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杰电气(300444)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双杰电气双杰电气(SZ:300444)2022-04-27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117,128.13万元,同比下降4.88%[5]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1.71亿元,同比下降4.88%[40]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1,332.43万元,同比下降451.7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3亿元,同比下降451.74%[40] - 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13亿元[173]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17,128.13万元,同比下降4.88%[66]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为-11,332.43万元,同比下降451.74%[66]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88%,减少6006.71万元[7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71%,同比下降12.51个百分点[40]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最高,达3.91亿元[42]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最大,为-1.17亿元[4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5.36%,增加4954.73万元[7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5.15%,增加1710.49万元[74]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8.58%,增加2716.81万元[7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9.58%,增加1565.87万元[74]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58.32%,减少1819.96万元[7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5.15%至1.30亿元,管理费用同比大幅增长28.58%至1.22亿元[90]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58.32%至1,301万元,主要因借款减少及利息收入增加[9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2亿元,同比下降272.81%[4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72.81%,减少43016.46万元[7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91.70%,增加89460.30万元[7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暴跌272.81%至-2.72亿元[9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恶化72.61%至-3.99亿元[9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激增591.70%至7.43亿元[9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输配电设备制造业收入占比91.07%,毛利率16.92%[82] - 变压器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2.83%,毛利率下降5.85个百分点[82] - 环网柜产品毛利贡献率46.45%[21] - 子公司南杰新能通过电力交易中心参与市场竞价及提供节能方案等增值服务实现利润[57] - 子公司双杰新能从事光伏电站EPC业务,负责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总承包[57] - 子公司南杰新能2021年累计完成交易电量逾20亿千瓦时[70] - 光伏项目管理系统2021年累计收集项目总数5,900余个,施工工程管理9,015次,保存图片近8万张[70] - 公司研发了SCDE100-360kW一体式充电设备和SCDE100-300kW换电站用充电设备[69] - 公司开发了1500V系统2.5MW集中式储能变流升压一体机及标准集装箱储能系统等设备[70] - 公司已完成一批分布式储能电站项目建设[127] - 公司已推出重卡换电站系统及车载换电产品[127] - 公司开发了20/40尺标准集装箱储能系统[127] - 公司是广东省首批参与绿电交易的7家售电公司之一[126] - 公司中标北京某电力工程公司冬奥会及残奥会电力设备项目[186]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在北京市、安徽合肥、河北唐山、内蒙古等省市投资建设重卡换电站[54] - 公司以合肥长丰为中心绑定华为及央国企推进整县开发工作[12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将完成国网及南网新标准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批量投产和应用[123] - 公司2022年将研发和投产风电光伏领域保护测控装置[123] - 公司2022年将积极推进合肥周边企业屋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126] - 公司2022年将立项欧标美标充电桩并开发OCPP协议运营平台[126] - 智能电网高端装备研发制造项目建设完成期限延长至2022年6月30日[114] - 公司智能电网高端装备研发制造项目建设已接近尾声[127] 资产和负债结构 - 资产总额为33.95亿元,同比增长28.18%[4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53亿元,同比增长58.08%[40] - 应收账款净额80,128.78万元,占总资产23.60%[18]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17个百分点至11.86%[100] - 应收账款占比下降8.38个百分点至23.60%[100] - 存货占比上升3.19个百分点至14.26%[100] - 固定资产占比大幅上升9.97个百分点至24.99%[100] - 天津东皋膜总资产146.733百万元净资产负372.330百万元[118] - 双杰电气合肥总资产1,718.185百万元净资产592.881百万元[118] - 无锡市电力变压器总资产491.737百万元净资产130.479百万元[118] 研发投入和技术能力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48.44%至380人[93]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27.40%至9314.72万元[9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7.95%同比上升2.01个百分点[93] - 公司掌握配电设备绝缘技术、密封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及非专利技术[57] - 公司及子公司累计拥有有效专利授权252项,其中发明专利93项(含国际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54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40项[62] - 公司研发的40.5kV/T1250-31.5 SF6全绝缘封闭开关设备完成KEMA项目并将批量供货海外客户[68] - 固体绝缘环网柜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及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58][63] - 新型环保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符合国家碳中和战略要求[59][63] - 公司产品采用双孔分离原理实现五防闭锁功能[58][62] - 产品采用相间独立结构提高标准化和模块化程度[58][63] - 硅橡胶母线三维立体母线穿越技术最大程度节约空间[58][63] - 配电自动化建设推进故障自愈方向及零感知作业[61] - 公司布局风电光伏用配电设备及二次设备研发销售[61] 生产和销售情况 - 销售量同比下降1.78%至23,952台,生产量同比大幅增长28.26%至26,372台[84] - 环网柜原材料成本同比下降0.67%至2.11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8.22%[85] - 箱式变电站原材料成本为6,744万元,占营业成本比重93.26%[85] - 高低压成套开关柜原材料成本同比上升7.02%至8,248万元[85] - 变压器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2.20%至3.35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95.22%[85] - 前五名客户销售总额1.9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6.45%[88] - 最大客户销售额5,993万元,占比5.12%[88]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总额1.73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7.78%[88] - 公司采购模式以年度协议采购和批量采购为主,针对标准模块化产品执行批量采购[55] - 公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主要通过参与客户招投标方式销售产品[56] - 公司以按单生产为主,根据客户订单制定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56] 子公司和投资活动 - 子公司双杰合肥投产产生搬迁费用及人才储备成本增加[6] - 天津东皋膜停产处置资产并签署股权置换协议[11] - 新能源业务增加员工近百人导致薪酬费用上升[6] - 公司投资设立多家新能源子公司包括双杰合肥、安徽智远、索沃电气和合肥双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22] - 子公司天津东皋膜自2020年1月17日起停产并启动资产处置[67] - 子公司双杰电气合肥实现净利润10.894百万元[118] - 子公司无锡市电力变压器净亏损6.392百万元[118][119] - 子公司天津东皋膜净亏损37.234百万元[118][119] - 双杰电气合肥营业收入419.007百万元[118] - 无锡市电力变压器营业收入419.930百万元[118] - 公司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139,534,883股,发行价格4.30元/股,实际募集资金净额585,999,936.96元[66] -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5.86亿元,已使用5.64亿元[110][111] - 智能电网项目累计投入4.64亿元,投资进度达95.38%[112]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280.6518百万元[114] - 公司股票投资期末公允价值为74.53万元,累计投资收益12.04万元[108] 融资和借款情况 - 公司向杭州银行借款1.02亿元用于天津东皋膜增资及股权转让,截至2021年末已还款5600万元[104] - 公司向北京银行借款7300万元用于天津东皋膜增资,截至2021年末已还款6300万元[104] - 孙公司晶能光伏通过融资租赁融入2500万元本金,截至2021年末已还款1458.33万元[105] - 子公司双杰合肥通过融资租赁融入3300万元本金,截至2021年末已还款1430万元[105] - 公司通过专利质押融资3000万元,截至2021年末尚未开始还款[105] - 子公司双杰合肥以土地抵押融资4000万元,截至2021年末尚未开始还款[105] - 报告期末公司受限票据金额为1000万元[105] 公司治理和股东情况 - 公司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33.3%[133] - 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监事1名,占比33.3%[133] - 董事长赵志宏期末持股84,908,324股[144] - 董事许专期末持股15,157,853股[144] - 董事赵连华持有公司股份200,000股[145] - 监事会主席张党会持有公司股份5,849,633股[145] - 离任董事袁学恩持有公司股份64,799,059股[145] - 离任董事陆金学持有公司股份20,048,284股[145] - 离任副总经理张志刚持有公司股份1,911,421股[146] - 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合计206,187,032股[146] - 2021年12月31日袁学恩因任期届满离任董事及总经理职务[146] - 2021年12月31日陆金学因任期届满离任董事职务[146] - 2021年12月31日张志刚因任期届满离任副总经理职务[146] - 2021年12月31日赵志宏被聘任为公司总经理[146] - 董事长赵志宏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12.15万元[156] - 董事许专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57.7万元[156] - 董事魏杰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71.28万元[156] - 董事兼董秘李涛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64.19万元[157] - 独立董事李丹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0万元[157] - 独立董事贾宏海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0万元[157] - 监事会主席张党会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44.93万元[157] - 监事金道喜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38.29万元[157] - 监事陈暄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44.34万元[157] - 财务总监栾元杰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72.9万元[157]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开10次会议,频率为每月平均0.83次[158] - 所有董事均未出现连续两次缺席董事会会议的情况(缺席次数均为0)[160] - 董事出席董事会形式以通讯方式为主(占比90%),现场出席仅占10%[160] - 审计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审议内容包括财务报表、内部控制及审计工作计划等[163][164]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员工持股计划及高管薪酬方案[164] - 战略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公司年度经营计划[164] - 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第五届董事会成员及高管聘任[165]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61] - 董事提出的建议被公司管理层采纳[162] - 监事会在监督活动中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166]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8.26%[142]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8.94%[142]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8.91%[143]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8.84%[143] - 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8.85%[143] - 2021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8.72%[143] 员工和薪酬情况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1534人,其中母公司446人,主要子公司1088人[167] - 生产人员730人,占员工总数47.6%[167] - 销售人员264人,占员工总数17.2%[167] - 技术人员380人,占员工总数24.8%[167] - 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46人,占员工总数3.0%[167] - 本科学历员工475人,占员工总数31.0%[167] - 员工持股计划持有公司股份6,078,834股,占总股本0.84%[173] - 员工持股计划受让回购股票价格为4.11元/股,总成本2500.64万元[175] 利润分配和股利政策 - 公司总股本基数为725,255,525股,用于利润分配预案计算[25] - 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00元,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25] - 累计可供分配利润为负1.82亿元,未进行利润分配[173] - 现金分红政策规定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20%[193] - 若当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公司可不进行现金分红[193] - 公司承诺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当年实现可供分配利润的20%[192] - 公司承诺在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达到80%[192] - 公司承诺在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达到40%[192] - 公司承诺在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达到20%[192]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时可暂停现金分红[192] - 2018至2020年度累计支付现金股利人民币3965.07万元[185] 风险和内控管理 -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2,782万元[7] - 光伏电站项目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短和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对现金流造成压力[23] - 原材料成本上升导致合同毛利大幅下降[6] - 综合毛利率16.86%,同比下降8.08个百分点[21]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比例为100%[179]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100%[179]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80]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80]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80]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80] - 公司于2021年12月31日保持了与财务报表相关的有效的内部控制[181] - 内控鉴证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81]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197]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98] 承诺和合规事项 - 公司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承诺股份限售期为上市后36个月内[191]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高管承诺离职后6-18个月内不转让股份[191] - 公司控股股东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以维护控制权稳定[191] - 公司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赵志宏、赵志兴、赵志浩承诺避免同业竞争,截至报告期末均遵守承诺[193] - 公司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承诺规范关联交易,按市场公允原则进行交易[193] - 公司承诺若招股意向书存在虚假记载导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承担赔偿责任[193]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若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将在5日内提议召开会议确保公司履行回购或赔偿责任[194] - 公司总经理袁学恩承诺不与除赵志宏等三人外的股东签订一致行动协议,维护控制权稳定性[194] - 公司控股股东及董监高承诺若未能履行招股书承诺,将披露原因并提出补充承诺保护投资者权益[194] - 公司控股股东赵志宏承诺不干预公司经营管理,不侵占公司利益[194] - 赵志宏承诺若监管要求变化,将按中国证监会最新规定调整填补回报措施[194] - 公司全体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切实履行填补回报措施并承担相应责任[195] - 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对象股份限售承诺已于2021年8月31日履行完毕[196] 会计政策变更 - 公司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