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联虹普(300384) - 2021 Q4 - 年度财报
三联虹普三联虹普(SZ:300384)2022-04-25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8.4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0%[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6%[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973元/股,同比增长13.58%[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41%,同比增长0.72个百分点[22]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277亿元人民币[24]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99.38万元人民币[24] - 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约84042.7万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19028.39万元[5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42.92%至17,282,358.12元,主要因新业务拓展导致业务宣传费上升[94]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62.16%至2,255,591.00元,主要因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益减少[94]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11.65%至78,583,783.15元[94]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降128.43%至-1,377,983.86元,主要因报告期末未赎回理财产品期限较短[94]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444.45%至-1,948,089.10元,主要因本期核销应收账款[94]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592.64%至-2,538,608.05元,主要因已执行尚未结算金额增加计提减值准备[9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新材料及合成材料工艺解决方案收入4.791亿元,同比增长17.49%,占总收入比重57.01%[84] - 再生材料及可降解材料工艺解决方案收入3.013亿元,同比下降25.66%,占总收入比重35.85%[84] - 工业AI集成应用解决方案业务收入约5012.6万元人民币同比上涨2.47%[62] - 再生材料及可降解材料业务毛利率大幅提升至40.65%同比增加19.61个百分点[59] - 新材料及合成材料工艺解决方案毛利率38.08%,同比下降6.29个百分点[86] - 再生材料及可降解材料工艺解决方案毛利率40.65%,同比上升19.61个百分点[86] - 工业AI集成应用解决方案毛利率73.00%,同比上升2.10个百分点[86] - 再生材料及可降解材料业务收入约3.0125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66%[59]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4.247亿元,同比增长40.55%,占总收入比重50.53%[84] - 境外地区收入3.409亿元,同比下降28.59%,占总收入比重40.56%[8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度经营计划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6] - 公司未来经营风险及应对措施详见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章节[6] - 公司累计在手订单总额连续三年增长,突破至39.24亿元[53] - 公司已签订未完成竣工决算合同金额39.243亿元(含税),其中已确认收入19.624亿元(不含税)[88] - 公司计划2022年加大对规模化纯化学法涤纶、锦纶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力度[142] 业务与市场趋势 - 己内酰胺成本大幅下降2000-2300元/吨,降幅显著[35] - 预计新增苯产能200-300万吨,推动锦纶6原料供给增长[35] - 锦纶6产量占比超过70%,主要应用于民用长丝[35] - 国内PA66年产能不足100万吨,年进口量接近30万吨[37] - 全球PA66年产能约300万吨,英威达占比70%[37] - 目标2025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25%,再生纤维产量200万吨[38] - 目标2030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30%,再生纤维产量300万吨[38] - 全球塑料废物量预计从2016年2.6亿吨增至2030年4.6亿吨[39] - 2030年全球50%塑料可被重复使用或回收,回收率提升四倍[39] - 预计2030年食品级rPET需求增长将是当下的10-15倍[40] - 中国和印度的PET塑料瓶回收率均超过80%[40] - 预计2022年中国废塑料回收量同比增长10.5%到2100万吨[42] - 再生rPET占中国废塑料回收总量的28%[42] - 2020年全球瓶级PET市场需求约为2876万吨,同比增长10.07%[45] - 中国占2020年全球瓶级PET产能的35%[45] - 预计2022年中国瓶级PET供应量1139万吨,需求量1343万吨,供应缺口达204万吨[46] - 聚酯行业全球市场需求每年保持5%增速,部分细分领域增速超10%[44] - 恒力集团计划总投资200亿元建设年产100万吨高性能工业丝项目[48] - 恒力化纤年产20万吨工业纤维项目已于2021年全面投产[48] - 化纤行业在2021年呈现价格涨、利润增、库存稳的局面,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52] - 2021年化纤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加31.8%[72] - 化纤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两年平均增速3.1%[72] - 国内PA6切片2010-2020年复合增长率达9.3%[72] - 2020年国内PA6切片消费总量升至402.5万吨[72] - 英威达在上海投建40万吨/年己二腈生产工厂[72] - 1950-2017年全球塑料废弃物累计约70亿吨[73] - 全球塑料回收率不到10%[73] - 全球塑料废物年产生量约3亿吨[73] - Lyocell纤维全球需求量约100万吨/年并以每年16-18%增长率稳定上升[80] - Lyocell纤维高端需求潜在需求量约108万吨高性价比替代需求可放大至445万吨[80] - 2021年化纤产量6524万吨同比增长8.29%[125] - 涤纶长丝产量同比增长10.77%氨纶同比增长10.08%[125] - 2025年化工新材料行业目标营业收入12000亿元自给率提升至75%[126] - 2020年PET瓶片总需求量951万吨预计2025年达120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5.50%[128] - 中国PET瓶片市场年复合增长率6.35%为全球最快[129] - 2025年无糖饮料市场规模预计增至227.4亿元[129] - 国内PET瓶片企业2021年后预计新增年产能约170万吨[129] - 国际品牌再生材料目标:优衣库2030年50%面料可再生ZARA2025年100%产品用再生材料[130] - 耐克阿迪目标2025年可再生材料产品比例分别达100%和90%[130] - 欧盟目标2030年塑料瓶含至少30%可回收成分并2029年实现90%回收目标[134] - 可口可乐等饮料巨头承诺2025年西欧PET瓶使用至少50%再生塑料[134] - 全球纤维加工量约1亿吨其中化纤占比约70%[136] - 聚酰胺66原材料己二腈进入产能集中投放期推动产业链价格进入长期下行通道[140] - 国家发改委目标2025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25%再生纤维产量200万吨[142] - 国家发改委目标2030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30%再生纤维产量300万吨[142] 技术与研发 - 公司拥有知识产权共计258项,包括国内外发明专利[33] - 公司技术涵盖固相增粘SSP再生聚酯rPET等工艺[15] - 公司重点研发大容量Lyocell纤维生产工艺技术,项目处于产业化阶段[95] - 公司开展再生PET工艺技术及关键装备研究,项目处于产业化阶段[95] - 研发人员数量减少至80人同比下降5.88%[99] - 研发投入金额增至78,583,783.15元占营业收入比例9.35%[99] - 公司开发化学法再生尼龙工艺技术解决方案取得关键突破[135] 项目与合同 - 公司与山东聚合顺鲁化新材料签署高品质聚酰胺6聚合项目,合同金额2.25亿元人民币,占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25.70%[56] - 公司功能性聚酯新增合同额实现增长,受益于产业升级和双循环政策驱动[57] - 与江苏兴业塑化签署食品级PET瓶片-SSP项目合同金额约1.6548亿元人民币占公司2020年营收18.90%[58] - 与恒力化纤签署高性能工业纤维PET-SSP项目合同金额约1.0411亿元人民币占公司2020年营收11.89%[58] - 2021年再生材料及可降解材料新增合同总额约2.30809亿元人民币[59] - 2022年一季度末再生材料及可降解材料新签合同额约2.61864亿元人民币超2021年全年水平[59] - 公司签署国内首条单线年产4万吨Lyocell纤维项目总承包合同[80] - 公司与浙江嘉华签订循环再生尼龙材料项目合同实现化学法化纤循环再生技术突破[79] 子公司表现 - 公司子公司包括Polymetrix AG三联国际有限公司等境外实体[14] - 公司控股子公司Polymetrix与法国Veolia合作建设业界首条年产万吨级食品级再生PET全流程生产线[65] - Polymetrix全球食品级再生聚酯市场市占率达40%[66] - Polymetrix单线产能首次提升至1100吨/天为全球最高[58] - 公司控股子公司Polymetrix在原生聚酯(vPET)切片领域国际市场占有率达90%[77] - Polymetrix超净技术在中国首次应用助仪征化纤获FDA/EEC认证成为国内首个获认证产品[77] - Polymetrix在食品级再生聚酯(rPET)亚洲区业务量逐年增加[78] - 子公司Polymetrix Holding AG 2021年营业收入为340,912,907元,净利润为45,855,266.58元[122] - 子公司苏州敏喆机械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25,394,388.44元,净利润为5,088,998.02元[123] - 子公司三联虹普数据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50,521,788.05元,净利润为179,949.06元[123] - 子公司Polymetrix获可口可乐雀巢达能等食品级包装材料资质认证[134] 现金流与资产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39%[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52.39%至155,206,120.21元[10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93.20%至-55,006,278.84元[10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暴跌1,344.31%至-95,287,648.63元[103] - 资产总额为32.4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6%[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1.4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2%[22] - 合同资产增长86.30%至66,134,442.40元[106] - 合同负债增长48.82%至426,433,383.61元[106] - 应收款项融资增长160.39%至136,960,815.00元[106] - 境外资产净利润45,855,266.58元占净资产15.30%[10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为1,008,911,696.81元,期末数为1,069,616,443.61元[10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528,043.94元[109]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数为222,600,000.00元[109] - 金融资产小计期初数为1,231,511,696.81元,期末数为1,292,216,443.61元[109]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数为52,598,545.74元,期末数为136,960,815.00元[110] - 受限货币资金总额为140,514,408.10元,其中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6,121,281.60元,履约保函保证金133,463,410.10元,司法冻结资金929,716.40元[111] - 受限应收款项融资为15,000,000.00元,原因为票据质押[111] 募集资金使用 - 2017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734,355,478.70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604,500,000.00元[113] - 募集资金变更用途总额为426,697,200.00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58.10%[113] - 截至2021年末募集资金余额为138,733,600.00元,存放于银行募集资金专户[114] - 承诺投资项目总额为71,235.55千元,已投入28,565.8千元,投入进度为40.1%[117] - 补充流动资金总额为44,869.7千元,已全部投入,进度达100%[117] - 募集资金投资总额为73,435.55千元,累计投入60,450.04千元,整体投入进度为82.3%[117]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13,873.36千元,将用于纺织产业大数据工厂项目[118] - 公司曾使用10,000千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已于2019年1月4日归还[118]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已两次延期,最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117] - 2018年公司调整3,250千元募集资金实施主体至控股子公司三联虹普数据科技有限公司[117]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审计机构为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4] - 公司保荐机构为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4] - 公司收购Polymetrix形成商誉20,985.31万元存在减值风险[149] - Polymetrix业务涉及人民币、瑞士法郎、欧元、美元等多币种交易存在汇兑损益风险[149] - 公司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导致各报告期收入因项目完工程度不同而波动[147] - 新冠疫情及战争导致设备交货周期延长和运输费用上涨风险[148] - 公司成功实施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及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范围涵盖绝大部分核心技术人员与中层管理人员[150]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了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2次临时股东大会[156]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人[157]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158]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9.16%[171]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8.41%[171]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7.90%[171] - 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及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覆盖部分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骨干[161] - 公司资产完全独立,无资产资金被控股股东占用情况[167] - 公司财务独立,设有独立财务机构和核算体系[169]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五方面完全独立[164][169]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要求无重大差异[163] - 公司指定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网站[160] - 董事长兼总经理刘迪持股128,720,797股,占期末总持股数的98.69%[173] - 董事、监事及高管期末总持股数为130,433,669股,报告期内无增减变动[173] - 董事兼副总经理张建仁持股597,161股,占期末总持股数的0.46%[173] - 董事兼副总经理于佩霖持股638,992股,占期末总持股数的0.49%[173] - 监事吴雷持股81,388股,占期末总持股数的0.062%[173] - 监事吴清华持股395,331股,占期末总持股数的0.30%[173] - 董事、监事及高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273.3万元[179] - 董事长兼总经理刘迪年度税前报酬为60万元,占报酬总额的21.95%[179] - 财务总监刘晨曦年度税前报酬为27.6万元,占报酬总额的10.10%[179] - 独立董事孙燕红、王明进、李金宝年度津贴均为5万元,合计占报酬总额的5.49%[179] - 公司2021年共召开7次董事会会议[181] - 所有董事均未缺席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182] - 董事未对公司有关事项提出异议[183] - 董事对公司提出的建议均被采纳[184]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在2021年共召开4次会议[186] - 审计委员会于2021年2月22日审议了《内部审计部2020年度工作总结及2021年度工作计划》[186] - 审计委员会于2021年4月20日审议了包括《2020年年度报告》、《2020年年度审计报告》等8项议案[186] - 审计委员会于2021年8月20日审议了《2021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186] - 审计委员会一致通过所有审议议案[186] - 公司续聘天衡会计师事务所为2021年度审计机构[186] 投资者关系与沟通 - 2021年4月2日接待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等5家机构实地调研,讨论行业趋势及公司生产经营情况[151] - 2021年5月24日通过电话沟通方式举行网络业绩说明会,讨论2020年度业绩[151] - 2021年7月29日接待东方证券、太平资产等8家机构实地调研,讨论行业政策及公司技术应用[151] - 2021年8月31日接待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