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0.26亿元同比增长6.87%[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亿元同比增长23.89%[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38.94%[20] - 基本每股收益1.71元/股同比增长23.91%[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24%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20] -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02,621.48万元,同比增长6.87%[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146.61万元,同比增长23.89%[4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1,039.79万元,同比增长38.94%[45]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102,621.48万元,同比增长6.87%[8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46.61万元,同比增长23.89%[8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1,039.79万元,同比增长38.94%[89] - 2021年营业收入10.26亿元同比增长6.87%[9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6.51亿元同比增长4.78%毛利率36.60%[102][103] - 研发费用5877.56万元同比增长20.41%[109] - 管理费用1.18亿元同比下降10.49%[108] - 财务费用461.01万元同比增长55.02%[108] - 研发投入总额5,877.56万元,同比增长20.41%[92] - 研发投入金额为58,775,594.75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73%[112] 各业务线表现 - 建筑设计业务收入95,314.62万元,占总营收92.88%[45] - 城市规划业务收入1,508.96万元,占总营收1.47%[45] - 设计咨询业务收入5,694.69万元,占总营收5.55%[45] - 建筑设计业务收入9.53亿元占总营收92.88%同比增长7.39%[100] - 建筑设计业务成本6.02亿元占总成本92.57%[104] - 医疗及养老建筑设计项目新签合同金额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9] - 医疗项目累计床位数超过3万张[49] - 非住宅类项目新签合同金额占比45.71%,较2020年提高13.12个百分点[91]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二期项目合同金额8,636万元[91]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在华南地区的营业收入占比为54.22%[79] - 华南地区收入5.56亿元占总营收54.22%同比增长4.62%[100] - 华南地区收入占比超过50%[84] 现金流和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85.61万元同比下降76.18%[20] - 资产总额20.01亿元同比增长6.5%[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68亿元同比增长10.92%[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6.18%至4185.61万元[115]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3435.61万元,同比转负且降幅达144.33%[114][11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激增1208.52%至3988.68万元[11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986.20万元,同比下降109.03%[115] - 支付员工现金同比增加20.36%至1.25亿元[116]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82.20%至1.4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升至7.45%[12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5.35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02.41万元[121][124] - 合同资产同比增长25.53%至2.27亿元[120] - 购建固定资产支出4579.24万元,同比上升80.90%[115] 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人员增至215人,新立项研发项目8个[92] - 研发人员数量为215人,较上年增加2.87%[111] - 研发人员中硕士学历40人,较上年增长17.65%[112]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97人,较上年增长10.23%[112]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为0元,资本化率为0%[112] - 重大火灾防控项目已完成,旨在提升高层建筑火灾防控设计能力[110] - 绿色商业建筑碳分析项目已完成,聚焦被动设计节能减排[110] - 高层连体建筑连廊结构研究预计2022年12月完成,目标节材降本[111] - 基于BIM+MR的创意设计项目已完成,提升数字化设计竞争力[111] - 装配式医疗建筑研究预计2022年12月完成,强化标准化设计能力[111] 公司资质与奖项 - 公司于2017年获批成为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37] - 公司获得最佳BIM设计应用奖3项[37] - 公司获得龙图杯全国BIM大赛三等奖3项[37] - 公司获得创新杯医疗类BIM应用二等成果1项[37] - 公司获得文化体育类BIM应用三等成果1项[37] - 公司获得省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BIM专项奖4项[37] - 公司获得广东省BIM应用大赛获奖4项[37] - 公司获得市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BIM设计奖项17项[37] - 公司连续2019及2020年度被评为全国绿色建筑设计咨询竞争力30强企业[38] - 公司2020年度被评为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年度先进单位[38] - 公司2022年在英国《Building Design》WA 100榜单中排名第2[35] - 全资子公司筑博深圳建筑行业资质升级为甲级资质[44] - 公司拥有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资质及多项专业乙级资质[44] - 公司主编的《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荣获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工程建设标准设计专项二等奖[62] - 公司于2019年获批广东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以及深圳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8] - 公司于2018年获得深圳市建筑产业化行业功勋企业称号[58] - 公司于2017年获选成为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第四届副会长单位[58] - 公司项目荣获2021年全球最佳高层建筑奖(汉京金融中心、前海世贸大厦)[80] - 公司参与的代表性项目包括深圳华润置地大厦(一期)项目获深圳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一等奖[67] 业务项目与客户 - 公司已完成100余项装配式建筑项目,总建筑面积合计1000余万平方米[59] - 公司装配式建筑项目广泛分布于深圳、广州、佛山、东莞、上海、福州、成都、北京等地[59] - 公司在全国10多个城市完成了100多个BIM项目,获得国家及省市级BIM奖项逾30项[62] - 2021年公司新增绿色建筑设计面积超过450万平米[63] - 公司2018年至今承担了40多个建筑智能化设计项目[67] - 公司承担了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自然博物馆等代表性建筑智能化项目[67] - 公司与万科、保利集团、中海地产等多家知名房地产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81] - 来自保利地产和万科的营业收入占比合计约30%[9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3.9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8.26%[105] - 公司新签署的城市更新项目中鸿荣源龙华区观湖街道观城片区拆除重建用地面积达235.47万平方米[78] - 绿景白石洲城市更新项目拆除重建用地面积为60.57万平方米[78]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5.12亿元[126] - 报告期内募集资金投入金额为6905.16万元[126][127] - 截至2021年末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72亿元(占募集总额33.52%)[126][127]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3.4亿元(含理财)[126] - 累计利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18.53亿元[127] - 设计服务网络建设项目投资进度56.42%(累计投入9897.64万元)[129] - 装配式建筑与BIM业务研发项目投资进度0%(尚未投入资金)[129] - 技术研发中心(深圳)建设项目投资进度14.1%(累计投入1677.59万元)[129] - 高原建筑研究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2.79%(累计投入140.82万元)[129] - 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投资进度24.99%(累计投入1666.14万元)[130]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额度不超过人民币35,000万元[132] - 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额度不超过人民币40,000万元[132] - 截至2021年末募集资金结余余额为36,096.61万元(含利息及理财收益)[132] - 未到期银行理财产品金额为28,800万元[132] - 募集资金误付外包设计费金额为68.25万元(已于7月31日归还)[134] - 截至2021年末募集资金投入进度达33.52%[147] - 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投资进度达24.99%[95]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021年为9,068.52元,2020年为-57,380.53元,2019年为6,115.10元[25]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021年为43,360,045.80元,2020年为43,951,618.47元,2019年为40,460,982.22元[25] - 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及投资收益2021年为25,816,993.03元,2020年为22,474,599.78元,2019年为9,224,580.53元[25] - 其他营业外收支2021年为-484,061.31元,2020年为12,091.28元,2019年为17,960.64元[25] - 所得税影响额2021年为7,633,890.32元,2020年为7,430,828.25元,2019年为5,866,438.62元[26]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021年为61,068,155.72元,2020年为58,950,100.75元,2019年为43,843,199.87元[26] - 政府补贴其他收益4402.91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3.32%[118] 股东分红和资本运作 - 公司以102,87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00元(含税)[5] - 公司以102,870,000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6股[5] - 公司计划通过收购兼并整合具备行业资质的咨询公司[147] - 公司拟并购在市政、园林等专项设计领域具竞争力的机构[152] - 公司将并购在区域布局和客户结构上具互补性的建筑设计机构[152] - 公司计划收购拥有建筑创作或工程技术人才的设计研发机构[152] 公司治理与人员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合计持股42,680,000股[174]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354.08万元[190] - 董事长兼总经理徐先林持有公司股份21,079,000股[173] - 董事兼副总经理杨为众持有公司股份10,731,000股[173] - 董事兼副总经理徐江持有公司股份8,765,000股[173] - 副总经理马镇炎持有公司股份2,075,000股[173] - 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陈绍锋通过股权激励增持30,000股[174] - 董事长兼总经理徐先林税前报酬为212.59万元[189] - 副总经理马镇炎税前报酬为271.33万元[190] - 财务负责人陈学利税前报酬为116万元[190] - 四位独立董事陈东平、林俊、顾乃康、刘春城每人税前报酬均为12万元[190] - 监事会主席周祖寿税前报酬为102.83万元[190] - 监事温景波税前报酬为68.08万元[190] - 监事曾晓玉税前报酬为0万元[190] - 离任监事孙慧玲税前报酬为60.03万元[190] - 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陈绍锋税前报酬为72.11万元[190] - 公司及子公司拥有专业注册人才180余名[82] - 公司推行短期与中长期相结合的激励机制[82] 董事会与监事会运作 - 公司2021年共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3次临时股东大会[157]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0.25%[171]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7.22%[171]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8.78%[171]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6.32%[171]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7名其中独立董事4名[159]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9次董事会会议[159]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160]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9次监事会会议[160] - 公司设有审计委员会、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159] - 报告期内无董事、监事离任及高级管理人员解聘情况[174] - 监事会主席周祖寿于2021年2月23日被选举就任[174] - 陈绍锋于2021年2月23日被聘任为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174] - 孙慧玲与王进因任期届满于2021年2月22日离任[174] - 公司2021年共召开9次董事会会议,所有董事均未缺席[193] - 董事徐先林现场出席董事会6次,通讯方式参加3次,出席股东大会4次[193] - 董事杨为众现场出席董事会5次,通讯方式参加4次,出席股东大会2次[193] - 董事陈东平现场出席董事会2次,通讯方式参加7次,出席股东大会1次[193] - 董事林俊现场出席董事会1次,通讯方式参加8次,出席股东大会2次[193] - 董事顾乃康现场出席董事会1次,通讯方式参加8次,出席股东大会2次[193] - 董事刘春城现场出席董事会3次,通讯方式参加6次,出席股东大会3次[193] - 董事杨为众对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投反对票和弃权票[195]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2021年召开4次会议,审议财务决算和预算等议案[197] - 公司董事建议均被采纳,独立董事维护了公司和中小股东权益[196]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已获审议通过[198] - 公司2021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已获审议通过[198] - 公司2021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已获审议通过[198]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已获审议通过[198] - 公司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议案于2021年4月26日获董事会战略委员会通过[198] - 公司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议案于2021年10月26日再次获董事会战略委员会通过[198]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及独立董事候选人提名议案于2021年2月4日获董事会提名委员会通过[198]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考核管理办法获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通过[198] - 公司2021年度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于2021年4月21日获审议通过[199] - 监事会对报告期内监督事项无异议且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200] 管理层和关键人员背景 - 独立董事陈东平现任深圳市智慧城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自2016年7月[177] - 独立董事林俊现任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自2020年7月[178] - 独立董事顾乃康现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及博士生导师自2004年6月[179] - 独立董事刘春城现任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自2021年3月[179][180] - 监事会主席周祖寿现任筑博智能机电顾问公司法定代表人及总经理[181] - 监事温景波现任集团审图中心主任自2006年10月加入公司[182] - 监事曾晓玉现任松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自2009年11月[182] - 副总经理马镇炎现任首席结构工程师及深圳分公司总经理自1998年5月加入[183] - 财务负责人陈学利曾任特尔佳科技财务总监2014年12月加入公司[183] - 董事会秘书陈绍锋曾任中信建投证券投行部高级副总裁2020年12月加入公司[184] 行业背景与市场趋势 - 2019年全国建筑设计类企业5,917家同比增长18.98%,行业营业收入25,936.1亿元同比增长60.2%[29] - 2020年教育类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3%,卫生和社会工作类同比增长26.8%,文化体育娱乐类同比增长1.0%[32] - 目标2025年城镇化率达65%,"十四五"期间计划改造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30]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41]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41]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030年目标达到25%左右[41]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41] - 2020年城镇老旧小区新开工改造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41] - 2022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目标达到70%[42] - 2025年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42] - 2035年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显著进展[42] - 2020年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筑博设计(300564)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