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建环能(300425) - 2021 Q4 - 年度财报
中建环能中建环能(SZ:300425)2022-04-24 16:00

财务业绩 - 2021年营业收入1,461,463,041.26元,同比增长17.66%[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345,926.28元,同比增长6.45%[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5,833,744.79元,同比增长14.24%[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1,923,592.02元,同比下降17.72%[23]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712,466,189.26元,占全年营收48.7%[25]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575,081.05元,占全年净利润43.0%[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36%,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23]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2,432,300.14元,较2020年下降44.7%[29] 业务分行业收入 - 环保行业收入11.18亿元,占总收入76.50%,同比增长15.21%[90] - 离心机行业收入3.27亿元,占总收入22.38%,同比增长25.31%[90] - 水处理成套设备及配套收入5.43亿元,占总收入37.17%,同比增长32.40%[90] - 运营服务收入3.66亿元,占总收入25.03%,同比下降17.59%[90] - 市政污水投资运营收入1.31亿元,占总收入8.95%,同比增长77.55%[90] 业务分地区收入 - 华东地区收入5.49亿元,占总收入37.57%,同比增长47.43%[90] - 西北地区收入1.22亿元,占总收入8.32%,同比增长179.22%[90] 成本和费用 - 销售费用136,426,519.73元,同比增长8.45%[104] - 管理费用134,041,774.92元,同比增长8.18%[104] - 财务费用16,948,850.47元,同比减少20.68%[104] - 研发费用51,427,134.96元,同比增长29.45%[104] - 水处理成套设备直接材料成本3.29亿元,同比增长36.61%[99] 资产和负债 - 资产总额3,794,064,535.52元,同比增长7.98%[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03,044,840.09元,同比增长7.72%[23]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0.92%至4.21亿元[115]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0.98%至2.139亿元[117]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01%至8.71%[115] - 存货同比增长0.88%至3.468亿元[115] 利润分配 - 公司以675,708,786股为基数进行利润分配[8] -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5元(含税)[8] - 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8] - 公司2021年度共计派发现金红利37,163,983.23元(含税)[189] - 公司2021年度可分配利润为453,183,311.23元,现金分红占利润分配总额的100%[187] 技术和研发 - 公司自主研发热泵低温干化设备综合除湿比高于行业标准[40] - 公司形成以超磁分离、滤池、磁生化等自主技术为核心的流域治理解决方案[41] - 公司构建精细过滤、污水厂提标改造、污泥减量化等解决方案体系[39] - 公司自主研发孔板格栅、磁介质混凝沉淀工艺及低温污泥干化等核心技术产品[39] - 公司自主研发MagBR磁介质生物反应器用于村镇污水处理,出水水质可达一级A或地表"准Ⅳ类"标准[42][60] - 磁介质混凝沉淀设备可高效去除SS、TP及不可溶性COD,拥有国内唯一CNAS认证磁分离水处理检测中心[55] - RID雨水截蓄系统实现管网清污分流,响应速度快且匹配现有排水系统,避免大范围改造[56] - 净化槽一体化设备采用SBR工艺改良,出水水质达一级B标准或农污地方标准,适用于分散式污水处理[61] - 净化槽设备对C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具有优异处理效果[62] - SDDR污泥干化设备可将85%含水率污泥处理至最低10%[63] - 污泥减量化程度高达80%以上[63] - 内进流非金属孔板格栅毛发纤维物拦截率达到95%以上[65] - 孔板格栅堵塞率低于10%[65] - 栅渣含水率在80%以下[65][67] - 高效砂渣共除设备对大于105um砂粒去除率90%以上[67] - 栅渣有效去除率达90%-95%[67] - 立式安装砂渣共除设备占地面积比传统旋流沉砂池减少60%以上[67] - 稀土磁盘分离净化技术大幅缩短钢铁冶金废水处理流程,实现回用于生产补水[46] - 超磁分离井下处理技术获国家重点推广,可直接在井下实现泥水分离,煤泥含水率低可直接脱水干化[47] 研发投入和人员 - 研发人员数量178人,较2020年增加2.89%[109] - 研发人员占比12.47%,较2020年提升0.57个百分点[109] - 研发投入金额5142.71万元,较2020年增长29.45%[11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52%,较2020年提升0.32个百分点[110] - 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94.94%(本科118人+硕士及以上51人)[109] - 30-40岁研发人员112人,占研发团队总数62.92%[109]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0元,资本化率为0%[111] - 硕士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51人,较2020年增加2%[109]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38人,较2020年增长5.56%[109] - 近三年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19-2021年复合增长率19.1%[110] - 磁基增效混凝水处理技术项目旨在开发磁介质混凝工艺及核心设备[105] - 雨水截蓄系统RID项目目标使系列产品制造成本和交付周期大幅降低[105] - 净化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开发项目通过模具一次成型降低制造成本[105] 专利情况 - 2021年公司新增110项专利其中6项为发明专利[71] - 公司2021年共获得63项专利授权,其中实用新型专利58项占比92%[73][74] - 公司2021年获得外观设计专利7项,占专利总数11%[73][74] - 公司2021年获得发明专利3项,占专利总数5%[73][74] - 专利主要集中在污水处理领域,包括曝气生物滤池装置等水处理设备[72] - 1月获得3项专利授权[72] - 2月获得5项专利授权[72] - 3月获得6项专利授权[73] - 4月获得11项专利授权[73] - 5月获得8项专利授权[73] - 6月获得3项专利授权[74] - 公司2021年获得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包括孔板格栅设备(ZL202120804822.0)、污泥干化装置(ZL202121726683.0)等[75] - 子公司成都环能德美2021年获得围堰施工废水处理系统(ZL202021090844.7)等实用新型专利[75] - 子公司江苏华大2021年获得离心机相关专利,包括机壳锁紧结构(ZL202021666672.3)和刮刀卸料机构(ZL202021666671.9)[75][76] - 子公司四川四通欧美2021年获得双循环式厌氧反应器(ZL201810311150.2)等发明专利[76] - 子公司中建环能工程设计2021年获得磁种回收设备(ZL202022961464.2)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76][77] 项目完成情况 - 公司完成麻城市麻溪河污水处理厂扩容升级及安徽宁海县城南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项目[39] - 公司完成广东省黄浦区永和北水质净化厂市政污泥及安徽滁州来安县工业污泥处理项目[40] - 公司完成江苏苏州平江街区水环境治理和浙江嘉兴南湖水质提升项目[41] - 公司实施江苏江阴市农污治理一体化设备供货、浦口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南通如东县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42] - 公司完成陕西西安小寨区域海绵城市PPP项目、安徽合肥南淝河初期雨水截留调蓄工程等城市雨水治理项目[43] 制造基地和产能 - 公司在中国东部和西部建立两个现代化环保装备制造基地[38] - 公司拥有两个现代化环保装备制造基地,西部基地位于成都金堂占地约310亩,东部基地位于江苏张家港占地约190亩[78] - 江苏华大高性能自动化离心机生产项目基本完成建筑施工,投产后将提升产能和装备制造能力[78] 资质认证 - 公司及子公司持有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服务能力评价证书(工业废水处理一级、生活污水处理一级、有机废物处理处置二级)[79] - 公司持有四川省环境污染防治工程等级确认证书[水污染治理(甲级)、生态修复(甲级)][79] - 公司具备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和工程设计资质证书(水污染防治工程专项甲级)[79] 市场表现和订单 - 公司市场端新签合同额相应增长[4] - 环保行业销售量147套,同比下降68.45%,主要因农村污水处理设备订单减少[93] - 离心机制造业销售量1,602台,同比增长24.19%[93] - EPC业务新增订单金额5,476.71万元,期末在手订单未确认收入金额6,110.43万元[95] - BOT/BOO/PPP等特许经营类业务期末在手运营订单32个,运营收入2.70亿元[97] 客户和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3.6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5.08%[101]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138,099,054.42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2.37%[102]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5.39%[102] - 最大供应商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采购额40,310,987.85元,占比3.61%[10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7.72%至1.819亿元[11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67.54%至142.32万元[11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25.27%至2.48亿元[11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21.06%至6.077亿元[112] 公司荣誉 - 公司入选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 - 公司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4] - 公司入选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83] 公司治理 - 公司为创业板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并实施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5] - 公司2021年共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6.12%[148] - 公司2021年共召开6次董事会会议[144] - 公司2021年共召开5次监事会会议[145]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包含4名独立董事[144]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包含1名职工监事[145] - 公司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方面保持独立[143][147] - 公司设有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4个专门委员会[144] - 公司通过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对高管团队进行年度绩效评估[146] - 公司指定巨潮资讯网及四大证券报为信息披露渠道[147] - 公司举行2020年年度报告网上说明会及2021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138] - 公司实施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审议通过相关草案及管理办法[178] - 公司审议通过挂牌转让北京国泰节水发展股份有限公司1%股权的议案[178] - 公司报告期内监事会未发现存在风险,对监督事项无异议[179]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占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比例达100%[193]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营业收入占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总收入比例达100%[193] - 公司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94] - 公司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94] - 公司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94] - 公司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97]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197] - 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与董事会自我评价报告意见一致[198]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 - 副总裁唐益军因个人原因减持240,000股,期末持股降至1,311,894股[151][153] - 董事赵岩因工作变动于2021年4月13日离任,持股数为0[150][153] - 副总裁唐益军于2021年3月25日解聘[153] - 王连峰于2021年5月14日经股东大会选举为新任董事[153] - 2022年1月24日公司完成第四届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管换届,选举产生第五届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名单[165] - 公司现任高级管理人员包括佟庆远、叶鹏、杨巍、王哲晓、肖左才、吕志国[165]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任职 - 公司副董事长倪明亮自2019年1月任职[155] - 董事文世平自2020年5月任职[156] - 董事张健自2020年11月任职[157] - 董事王连峰自2021年5月任职[158] - 独立董事李金惠自2019年1月任职[158] - 独立董事闫华红自2019年1月任职[158] - 独立董事许昭怡自2019年1月任职[159] - 监事会主席陶锋自2020年11月任职[160] - 监事罗勇自2019年1月任职[160] - 总裁佟庆远自2020年5月任职[162]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总数77,971,969股,较期初减少240,000股[151] - 副董事长倪明亮通过环能德美间接持有公司72,988,840股股份[151] - 董事文世平期末持股2,488,374股,期内无变动[150] - 监事罗勇期末持股202,399股,期内无变动[151] - 董事会秘书王哲晓期末持股355,482股,期内无变动[151] - 副总裁肖左才期末持股269,498股,期内无变动[151]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由基本年薪和年度绩效薪酬构成,基本年薪按月发放,年度绩效薪酬按年度发放[168][169] - 独立董事津贴为独立董事参与董事会工作的唯一报酬,按季度发放[169] - 在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任职的董事、监事不在公司领取薪酬[169] - 薪酬决策程序由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出方案,经董事会审议批准[168] - 薪酬确定依据包括战略责任、经营规模、岗位职责及职工工资水平等因素[169] - 公司披露了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情况,单位为万元[170]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为1077.11万元[171] - 公司总裁佟庆远税前报酬最高,为183.53万元,占总额的17.0%[171] - 副总裁叶鹏税前报酬为142.41万元,占总额的13.2%[171] - 财务总监兼副总裁杨巍税前报酬为159.91万元,占总额的14.8%[171] - 董事会秘书兼副总裁王哲晓税前报酬为169.14万元,占总额的15.7%[171] - 副总裁肖左才税前报酬为101.03万元,占总额的9.4%[171] - 独立董事李金惠、闫华红、许昭怡、杜坤伦税前报酬均为9.4万元[171] - 部分董事及高管在股东单位或其他关联单位任职,但不领取报酬津贴[166][167]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近三年未受证券监管机构处罚[167] 员工情况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1,427人,其中母公司员工169人,主要子公司员工1,258人[180]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627人,销售人员234人,技术人员363人,财务人员72人,行政人员131人[181]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包括博士7人,硕士82人,468人拥有本科学历,302人拥有大专学历,568人为中专及以下学历[181] - 公司劳务外包工时总数为406,000小时,支付报酬总额14,042,670.77元[184] 公司战略和定位 - 公司聚焦水环境治理与绿色工业过程赛道[5] - 公司定位为以先进技术和产品为核心的环境解决方案服务商[125][126][133] - 公司聚焦市政污水处理、流域水环境处理、村镇污水处理、城市初期雨水处理等细分市场[127] - 公司业务涉及设备制造、组装集成、运输安装、工程施工、项目运营、售后服务等环节[136] - 公司致力于推动装备生产智能化、数字化、精细化[128] - 公司建立了供应链分级管理体系和全生命周期供应链保障能力[128] - 环保装备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