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联虹普(300384) - 2020 Q4 - 年度财报
三联虹普三联虹普(SZ:300384)2021-04-27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营业收入为8.7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8%[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42%[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46%[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69%,同比下降1.90个百分点[25] - 资产总额为30.0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9%[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3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2%[25]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307亿元人民币[27]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82万元人民币[28] -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87,540.18万元[49]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822.95万元[49] - 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87,540.1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8%[74]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822.9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42%[74] - 公司2020年总营业收入为8.7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8%[77] - 基本每股收益0.5259元/股,同比下降8.87%[198] - 稀释每股收益0.5246元/股,同比下降8.94%[198]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6.3332元/股,较期初增长9.29%[198] 成本和费用变化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2.66%至70,385,951.37元,主要因加大研发投入[92] - 财务费用同比上升52.67%至5,960,995.20元,主要受汇兑损益波动影响[9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7.24%至30,255,357.09元[91] - 营业外支出同比激增693.67%至3,999,356.93元,主要因Polymetrix实验工厂搬迁[92] - 其他收益同比下降43.23%至3,584,259.77元,因增值税退税减少[92] - 新材料及合成材料业务材料成本下降30.93%至1.202亿元人民币[86] - 再生材料及可降解材料工艺解决方案的材料成本大幅增长115.01%,达到280,019,828.17元,占总成本51.15%[87] - 新材料及合成材料工艺解决方案的技术服务成本下降63.31%至2,195,561.20元[87] - 工业AI集成应用解决方案的设备成本下降42.23%至10,647,416.47元[87] 各业务线表现 - 再生材料及可降解材料业务收入约4.05亿元,同比增长119%[51] - 控股子公司Polymetrix全年业务收入约4.80亿元,其中食品级再生聚酯(rPET)项目收入约2.77亿元,较2019年增长5.02%[52] - 工业AI集成应用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4891.88万元,保持平稳[53] - 新材料及合成材料领域订单完成业务收入40,779.97万元[74] - 再生材料及可降解材料业务收入4.0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35%[77] - 新材料及合成材料工艺解决方案收入4.0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67%[77] - 工业AI集成应用解决方案收入4891.8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9%[77] - 聚酯工程技术服务收入4.8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02%[81] - 聚酰胺工程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收入1.96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26%[81] 各地区表现 - 境外收入4.7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49%,占总收入54.53%[79][83] - 江苏地区收入1.3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1.45%[79][8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全球供应链紧张可能导致项目设备交货周期延长及运输费用上涨[9] - 公司收入结算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导致各报告期收入因项目完工程度波动[8] - Polymetrix业务涉及多币种交易存在汇兑损益风险需安排汇率对冲工具[10] - 客户在建项目复工进度不一及原辅材料供应不稳定可能延误项目执行[9] - 化纤行业面临终端需求萎缩及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国际市场竞争风险[6] - 公司协助Polymetrix开拓中国市场以提升其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0] - 公司持续投入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研发通过OT与ICT融合赋能存量产线[7] - 通过联合兼并和技术创新横向拓展行业领域降低经营风险[66] - 公司收购Polymetrix形成商誉22,257.49万元存在减值风险[141] - Polymetrix业务涉及瑞士法郎欧元美元等多币种交易存在汇兑损益风险[142] - 新冠疫情导致设备交货周期延长及运输费用上涨风险[141] - 化纤行业面临终端需求萎靡及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出口受阻风险[139] - 公司存在募投项目未能按计划贡献利润导致每股收益下降的风险[158] - 公司存在即期回报被摊薄的风险[158] - 公司承诺将采取多种措施防范回报摊薄风险并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158]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持续投入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研发通过OT与ICT融合赋能存量产线[7] - 研发投入金额为7038.6万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04%[94] - 研发人员数量为85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50.90%[94] - 公司持有258项知识产权[36] - 与华为联合申报案例上榜工信部2019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案例名单[62] - 荣获2020年度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明星测试床项目[63] - 公司工业AI业务基于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化纤工业智能体解决方案V1.0"通过端边云协同部署[131] - 公司与华为联合发布化纤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V1.0[138] - 智能体方案实时接入全球超10万台套化纤生产设备[47] - 方案适配化纤行业80%以上大中小型企业[47] 订单与项目进展 - 累计在手订单总额突破38.46亿元[49] - 公司未完成订单金额37.28亿元人民币,已确认收入21.97亿元人民币[84] - Polymetrix与泛亚沙特和保利长大签署瓶级聚酯SSP项目,订单金额约10,582.00万元人民币[74][70] - 公司签署河南平煤神马聚碳材料10万吨聚碳酸酯项目PC装置絮片干燥系统供货合同[70] - 公司成功签署国际首条年产4万吨Lyocell纤维项目总承包合同[72] - 公司为台华新材子公司提供PA66一体化项目,应用世界最大单线生产能力PA66切片干燥技术[69] - 公司2020年与聚合顺签约聚酰胺6聚合项目合同,为双方第四次合作[69] - 山西潞宝集团聚酰胺高性能纤维项目顺利投产,为国内规模最大聚酰胺短纤维新材料样板工程[68]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签署聚酰胺及聚酯瓶片与工业丝项目合同金额近4亿元[135] - Polymetrix与日本及德国厂商签订多个回收项目订单金额约820万欧元[136] - 公司首个年产4万吨Lyocell纤维项目持续优化核心工艺及装备技术[137] 资产与现金流状况 - 货币资金较2019年年末减少45.03%[55]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2019年年末增加466.82%[55] - 应收账款较2019年末减少75.85%[55] - 应收款项融资较2019年末减少82.75%[55] - 预付款项较2019年年末减少32.78%[55] - 其他应收款较2019年年末增加296.27%[55] - 境外资产规模为2.93亿元,占公司净资产比重14.23%[5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98.46%至3.26亿元人民币[96][9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84.52%至-8.09亿元人民币[96][9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292.68%至765.78万元人民币[96][97]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4.97个百分点至16.64%[10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008,931,983.93元,较期初增加830,931,983.93元[103]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为222,600,000.00元,较期初增加3,000,000.00元[103]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52,598,545.74元,较期初减少252,334,741.66元[103] - 金融资产小计期末余额为1,231,531,983.93元,较期初增加833,931,983.93元[103] - 受限货币资金总额为97,894,652.91元,其中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47,680,796.03元[104] - 履约保函保证金40,229,358.04元,司法冻结资金9,984,498.84元[104] 股东回报与利润分配 - 公司以317,515,067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12] - 2020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47,627,260.05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28.31%[152] - 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50元(含税),股本基数为317,515,067股[148][150] - 2019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19,172,381.40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10.44%[152] - 2018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含股份回购)为51,930,321.11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45.91%[152] - 2018年度以其他方式(股份回购)现金分红金额为39,215,363.83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4.67%[152] - 公司2020年度可分配利润为671,425,757.40元[148] - 2019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6元(含税),总股本基数为319,539,690股[147][152] - 2018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不含回购)为12,714,957.28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11.24%[152] 员工激励计划 - 公司成功实施股票期权及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覆盖核心技术人员与中层管理人员[12] - 公司实施员工股票期权及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期[63] - 2020年限制性股票及股票期权员工激励计划第二期行权已完成[138] - 公司2018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行权期43名激励对象行权333,721份股票期权[167] - 公司2018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行权期60名激励对象行权1,253,590份股票期权[167] - 公司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解除限售期20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610,395股限制性股票[168] - 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39,932股,回购价格7.34元/股,总额293,100.88元[197] - 股票期权行权333,721份(预留授予部分)[195] - 股票期权行权1,253,590份(首次授予部分)[197]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化纤行业面临终端需求萎缩及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国际市场竞争风险[6] - 2020年化纤产业链出现石脑油-PX-PTA-涤纶全产业链亏损[65] - 炼化一体化产能集中投产形成上游大下游小产业链格局[66] - 锦纶(PA6)民用长丝产量占比超过70%[38] - 锦纶与涤纶销量差从2011年2500万吨扩大至2017年3700万吨[38] - 新投产装置己内酰胺成本降幅达2000-2300元/吨[38] - 2019年中国户外用品零售总额达250.2亿元[38] - 中国以外PA66年产能约300万吨,英威达占70%[39] - 中国PA66年产能不足100万吨,年进口量近30万吨[39] - 进口PA66占中国消费量超50%[39] - 民营炼化项目预计新增聚酰胺原料苯产能200-300万吨[41] - 全球塑料废物量预计从2016年2.6亿吨增至2030年4.6亿吨[42] - 2030年全球50%塑料可被重复使用或回收[42] - Polymetrix国际市场占有率达90%[43] - 公司签署国内首条单线年产4万吨Lyocell纤维项目[45] - Lyocell纤维年需求量约100万吨并以16-18%年增长率稳定上升[45] - 高端Lyocell纤维潜在需求量约108万吨[45] - 高性价比替代需求可达445万吨[45] - 2020年化纤总产量6,025.12万吨,同比增长3.40%[119] - 涤纶产量同比增长3.89%,锦纶增长3.87%,氨纶增长14.44%[119] - 化纤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减少19.4%[119] - 黏胶纤维产量同比减少4.11%,腈纶减少5.12%[119] - 中国中等收入人群超过4亿成为消费主力推动聚酰胺需求稳步增长[122] - 欧盟目标2030年塑料瓶含至少30%可回收成分并2029年实现90%回收率[124] - 全球纤维加工量约1亿吨其中化纤占比约70%合成纤维占多数[128] - 全球可降解纤维素纤维总产量不足400万吨Lyocell纤维不到30万吨[128] - 聚酰胺行业上游己内酰胺产能快速放量形成上大下小产业格局[122] - 化纤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龙头企业获资源倾斜运行状况率先反弹[120] - 原油价格低位运行降低化纤行业原料成本并刺激需求增长[121] - 智能制造实现产业链机器换人和丝饼0接触提高产品质量[123] - 欧盟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塑料包装税推动聚酯瓶回收行业规模扩大[136] - 亚洲占全球塑料使用量约50% Polymetrix食品级再生PET亚洲业务量逐年增加[136]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Polymetrix Holding AG净利润25,207,035.50元,营业收入479,834,034.86元[116] - 子公司苏州敏喆机械有限公司净利润7,804,783.90元,营业收入51,158,992.93元[116] - 公司控股子公司Polymetrix在年产万吨级rPET技术领域有明显优势[72] - 公司子公司Polymetrix获得可口可乐、雀巢、达能等世界级食品饮料企业食品级包装材料资质认证[129] - 公司再生PET生产技术以高食品安全性和优良品质闻名[129] - Polymetrix全球食品级再生聚酯市场市占率达40%[59] - 与法国Veolia合作建设业界首条年产万吨级食品级再生PET生产线[59] - 与Envases集团合作建设全球首条年产5万吨级rPET-SSP生产线[59] 公司治理与承诺 - 控股股东刘迪承诺减少关联交易并避免同业竞争自2017年11月11日起长期有效且正常履行中[154] - 吴雷等高管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154] - 首次公开发行时刘学斌等股东承诺股份限售至2021年8月1日[154] - 刘迪关联方定义包括家庭成员及控制或任职的其他企业[154] - 无法避免的关联交易需遵循市场化原则并依法签订协议[154] - 关联交易表决时控股股东需履行回避表决义务[154] - 离职后六个月内不得转让股份的承诺适用于上市十二个月后离职情形[154] - 股份限售承诺涉及发行人股票上市后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股份[154] - 承诺履行情况均标注为"正常履行中不存在违反"[154] - 公司主要创始人刘迪承诺每年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上市时持有股份数量的15%[155] - 持股5%以上股东刘学斌承诺每年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上市时持有股份数量的20%[155] - 公司承诺严格按照《公司章程(草案)》及分红回报规划进行利润分配[155] - 公司承诺完善现金分红政策保障投资者收益权[155] - 刘迪承诺不从事与公司构成同业竞争的业务活动[155] - 刘学斌承诺不参与与公司有实质性竞争的业务活动[155]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其控制企业不从事与公司相竞争业务[155]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其控制企业获得商业机会优先提供给公司[155]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若未履行公开承诺将不得减持股份直至补救措施完成[158] - 公司承诺若未履行公开承诺导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158] - 公司承诺若未履行公开承诺取得不当收益将全部归发行人所有[158] - 公司承诺若未履行公开承诺相关人员不得要求或接受增加薪资津贴[158] - 相关承诺自2014年8月1日起长期有效[158] - 目前所有承诺均处于正常履行中无违反情形[158] 股价稳定措施 - 公司回购股份资金为自有资金,回购价格不超过上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156] - 公司回购股份资金金额不低于上一会计年度归母净利润10%,不高于20%[156] - 公司控股股东增持股份数量不低于公司股本总额1%,不高于2%[156] - 控股股东增持股份价格不高于公司上一会计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156] - 启动股价稳定措施后,公司需在3个交易日内召开董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