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 - 营业收入为2.14亿元,同比增长59.06%[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18.44万元,同比增长13.23%[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691.26万元,同比增长29.98%[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950元/股,同比增长13.23%[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90%,同比增长0.11个百分点[23] - 公司营业总收入21,379.71万元,同比增长59.06%[8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18.44万元,同比增长13.23%[87] - 扣非后净利润3,691.26万元,同比增长29.98%[87] - 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净利润4,821.24万元,同比增长46.81%[8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06%至2.14亿元[136]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大幅上升86.44%至7490.52万元[136] - 管理费用因股权激励费用增加1317.01万元而同比上涨111.10%[136] 财务表现: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63.66万元,同比改善51.68%[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51.68%至-1763.66万元[136] 业务表现:疼痛管理产品 - 疼痛管理类产品营业收入11,917.08万元,占总收入55.74%,同比增长54.38%[89] - 微电脑注药泵输液装置营业收入8,554.23万元,同比增长31.43%[89] - 疼痛管理产品收入增长54.38%至1.19亿元,毛利率70.28%[137] 业务表现:鼻腔上气道管理产品 - 鼻腔上气道管理类产品营业收入5,967.23万元,占总收入27.91%,同比增长37.91%[91] - 鼻腔护理产品毛利率达84.44%,收入增长37.91%至5967.23万元[139] 业务表现:销售渠道 - 鼻腔护理喷雾器零售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35%,占总销售额70%[92] - 网络零售渠道销售额占鼻腔护理喷雾器销售总额约55%[92] - 临床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44%[92] 产品与技术 - 微电脑注药泵用于术后镇痛、分娩镇痛及癌痛镇痛等临床场景[32] - 无线镇痛管理系统(iPainfree®)基于移动互联网实现远程疼痛管理[34] - 麻醉深度监测仪(MS-3000)可实时监测0-100麻醉深度指数[37] - 便携式电动输液泵支持持续给药、脉冲给药和自控给药多种模式[107] - 公司拥有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6项和Ⅱ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0项[106] - 新增便携式电动输液泵注册证(Ⅲ类 国械注准20213140423)有效期至2026年6月8日[106][107] - 生理性海水鼻腔护理喷雾器(Ⅱ类 苏械注准20142140681)注册证有效期至2024年6月2日[106] - 高渗缓冲海水鼻腔护理喷雾器(Ⅱ类 苏械注准20162140556)注册证有效期至2025年12月29日[106] - 弱酸性缓冲生理海水鼻腔护理喷雾器(Ⅱ类 苏械注准20182141263)注册证有效期至2023年8月19日[107] - 化疗注药泵(Ⅲ类 国械注准20203140192)注册证有效期至2025年3月2日[107] - 电动注药泵(Ⅲ类 国械注准20203140909)注册证有效期至2025年11月24日[107] - 报告期内新增1项注册证为便携式电动输液泵[107] - 公司拥有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6项[127] - 公司拥有Ⅱ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0项[127] 研发与创新 - 麻醉穿刺机器人项目从未立项状态进入开发中阶段[122] - 鼾症诊断算法研究项目从算法开发中进展至首款APP完成[119] - 鼾症口腔矫治器开发项目从产品开发中进入开模阶段[120] - 新一代麻醉深度监护仪开发从产品开发中进入首轮样机制作阶段[116] - 基于麻醉深度的靶控闭环麻醉系统开发仍处于算法开发中阶段[116] - 公司已获授权专利总计87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16.1%),实用新型专利48项(55.2%),外观设计专利25项(28.7%)[123] - 公司已登记软件及作品著作权42项[123] - 报告期内新申请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58.8%),实用新型专利5项(29.4%),外观设计专利2项(11.8%)[123]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35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22.9%),实用新型专利11项(31.4%),外观设计专利16项(45.7%)[123] - 报告期内新增软件著作权4项,全部来自新收购子公司百士康[123] - 公司已获授权专利87项[127] - 公司已获软件及作品著作权42项[127] 市场与行业背景 - 截至2016年底中国药品和医疗器械人均消费额比例为100:35 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100:70[56] - 国家目标到2020年麻醉医师数量增加到9万人 每万人口麻醉医师数提高到0.65人[57] - 国家目标到2030年麻醉医师数量增加到14万人 每万人口麻醉医师数接近1人[57] - 国家目标到2035年麻醉医师数量增加到16万人 每万人口麻醉医师数达到1人以上[57] - 国家确定了913家医院作为第一批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59] - 三孩政策的实施将直接促进公司分娩镇痛相关产品销量[60] - 工信部规划重点研制脑损伤、脑发育、颅内血氧、疼痛等新型监护装备[60] - 国家卫健委要求手术室公共区域配置麻醉深度监测仪以减少术中知晓率[60] - 2007年至2019年中国住院患者年手术人次从2130万增至6930万,年复合增长率约10%[63] - 2018年中国新生儿数量超过1500万,当前分娩镇痛率约15%,目标提升至40%[63] - 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约392.9万人,晚期癌痛发生率高达60%-80%[63] - 术后患者中重度疼痛比例达70%-80%,术后自控镇痛(PCA)比例目前仅30%-40%[65] - 全身麻醉手术占比约70%,年手术量约5000万例[67] - 住院手术人次年复合增长率10%,直接推动术后镇痛市场发展[63][67] - 癌痛患者中三分之一表现为重度疼痛[63] - 欧美国家分娩镇痛率超过80%,中国存在显著差距[63] - 麻醉深度监测被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范围》及三级医院必备设备[68] - 微电脑注药泵可减轻强效阿片类药物耐药性和成瘾性副作用[64] - 国内住院手术室约20万间 麻醉深度监测仪配备数量占手术室总数比值不足50%的医疗单位超50%[71] - 二级医院配置脑电或麻醉深度监测仪的占比不到50%[71] - 2019年全国医美机构超13,000家 医美用户规模1,367万人 预计2023年达2,548万人[72] - 2019年中国手术类医美服务市场收益约836亿元[72] - 全球疼痛管理市场规模预计2024年达1,059亿美元 其中医院终端2018年占比39.7%约420亿美元[74] - 中国疼痛患者数量约1.67亿人 全年龄层发病率约12%[74] - 疼痛治疗设备整体市场2018年规模51.9亿美元 预计2026年达145.5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3.8%[75] - 北京上海三级医疗机构开设疼痛诊疗服务比例分别为36.1%和68.8% 二级机构为13.6%和21.4%[77] - 全国二级医院疼痛科室建设率仅6.19%[77] - 国内过敏性鼻炎患病率17.6% 慢性鼻窦炎患病率约8%[79] 战略与投资 - 公司于2019年8月投资参股常州瑞神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布局顽固性慢性疼痛管理产品[43] - 公司开展医疗器械CXO业务提供资本支持服务包括天使投资和产业投资[51] - 公司开展医疗器械CXO业务提供研发支持服务包括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51] - 公司与如东高新区政府投资平台及江苏英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5000万元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52] - 报告期投资额同比减少32.72%至2.58亿元[145] - 全资子公司认购私募基金份额投资额1000万元人民币[149] - 收购深圳市百士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70%股权金额3465万元人民币[149] - 收购金佳钲60%股权金额180万元人民币[149] - 新设小芃科技持股65%投资额65万元人民币[149] - 报告期内对外投资总额达1.0523亿元人民币[149]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期末金额3100万元人民币[155]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增加1000万元至3100万元[144] 生产与运营 - 公司新增多条自动化生产设备以提升产品质量一致性和稳定性[105] - 生产系统完成多项自研产品设计开发转换和试生产工作[104] 营销与学术推广 - 公司为经销伙伴提供产品及学术培训300余次,其中麻醉深度监测产品培训达240余次[102] - 公司协助举办的爱鼻日活动吸引5000余人次观看线上讲座,135家医院参与线下义诊[101] - 子公司百士康承办的国际筋膜学论坛吸引近500家三甲医院学科负责人参会[99] - 公司麻醉深度监测产品开展多个多中心临床项目,每个项目在三个以上临床试验机构实施[98] - 公司协助举办分娩镇痛学习班推动基层医院产科麻醉质量与安全水平提升[97] - 公司通过联名活动和赞助留学生防疫包培育鼻炎患者日常洗鼻习惯[101] 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为8.24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43%[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5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55%[23]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20.11个百分点至26.86%[142] - 商誉因收购百士康增至6940.6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4.33个百分点[142]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2.629亿元累计投入8560.74万元[157] - 募集资金专户余额7235.94万元理财产品1.2亿元[159] - 累计变更用途募集资金5414.31万元占比20.59%[157] - 产业基地升级建设项目投资总额15,560.39万元,本报告期投入1,280.43万元,累计投入5,898.25万元,投资进度37.91%[161]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总额10,732.61万元,本报告期投入856.05万元,累计投入2,662.49万元,投资进度24.81%[161] - 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原承诺投资5,414.31万元,已终止并将资金变更用途[161][165] - 变更后产业基地升级建设项目新增投入4,000万元,本报告期投入111.80万元,累计投入186.92万元,投资进度4.67%[165] - 变更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新增投入1,414.31万元,本报告期投入119.86万元,累计投入119.86万元,投资进度8.47%[165]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授权额度不超过2.3亿元[16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理财产品未赎回金额为12,000万元[162] - 募集资金变更主要因带量采购政策导致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投资回报存在不确定性[165] - 所有承诺投资项目本期实现效益均为0[161] - 公司未达到计划进度或预计收益的情况为不适用[161] 子公司表现 - 上海诺斯清总资产为109,593,071.71元,较上年期末增长3.05%[173] - 上海诺斯清净资产为47,820,918.82元,较上年期末增长18.32%[173] - 上海诺斯清营业收入为93,801,499.08元,同比增长63.17%[173] - 上海诺斯清营业利润为7,404,248.23元,同比增长10.87%[173] - 上海诺斯清净利润为5,572,657.32元,同比增长16.54%[173] 公司治理与股权 - 总股本由1.05亿股增至1.26亿股,因实施每10股转增2股[22] - 公司实施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22] - 公司向250名激励对象授予497.25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185] - 公司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红股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184]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社会责任 - 公司捐赠广东省红十字会价值70余万元鼻腔护理喷雾器[190] - 公司捐赠如东县逸夫特校助残基金2万元及物资1.18万元[190] - 公司通过如东县慈善总会向如东团县委拨款12万元[190] - 公司向云南省永仁县教育局捐赠人民币20万元[190]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报告期内无衍生品投资及委托贷款情况[168][169] - 公司报告期内未出售重大资产及重大股权[170][171] - 公司通过股权受让及投资设立方式新增三家子公司,对报告期业绩无重大影响[173]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重大诉讼仲裁及违规担保事项[199][195]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96] -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不存在失信行为[200] - 公司不属于环保部门重点排污单位[187]
爱朋医疗(300753) - 2021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