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5.028亿元,同比微降0.72%[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50.68万元,同比增长1.46%[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913.20万元,同比增长12.80%[23]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50,283万元同比略降[8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51万元同比增长1.46%[8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913万元同比增长12.80%[85] - 销售回款48,116万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1.88%[8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中人工成本同比增长19.14%至1.696亿元,占比55.61%[104] - 营业成本中分包费同比下降51.65%至4286万元,主要因项目阶段变化[10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2.27%至4715万元,主要因加大自主立项投入[108]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5.87%至6062万元,主要因疫情减免政策减少[108]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028.27%至272万元,主要因新租赁准则实施[108] - 研发费用达4715万元同比增长32.27%占营业收入比重9.38%[51] - 公司研发费用4715万元同比增长32.27%[91]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城市绿色发展全过程技术服务业务板块和绿色人居公信全过程技术服务业务板块[43] - EPC及项目全过程管理业务是公司重要业务增长点之一[45] - 城市绿色发展技术服务板块营业收入22,782万元同比下降28.08%[88] - 绿色人居公信服务业务营业收入24084万元同比增长26.97%毛利率40.97%同比上升5.55个百分点[89] - EPC及项目全过程管理业务收入3584.93万元同比下降60.93%[94] - 公信服务业务收入20707.23万元同比增长28.63%毛利率43.49%[99] - 建筑设计业务收入8576.67万元同比下降20.77%毛利率44.00%[99] - 城市规划业务收入10356.81万元同比增长9.43%毛利率47.75%[99] - 其他业务收入3680.60万元同比增长66.37%[94]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以深圳总部为核心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以雄安总部深度参与绿色雄安战略[43] - 核心城市群营业收入占总营收89.46%[86] - 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成渝、长三角片区营收占比89.46%[86] - 华北地区营业收入10522.03万元毛利率41.65%同比上升26.29个百分点[99]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32978.74万元同比增长0.11%毛利率42.04%[99] - 雄安总部本地化人员突破100人[71] - 雄安商务服务中心项目近90万平方米部分楼栋已竣工交付[71] 研发与创新 - 研发费用达4715万元同比增长32.27%占营业收入比重9.38%[51] - 拥有国家级平台5个省市级技术平台13个[50] - 主持国内外各级重点项目200余项主参编标准规范200余项[50] - 新增科研课题27项在研课题总数66项其中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9项国际基金项目5项[55] - 新增专利申请5项专利授权10项累计拥有专利108项[55] - 发表论文35篇其中SCI论文9篇[55] - 新增主参编各级标准15项发布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3项团体标准8项[55] - 全资子公司获批河北省绿色建筑人居环境技术创新中心[51] -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约9.38%[51] - 公司拥有18个国家级省市级技术平台[70] - 承担国内外各级重点项目课题200余项[70] - 主编参编国家省市级和团体标准规范200余项[70] - 研发人员数量244人同比增长8.93%[110] - 研发投入金额49,736,844.15元占营业收入比例9.89%[110]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2,584,180.91元占研发投入比例5.20%[110] - 研发人员中30-40岁占比最高达122人同比增长12.96%[110] 现金流和资产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03.95万元,同比下降35.97%[23] - 剔除EPC项目代收代付资金影响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1466万元,增长22.33%[23] - 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13.374亿元,同比增长2.10%[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348亿元,同比增长6.22%[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2,039,477.98元同比下降35.97%[11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8,138,820.18元同比改善36.19%[11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371,383,570.16元同比增长95.47%[113] - 货币资金224,399,259.99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5.45%[118] - 货币资金受限年末余额15,584,867.20元,较年初49,805,499.26元下降68.71%[122] - 在建工程用于抵押借款394,651,249.73元,较年初331,186,836.96元增长19.16%[122] - 无形资产用于抵押借款55,129,801.70元,较年初57,475,750.72元下降4.08%[12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0元,较期初10,000.00元减少100%[121] - 其他债权投资期末余额4,640,936.86元,全部为本期新增[121] - 报告期投资额86,392,130.08元,较上年同期160,756,769.86元下降46.26%[12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传统房地产市场2021年先热后冷,年中行业下行压力显现并迅速加大[37] - 行业竞争加剧,工程咨询行业迫切需要进行提质升级[37] - 公司发展目标是成为国际化绿色科技产业集团[40] - 国家"双碳"目标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市场竞争加剧[141] - 工程建设领域向建筑工业化、产业化转型,新技术应用加速[143] - 公司启动"双碳"品牌价值研究,尝试量化绿色品牌价值并推广ESG评价模型和绿色报表[147] - 公司探索培育一到两个对未来5-10年发展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147]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资质管理改革推进导致工程总承包企业、新企业和业外企业不断进入[154] - 公司存在研发投入无法转化为技术成果或科研产业化失败的技术风险[154] - 公司项目面临周期长协调环节多运作复杂等运作风险[155] - 公司面临新冠疫情对市场业务开拓和经营生产组织的干扰风险[157]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 公司以146,666,7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7] - 公司利润分配预案经董事会审议通过[7] - 公司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6] - 公司负责人叶青、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叶小平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周元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6] - 公司不存在因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持续盈利能力方面有严重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7] - 2021年完成党委会33次董事会7次股东大会2次[74] - 发布临时公告134项投资者问答124项[74] - 内部审计发现非金额类问题51项已完成整改38项[74] - 董事会9人中外部董事占多数含3名独立董事[77] - 创新设立市场与科技创新委员会统领技术战略[78] - 公司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和数字化手段推动集团化内控风险管理,确保效率与责权一致[152] - 公司报告期内共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1次临时股东大会[163] - 公司董事会共召开7次会议审议57项议案[164] - 公司监事会共召开7次会议审议27项议案[165] - 公司2021年共披露66份公告和68份文件[167] - 公司2021年回答投资者问答124条[167] - 公司修订完善《公司章程》等28项基本制度[162] - 公司董事会设9名董事其中独立董事3名[164] - 公司监事会设5名监事其中职工代表监事2名[165] - 监事会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197][198] 人力资源和组织发展 - 完成近30个岗位的竞聘和市场化选聘工作[79] - 2021年6月完成首轮人才盘点8月完成项目主任试点认证[81] - 公司探索科技型企业人岗职级动态匹配新机制,突出员工双向选择岗位和自主申报职级[149] - 公司启动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应用试点工作[147] - 公司调整组织机构为战略、城市业务、产品业务、职能4个板块,实施"城市客户事业部+产品事业部"模式[148] - 一级部门管理团队全部通过竞聘及评估后重新任命,城市业务板块创新采用"铁三角"管理团队竞聘方式[148] - 公司启动乐活平台二期建设,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记录员工自组织管理行为[151] - 报告期末公司员工总数907人,其中母公司362人,主要子公司545人[199] - 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最高,为714人,占比78.7%[199]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共729人,占员工总数80.4%[199]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员工210人,占员工总数23.2%[199] - 销售人员61人,占员工总数6.7%[199] - 行政人员106人,占员工总数11.7%[199] - 财务人员26人,占员工总数2.9%[199] - 公司实施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绩效奖金与经营状况及个人绩效挂钩[200] - 公司通过乐活平台推行基于员工贡献值的激励制度[200] 子公司信息 - 子公司建研检测净利润为7,478,515.38元,占公司净利润10%以上[139] - 子公司市政中心净利润为5,612,784.60元,占公司净利润10%以上[139] - 建研检测总资产221,190,078.46元,营业收入117,446,763.37元[139] - 市政中心总资产65,625,178.34元,营业收入46,037,937.42元[139] - 公司全资子公司建研检测可提供检测项目/参数4319项[64] - 公司全资子公司绿研检验可提供检测项目/参数1028项[64] - 全资子公司获批河北省绿色建筑人居环境技术创新中心[51]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累计使用9,411.58万元,占募集总额10,739.76万元的87.63%[131] - 上海钢琴厂项目累计投入6,044.42万元,超调整后投资总额100.21%[134] - 线上运营平台项目投资进度71.47%,累计投入3,358.2万元[134] - 未来大厦项目本期投入63,464,412.77元,累计投入479,253,554.36元[126] - 承诺投资项目总额为10,739.76万元,实际投入9,411.58万元,完成进度87.6%[135] - 募投项目"线上运营平台及乐活系统建设项目"延期至2022年4月30日完成[135]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48,194,430.82元[135] 董事、监事及高管信息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初持股数为0股[171]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本期增持股份数量为0股[171]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本期减持股份数量为0股[171]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数为0股[171] - 非独立董事陈晔东于2021年11月19日离任[171] - 非独立董事孙慧荣于2021年11月19日被选举[171] - 非职工代表监事廖俊凯于2021年11月19日离任[171] - 非职工代表监事王潇玮于2021年11月19日被选举[171] - 董事、监事及高管薪酬总额为641.99万元[188][189] - 董事长叶青税前报酬为84.38万元[188] - 副董事长陈泽广税前报酬为88.87万元[188] - 财务负责人兼董事会秘书叶小平税前报酬为75.07万元[188] - 职工代表监事陈友莲税前报酬为33.53万元[188] - 职工代表监事兰岚税前报酬为28.99万元[188] - 总经理毛洪伟税前报酬为78.43万元[189] - 副总经理姚培税前报酬为74.87万元[189] - 副总经理丘国雄税前报酬为74.69万元[189] - 独立董事年度津贴标准为10万元[188]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涵盖时间范围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14] - 公司控股股东为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曾用名:深圳市远致投资有限公司)[14] - 公司报告备查文件存放于公司董事会办公室[11]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绿色综合运营(DOT)及EPC工程总承包等服务[15] - 公司关注碳达峰、碳中和等双碳目标[16]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占比最高,达2.102亿元[25] - 政府补助金额为1589.73万元,同比减少25.15%[2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59%,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23] - 公司组建城市安全研究团队,基于GIS平台搭建生态安全格局数据库和建筑物安全数据库[42] - 公司通过11年的优地指数研究积累,深化城市生态本底诊断和绿色转型路径业务[42] - 公司作为绿色建筑和绿色城市全过程技术服务提供者,拥有二十多年的绿色研发技术积累[39] - 公司提供涵盖科研、规划、设计、咨询、检测、项目管理及运营的全过程综合解决方案[44] - 公司创新设置首席绿色生态总师,突破传统专业划分整合业务模式[43] - 公司更新了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评估结果[56] - 公司已完成30个省2010-2019年碳排放数据[56] - 公司数据库涵盖城市气候、空气质量、能耗、碳排放等多项城市基底数据[64] - 公司2021年获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批准筹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是雄安新区唯一以绿色建筑和人居环境为主题的研究中心[64] - 公司从事建设工程检测业务超过20年[64] - 公司2009年建成的三星级绿色建筑总部大楼成功申报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先进案例[58] - 未来大厦项目承办论坛时现场有360余位嘉宾参会,网络在线人数达15800余人[60] - 公司推动福田区选取28个公共项目试点实施装修污染管控技术,已完工6项[58] - 国际低碳城EPC总承包项目合同总金额为3.9957亿元,公司确认收入净额为4004万元[101][102] - 雄安商务服务中心项目合同总金额为1.8935亿元,公司确认收入净额为1.424亿元[101][10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1.055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0.99%[105][106] - 最大客户为国有企业,销售额6056万元,占比12.04%[10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5513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2.35%[106] - 其他收益14,941,135.28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8.74%[116] - 信用减值损失-5,170,313.19元占利润总额比例-9.95%[116] - 公司入选国务院国改办"科改示范企业",推动治理和激励机制改革[142]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2.21%[169]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1.67%[169]
建科院(300675)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