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 - 2020年营业收入为2.93亿元,同比增长4.82%[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增长10.19%[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99元/股,同比增长11.24%[19] - 营业总收入实现293.2816百万元,同比增长4.82%[5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18.334百万元,同比增长10.19%[51] - 2020年总营业收入为2.93亿元,同比增长4.82%[75] - 公司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连续四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4.26%[32] 财务业绩:现金流和净资产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8亿元,同比增长14.45%[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47亿元,同比增长9.91%[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9.16%[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4.45%至118,432,079.92元[9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改善至27,798,736.32元,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减少[91][92] 成本和费用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5.73%至104,391,167.92元[86]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6.15%至21,370,318.52元[86]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上升341.51%至-4,243,479.65元,主要因计提存款利息增加[86] - 研发费用同比上升24.19%至26,572,700.19元[86] - 口腔修复膜直接人工成本增长15.85%至244.99万元[82] - 可吸收硬脑膜补片原辅材料成本增长37.96%至101.18万元[82] 业务线表现:产品收入 - 公司主要产品口腔修复膜和生物膜(现名: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属于第三类植入性医疗器械,是主要收入来源[6] - 口腔修复膜产品销售收入128.717百万元,同比减少5.88%[51] - 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收入137.3296百万元,同比增长13.16%[51] - 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产品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13.16%[75] - 口腔修复膜产品收入1.29亿元,同比下降5.88%[75] - 骨修复材料收入2166.36万元,同比增长15.53%[75] 业务线表现:生产和销售 - 产品总销量达到40万片/瓶,同比增长7%[53] - 软组织修复系列产品生产完工入库约39.3万片,同比增长19.81%[65] - 骨修复材料生产完工入库约7.7万瓶,同比增长11.95%[65] - 库存量同比增长44.90%至196,042片/瓶[79] - 全国范围内拥有经销商700余家[45]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17.88%[83]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为52,441,357.02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17.88%[84]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为8,229,170.50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37.59%[84] - 医疗器械业务毛利率92.23%,同比下降0.89个百分点[78] 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9.21%,占总收入43.37%[75] 季度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最高,达8957.73万元[22]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最高,达4031.42万元[2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市场环境与政策影响 - 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已被纳入带量采购范围,2020年尚未对业绩造成实质性影响[6] -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承压,后续随疫情缓解业绩逐步改善[6] -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预计2021年将达到5043亿美元,2017-2024年年均增速5.6%[34] -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2017年市场规模超5000亿元,近年增速超20%,预计2022年将超9000亿元[35] - 公司产品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在江苏省第三轮集采和山东省集采中成功中标[40] - 高值耗材带量采购政策自2019年起全面推行影响行业定价[120] - 面对带量采购政策,公司将优化投标策略及营销方式[112] - 2020年一季度业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承压[11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研发与产品注册 - 新产品研发需经过基础研究、注册检验、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等多环节,周期长且投入大[7] - 公司产品注册需获国家药监局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方可上市销售[7] - 活性生物骨处于注册申报阶段,属于药械组合产品,审评难度较大,发补工作顺利推进[58] - 高膨可降解止血材料进入临床试验随访观察阶段,已完成病例入组[60] - 生物硬脑(脊)膜补片进入病例入组阶段[60] - 公司2021年重点推动活性生物骨项目注册,确保技术审评顺利进行[113] - 公司产品属于第三类植入性医疗器械研发周期长投入大[11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运营与战略 - 公司设有山东省示范医用再生修复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规格研发平台[42] - 线上学术课程总观看量达到31万人次[53] - 完成线上线下的学术会议近400场次[53] - 完成各省级产品挂网1200个品次,产品在全国25个省份实现挂网[53] - 公司推进8项生产机械化改进项目,提升生产效率[65] - 新厂区建设基本完成,2021年将推动搬迁及稳定运行计划[114] - 公司主营产品积累超百万病例,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11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风险因素 - 主导产品口腔修复膜和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存在收入集中风险[119] - 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和口腔修复膜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但面临带量采购政策压力[116] - 动物组织作为关键原材料可能受大规模动物疫情冲击供应[121] - 公司拥有活性生物骨引导组织再生膜等新产品储备但上市时间不确定[119] - 医疗器械监管趋严产品质量要求提升[120] - 核心技术存在失密或被盗用风险[122] 资产、负债和权益变动 - 资产总额为8.06亿元,同比增长11.81%[19] - 报告期固定资产增加主要系产业基地建设部分项目转资所致[41] - 报告期在建工程增加主要系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开工建设支出导致[41] - 报告期存货增加主要系生产量增加所致[41] - 报告期货币资金增加主要系收回理财资金所致[41] - 报告期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主要系收回理财资金所致[41] - 货币资金年末余额1.9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3.99%,较年初增长13.20个百分点[9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年末余额2.5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1.23%,较年初下降20.89个百分点[95] - 在建工程年末余额1.6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0.62%,较年初增长3.73个百分点[95] 利润分配和股利政策 - 公司2020年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20,0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含税)[7]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规定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20%[128] - 重大投资计划或现金支出定义为十二个月内累计支出超3000万元且达净资产50%或总资产30%[128]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80%[128] - 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40%[128] - 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20%[128] - 公司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现金分红并可提议中期分配[129] - 现金分红需满足年度可分配利润为正值且现金流充裕[127] - 现金分红需审计机构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27] - 现金分红时累计可供分配利润需为正值[127] - 重大投资计划或支出标准排除募集资金投资项目[128] - 2020年现金分红总额为3000万元人民币,占合并报表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25.35%[138] - 2020年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人民币(含税),总股本基数为1.2亿股[134] - 2020年现金分红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1.80%[134] - 2019年现金分红总额为6000万元人民币,占合并报表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55.87%[138] - 2018年现金分红总额为4800万元人民币,占合并报表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55.93%[138] - 2020年可分配利润为2.54亿元人民币[134] - 2019年利润分配方案包含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5股共转增4000万股[135] - 利润分配政策调整需经出席股东大会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132] - 现金分红政策专项说明符合公司章程要求且决策程序完备[133][134] - 近三年(2018-2020)现金分红占净利润比例均超过25%[138] - 公司实施2019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80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5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5股总股本由8000万股变更为1.2亿股[165] - 公司2019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5元(含税),总计派发现金60,000,000元[175] 其他投资收益和政府补助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012.54万元[26]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689.10万元,占利润总额5.05%,主要来自银行理财产品收益[93] - 其他收益为712.55万元,占利润总额5.22%,主要来自政府补助[93] - 理财产品公允价值变动收益689.10万元[97][100] - 委托理财总额为2.5亿元其中自有资金2.3亿元募集资金2000万元未到期余额2.5亿元无逾期未收回金额[161] - 公司委托理财均为银行理财产品无高风险委托理财情形[161]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1.92亿元,累计使用1.73亿元,专户余额3461.35万元[103] - 生物再生材料产业基地项目投资进度101.18%,累计投入9860.33万元[104]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101.03%,累计投入6567.20万元[104] - 承诺投资项目总额为19,170.91千元人民币,实际投入8,860.62千元,完成进度约46.2%[105]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际投入金额为17,286.89千元,占计划总额的90.2%[105] - 项目建设因地点变更及疫情延迟,原计划实施地点变更至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B-38小区[105] -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设备采购、物流及验证周期延长,影响项目进度[105] 子公司情况 - 子公司苏州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16,040.21元,处于亏损状态[109] - 子公司上海昆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7,661.71元,同样处于亏损状态[109]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秘波海股份限售承诺履行完毕,自2017年5月16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股份[139] - 秘波海股份减持承诺正常履行中,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10%[139] - Longwood Biotechnologies Inc股份减持承诺正常履行中,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5%[139] - 嘉兴正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股份减持承诺正常履行中,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3%[139][140] - 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股份减持承诺已履行完毕,报告期内将所持股份全部减持[140] - 秘波海关于同业竞争承诺正常履行中,承诺不从事与公司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140] - 公司总股本通过资本公积金转增方式由8000万股增加至1.2亿股[165] - 公司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5股,总股本由80,000,000股增至120,000,000股[182][187] - 有限售条件股份在报告期内全部解除限售,数量由36,720,000股(占比45.90%)降至0股[182][186] - 无限售条件股份由43,280,000股(占比54.10%)增至120,000,000股(占比100%)[182] - 公司股东秘波海解除首发限售股34,020,000股,嘉兴正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解除2,700,000股[186]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6,439户[189] - 控股股东秘波海持股比例为39.53%,持有47,440,000股,其中17,000,000股处于质押状态[189][192] - 第二大股东Longwood Biotechnologies Inc.持股9.27%,持有11,127,944股,报告期内增持1,730,246股[189] - 嘉兴正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股3.38%,持有4,050,000股,报告期内增持1,350,000股[189] - 工银资管新进持股1.25%,持有1,500,000股[189] - 海通证券新进持股1.03%,持有1,234,337股[189] - 前10名股东中4名通过融资融券账户持股,包括项光隆(800,250股)、中泰证券(761,953股)、纪翔(696,000股)和周金(654,550股)[190]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减少至15,762户,较报告期末减少4.12%[189] - 控股股东秘波海同时担任嘉兴正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190] - 公司控股股东报告期内未发生变更,秘波海同时为上市公司正海磁材(300224)实际控制人[192] - 实际控制人秘波海持有正海磁材(股票代码300224)[193] - 公司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未发生变更[194] 研发投入与知识产权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06%,较上年提升1.41个百分点[88] - 公司拥有专利授权60件,注册商标88件[46] - 公司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监审及国家示范企业年度考核[66] 质量体系与认证 - 公司顺利通过13485质量体系再认证[64] 人力资源与培训 - 公司共有员工328人,较2019年末增长15%[67] - 公司组织56人次外派培训和36人次外请培训[67] 其他财务数据 -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保证金2762.46万元[98] - 2020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99元,稀释每股收益为0.99元,每股净资产为5.39元[185] - 2019年度按变动后股本计算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89元,稀释每股收益为0.89元,每股净资产为4.90元[185] 审计与合规 - 公司聘任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年度审计费用为35万元[145] - 公司执行新收入准则,预计不会对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143] - 公司报告期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141]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46] - 公司报告期内无关联债权债务往来[152]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担保事项[158] - 公司报告期内无日常经营重大合同[159] - 公司报告期内无环保违法违规事项及行政处罚[171] - 公司报告期内无不良事件发生[170] - 公司废水废气排放经第三方检测符合环保标准[171] - 公司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报告期内无环保违法违规事项[173][174] - 公司每季度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排污情况进行检测,未受到环保部门行政处罚[174] - 公司暂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也无后续相关计划[173]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优先股[196][199]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可转换公司债券[199]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期指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上年同期指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12] - 公司注册地址及办公地址均位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邮政编码264006[15] - 公司股票简称为正海生物,股票代码为300653[15] - 年度报告披露媒体包括《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及巨潮资讯网[17] - 公司拥有4个有效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均为第三类植入医疗器械[89]
正海生物(300653) - 2020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