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5.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30%[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5.83%[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8.37%[18]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4.97亿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20]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04.23万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06%,同比上升11.70个百分点[18] - 基本每股收益1.4159元/股,同比增长344.69%[18]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5.36亿元,同比增长46.30%[65] - 归母净利润为1.89亿元,同比增长355.83%[65] - 磷肥产品收入7.49亿元,同比增长575.12%[74] - 饲料级磷酸盐收入6.66亿元,同比下降24.86%[74] - 其他行业收入6363.51万元,同比增长22.74%[74] - 国际地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1.02%至8.93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从23.57%提升至58.17%[75][77] - 磷肥产品收入同比激增575.12%至7.49亿元,毛利率提升38.27个百分点至24.60%[77] - 经销模式收入同比增长88.53%至9.50亿元,占比从48.00%提升至61.85%[75] - 东北地区收入2734.78万元,同比下降63.05%[7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原材料成本同比上升46.29%至7.18亿元,占磷化工营业成本比例达61.00%[83] - 硫精砂采购均价同比上升50.58%[47] - 硫酸采购均价同比上升43.59%[47]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8.50%至14,467,088.24元[88]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81.03%至57,950,941.74元[88]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40.81%至17,012,189.14元[8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8.18%至3,249,866.07元[88] - 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4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产品涵盖饲料级磷酸氢钙(DCP)、饲料级磷酸二氢钙(MCP)及重过磷酸钙等磷化工产品[13] -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材料领域,重点发展磷酸铁及磷酸铁锂产品[13] - 磷化工行业收入占比95.86%,同比增长47.52%[74] - 磷酸产品收入5314.15万元,占比3.46%[74] - 公司化肥产品重过磷酸钙绝大多数适用出口竞争压力小[52] - 公司生产系统通用性可实现52%磷酸与净化磷酸重钙生产的市场切换调整[54] - 海外业务收入8.93亿元占经审计营业收入10%以上,通过自营及代理出口实现[79] - 控股子公司广西川金诺实现销售收入3.33亿元,部分装置投入生产[85] - 公司计划稳健发展磷酸盐类和肥料业务,并积极投建新能源材料项目形成第二增长曲线[122] - 公司计划将年产5000吨磷酸铁及与下游合作生产磷酸铁锂推向市场[125] 各地区表现 - 国际地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1.02%至8.93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从23.57%提升至58.17%[75][77] - 东北地区收入2734.78万元,同比下降63.05%[74] - 广西生产基地投产后公司目标市场以国际市场为主[131] 产能和利用率 - 磷酸二氢钙设计产能10万吨/年,产能利用率100.08%[49] - 磷酸氢钙设计产能15万吨/年,产能利用率19.72%[49] - 磷酸一二钙设计产能15万吨/年,产能利用率62.88%[49] - 重过磷酸钙设计产能15万吨/年,产能利用率182.81%[50] - 氟硅酸钠设计产能1万吨/年,产能利用率126.36%[50] - 工业湿法粗磷酸设计产能20万吨/年,产能利用率98.69%[50] - 重(富)磷肥设计产能14万吨/年,产能利用率102.48%[50] - 工业氟硅酸钠设计产能1.5万吨/年,产能利用率19.33%[50] - 水泥缓凝剂设计产能80万吨/年,产能利用率49.68%[50] - 工业湿法净化磷酸在建产能10万吨/年[50] - 磷化工行业销售量同比增长65.29%至99.06万吨,生产量增长78.98%至107.69万吨[80] - 磷化工行业库存量同比大增91.71%至18.04万吨,主要因广西子公司投产[80][8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发展战略包括强化制酸和磷元素萃取主干,分级利用低品位高杂质磷矿,并通过浓缩萃取技术实现磷酸分级综合利用[122] - 公司2022年将有序推进广西募投项目的投产及达产,以及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新能源材料项目建设[124] - 公司面临新能源材料产品验证和导入周期较长的市场营销风险[126] - 公司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投入因国家要求提高而增加[127] - 公司新能源材料投入大幅增加导致筹资规模显著提升[128] - 公司依赖外部矿石采购且海运依存度随出口量增加而提高[129] - 公司外币结算销售收入受汇率波动影响汇兑损益[131] 技术和生产优势 - 湿法磷酸生产技术具有硫酸消耗低、工艺流程短、能耗低等优势[48] - 公司磷矿浮选技术将品位从20%-25%提高到26%-35%降低杂质含量[57] - 半水-二水法生产磷酸使磷回收率达到98%以上减少矿石消耗[58] - 湿法磷酸净化技术用于广西基地10万吨/年净化磷酸装置[58] - 完成三种磷酸铁生产工艺验证可灵活调整降低生产成本[58] - 广西基地实现废水全封闭循环和废气达标超低排放[59] - 磷石膏通过改性深加工生产水泥缓凝剂实现全消化处理[59] - 昆明基地实现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达到零排放[59] - 利用生产副产品替代磷矿浮选PH调整剂减少耗用[59] 市场环境和行业趋势 - 2021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47万吨同比增长277%[28] - 国内磷矿石2018-2020年产量同比分别下滑21.77% 3.12% 4.71%[29] - 2021年云南地区工业磷酸和28%磷矿石价格增速分别为151%和116%[31] - 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5%[32] - 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219.7GWh同比增长163.4%[33] - 2021年国内储能电池产量58.2GWh同比增长252.73%[33]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年初5.3万元/吨涨至年末27万元/吨[34] - 工业级磷酸一铵价格从3800元/吨上涨至6000元/吨[34] - 净化磷酸价格从4700元/吨上涨至11800元/吨[34] - 2021年全球饲料总产量12.3亿吨中国产量2.6亿吨同比增长8.9%[36]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预计2025年达78万吨,2030年达240万吨,对应原料二水磷酸铁需求分别为93万吨和288万吨[40] 投资和项目进展 - 公司2021年基本建设完成5000吨/年磷酸铁装置[43] - 规划在广西防城港建设15万吨/年磷酸铁及配套60万吨/年硫磺制酸项目[43] - 报告期投资额3.72亿元,同比增长9.95%[103] - 湿法磷酸净化及精细磷酸盐项目(2019年)投资总额14,885.75万元,实际投入14,895.19万元,投资进度100.06%[114] - 湿法磷酸净化及精细磷酸盐项目(2020年)投资总额24,797.44万元,实际投入24,802.60万元,投资进度100.02%[114]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总额11,000.00万元,实际投入11,006.62万元,使用进度100.06%[114] - 湿法磷酸净化及精细磷酸盐项目2021年实现效益87,808,663.30元,但未达预期因二期部分仍在建设中[114] - 公司预先投入募投项目湿法磷酸净化及精细磷酸盐项目的自筹资金金额为8180.760966万元[115] - 公司2020年预先投入湿法磷酸净化及精细磷酸盐项目的自筹资金金额为1.1775792919亿元[115] 采购和供应链 - 磷矿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38.09%,下半年平均价格299.16元/吨[47] - 硫酸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33.97%,下半年平均价格736.47元/吨[47] - 硫精砂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5.88%,下半年平均价格400.49元/吨[47] - 前5名供应商采购总额为297,335,715.30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6.44%[88] 现金流和融资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0%[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51.33%至1,613,768,448.08元[9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57.60%至1,461,773,192.33元[9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9.50%至151,995,255.75元[93]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0.86%至62,420,836.11元[93] - 可转债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3.58亿元[66] - 公司拥有"金诺转债"可转换公司债券[13] - 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期为2021年4月22日至2026年10月15日[173] - 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488575亿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累计利息收入9.44万元,募投项目使用1.489519亿元,结余74.64元转为流动资金[116] - 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579744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累计利息收入38.72万元,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1.177579亿元,募投项目使用1.305371亿元,补充流动资金1.100662亿元,结余353.34元转为流动资金[116] - 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14,885.75万元,已累计使用14,895.19万元,使用进度达100.06%[110] - 2020年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为35,797.44万元,已累计使用35,809.26万元,使用进度达100.03%[110] - 募集资金总额为50,683.19万元,已累计使用50,704.45万元,总体使用进度达100.04%[110] 资产和负债 - 资产总额23.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00%[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44%[18] - 资产负债率从45.48%降低至33.61%[66]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9.73%至2.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0.82%降至11.09%,主因可转债募集资金使用[97] - 存货同比增长9.77%至3.97亿元,占比从7.15%升至16.92%,因广西子公司投产导致产成品增加[97] - 固定资产占比大幅上升21.90%至10.61亿元,主因广西子公司一期项目转固[97] - 在建工程占比下降19.66%至2.8亿元,同样因广西子公司项目转固[97]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2.10%至9,788.41万元,系银行借款增加所致[98] - 合同负债占比上升2.57%至7,766.29万元,反映客户预付款项增加[98] - 长期借款增长1.02%至2.78亿元,占比达11.87%[98] 子公司和关联方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为广西川金诺化工有限公司[12] - 公司控股孙公司为广西川金诺新能源有限公司[12]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云南庆磷磷肥有限公司、昆明精粹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昆明河里湾工业固废处理有限公司[12] - 子公司广西川金诺化工有限公司总资产为12.2501489021亿元,净资产为6.0662147729亿元[121] - 广西川金诺化工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3.3253232758亿元,营业利润为6021.994484万元,净利润为5516.82993万元[121] - 广西川金诺注册资本由11,000万元增至55,396万元[182] - 员工持股平台各认缴广西川金诺新增注册资本2,518万元[182] 股东回报和利润分配 - 公司拟以总股本149,794,066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5] - 公司拟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股[5] - 2021年度现金分红总额2995.88万元,占可分配利润5.15亿元的5.8%[175] - 2020年度现金分红总额849.45万元,按总股本1.31亿股每10股派0.65元[173] - 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现2.00元并转增5股,股本基数1.50亿股[175] - 母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141,812,693.17元[178] -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14,181,269.32元占净利润10%[178] - 年初未分配利润为396,155,829.09元[178] - 2020年度现金分红实际金额8,713,592.54元[178] - 2021年度可供分配利润515,073,660.40元[178] - 总股本149,794,066股每10股派现2元共派现29,958,813.20元[178] - 每10股转增5股共转增74,897,033股[178] - 转增后总股本增至224,691,099股[178] 研发和创新 - 研发投入金额为33,525,237.42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18%[92]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 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12] - 报告经董事会审议通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会议[5]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42.86%[137]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2021年召开3次会议审议审计报告及内控评价[165] - 监事会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167] - 公司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87] - 公司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87] - 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88] - 重大缺陷认定标准为潜在错报额≥资产总额3%或利润总额5%[187] - 重要缺陷认定标准为资产总额1%≤潜在错报额<资产总额3%或利润总额3%≤潜在错报额<利润总额5%[187] - 一般缺陷认定标准为潜在错报额<资产总额1%或利润总额3%[187] - 公司存在部分董事会监事会会议决议替代会议记录现象[189] - 公司印章管理存在先盖章后审批情况[189][191] - 公司未及时根据新法规更新公司章程及内部制度[189] - 公司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问题不够及时[189] 股东和股权变动 - 董事长刘甍持股从期初49,143,000股减持至期末48,243,000股减少900,000股[145] - 公司董事魏家贵持股数量为3,774,303股,报告期内减持943,576股,期末持股2,830,727股[146] - 公司董事唐加普持股数量为2,447,124股,报告期内减持506,000股,期末持股1,941,124股[146] - 公司财务总监兼董事黄海报告期内持股数量为0股,无变动[146] - 公司监事会主席洪华持股数量为57,284股,报告期内减持14,300股,期末持股42,984股[146] - 公司副总经理张和金持股数量为45,920股,报告期内减持11,400股,期末持股34,520股[146] - 公司副总经理周永祥持股数量为8,016股,报告期内减持2,000股,期末持股6,016股[147] - 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宋晨于2021年3月19日离任,持股数量为0股[147]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合计持股55,475,647股,报告期内减持2,377,276股,期末持股53,098,371股[147]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6.34%[144]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5.64%[144]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5.14%[144]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5.48%[144] 管理层和员工 - 公司董事长刘甍具有本科学历及丰富行业经验,自2011年8月起担任公司董事长[148] - 公司总经理魏家贵具有中专学历及丰富管理经验,自201
川金诺(300505)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