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3.577亿元,同比增长13.96%[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105亿元,同比下降47.74%[2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3元/股,同比下降52.86%[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05%,同比下降7.27个百分点[25] -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8亿元,同比增长13.96%[56]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约23.58亿元,同比增长13.96%[6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11亿元,同比下降47.74%[66] - 利润总额约1.23亿元,同比下降52.37%[66]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47万元[2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26.38%至15.91亿元,占营业成本80.22%[78] - 外购商品成本同比增长28.31%至3,370万元[78] - 其他业务成本同比大幅增长526.32%至2,220万元[78]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6.26%至8,725万元[82]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2.80%至7,018万元[8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3.95万元,同比下降98.13%[25]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39.01万元[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8.13%至5,339,547.37元[90][9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增加198.53%至151,841,298.70元[90][9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激增983.58%至638,226,354.55元[90][91] 各业务线表现 - PVC系列管材收入17.06亿元,同比增长10.52%,毛利率下降8.45个百分点至14.25%[72][76] - PE系列管材收入3.91亿元,同比增长36.54%,毛利率下降5.99个百分点至13.79%[72][76] - 其他业务收入2536.41万元,同比增长560.55%[72] - 公司塑料管道销售量273,537.11吨,同比增长1.64%[48] - 公司塑料管道生产量275,074.24吨,同比增长2.08%[48] - 公司塑料管道库存量20,403.04吨,同比增长16.62%[48] - 公司塑料管道毛利率15.93%,同比下降7.56个百分点[48] - 公司年产能约47万吨,产能利用率59.44%[48] - 直销业务收入2.20亿元,同比增长32.56%[74] 各地区表现 - 华南区收入17.58亿元,同比增长10.69%,毛利率下降6.96个百分点至20.28%[74][76]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广西雄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8.42亿元,净利润7710.43万元[116][117] - 子公司广东雄塑科技实业(江西)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2.10亿元,同比上升12.18%,亏损1763.81万元[116][118] - 子公司河南雄塑实业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1.96亿元,同比上升23.16%,亏损1757.36万元[116][119] - 子公司海南雄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2.44亿元,实现盈利527.67万元[116][119] - 子公司云南雄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21年亏损545.42万元[116] - 子公司广东雄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2021年亏损11.04万元[116]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总额7017.6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98%[67] - 研发投入金额为70,176,726.15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98%[88]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加1.83%至167人[87] - 40岁以上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14.29%至72人[88] - 抗菌改性母料研发成功,抗菌率达95%以上[84] - 石墨烯改性抗静电PVC管材技术已完成并达到预期目标[84] - 装配式建筑用PVC管件研发进入设备模具安装调试阶段[84] - 大型塑料排水管注塑接头熔接加工设备及模具研发已完成并投入实际生产[84] - 水培种植管道系统研发已完成并达到预期目标[84] - 一步法生产聚烯烃双壁波纹管工艺技术处于研发阶段,旨在提高生产效率[84] - 纳米碳酸钙增韧PVC管件研发已完成并投入实际生产,产品符合GB/T 5836.2-2018和GB/T 10002.2-2006标准要求[85] - 耐热高强度PVC管道研发处于配方研发试验阶段,目标维卡软化温度达93℃[85] - 塑料波纹管及缠绕管一体式连接技术研发已完成并投入实际生产,产品符合GB/T 19472.1-2019和GB/T 19472.2-2017标准[85] - 纳米碳酸钙增刚增韧PP塑料技术研发已完成并达到预期目标,材料弯曲模量提高25%[85] 资产和投资 - 资产总额为28.909亿元,同比增长28.07%[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2.709亿元,同比增长30.50%[25]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增加5.67个百分点至29.41%[93]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增加1.78个百分点至9.02%[93] - 短期借款同比增加2.69个百分点至占总资产5.08%[94] - 在建工程占总资产比例下降2.86个百分点至0.83%[9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初数为17,021,610.96元,期末降至0元,本期出售金额达252,689,740.83元[96]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和期末均为30,000,000.00元,未发生变动[96] - 金融资产小计期初数为47,021,610.96元,期末降至30,000,000.00元,降幅约36.2%[96] - 报告期投资额为215,646,046.68元,较上年同期274,940,176.71元下降21.57%[98] - 货币资金受限462,585.10元,固定资产受限16,835,720.29元,无形资产受限5,152,088.18元,合计22,450,393.57元[97]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IPO募投项目包括江西新型塑料管材及配件项目第一期年产82,000吨[9] - 河南新型PVC/PE/PPR管材投资项目第一期年产52,000吨[9] - 海南项目涉及高性能高分子复合管材生产及海洋养殖装备制造[9] - 2020年定向发行募资用于云南年产7万吨PVC/PPR/PE环保复合材料项目[9] - 完成股份发行募集资金约5亿元[68] - 2017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47,517.20万元,累计使用45,522.53万元,尚未使用3,417.21万元[102][103] -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49,136.53万元,累计使用25,529.42万元,尚未使用23,873.15万元[102][104] - 募集资金总额96,653.73万元,累计使用71,051.95万元,尚未使用27,290.36万元[102] - 2017年募集资金变更用途13,000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比例27.36%[102] - 江西新型塑料管材及配件项目(第一期)累计投入金额16,536.21万元,占调整后投资总额15,788.11万元的104.74%[106] - 江西新型塑料管材及配件项目(第一期)报告期实现效益为负1,763.81万元,累计实现效益为负433.98万元[106] - 河南新型PVC管材、PE管材及PPR管材投资项目(第一期)累计投入金额14,966.16万元,占调整后投资总额17,719.56万元的84.46%[106][107] - 河南新型PVC管材、PE管材及PPR管材投资项目(第一期)报告期实现效益为负1,757.36万元,累计实现效益为负2,627.52万元[106][107] - 海南高性能高分子复合管材生产项目累计投入金额13,002.4万元,占调整后投资总额13,000万元的100.02%[107] - 海南高性能高分子复合管材生产项目累计实现效益527.67万元[107] - 云南年产7万吨PVC/PPR/PE高性能高分子环保复合材料项目累计投入金额16,440.94万元,占调整后投资总额29,178.73万元的56.35%[107]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金额9,088.48万元,占调整后投资总额9,064.83万元的100.26%[107] - 公司承诺投资项目合计累计投入金额71,051.95万元,占调整后投资总额96,653.73万元的73.5%[107] - 公司承诺投资项目合计报告期实现效益为负2,993.5万元,累计实现效益为负2,533.83万元[107] - 河南新型PVC管材、PE管材及PPR管材投资项目(第一期,年产52,000吨)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及疫情反复暂未达预期盈利目标[108] - 海南高性能高分子复合管材生产项目2021年实现盈利527.67万元[112] - 江西新型塑料管材及配件项目(第一期,年产82,000吨)募集资金变更投入13,000万元至海南项目[112] - 云南年产7万吨PVC/PPR/PE高性能高分子环保复合材料项目2021年底运营暂未实现预期收益[108] - 2017年募投项目累计投入16,536.21万元(累计投入占比104.74%)[108] - 使用募集资金9,497.62万元置换云南项目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109] - 使用募集资金12,438.93万元置换江西项目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109] - 使用募集资金7,565.28万元置换河南项目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109] - 海南项目变更后实际投资13,002.4万元(投资进度100.02%)[112] - 公司以闲置募集资金投资短期理财产品并于2021年12月31日前全部赎回[110] 其他财务数据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031.34万元[30] - 公司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668,129.87元[31]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1,190,495.26元[31]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3,388,886.31元[31] - 理财产品收益为668,129.87元,计入其他变动[96][10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2.1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8.99%[8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7.37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7.76%[80] 公司产能与业务结构 - 公司年生产能力约为47万吨,在国内塑料管道行业产销规模排行前列[59] - 公司拥有六大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广东佛山、广西南宁、河南新乡、江西宜春、海南海口、云南玉溪[59] - 海南基地于2020年投产,云南基地于2021年底建成投产[59] - 公司产品涵盖PVC、PPR、PE三大系列管道产品,细分品种超过6,000个[61] - 公司建立了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经销业务是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54] - 公司研发取得的技术成果包括端面注射成型技术、石墨烯材料应用技术、环保无毒配方专有技术、消音节能技术等[60] - 公司拥有国家CNAS认可工程实验室,是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60] - 公司原材料分为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部分PE、PPR原材料采购进口料[52] - 公司推行精益生产模式,深度执行ISO质量管控体系[63] 行业与市场环境 - 中国塑料管道行业产量从2012年1,000万吨增长至2020年1,606万吨,年均增长率7.56%[35] - 塑料管道行业前20位企业销售量占比超40%[39] - 塑料管道行业年产能超1万吨企业达300家,其中20多家年产能超过10万吨[120] -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可能影响塑料管道行业增速[5] - 行业竞争围绕品牌、服务、价格、质量等因素加剧[7] - 行业竞争加剧围绕品牌、服务、价格、质量等因素展开[132] -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可能影响塑料管道行业增速[131] 风险因素 - 原材料成本占产品成本比例较高[8] - 主要原材料包括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等石化下游产品[8] - 新增产能存在市场开拓滞后无法及时消化的风险[9] - 原材料价格受石油石化产品波动影响较大[133] - 新增产能存在无法及时消化风险[134] - PVC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多家子公司盈利能力产生显著负面影响[117][118][11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持续加强内部经营管理以降低运营成本[124] - 积极开拓西南市场及东南亚等海外市场[125][130] 公司治理与股东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9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139]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8次董事会会议[139]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8次监事会会议[141]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9.16%[152]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8.76%[152]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8.43%[152]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8.52%[15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不存在为股东单位提供担保的情形[151] - 公司控股股东已出具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函[147]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44]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财务报告及内部控制等议案[175]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董事及高管薪酬方案[176] - 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审议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方案[176] - 监事会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177]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 董事长黄淦雄持股58,822,400股,无变动[154] - 副董事长黄锦禧持股87,629,800股,无变动[155] - 董事黄铭雄持股50,315,200股,无变动[155] - 董事兼总经理彭晓伟持股1,429,400股,无变动[155] - 董事兼副总经理吴端明持股1,055,000股,无变动[155] - 董事蔡城持股1,277,000股,无变动[155] - 监事梁大军持股从33,000股减少3,000股至30,000股,原因为任职监事前减持[155] - 监事蔡思维持股291,200股,无变动[155]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从200,853,000股减少3,000股至200,850,000股[156]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杨燕芳因个人原因离职[157] - 公司副董事长黄锦禧出生于1949年6月,高中学历,拥有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居留权[160] - 董事黄铭雄出生于1971年3月,高中学历,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60] - 董事兼总经理彭晓伟出生于1974年12月,拥有加拿大皇家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和北京师范大学在职工商管理博士学位[160] - 董事兼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吴端明出生于1970年9月,拥有北京商学院大专和广东省委党校本科学历,2012年5月获中国总会计师协会CFO资格证书[160] - 董事兼副总经理蔡城出生于1965年12月,同济大学本科学历,1994年取得工程技术中级工程师资格证[160] - 独立董事郑建江出生于1967年7月,拥有北京大学国际法学士和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硕士学位[160] - 独立董事赵建青出生于1965年2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获高分子化工学士和聚合反应工程博士学位[160] - 公司总经理彭晓伟曾于2018年6月-2020年6月兼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硕士指导老师[160] - 财务总监吴端明1992年4月至1994年3月受聘于顺德区龙江镇街道办事处下属企业从事财务会计工作[160] - 独立董事郑建江2004年5月毕业于美国芝加哥肯特法学院获比较法硕士学位[160] - 公司独立董事范荣于2011年至今担任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161] - 公司监事会主席梁大军自2012年3月受聘于公司[161] - 公司监事蔡思维自2004年8月受聘于公司并持有总会计师资格证书[161] - 职工代表监事陈涛自2017年3月起担任公司研发主管[161]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何勇军于2021年9月起任公司证券部总监[161] - 副总经理陈建宏曾于2008-2012年任广西梧州五一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61] - 副总经理赵刚自2014年起任职公司董事长特别助理[161] - 副总经理王兵自2001年起任职公司设备部经理[161] - 黄铭雄在股东单位佛山雄进投资有限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162] - 黄淦雄在广西雄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5家关联单位担任管理职务[162]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报酬总额为1045.25万元[165] - 董事长黄淦雄税前
雄塑科技(300599)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