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1年营业收入20.52亿元,同比增长8.81%[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4.84%[2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5亿元,同比下降10.66%[25] - 基本每股收益1.17元/股,同比增长5.41%[25] - 稀释每股收益1.15元/股,同比增长3.60%[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70%,同比下降0.64%[25]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02亿元,第二季度环比增长58.5%至4.79亿元,第三季度环比增长0.8%至4.82亿元,第四季度环比增长63.6%至7.89亿元[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4341.74万元,第二季度环比增长51.3%至6569.43万元,第三季度环比增长12.8%至7411.79万元,第四季度环比增长86.2%至1.38亿元[28]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20.52亿元同比增长8.81%[80]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4.84%[8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工程设计咨询及管理业务成本为10.79亿元人民币,占总成本83.42%,同比增长10.42%[103] - 工程总包业务成本为1.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14%,其中服务采购成本大幅增长157.15%至1.15亿元[103] - 销售费用6073万元同比增长36.16%,主要因经营区域扩大及销售人员增加[108] - 管理费用1.70亿元同比增长22.00%[108] - 财务费用3101万元同比增长10.79%[108] - 研发投入1.12亿元占营业收入5.44%,研发人员460人同比增长25.34%[110][11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工程设计、咨询及管理业务收入18.48亿元,占总收入90.04%,同比增长10.05%[98] - 其他业务收入5555.89万元,同比增长33.90%[98] - 工程设计、咨询及管理业务毛利率40.88%,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100] - 公司开拓钢结构桥梁智能制造新业务面临经营模式差异及行业竞争风险可能影响整体业绩[9] - 公司业务覆盖交通、城建、建筑、能源、环境五大板块,海外市场遍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59] - 数智化业务推进智慧高速试点建设,依托安阳至罗山高速和郑州至洛阳高速项目[56] - 公司累计完成公路勘察设计18000余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200公里[46] - 公司完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1000余公里[46] - 公司全资子公司累计完成90多个高速公路、大桥、特大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的工程施工监理[47] - 公司全资子公司检测参数达3000余项[47] - 公司完成全省7191公里运营高速公路的7大类专题数据库建设[50] - 数字高速公路智慧管养平台已在河南省内全部58个高速公路管理单位上线应用[50] - 大件运输公众服务平台共审批高速公路有效申报数据20.6万件[50] - 再生固废材料每百公里高速公路消耗工业废渣14.1万吨,节约水泥9.8万吨、石灰4.1万吨,减少碳排放2.5万吨[54] - 安罗高速项目应用再生固废材料,实现研产转化[54] - 公司2021年启动各类项目1156个[83] - 承接河南省"13445工程"项目19个,总里程超千公里,占比超过一半[83] - 协同设计系统实现公路、市政、建筑三个板块全部项目上线应用[84] - 创新月活动征集到创新成果77个、创新计划84个、新业务类型58个[87] - 公司获批设立"河南省绿色交通发展研究中心"[88] 各地区表现 - 华中地区收入13.27亿元,占总收入64.66%,同比增长3.67%[98] - 河南省内地区收入12.65亿元,毛利率38.55%,同比下降5.25个百分点[100] - 西北地区收入7977.72万元,同比增长111.77%[98] - 东北地区收入2105.36万元,同比增长749.72%[98] - 省外业务占比提升至近四成,河南省内设6个区域分中心,省外设18个区域分中心[54][58] - 公司正通过组建省外区域服务中心和海外事业部拓展省外及海外市场但面临区域壁垒及法律文化差异风险[7] - 粤港澳和洛阳区域服务中心已完成建设,计划在成都设成渝中心、杭州设长三角中心[54] - 公司设立粤港澳区域总部和云贵区域总部加速建设省外根据地[70] - 公司在南苏丹承接250公里道路工可项目和马拉卡尔大桥工程咨询项目[70] - 公司省外新签合同额占比近四成同比增长超一倍[80][82] - 公司豫西南片区市政业务合同额占比超过80%[8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已建立跟踪机制但若未能按时回收将导致坏账准备增加影响净利润[5] - 公司业务发展高度依赖国家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若政府大幅降低基建投入将对其产生不利影响[3] - 公司所处工程咨询行业竞争激烈需面对大型央企、地方国企及跨国公司等多方竞争对手[4] - 公司已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并获得质量管理体系AAA级认证但仍需防范质量责任风险[4] - 公司业务扩张可能面临管理水平与人才储备不足的风险已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及人才引进计划[8] - 公司直接投资3.75亿元建设研产转化基地一期工程,包括5条智能化钢结构生产线、4.56万平米厂房和1.1万平米综合运营中心[53] - 公司拥有4个高新技术企业,获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认定,子公司中赟国际为瞪羚企业[58] - 2021年新增建筑及水运两项工程咨询甲级资信,城乡规划甲级资质升级成功[58] - 公司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及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57] - 公司城乡规划甲级资质升级成功,新增建筑及水运两项工程咨询甲级资信[71] - 公司新增城乡规划甲级等4项甲级资质[82] - 收到政府及业主来函表扬、奖励53次,数量超过上年度一倍[83] - 荣获14项国家级奖项和51项省级奖项[84] - 线上学堂上线各类课程355节[90] - 公司员工总数2,87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1人高级职称524人中级职称819人[77] - 公司拥有国家各类注册工程师1,003人博士及硕士1,100余人[77] - 公司获得国家级奖励62项省部级奖励543项科研成果奖61项[75] - 公司收到政府及业主表扬奖励53次数量超上年一倍[76] - 线上学堂已上线课程355节[78] - 公司拥有有效专利341项,其中发明专利72项,实用新型专利269项[63] - 公司获得软件著作权127项[63] - 公司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98项,其中61项获国省级科研成果奖[63] - 公司编纂出版专著13部,主持或参与制订标准规范43部[63]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182人同比增长43.31%,30-40岁研发人员292人同比增长30.36%[111]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510.88万元,同比下降76.18%[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第一季度的-1.55亿元改善至第四季度的1.68亿元,第四季度环比大幅增长739,900%[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增长15.18%至20.74亿元[1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增长31.54%至20.09亿元[1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6.18%至6510.88万元[11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17.25%至-2.15亿元[11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4.94%至1.45亿元[1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100.95%至-535.44万元[114]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5438.23万元[32]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926.80万元[31]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66.00万元[31] - 债务重组损益为481.96万元(2019年)[32]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为280.70万元(2020年)[32]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302.67万元[32]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5639.65万元[32]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424.73万元占利润总额14.46%[116] - 资产减值损失为-6076.42万元占利润总额-16.20%[116] 资产和债务 - 2021年末资产总额57.95亿元,同比增长13.55%[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7.52亿元,同比增长14.34%[25]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4.07%至16.82亿元占总资产29.03%[119] 投资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同比下降92.28%至1395.95万元[124]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多项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总额达6.6亿元人民币,累计投资收益为163.45万元[126]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进行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2,000万元,累计投资收益为3.84万元[126] - 公司一项初始投资成本为6,000万元的自有资金投资项目,累计投资收益为16.35万元[126]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一项初始投资成本为9,000万元的投资,累计投资收益为14.65万元[126]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进行一项初始投资成本为2,500万元的投资,累计投资收益为4.04万元[126]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一项初始投资成本为3,000万元的投资,累计投资收益为10.17万元[127]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一项初始投资成本为2,000万元的投资,累计投资收益为14.56万元[127]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进行一项初始投资成本为1,500万元的投资,累计投资收益为3.47万元[127]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一项初始投资成本为4,000万元的投资,累计投资收益为10.92万元[127]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一项初始投资成本为1,000万元的投资,累计投资收益为2.44万元[127]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多项投资,单笔金额从500万元至56580.93万元不等,其中最大一笔为56580.93万元的自有资金投资[130]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进行投资,单笔金额为800万元至2000万元,其中一笔1800万元的募集资金投资产生44290.52元收益[129] - 公司自有资金投资总额达201976.87万元,累计实现收益5424.73万元[130] -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总额为4150万元,累计实现收益391.83万元[130] - 一笔56580.93万元的自有资金投资产生5520.82万元收益[130] - 一笔846.2万元的自有资金投资出现98.76万元亏损[130] - 公司投资活动总收益为5424.73万元,总投资规模为201976.87万元[130] - 单笔投资收益率最高达123.63%,为3000万元自有资金投资产生123.63万元收益[129] - 最小单笔投资为500万元自有资金,产生12.55万元收益[129] - 投资组合中亏损案例仅一例,亏损金额98.76万元,亏损率11.67%[130]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7.4556亿元,净额为6.887199亿元[131] - 公司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为3.76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3.671312亿元[132] - 截至2021年末累计使用IPO募集资金6.52472亿元,占IPO净额94.7%[131] - 截至2021年末累计使用可转债募集资金2.070046亿元,占可转债净额56.4%[132] - 募集资金累计变更用途1.287751亿元,占总募集资金12.2%[131]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1.963745亿元,存放于专户[131] - "桥梁安全与技术转化智能建造生产基地项目"投资进度72.25%,已投入0.930348亿元[136] - "区域服务中心建设及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投资进度26.86%,已投入0.514051亿元[136] - "可转债补充流动资金"投资进度92.11%,已投入1.035612亿元[136] - "产研转化基地运营中心项目"投资进度82.21%,已投入0.520383亿元[136]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预先投入自筹资金置换金额为8232.49万元[138] - 可转债发行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置换金额为8655.9万元[138] - 可转债发行已支付发行费用自筹资金置换金额为185.88万元[138] - 可转债发行预先投入总置换金额为8881.78万元[138] - 提升生产能力项目结余募集资金1176.46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38] - 节余募集资金金额不超过该项目募集资金净额的10%[139]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变更后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12877.51万元[141]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本报告期实际投入8731.34万元[141]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累计投入金额9303.48万元[141]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投资进度为72.25%[141] - 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将原“提升研发能力项目”剩余资金12,817.61万元转为“桥梁安全与技术转化智能建造生产基地”项目[142] - 桥梁安全与技术转化智能建造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19,501.8万元[142]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中赟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净利润为646.89万元[145] - 子公司中犇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759.37万元[145] - 子公司河南高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542.68万元[145] - 子公司河南省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7.04万元[145] - 公司设立河南省中犇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104]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9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董事总数的33.3%[153]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监事1名[155]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占用公司资金的现象[152] - 公司不存在为控股股东提供担保的情形[152]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占用资金、资产及其他资源的情况[157] - 公司不存在对外担保的情况[157]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未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中担任除董事、监事以外的其他职务[157] - 公司财务人员没有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中兼职[157] - 公司业务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不存在同业竞争[159]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56]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7.48%[160]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7.74%[160]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7.40%[160] - 公司报告期内无表决权差异安排及红筹架构治理情况[161][162]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优先股股东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情形[161] - 公司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66] - 公司董事长常兴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166] - 公司副董事长毛振杰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66] - 公司总经理汤意为注册土木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67] - 公司监事会由3名成员组成,其中2名为股东代表监事,1名为职工代表监事[169]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包括董事会秘书王国锋,持有《深圳证券交易所董事会秘书资格证书》[169] - 财务总监林明曾任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财务处副处长,现任公司财务部部长[172] - 常兴文在股东单位河南交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任期至2023年07月[172] - 娄晓龙在股东单位河南交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任期至2023年07月[172] - 常兴文在河南汇新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任期自2015年12月[172] - 常兴文在河南中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任期至2025年01月[172] - 毛振杰在中睿致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任期自2019年09月[172] - 毛振杰在河南瑞航机场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任期至2022年03月[172] - 毛振杰在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担任董事,任期至2025年01月[172] - 2021年度共召开10次董事会会议[177] - 董事会成员出席率100%,无人连续两次未亲自出席会议[178] - 战略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提出9个方面的管理改进建议[182] - 审计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审议通过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等议案[182]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通过高管薪酬管理办法[183] - 提名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完成副总经理及独立董事候选人资格审查[183] - 监事会对报告期内监督事项无异议,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184]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2,877人,其中母公司员工1,512人,主要子公司员工1,365人[185]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中生产
设研院(300732)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