[166] - 陈娜娜、邓东浩等5名自然人股东股份限售承诺正常履行中[167] - 谌光平、杨绍煦股份限售承诺正常履行中[167] - 黄新股份减持承诺期限至2024年2月24日,正常履行中[167] - 违反股份减持承诺所得收益归杰美特所有[166][167] - 拒不上缴减持收益将扣减相应分红或薪酬[166][167] - 股份减持需遵守《公司法》《证券法》及监管规定[166][167] - 所有公开承诺均处于正常履行状态[166][167]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68][169] - 锁定期满后十二个月内累计减持不超过上市日持股总额25%[168][169] - 锁定期满后二十四个月内累计减持不超过上市日持股总额50%[168][169] - 减持前需提前五个交易日书面通知公司[168][169] - 公司需在减持前三个交易日进行公告披露[168][169] - 违反减持承诺所得收益将归公司所有[168][169] - 拒不上缴收益时公司有权扣减分红或薪酬[168][169]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168][169] - 减持需考虑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及二级市场[168][169] - 除权除息时减持价格和数量将相应调整[168][169] - 达晨创恒等三家达晨系投资企业承诺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累计减持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额的100%[170] - 深圳市大埠投资承诺锁定期满后12个月内累计减持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额的25%[171] - 深圳市大埠投资承诺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累计减持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额的50%[171] - 所有减持承诺均于2020年8月24日作出[170][171] - 减持承诺有效期至2023年8月24日[170][17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170][171] - 违反减持承诺的收益将归杰美特所有[171] - 谌建平、杨美华承诺督促执行上市后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171] - 当前所有承诺均处于正常履行中状态[170][171] - 减持需提前五个交易日书面通知公司[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