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设研院(300732) - 2021 Q4 - 年度财报
设研院设研院(SZ:300732)2022-03-30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0.52亿元,同比增长8.81%[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1亿元,同比增长4.84%[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65亿元,同比下降10.66%[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10.88万元,同比下降76.18%[26] - 基本每股收益为1.17元/股,同比增长5.41%[26] - 稀释每股收益为1.15元/股,同比增长3.60%[2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70%,同比下降0.64%[26] - 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57.95亿元,同比增长13.55%[26]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7.52亿元,同比增长14.34%[26] - 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全面摊薄每股收益为1.1721元/股[27]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02亿元,第二季度环比增长58.5%至4.79亿元,第三季度环比增长0.8%至4.82亿元,第四季度环比增长63.6%至7.89亿元[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4341.74万元,第二季度环比增长51.3%至6569.43万元,第三季度环比增长12.8%至7411.79万元,第四季度环比增长86.2%至1.38亿元[2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第一季度的-1.55亿元改善至第四季度的1.68亿元,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为5143.11万元和2.28万元[29] - 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376.77万元,较第三季度的7119.73万元增长31.7%[29]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20.52亿元,同比增长8.81%[8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4.84%[8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6.18%至6510.88万元[115][11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17.25%至-2.15亿元[115][11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100.95%至-535.44万元[1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31.54%至20.09亿元[115][11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7.09%至15.89亿元[115] - 报告期投资额同比下降92.28%至1395.95万元[126] 成本和费用 - 工程设计咨询及管理业务成本为10.79亿元人民币,占总成本83.42%[105] - 工程总包业务成本同比增长36.14%至1.24亿元人民币[105]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6.16%至6073万元人民币[110]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2%至1.70亿元人民币[110] - 研发投入金额1.12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例5.44%[113]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438.23万元,政府补助为926.80万元[32][33]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5639.65万元,较2020年的996.08万元增长466.2%[33] - 债务重组损益在2019年为481.96万元,2020年和2021年未发生[32][33]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021年为-66.00万元,2020年为27.61万元[32][33]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2020年为28.07万元,2021年未发生[32][33]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2021年为302.67万元,较2020年的408.80万元下降26.0%[33]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利润总额14.46%达5424.73万元[118][119] 业务线表现 - 工程设计、咨询及管理业务收入为18.48亿元,占总收入90.04%,同比增长10.05%[100] - 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90%,达5555.89万元[100] - 工程设计、咨询及管理业务毛利率为40.88%,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102] - 工程总包业务成本同比增长36.14%至1.24亿元人民币[105] - 公司累计完成公路勘察设计18000余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200公里[48] -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完成1000余公里[48] - 全资子公司累计完成90多个高速公路、大桥、特大桥国家重点项目的工程施工监理[49] - 检测认证子公司检测参数达3000余项[49] - 数字高速公路智慧管养平台已在河南省内全部58个高速公路管理单位上线应用[52] - 大件运输公众服务平台共审批高速公路有效申报数据20.6万件[52] - 公司完成全省7191公里运营高速公路的7大类专题数据库建设[52] - 公司持有公路工程综合甲级试验检测资质及桥梁隧道工程、交通工程专项试验检测资质(全国同时具有以上三项资质的检测机构共8家)[49] - 智能制造基地直接投资3.75亿元,包括5条智能化钢结构生产线和4.56万平米厂房[55] - 工业固废材料每百公里高速路消耗废渣14.1万吨,节约水泥9.8万吨、石灰4.1万吨,减少碳排放2.5万吨[56] - 研发4大类工业固废绿色生态土壤固化材料,已在安罗高速公路项目应用[56] - 数智化业务推进智慧高速试点建设,依托安阳至罗山和郑州至洛阳高速公路项目[58] - 公司业务覆盖交通、城建、建筑、能源、环境五大板块,海外市场遍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61] - 公司拥有30余项甲级资质[42] - 2021年新增建筑及水运两项工程咨询甲级资信,城乡规划甲级资质升级成功[60] - 2021年新增建筑及水运两项工程咨询甲级资信,城乡规划甲级资质升级成功[73] - 公司承接河南省"13445工程"项目19个,总里程超千公里,占比超过一半[85] - 公司荣获14项国家级奖项和51项省级奖项[86] - 公司完成全省7191公里运营高速公路7大类专题数据库建设[86] - 公司数字高速公路智慧管养平台在河南省内全部58个高速公路管理单位上线应用[86] - 公司征集到创新成果77个、创新计划84个、新业务类型58个[89] - 公司获批设立河南省绿色交通发展研究中心[90] - 公司成立河南省枢纽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90] - 豫西南片区市政业务合同额占比超过80%[83] - 公司2021年启动各类项目1156个,数量大幅增加[85] - 省外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超过一倍[83] - 收到新乡市委市政府及业主表扬、奖励53次,数量超过上年度一倍[78] - 公司全年收到政府及业主表扬、奖励53次,数量超过上年度一倍[85] - 子公司中赟国际工程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4.55亿元净利润646.89万元[147] - 子公司中犇检测认证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2.19亿元净利润2759.37万元[147] - 子公司河南高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1.33亿元净利润1542.68万元[147] - 子公司河南省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2833.79万元净利润17.04万元[147] 各地区表现 - 华中地区收入占比64.66%,达13.27亿元,同比增长3.67%[100] - 西北地区收入同比增长111.77%,达7977.72万元[100] - 东北地区收入同比增长749.72%,达2105.36万元[100] - 河南省内地区收入12.65亿元,同比增长0.63%,毛利率38.55%[102] - 河南省外地区收入7.87亿元,同比增长25.19%,毛利率34.49%[102] - 省外业务占比提升至近40%,河南省内设6个区域分中心,省外设18个区域分中心[56] - 公司设立粤港澳区域总部和云贵区域总部加速省外市场布局[72] - 海外业务覆盖柬埔寨、孟加拉、尼泊尔和东非市场,2021年在南苏丹承接250公里道路项目[7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业务发展依赖于国家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特别是交通领域及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投入[3] - 公司工程咨询业务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竞争对手包括大型央企、地方国企、民企和跨国公司[4] - 公司已建立全面质量控制体系并获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认证AAA证书[4] - 公司正开拓省外及海外市场,但面临区域保护及东道国法律文化差异等风险[7] - 公司实施"桥梁安全与技术转化智能建造生产基地项目"开拓钢结构桥梁智能制造新业务[9] - 公司客户主要为政府部门及下属基础设施投资管理公司,资信良好[5] - 公司通过组建省外区域服务中心和海外事业部拓展市场[7] - 公司业务扩张可能面临管理水平与人才储备不足的管理风险[8]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风险,若未能按时回收将导致计提坏账准备增加并影响报表净利润[5] - 粤港澳和洛阳区域服务中心已完成建设,计划在成都和杭州增设服务中心[56] - 河南省提出打造设计河南目标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150] 研发与创新 - 公司拥有4个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被认定为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60] - 公司拥有有效专利341项,其中发明专利72项,实用新型专利269项[65] - 公司获得软件著作权127项[65] - 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98项,其中61项获国省级科研成果奖[65] - 编纂出版专著13部,主持或参与制订标准规范43部[65]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25.34%至460人[112]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同比增长43.31%至182人[113] - 国家级奖励62项,省部级奖励543项,61个项目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7] - 2020年引入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认证并获得AAA证书[59] 投资活动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多项投资,单笔金额从500万元至56580.93万元不等[130][131][132]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进行投资,单笔金额为800万元、2000万元和1800万元[130][131] - 公司一项56580.93万元的投资实现收益5520.82万元[132] - 公司一项846.2万元的投资出现亏损98.76万元[132] - 公司投资组合总规模为201976.87万元[132] - 公司投资总收益为5424.73万元[132] - 公司累计投资成本为137895.94万元[132] - 公司投资期末余额为141550.0万元[132] - 公司投资减值准备为391.83万元[132] - 公司投资净收益为9270.66万元[132] - 累计投资总收益为1,826,739.73元人民币,其中最高单笔收益为182,739.73元[128] - 单笔最大投资金额为9000万元人民币,收益为146,549.50元[128] - 最小单笔投资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收益为6,267.21元[129] - 投资收益率最高达0.73%(投资额2000万,收益14.56万)[129] - 所有投资期末金额均为0,表明全部投资已在报告期内完成退出[128][129] - 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记录,所有投资均按成本法计量[128][129] - 募集资金投资中最大单笔为6000万元,收益为163,453.08元[128] - 自有资金投资笔数占比约70%,募集资金投资占比约30%[128][129]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74,556万元,净额为人民币68,871.99万元[133] - 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7,600万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6,713.12万元[134] - 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85,947.66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105,585.11万元的81.4%[133]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9,637.45万元,存放于专户[133]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累计变更用途金额为人民币12,877.51万元,变更比例为18.7%[133] - 可转债募集资金本期使用金额为人民币20,700.46万元,累计使用金额为人民币20,700.46万元[134] - 区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26.86%,累计投入金额为人民币5,140.51万元[138] - 提升生产能力项目投资进度为94.9%,累计投入金额为人民币15,907.61万元[138] - 可转债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进度为92.11%,累计投入金额为人民币10,356.12万元[139] - 产研转化基地运营中心项目投资进度为82.21%,累计投入金额为人民币5,203.83万元[139] - 公司以自有资金先期投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8232.49万元并于2018年1月置换[140]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可转债募投项目预先投入自筹资金8655.9万元及发行费用185.88万元合计8881.78万元[140]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提升生产能力项目"结余募集资金1176.46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40] - 项目节余资金1176.46万元占募集资金净额比例不超过10%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41]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产业转化创新基地项目变更后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12877.51万元[143]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本报告期实际投入8731.34万元累计投入9303.48万元[143]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投资进度达72.25%预计2022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4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存放于专用账户[141] - 募集资金存放期间产生存款利息收入并进行现金管理获得投资收益[141]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0元且未达到预计效益[143] - 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将原提升研发能力项目剩余资金12817.61万元投入桥梁安全与技术转化智能建造生产基地项目[144] - 桥梁安全与技术转化智能建造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19501.8万元[144]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大股东河南交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90,280,164股,占公司总股本32.94%[62] - 国有股东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机关服务中心持有39,191,040股,占总股本14.30%[62] - 其他中小股东持股144,592,132股,占总股本52.76%[62]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9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董事总数的33.3%[155]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监事1名[157]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占用公司资金的现象[154] - 公司不存在为控股股东提供担保的情形[154]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未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中担任除董事、监事以外的其他职务[159] - 公司财务人员未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中兼职[159] - 公司拥有独立的银行账号和财务部门[161] - 公司业务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不存在同业竞争[161] - 公司资产完整,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占用资金、资产的情况[159] - 公司建立了基本年薪与年终绩效考核相结合的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制度[157]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47.48%[162]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47.74%[162]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47.40%[162]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持股数量均为0股[164]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现金分红总额为831.82万元[166] - 职工监事莫杰2021年现金分红总额为419,126元[165] - 副总经理魏俊锋2021年现金分红总额为362,880元[166] - 副总经理杨磊2021年现金分红总额为18,140元[166] - 副总经理王文正2021年现金分红总额为48,000元[166] - 公司2021年共有3名独立董事因任期届满离任[166] - 公司2021年新选举3名独立董事[166]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董事、监事离任和高级管理人员解聘情况[166] - 公司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33.3%[168] - 监事会由3名成员组成,其中股东代表监事2名,职工代表监事1名[171] - 高级管理团队共10人,其中7人持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171][172][173] - 管理层中5人同时担任董事职务,占比50%[169][171] - 技术岗位背景人员占比80%,含8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68][169][170][172][173] - 1970年后出生管理人员4名,占比40%[171][172][173] - 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3名,占比30%[170][172][173] - 持有专业资格证书人员6名,含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会计师等[168][169][170][172] - 平均任职年限超20年,最早入职时间为1963年[168][169] - 董事会成员全部由中国国籍人员组成,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68][169][170]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度报酬总额为1120.58万元[176] - 独立董事年度津贴标准为7.8万元[176] - 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