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为7.1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4%[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93.41%[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8.7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8.97%[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8.29%,同比下降29.01个百分点[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7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02%[23]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4亿元人民币[25]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334.76万元人民币[28]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489.19万元人民币[29] - 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6.822亿元人民币[23] - 公司年度净利润为-5.06亿元,与经营现金流差异5.07亿元[102] - 资产减值损失达3.60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71.33%[10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166.19%至-872.21万元[97] 成本和费用 - 检验检测业务人工费用同比增长34.25%至1,788万元,主要由于美国子公司ADVION人员增加[8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52%至1.344亿元[89]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36.86%至1.746亿元,主要因中科生物停产维修改造产生停工损失[89]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33.04%至4598万元,主要因支持项目建设导致有息负债增加[89]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69.13%至8148万元,主要因公司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89] 检验检测业务表现 - 公司检验检测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942.54万元,同比上升6.15%[52] - 体外诊断等医用检测产品收入20,200.32万元,较上年上升2.35%[52] - 非医用检测产品收入9,742.22万元,较上年上升15%[52] - HPV产品在公司检验检测业务收入中占比最高[48] - 检验检测业务营业收入为2.994亿元,同比增长6.15%,毛利率为58.18%,同比下降4.35个百分点[78] - 检验检测仪器销售量同比下降40.39%至707套,生产量同比下降29.84%至844套[80] 生物制品业务表现 - 生物制品业务主营业务收入38,275.38万元,同比下降13.22%[64] - 中科生物疫苗销售收入同比下降71.34%[64] - 血液制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4] - 生物制品业务营业收入为3.828亿元,同比下降13.22%,毛利率为25.08%,同比下降14.10个百分点[78] - 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库存量同比大幅增加192.18%至609,571瓶[80] 产品注册与研发进展 - 公司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共52个,报告期内注销2个注册证,首次注册1个,延续9个注册证书[53] - 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联合检测试剂盒(免疫荧光法)预计于2024年1月30日获批用于婴幼儿及儿童腹泻患者粪便中A群轮状病毒、40、41肠道腺病毒的定性检测[54] - 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联合检测试剂盒(免疫荧光法)已于2022年4月18日获批用于儿童腹泻患者粪便中多种病毒的定性临床辅助诊断[54] - 原子吸收光谱仪系列产品(Ⅱ类)2023年2月12日至2024年4月9日期间共获批8个型号,分别用于测量人血液中铅、镉及铜、锌、钙、镁、铁等微量元素含量[54] - 微量元素分析仪(Ⅱ类)2024年1月23日获批两个型号,可同时检测人体全血/血清中5-7种元素含量[54] - 人体元素测定试剂盒(原子吸收法)系列于2022年6月11日获批3个型号,适用于测量全血/乳汁/尿液中铜、锌、钙、镁、铁等元素含量[55] - 铅镉元素测定试剂盒(原子吸收法)于2022年6月11日获批用于测量人体全血中铅、镉元素含量[55] - 血清/全血五元素及七元素校准溶液与质控品系列产品延续注册至2026年1月4日,用于原子吸收法检测系统的校准与质量控制[55] - 核酸芯片检测仪(Ⅱ类)于2023年11月26日获批配套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用于24种HPV分型检测[55] - 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生物芯片法)注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6日,用于定性检测24种HPV基因型[55] - 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预计2022年4月18日获批[56] - 甲型流感病毒等抗原联合检测试剂盒延续注册至2026年2月28日[56] - 25-羟基维生素D3检测试剂盒注册有效期至2025年8月2日[56] - 全血多元素校准溶液等4项产品注册有效期至2023年11月29日[56] - 铜锌钙镁铁元素测定试剂盒注册有效期至2024年7月21日及25日[56] - N末端心房利钠肽检测试剂盒注册有效期至2025年6月7日[57] - 血清淀粉样蛋白A等5项检测试剂盒注册有效期至2025年5月11日及27日[57] - 量子点荧光免疫分析仪P1000注册有效期至2025年6月11日[57] - C反应蛋白等6项检测试剂盒注册有效期至2025年3月15日[57] -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检测试剂盒注册有效期至2025年5月27日[57] - 医疗器械注册证总数52个,较上年减少1个[96] 血液制品批签发情况 - 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数量589,091瓶,同比增长3.84%[62] -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批签发数量389,602瓶,同比增长48.38%[62] - 人免疫球蛋白批签发数量489,068瓶,同比增长26.55%[62] - 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批签发数量248,198瓶,同比增长16.16%[62] -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批签发数量34,371瓶,同比增长536.03%[62] -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批签发数量10,275瓶,同比下降48.01%[62] -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批签发批次12批,同比增长500%[62] -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批签发批次46批,同比增长64.29%[62] - 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批签发批次5批,同比增长25%[62] - 人免疫球蛋白批签发批次9批,同比下降10%[62] 分产品收入表现 - 检验检测业务收入2.994亿元占营收41.89%同比增长6.15%[75] - 生物制品业务收入3.828亿元占营收53.55%同比下降13.22%[75] -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收入1.554亿元占营收21.74%同比增长33.58%[76] - 狂犬疫苗收入2810万元占营收3.93%同比下降71.34%[76] - 其他业务收入3257万元占营收4.56%同比增长109.55%[75][76] - 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产品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513.26万元[94] 分地区收入表现 - 华南地区收入1.046亿元占营收14.64%同比增长30.65%[76] - 国外地区收入9727万元占营收13.61%同比增长16.78%[76] 分销售模式收入表现 - 直销模式收入2.759亿元占营收38.60%同比下降6.95%[76]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为2.759亿元,同比下降6.95%,毛利率为38.62%,同比下降12.39个百分点[79] 研发投入与人员 - 公司进一步加大了研发支出[5]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26.47%至129人,其中博士学历研发人员数量增长114.29%[91] - 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为9090.8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2.72%[92] - 研发支出资本化率从2020年的36.72%大幅下降至10.37%[92] - 资本化研发支出占当期净利润比重为-1.86%[92] - 高危HPV检测产品研发项目资本化金额1472.17万元,处于临床阶段[93] - 原子吸收一体机设计项目资本化金额761.55万元,处于注册阶段[93] - 报告期内公司共获得专利授权18项[68]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从年初4.46亿元降至年末3.9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0.13%至1.07%[105] - 应收账款从年初1.48亿元降至年末0.9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48%至2.50%[105] - 存货从年初7.90亿元增至年末8.2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08%至22.25%[105] - 在建工程从年初2.75亿元增至年末6.3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大幅上升9.70%至17.07%,主要因云南血制项目建设投入[106] - 投资性房地产从年初0.47亿元增至年末1.1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86%至3.12%[10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期初0.20亿元降至期末0.17亿元,期间出售319万元[108] - 母公司抵押房地产账面价值2.93亿元用于银行借款[109] - 子公司河北大安抵押资产账面价值0.28亿元用于银行借款[110] 现金流量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8.97%至88.78万元[9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下降97.13%至2209.01万元[9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下降64.52%至4.01亿元[9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下降52.07%至14.15亿元[9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下降60.75%至10.46亿元[97] 子公司与投资表现 - 子公司广东卫伦净利润亏损0.29亿元,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超10%[118] - 报告期投资额3.67亿元较上年同期2.93亿元增长25.24%[11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1年业绩出现亏损,主要原因包括中科生物停产改造导致收入大幅下降及产生较大停工损失[5] - 公司控股子公司河北大安对收购中科生物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5] - 公司为支持云南曲靖血液制品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导致外部负债及财务费用增加[5]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7]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风险[5] - 公司控股孙公司中科生物进行停产改造以及下属筹建浆站运营资质审批不及预期[5] - 公司采集血浆约253吨,较2020年增长约61%[46] - 公司控股子公司河北大安和广东卫伦拥有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和人凝血因子3大类7个品种[46] - 运营浆站数量从11家增加至12家[64] - 河北大安研发的人凝血因子Ⅷ于2021年5月24日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64] - 云南现代化血液制品生产基地完成工程建设,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64] - 公司运营浆站数量增加至12家[69] - 力争通过3-5年努力使公司成为具有行业竞争力的血液制品企业[122] - 河北大安和广东卫伦均拥有3大类7个品种血液制品生产资质[127] - 2022年将围绕云南河北内蒙古等重点区域申请新建单采血浆站[127] - 2021年成立集团营销中心全面负责生物制品营销管理[128] - 研发周期一般需要3~5年甚至更长时间[136] - 云南曲靖血液制品生产基地建设目标为国际先进技术水平[129] - 中科生物维修改造需政府验收通过后方可复工复产[138] - 持续性投入导致公司资金处于较为紧张局面[139] - 产品必须经国家药监局指定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132] - 原料血浆采集全过程实现信息化控制做到全程可追溯[135]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法定代表人翟晓枫,注册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生命园路9号[19] - 公司股票简称博晖创新,股票代码300318[19] - 公司聘请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审计机构[22] - 公司董事会设7名董事,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42.9%[146] - 监事会共设3名监事,其中职工监事1名占比33.3%[147]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42.70%[160]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42.59%[160] - 公司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关联交易已履行审批程序并披露[145] - 公司资产独立且产权清晰,拥有完整生产系统和知识产权[154] - 公司建立独立财务核算体系及内控制度,独立纳税并拥有银行账户[158] - 公司业务独立于大股东,拥有完整研发采购销售体系[155] - 公司人员独立,无高管在控股股东兼职及领取报酬情形[157]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规定无重大差异[152] - 审计委员会2021年召开3次会议审议各期财务报告[185] - 战略委员会审议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撤回申请文件议案[185]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核2020年度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186] - 监事会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187] - 公司无劳务外包情况[192]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195] - 可分配利润为负101,970,958元,未提出现金分红预案[193][195] 董事、监事及高管变动与持股 - 董事长翟晓枫持股从298,811股增至327,811股,增持29,000股,增幅9.7%[162] - 监事会主席杜江虹持股24,478,560股,期内无变动[162] - 副总经理牛树荟持股从1,273,531股减至955,150股,减持318,381股,减幅25.0%[162] - 副总经理章雷持股1,142,652股,期内无变动[162] - 监事胡兰兰持股2,788股,期内无变动[162] - 董事、监事及高管合计持股从27,196,342股减至26,906,961股,净减少289,381股,减幅1.1%[163] - 副总经理黄晓华于2021年6月7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63] - 公司董事会由7人构成,含3名独立董事,任期至2023年6月28日[164] - 董事长翟晓枫兼任多家子公司董事长职务[166] - 总经理蒋焱曾任西门子医疗高级副总裁,现任多家关联公司董事长[166] - 公司监事会由3人构成,本届监事会任期自2020年6月29日至2023年6月28日[169] - 公司董事沈治卫在内蒙古君正能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任期从2020年7月24日至2023年7月24日,并在该单位领取报酬津贴[174] 高管薪酬 - 董事长翟晓枫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27.15万元[180] - 董事兼总经理蒋焱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20.78万元[180] - 董事兼副总经理王玮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20.09万元[180] - 独立董事赵利、班均、张晓甦各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0万元[180] - 监事杨琛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58.12万元[180] - 职工监事胡兰兰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23.1万元[180] - 副总经理牛树荟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86.91万元[180] - 副总经理章雷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85.89万元[180] - 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董海锋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53.9万元[180] - 离任副总经理黄晓华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43.43万元[180] 员工构成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1652人,其中母公司290人,主要子公司1362人[188] - 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501人,销售人员274人,技术人员516人,财务人员52人,行政人员309人[188] - 员工教育程度:博士及以上学历22人,硕士58人,本科学历413人,大专学历566人,高中及以下593人[189] 行业与市场背景 - 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910.9亿美元[34] - 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2881.5亿元[35] - 中国分子诊断占体外诊断市场份额超70%[35] - 免疫诊断国产产品市场占有率约25%-30%[39] - 生化诊断国产产品市场占有率超50%[39] - 核酸提取仪国产份额超80%[39] - 血液制品行业2021年采集血浆约9400吨,同比增长13%[45] - 中国血液制品实际血浆需求量超14000吨[43] - 国内正常生产的血液制品企业共28家[44] - 血液制品前五家企业全球市场份额占比80%-85%[42] - 公司HPV检测产品拥有20余项国内外专利技术[40] - 公司开发的微流控芯片分子诊断平台拥有国内国际全部专利20余项[67] - 公司及下属主要子公司均
博晖创新(300318)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