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飞荣达(300602) - 2021 Q4 - 年度财报
飞荣达飞荣达(SZ:300602)2022-04-18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为飞荣达,代码为300602[37]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马飞[37] - 公司注册地址为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田寮社区南光高速东侧、环玉路南侧飞荣达大厦1栋、2栋、3栋,邮编518132[37] - 公司办公地址与注册地址相同,邮编518132[37] -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为www.frd.cn,电子信箱为frdzq@frd.cn[37]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32][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5,800.8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9.3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5.5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3,188.6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7.67%[7] - 2021年营业收入30.58亿元,较2020年增长4.39%[43]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9.39万元,较2020年下降85.59%[43]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1.32亿元,较2020年下降197.67%[43] - 2021年末资产总额55.29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7.93%[43]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4.51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04%[43] - 2021年营业收入扣除金额1975.38万元,2020年为378.07万元[46] - 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0.4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13亿元[47]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 689.97万元,2020年为365.59万元[50] - 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9480.68万元,2020年为9927.01万元[50]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62亿元,2020年为7385.25万元[54] - 公司2021年营业总收入305,800.8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9%[130]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9.3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5.59%[130] - 公司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5.71%[130]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30.58亿元,同比增长4.39%[135] - 2021年销售费用为9472.66万元,同比增长17.91%,原因是开拓新业务,销售人员及薪酬增加[149] - 2021年管理费用为2.3604亿元,同比增长17.45%,原因是江苏高导材料科技园区职能部门人员增加,薪酬增加以及折旧费用增加[149] - 2021年财务费用为3819.77万元,同比增长4.59%,原因是汇兑损失、利息支出增加[149] - 2021年研发费用为2.0154亿元,同比增长0.66%[149]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9.0658835388亿元,同比减少12.1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802.634963万元,同比下降107.56%[159]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7.0239975504亿元,同比增长1.93%,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5.8879637811亿元,同比增长6.53%[159] - 2021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0.0426363235亿元,同比减少34.5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421444106亿元,同比下降62.01%[162]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2.8452229993亿元,同比下降141.21%[162] - 2021年投资收益为1.0125168418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 - 424.04%,资产减值为 - 8244.735651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345.29%[163] - 2021年末货币资金为6.854896768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2.40%,较年初的10.1168151431亿元和21.58%下降9.18%[165] - 应收账款为1,211,448,880.47元,占比21.91%,较上期增加3.75%,主要系营业收入变动所致[168] - 存货为811,149,869.62元,占比14.67%,较上期增加3.05%,主要系新业务部分产线供货,库存增加所致[168] - 固定资产为1,400,692,704.40元,占比25.33%,较上期增加8.20%,主要系在建工程转固及扩大产能投入所致[16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购买金额为56,190,000.00元,出售金额为50,090,000.00元,期末数为6,100,000.00元[169]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数为25,343,616.73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4,656,383.27元,期末数为60,000,000.00元[169] - 受限资产合计159,196,106.76元,包括货币资金42,986,234.80元、应收票据32,859,143.55元等[172] - 报告期投资额为1,079,440,379.15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476,494,760.25元,变动幅度为126.54%[174]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初始投资成本合计7719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465.64万元,期末金额合计6610万元[183][186] - 2020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6.89亿元,本期已使用1.09亿元,累计使用5.34亿元,尚未使用1.60亿元,累计变更用途比例0%[185][18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度电磁屏蔽材料及器件收入占比32.29%,热管理材料及器件占比36.38%,基站天线及相关器件占比8.96%,防护功能器件占比12.57%,轻量化材料及器件占比5.06%[130] - 电磁屏蔽材料及器件收入9.87亿元,同比增长0.55%;基站天线及相关器件收入2.74亿元,同比下降13.83%;热管理材料及器件收入11.13亿元,同比增长10.71%;防护功能器件收入3.84亿元,同比下降29.91%;轻量化材料及器件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100%;功能组件收入0.36亿元,同比增长2490.01%;其他产品收入0.43亿元,同比增长56.71%;其他业务收入0.66亿元,同比增长39.88%[135] - 境内销售20.73亿元,占比67.79%,同比下降3.86%;境外销售9.85亿元,占比32.21%,同比增长27.42%[135][138] -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毛利率15.70%,同比下降7.73%;电磁屏蔽材料及器件毛利率18.16%,同比下降5.63%;热管理材料及器件毛利率15.24%,同比下降6.47%;防护功能器件毛利率32.34%,同比增长3.66%;境内销售毛利率14.60%,同比下降7.90%;境外销售毛利率18.02%,同比下降8.02%[139] -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销售量41.28亿PCS,同比下降31.19%;生产量44.08亿PCS,同比下降21.78%;库存量14.69亿PCS,同比增长23.58%[140] -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直接材料成本16.10亿元,占比63.72%,同比增长8.43%;直接人工成本3.43亿元,占比13.58%,同比增长38.50%;制造费用4.66亿元,占比18.44%,同比增长50.36%;委托加工费1.07亿元,占比4.25%,同比下降36.29%;进项税转出0.02亿元,占比0.01%,同比下降53.30%[143] 应收账款情况 - 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2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116,595.17万元、85,126.58万元和121,144.89万元,占当期总资产比例分别为31.97%、18.16%和21.91%,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06次、2.90次和2.97次[13] - 公司账龄在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为98.57%[13]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余额较大风险,若客户经营或财务状况变化,应收账款产生坏账可能性增加[13] 利润分配预案 -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507,941,948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22] 业绩下滑原因 - 业绩下滑原因包括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致产品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中美贸易冲突及芯片供应紧缺使终端业务下滑,江苏高导材料科技园区投产但规模效应未体现[8] 公司面临风险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风险,电磁屏蔽及导热领域生产企业增多,产品价格下调,利润空间缩小[11] - 公司面临技术失密和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电子器件产业依赖核心技术和核心技术人员[12] - 公司面临汇率波动风险,出口业务以美元结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影响经营业绩[14][16] - 公司面临成本和费用增加风险,规模扩大但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若未提升,将影响收益[17] 行业市场规模 - 全球电磁干扰/射频干扰屏蔽材料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52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70亿美元,预计2023年达92.5亿美元,2018 - 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5.7%[60] - 全球热界面材料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7.16亿美元提高至2019年的8.07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11.62亿美元,2019 - 2026年年复合增长率6.26%[61] - 全球热管理产品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07亿美元提高至2016年近112亿美元,2021年达147亿美元,2016 - 2021年年复合增长率5.6%[61] - 2020 - 2025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将从458亿元增长至10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其中国内新增市场从72亿元增长至164亿元,海外新增市场从368亿元增长至915亿元[90] - 预期未来五年全球每年光伏逆变器更换需求稳定在30GW左右,每年更换需求产值接近10亿元[90] - “十四五”期间,全球每年新增光伏装机约210 - 260GW[90] 行业发展相关数据 - 4G时代基站单个天线有10 - 40个天线振子,5G天线单面振子数达128 - 256个[65] - 截止2020年底,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91.10GW,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14.20GW,锂离子电池累计装机规模13.10GW,占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的92.25%[68] - 5G产品功耗约是4G产品的2.5 - 3倍,带动电磁屏蔽与散热方案升级[72] - 截止2021年末中国建有5G基站142.5万个,2020 - 2021两年仅130万个,五矿证券研报预测至2030年中国累计建有5G基站708万个,全球将建有1353万个[78] - 2021年中国移动招标48万700M 5G基站主设备,174万面700M 5G基站天线,并在2022年补招50万面[78] - 2021 - 2030年中国5G基站数量同比增速从85%降至10%,全球从109%降至10%[78] - 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为13.50亿台[83] - 2018 - 2021年全球笔记本出货量分别为1.63亿台、1.71亿台、1.95亿台、2.68亿台[84] - 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预计为529.74万辆,同比增长62.81%[85] -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2.10万辆,同比增长1.6倍,占新车销售比例跃升至13.4%,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85] - 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GW以上,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91] - 截至2020年末,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3.3GW,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速超56%[91] - 至2025年,我国电化学储能新增投运规模将达8241MW[91] - 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未来五年装机量的年均复合增速将达到56%[91] 公司产品相关 - 公司产品所需绝大多数原材料市场普遍,少数如超薄铍铜国际上只有少数生产商,公司已与其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71] - 公司围绕“电磁”和“热”两大产业核心丰富产品生态链,增强产业链整合能力,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72] - 下游领域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将增大电磁屏蔽、热管理等产品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73] - 超过55%的电子设备失效形式由温度过高引起[61] - 公司产品可应用于通信设备、智能手机等多领域,能提供定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