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为15.15亿元,同比增长62.15%[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04.65万元,同比下降210.12%[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5亿元,同比下降51.16%[2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801.08万元,同比下降207.71%[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50%,同比下降5.29个百分点[2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4元/股,同比下降209.09%[25]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151,531.65万元同比增长62.15%[6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04.65万元同比减少210.12%[67] - 公司2022年总营业收入为15.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15%[6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5,293,479.94元,同比减少51.16%[8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0,749,109.06元,同比减少462.02%[8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80,478,055.54元,同比增长122.21%[82]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产品包含高压电控集成系统(D+C、CDU、PEU等)[16] - 公司业务涉及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17] - 车载DC/DC变换器2022年标准产能8.59万台,产量2.49万台,产能利用率36.71%[55] - 车载充电机2022年标准产能8.11万台,产量7.02万台,产能利用率86.9%[55] - 车载电源集成产品2022年标准产能50.51万台,产量39.5万台,产能利用率81.12%[55] - 燃料电池相关产品2022年标准产能0.69万台,产量0.48万台,产能利用率76.57%[55] - 公司产品总标准产能67.9万台,总产量49.49万台,总产能利用率76.14%[55] - 车载充电机产量同比大幅增长141.82%,从2021年2.9万台增至2022年7.02万台[56] - 车载电源集成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20.59%,从2021年17.91万台增至2022年39.5万台[56] - 燃料电池相关产品产量同比增长54.74%,从2021年0.31万台增至2022年0.48万台[56] - 车载充电机销售量同比增长96.21%,从2021年3.87万台增至2022年7.59万台[56] - 车载电源集成产品销售收入1,126,939,230.21元占总收入74.3%[60][67] - 车载充电机销量75,922台产能利用率86.90%[60] - 燃料电池相关产品销售收入119,393,642.39元[60] - 车载电源集成产品收入11.27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74.37%,同比增长96.16%[69] - 新能源汽车业务毛利率13.73%,同比下降7.04个百分点[71] - 车载充电机销量75,922台,同比增长96.21%[73] - 车载电源集成产品库存量83,214台,同比增长650.35%[73] - 燃料电池相关产品收入1.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01%[69] - 公司车载DC/DC变换器输入电压范围30V-1500V,单机输出功率覆盖数百瓦至数千瓦[45] - 公司车载充电机输入电压220V或380V,输出电压范围100V-1000V,单机输出功率覆盖三千瓦至数十千瓦[45] - 公司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专用产品DCF单机覆盖60-250KW系列产品,额定输入直流可达800A[45] - 公司大功率充电产品为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提供150KW-350KW的快速充电服务[45] 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6.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74%,占营业收入42.81%[69][72] - 国际业务收入1,95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86%[69] 成本和费用 - 政府补助贡献非经常性收益2947.37万元[33] - 研发投入11,386.17万元同比增长28.79%[61][68] - 直接材料成本11.48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成本90.28%[76] - 销售费用51,068,600.75元,同比增长28.93%[77] - 财务费用19,888,696.32元,同比增长92.92%[77] - 研发费用86,388,749.27元,同比增长26.32%[77] - 研发投入金额113,861,703.12元,占营业收入比例7.51%[80] 客户与供应链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吉利汽车、北汽新能源、江淮汽车、小鹏汽车、长城汽车等国内知名整车厂商[38] - 公司逐步批量配套东风本田、广汽本田、现代汽车等中外合资或独资品牌整车厂商[3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11.50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75.90%[7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586,008,057.30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41.40%[77] - 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存在客户集中风险[110]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具备汽车行业最高等级ASIL-D功能安全认证[17] - 研发人员数量363人,同比增长23.89%[80]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67项实用新型专利462项软件著作权459项[62] 产能与投资 - 综合产能利用率下降至76.14%受产线结构调整影响[68] - 资产总额达30.18亿元,同比增长44.11%[25] - 总资产301,838.01万元较期初增长44.11%[67] - 固定资产增加至147,098,109.31元,占总资产比例4.87%,同比增长4.65%,主要因扩大产能增加设备[87] - 在建工程大幅增至89,469,311.44元,占总资产比例2.96%,同比增长2.95%,主要因子公司基建工程增加[87]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投入8,547.58万元,累计进度47.62%[95]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54,899,885.50元[96] - 承诺投资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24,841.35万元[97] - 承诺投资项目已累计投入金额为8,547.58万元[97] - 承诺投资项目尚未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为15,439万元[97] - 补充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项目投入进度为100%[97]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额度为1.3亿元[9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余额为8,094.17万元[9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计划通过新能源车载电源自动化产线升级改造等项目优化产品结构并提升技术实力[107] - 将形成以深圳、上海为核心的"双核心"运营布局,覆盖华东市场并辐射全国[107] - 公司需通过开发新产品及新客户应对业绩下滑风险[115] - 公司计划通过技术领先和规模效应保持产品毛利率相对稳定[116] - 2022年4月27日电话会议接待中欧基金等26家机构介绍公司战略[117] - 2022年5月18日电话会议接待泰信基金等28家机构介绍产品情况[117] - 2022年6月14日电话会议接待嘉实基金等126位投资者讨论战略布局[117] - 2022年6月15日电话会议接待财通基金等109位投资者说明公司情况[117] - 2022年11月9日路演活动向社会公众投资者介绍公司业绩及经营情况[117] 风险因素 - 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加剧,主要客户为整车制造厂商,回款较慢影响现金流[113] - 原材料采购面临全球供应紧张风险,包括半导体、电气、电容等标准器件及定制类器件[113] - 车载电源产品销售单价存在下降风险,因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导致整车厂压价[114] - 公司未来业绩可能波动,受产品价格下降、原材料涨价、研发支出增加等多因素影响[114] - 行业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及专利但仍存技术优势被削弱风险[112] - 市场竞争加剧,新进入者及现有对手可能渗透公司优势领域[110] - 公司需大量资金投入保障发展计划,资金来源不足将影响长期发展[109] - 公司毛利率波动受原材料价格、产品售价、单位成本、销售结构及汇率波动影响[115] - 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退坡导致行业毛利率存在下降可能性[115] - 整车厂商向供应商转移降价压力进一步加剧毛利率下降风险[115]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吴壬华先生及毛丽萍女士[16] - 公司拥有多家全资子公司包括杭州欣锐、江苏欣锐、上海欣锐和武汉欣锐[16] - 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壬华持股期初35,259,533股,本期减持2,008,300股,期末持股33,251,233股,减持比例约5.7%[128] - 董事兼副总经理李英持股期初50,000股,期末持股50,000股,无变动[128] - 董事兼副总经理毛丽萍持股期初1,725,419股,期末持股1,725,419股,无变动[128] - 财务总监何兴泰持股期初9,000股,期末持股9,000股,无变动[129] - 2022年4月26日副总经理曹卫荣辞职,原持股期初30,000股,期末持股21,000股,减持9,000股,减持比例30%[129][130][131] - 2022年4月26日董事会秘书罗丽芳辞职,原持股期初18,000股,期末持股9,000股,减持9,000股,减持比例50%[129][130][131] - 2022年4月26日朱若愚被聘任为新董事会秘书,持股期初0股,期末持股0股[129][131]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期初37,083,952股,期末持股35,071,652股,净减持2,012,300股,减持比例约5.4%[129] - 报告期内存在董事、监事离任及高级管理人员解聘情况,涉及2名高管[129][130][131] - 公司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包括吴壬华、李英、毛丽萍等[132] - 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李英自2005年2月至今任职[133] - 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毛丽萍自2005年1月至今任职[133] - 公司董事任俊照自2015年4月至今任职[133] - 公司独立董事谭岳奇自2021年9月至今任职[134] - 公司独立董事陈丽红自2021年9月至今任职[135] - 公司独立董事李玉琴自2021年9月至今任职[135] - 公司监事会主席张琼自2015年9月至今任职[136] - 公司监事陈丽君自2015年9月至今任职[136] - 公司监事张晨自2021年9月至今任职[137] - 公司财务总监何兴泰自2016年4月至今任职[139]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壬华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78万元[144]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353.64万元[144] - 董事、副总经理李英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48.78万元[144] - 董事、副总经理毛丽萍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54万元[144] - 财务总监何兴泰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41.68万元[144] - 董事会秘书朱若愚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24.63万元[144] - 公司独立董事谭岳奇、陈丽红、李玉琴2022年税前报酬均为7万元[144] - 公司2022年共召开6次董事会会议[14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决策程序依据《公司章程》规定执行[142] - 公司非独立董事以管理层身份领取岗位薪酬,不另外领取董事薪酬[142] - 审计委员会在2022年共召开5次会议,审议了包括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会计政策变更等多项议案[149]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2022年共召开3次会议,审议了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度薪酬及股权激励计划相关事项[149] - 所有董事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次数均为6次,无缺席情况,其中景壬生、李英、毛丽萍、谭岳奇、李玉琴均亲自参加6次[146] - 董事任俊照和陈丽红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次数均为2次,均以通讯方式参加,无缺席[146]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且董事建议被公司采纳[147][148] - 监事会在报告期内监督活动中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对监督事项无异议[151] - 独立董事通过电话、邮件及现场考察等形式与公司保持沟通,并对定期报告及高管薪酬等事项发表独立意见[148] - 审计委员会在2022年四次季度会议中分别审议了各季度财务报表及内部审计工作报告[149]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2022年审议了2020年和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的行权条件成就及股份作废等事项[149] - 董事出席股东大会次数:景壬生3次、李英3次、任俊照2次、谭岳奇3次、陈丽红2次、李玉琴2次[146] 员工与激励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1,894人,其中母公司员工1,846人,主要子公司员工48人[152] - 生产人员占比51.2%(969人),技术人员占比23.9%(452人),销售人员占比1.8%(35人)[152] - 大专以下学历员工占比66.9%(1,268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18.3%(347人)[152] - 当期领取薪酬员工总数2,072人,超过在职员工数量178人[152] - 公司建立差异化薪酬体系,向核心部门和高绩效员工倾斜[153] - 2020年股权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完成139.269万股归属,涉及206名激励对象[161] - 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2.1万股,公司总股本减少至124,733,678股[160]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除1.5万股,涉及1名激励对象[161] - 公司向15名激励对象授予849,000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24.65元/份[164] - 公司向1名激励对象授予750,000股限制性股票[165] - 董事李英获授限制性股票50,000股,其中已解除限售30,000股(占比60%),未解除限售20,000股(占比40%)[166] - 财务总监何兴获授限制性股票9,000股,其中已解除限售9,000股(占比100%)[166] - 公司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9.73元/股[166] 子公司表现 - 上海欣锐电控技术有限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551,013,921.83元[103] - 武汉欣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32,892,246.71元[103] 内部控制与审计 - 公司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占比100%[170] - 公司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营业收入占比100%[170] - 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一般缺陷为错报<营业收入总额1%或<利润总额3%[170] - 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一般缺陷为损失金额<营业收入总额1%[170]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1]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1]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1]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1] - 公司2022年度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酬为96万元[194] - 公司报告期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90]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91] - 公司报告期无合并报表范围变化[193] - 公司聘任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服务年限为1年[194] 诉讼与承诺 - 公司涉及重大诉讼案件涉案金额4692.99万元[198] - 公司新增非重大未结诉讼案件涉案金额1446.26万元[198] - 公司及控股股东报告期不存在失信行为[200] - 首次公开发行锁定期承诺于2022年4月21日履行完毕[181] - 实际控制人吴壬华股份减持承诺正常履行中[181] - 公司董事及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其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182] - 公司董事及高管申报离职后六个月内不转让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182] - 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若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82]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若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导致不符合发行条件将依法回购全部新股[182] - 公司承诺若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将依法回购全部新股且回购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83] - 公司承诺若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致使投资者遭受损失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183]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职务消费行为约束及不与公司填补回报措施相冲突[183]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不
欣锐科技(300745)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