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7.0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98%[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22亿元人民币,同比减亏80.82%[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85.6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4.12%[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14%,较上年提升31.86个百分点[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2.769亿元人民币,同比减亏79.12%[18] - 第四季度单季度净亏损3.213亿元人民币,显著影响全年业绩[21] - 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16.769亿元人民币,主要业务收入保持稳定[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3286万元同比下降124.12%[9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为4265万元同比上升137.88%[99] - 财务费用-340.94万元同比下降195.98%[90] - 研发费用1.23亿元同比增长9.73%[90] - 研发投入金额达1.228亿元同比增长9.73%[9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降至7.18%同比下降4.34个百分点[95]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物联网与智能化产品收入10.747亿元,同比增长284.26%,占总收入62.85%[75] - 数据、软件及服务收入3.465亿元,同比增长43.15%,占总收入20.26%[75] - 音视频与控制产品收入1.572亿元,同比下降52.56%,占总收入9.19%[75] 各业务线成本表现 - 物联网与智能化产品营业成本9.760亿元,同比增长299.47%[79] - 物联网与智能化业务成本9.76亿元同比增长299.47%[84] - 物联网与智能化业务成本占比65.11%[84] 客户类型收入表现 - 企事业单位客户收入14.536亿元,同比增长78.42%,占总收入85.01%[75] - 行政单位客户收入2.563亿元,同比增长63.32%,毛利率15.11%[79] 地区收入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7.613亿元,同比增长298.21%,占总收入44.53%[76] - 华东地区收入7.61亿元同比增长298.21%[80] - 华东地区收入占比52.37%[80] 客户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8.21亿元占总销售额48.02%[87] - 最大客户销售额5.84亿元占总销售额34.18%[88] 业务与技术能力 - 公司形成音视频与控制、数据软件与服务、物联网与智能化三大核心业务板块[42] - 音视频与控制业务实现完全自主可控技术 包括二代流媒体实时总线等核心技术[43] - 智慧黑板触控精度≤1mm 采用真空全贴合技术和防蓝光护眼模式[44] - 双链路有线数字会议表决系统实现全系统双冗余解决方案[46] - 数据软件及服务业务在广发证券数据治理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48] - 诺玛分布式数据处理平台提供多源异构数据集成等数据服务[48] - 遥感遥测技术基于光谱学原理和智能图像识别技术[48] - 人工智能技术以联邦学习和多方计算为主干底层技术[48] - 数据质量治理平台实现数据治理全过程线上闭环管理流程[49] - 公司自主研发的PhiliCube物联网平台已通过国产化认证并实现关键行业突破[52] - 公司自主开发的LoRa网络支持私有网部署 数据本地采集计算无需上传公网[54] - PhiliCube物联网平台具备多样化设备接入方式和海量数据汇聚能力[54] - 电子货架标签ESL基于电子墨水屏技术实现远程自动更新货架信息[55] - 农业物联网智能采集设备可监测风速风向温湿度雨量光照土壤等环境数据[56] - 智慧水务平台整合人地物事组织信息实现治水给排水任务自动跟踪[56] - 光通讯技术以OSL6200光传输平台为核心 提供光模块合解波波分光器等产品[52] - 射频识别技术通过无线电波实现非接触式双向通信和数据交换[53] - 公司创建1+1+N新型数字城市建设模式 提供城市可视化和数字大脑系统[58] - 解决方案服务模式覆盖技术研发前期咨询方案设计落地实施后期维护[58] - 公司KingMap地理信息平台构建智慧城市数字底座,提供专业地理信息数据管理和高级空间分析工具[38] - 公司遥感影像数据处理系统实现自动处理海量卫星及航空遥感影像数据功能[38] - 公司数据中心业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配套绿色低碳节能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33] - 公司轨道交通业务已形成完整技术团队和自有产品体系并有多案例落地[33] - 公司智能建筑业务聚焦大型建筑群系统优化组合,提供绿色节能高效建筑环境[33] - 公司智慧教育业务融合大数据+AI+物联网技术进行系统性建设[34] - 公司自主研发"国培在线"及"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平台"提供课程培训等服务[34] - 公司电网漏损检测和家庭用电端智能用电分析技术已成为重要业绩支撑[35] - 公司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系统在安徽省全省应用并在其他省市落地[37] - 公司以自有地理信息和遥感技术完成国家金林工程重要系统开发[37] 研发项目进展 - 欧飞凌BS网管软件基本型开发完成并获得著作权,旨在完全替代现有C/S架构网管平台,每年节约C/S架构授权费用[91] - PHILIHUB新会议终端实现小批量生产,可接入远程视频会议并集中控制会议室基础设施[91] - 视频交互云平台小批量完成,增强远程会议功能稳定性、易用性和安全性[91] - 嵌入式彩投票箱处于样机阶段,完成结构及嵌入式板卡需求研究,旨在降低原电子票箱成本[91] - 人大信访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形成人大信访业务系统平台[91] -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系统试运行中,聚焦职业生涯全周期管理,目标向省市县三级推广[91] - 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水位预测闸门控制系统研发中,实现AI自动控制阀门泵站[92] -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隧道监控系统研发中,自动识别隧道内人员穿越、火灾及违停车辆[92] - KingMap V9.0于2022年1月20日发布Alpha版,完成航空摄影测量系统新产品并取得软著,适配华为openEuler等10余项国产化生态[93][94] - PhiliIBMS系统发布1.0版本,提供智慧校园一体化可视化管理平台[94] 知识产权与资质 - 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69项,实用新型专利242项,外观专利82项,软件著作权699项,资质46项[65] - 2021年度公司新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16项,外观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52项,资质10项[68] - 2021年度公司新获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12项,软件著作权39项,资质8项[68] - 公司新获得软件著作权包括欧飞凌BS网管软件V1.0、机动车监测管理系统等21项[69] - 公司拥有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壹级、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等高水平资质[63] - 公司2021年获得12项软件著作权、6项资质认证和10项实用新型专利[70][71]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资产总额34.18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下降4.31%[18] - 货币资金减少至1.87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0.74个百分点[104] - 应收账款减少至10.3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63个百分点[104] - 在建工程新增1.58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4.64个百分点[104] - 短期借款大幅减少至776万元同比下降88.91%[104] - 银行存款被冻结4181万元涉及法律财产保全[105] 子公司业绩 - 北京飞利信电子技术有限公司2021年总资产为18.62亿元,净资产为6.14亿元,营业收入为10.97亿元,净利润亏损1.58亿元[109] - 上海杰东系统工程控制有限公司2021年总资产为3.36亿元,净资产为1.14亿元,营业收入为2.25亿元,净利润亏损0.27亿元[111] - 北京飞利信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7.38亿元,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但具体百分比未披露[109] - 上海杰东系统工程控制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18亿元,2021年营业利润为-0.28亿元[110] 管理层讨论与战略指引 - 公司2022年计划巩固优势领域并拓展新兴业务,持续优化数字城市整体模式[115] - 公司积极推进城市大脑研发,聚焦交通治理、环境保护和城市精细化管理[114] - 公司重点聚焦智慧教育、智能会议、智慧水务、数字基建、数字能源、乡村振兴六大领域[116] - 依托人社部推荐的"国培在线"平台扩大各地市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规模[116] - 在智能会议领域扩大大型企事业单位和集团公司会议服务市场份额并拓展云视频会议业务[116] - 以Philicube物联网平台为基础在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开展智慧水务布局[116] - 在数字基建领域结合BIM和低碳节能新技术优化设计实施及运维服务能力[116] - 公司采用"1+1+N"新型数字城市建设模式(城市可视化+城市数字大脑+N个应用)[112] - 公司自主研发PRSM-Bus实时流媒体总线技术和高清视频处理技术[112] -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60] - 2021年国家出台《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60] -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培育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供应商拓展智慧城市应用[61] - 公司在数字城市领域具备物联网、大数据、地理信息等多方面技术能力[63] 风险因素 - 公司存在应收账款账龄较长问题影响资金周转速度[122] -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存在核心人才流失风险[121] - 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市场份额下滑和技术被超越风险[120] - 研发投入成本上升可能短期内对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121] - 新冠疫情反复导致项目进度拖延和验收延迟,影响市场拓展和业绩增长[123] -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18] 风险应对措施 - 公司安排专人负责应收账款催收工作并加强回款率考核[122] - 公司处置北京东蓝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和互联天下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以优化结构和减少运营成本[109]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会设9名董事,其中独立董事3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128] - 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129] - 公司监事会设3名监事,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129] - 公司指定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为信息披露指定网站,确保信息平等获取[130] - 公司资产完整,拥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及知识产权所有权或使用权[131] - 公司人员独立,高级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均无在控股股东关联企业兼职或领薪情形[131] - 公司财务独立,拥有独立核算体系、银行账户和纳税资格,资金未被控股股东占用[132] - 公司机构独立,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职能部门并独立运行[132]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开6次会议,披露日期分别为2021年4月22日、5月6日、7月30日、8月21日、10月26日和11月9日[157] - 董事杨振华、曹忻军、陈洪顺、岳路、石权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次数6次,现场出席6次,无缺席[158] - 董事李荣、王汉坡、张明照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次数6次,现场出席4次,以通讯方式参加2次,无缺席[158] - 董事刘萧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次数5次,现场出席5次,无缺席[158] - 董事田浩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次数0次,未出席任何会议[158] - 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未亲自参加董事会会议[158]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59] - 董事对公司有关建议被采纳[160]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由李荣、王汉坡、陈洪顺组成,报告期内召开3次会议[161] - 审计委员会于2021年4月22日审议包括2020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利润分配预案等8项议案[161]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4.31%[134]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8.65%[134] - 董事长兼总经理杨振华持股从期初173,353,484股减持至期末114,764,309股,减持58,589,175股[136] - 董事兼财务总监曹忻军持股从期初74,036,800股减持至期末55,527,600股,减持18,509,200股[136] - 董事陈洪顺持股从期初55,881,650股减持至期末41,911,225股,减持13,970,425股[136] - 董事岳路持股保持3,570,000股不变[136] - 董事田浩持股从期初4,500股减持至期末0股[136]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合计持股从期初307,253,634股减持至期末216,180,334股,总减持91,073,300股[137] 高管变动 - 2021年7月财务总监徐宁离职[137] - 2021年11月董事刘萧离职[137] - 副总经理岳路于2021年5月6日解聘[138] - 副总经理石权于2021年5月6日聘任[138] - 财务总监徐宁于2021年7月30日解聘[138] - 财务总监曹忻军于2021年7月30日聘任[138][140] - 董事刘萧于2021年11月5日离任[138] - 董事田浩于2021年11月26日被选举[138][143] - 董事长杨振华自2014年9月任职至今[139] - 董事曹忻军自2014年9月起任副总经理[140] - 董事陈洪顺自2008年任职至今[140] - 董事田浩自2019年5月起任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143] 高管薪酬 - 公司2021年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共16人,税前报酬总额为298.65万元[156] - 董事长兼总经理杨振华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33.33万元[155] - 董事、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曹忻军税前报酬总额23.14万元[155] - 董事岳路税前报酬总额29.56万元[155] - 董事兼副总经理石权税前报酬总额28.28万元[155] - 董事田浩税前报酬总额24.5万元[156] - 三位独立董事李荣、王汉坡、张明照各自税前报酬均为6万元[156] - 监事会主席杨惠超税前报酬总额27万元[156] - 监事李士玉税前报酬总额21.81万元[156] - 监事刘延娜税前报酬总额11.64万元[156] 人力资源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1,159人,其中母公司136人,主要子公司1,023人[164] - 技术人员占比最高达54.6%(633人),销售人员占10.4%(121人),生产人员占9.4%(109人)[164]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44.3%(博士4人,硕士61人,本科448人)[164] - 大专学历员工占比42.6%(494人),大专以下学历占比13.1%(152人)[164] - 研发人员数量减少至633人同比下降10.59%[95] - 管理人员总数116人,占员工总数10.0%[164] - 市场人员39人,采购人员16人,财务人员31人[164] - 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6人[164] 内部控制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71]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比例为100%[173]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100%[173]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4]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4]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4]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4] 社会责任与环保 - 公司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179] - 报告期内公司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179] - 公司向雄安新区教育发展基金会捐款支持教育事业发展[180] - 公司农产品溯源系统实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产品可召回损害可赔偿[180] 投资者关系 - 公司2021年接待两次投资者调研活动,分别讨论2020年度业绩及公司治理等议题[125] 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2021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0元,占可分配利润比例为0%[167] - 利润分配股本基数为1,435,273,808股,现金分红总额(含其他方式)为0元[167] 法律与承诺事项 - 东蓝数码2014年承诺净利润为4000万元人民币[183] - 东蓝数码2015年承诺净利润为5050万元人民币[183] - 东蓝数码2016年承诺净利润为5950万元人民币[183] - 东蓝数码未完成2016年度业绩承诺[182] - 业绩补偿义务人包括宁波东控集团、宁波众元、宁波海宇、宁波乾元[182
飞利信(300287)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