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宇软件(300271)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华宇软件华宇软件(SZ:300271)2022-04-14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40%至57.52亿元人民币[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微增0.52%至2.95亿元人民币[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133.27%至-2.19亿元人民币[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下降8.13%至2.77亿元人民币[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6元/股与上年持平[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46%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24] - 资产总额同比下降8.66%至89.49亿元人民币[24]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52亿元,同比增长71.40%[5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5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54] - 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54] - 新签合同额33.6亿元,同比下降50%[55] - 期末在手合同额23.4亿元,同比下降57%[5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33.27%至-2.19亿元[9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49.71%至-1.98亿元[9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152.50%至-5.47亿元[91]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同比增加7.03个百分点至21.14%[94] -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同比下降5.54个百分点至12.66%[94]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9.97个百分点至8.26%[97] - 资产减值损失达1.08亿元占利润总额-32.02%[93] - 报告期投资额同比减少98.57%至400万元[100]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最高达25.28亿元人民币[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第一季度为-7.24亿元人民币第四季度转正为11.05亿元人民币[26] - 第四季度收入25.28亿元人民币,显著高于其他季度[75] 成本和费用 - 材料及设备采购成本32.70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成本75.98%,同比增长108.58%[81] - 应用软件营业成本17.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75%[80]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67%至274,887,335.01元[85]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25.94%至340,298,656.74元,主要因股权激励费用和业务规模增长[85] - 研发费用同比上升11.49%至428,362,614.77元[85] - 研发投入金额为467,866,277.35元,占营业收入比例8.13%[87]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172,888,355.63元,占研发投入比例36.95%[87] - 资本化研发支出占当期净利润比重为59.59%[87]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598.85万元人民币[3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法律科技领域营业收入29.52亿元,同比增长57.54%[54] - 教育信息化领域营业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20.88%[54] - 智慧政务领域营业收入20.85亿元,同比增长175.15%[54] - 法律科技业务收入29.52亿元人民币,占营收51.32%,同比增长57.54%[73] - 智慧政务业务收入20.85亿元人民币,占营收36.25%,同比增长175.15%[73] - 应用软件产品收入26.70亿元人民币,占营收46.41%,同比增长80.16%[73] - 系统建设服务收入22.16亿元人民币,占营收38.52%,同比增长78.38%[73] - 教育信息化业务新签合同额5.0亿元,同比增长36%[55] - 创新法律服务业务新签合同和回款同比增长均超30%[64] - 教育信息化业务东区和西区新签合同额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65] - 教育信息化业务中区和南区新签多个千万级大项目[65] - 智慧政务领域实现营业收入20.85亿元同比增加175.15%[70] 各地区表现 - 华北地区收入25.68亿元人民币,占营收44.65%,同比增长160.20%[73] - 西南地区收入8.40亿元人民币,占营收14.60%,同比增长162.96%[73] 研发与技术投入 - 公司持续增加自主研发投入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7]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下降18.09%至2,373人,研发人员占比35.11%[87] - 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9个[185] - 公司新增软件著作权207个[185] - 报告期内新增1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4项[46] - 新增专利包括法律认知方法、智慧课堂设备、OFD文档浏览等关键技术[46] - 报告期内新增9项软件著作权,涵盖知识管理、人脸识别、政务系统等领域[46] - 软件著作权均为原始取得,发证日期集中在2021年5-12月[46] - 公司2021年原始取得软件著作权共计40项,涵盖智慧法庭、教育信息化、大数据管理等核心业务领域[47] - 联奕教育系列软件在2021年2月集中获得8项V5.0/V4.0版本著作权登记(登记号7012185-7020033)[47] - 2021年9月教育信息化产品线新增6项V1.0软件著作权,包括智慧课室和录播系统(登记号8066811-8074692)[47] - 智慧法庭建设系统V1.0于2021年6月21日获得软著登记(登记号7644434)[47] - 公司2021年通过受让取得3项法检行业软件著作权,包括文字识别系统V2.5(登记号6736607)[47] - 大数据管理平台V3.0于2021年1月7日完成原始登记(登记号6764685)[47] - 司法公开质效分析系统V1.0于2021年1月15日获得软著登记(登记号6804377)[47] - 2021年11月新增智能访客管理、材料收转等4项V1.0软件著作权(登记号8502634-8502636)[47] - 万户协同管理平台V3.0于2021年8月10日完成登记(登记号7902187)[47] - 执转破企业画像与判定系统V1.0于2021年2月9日获得登记(登记号6966288)[47] - 公司在2021年1月6日原始取得4项软件著作权,包括可信数据链协同服务管理系统、数据融合与治理系统、大数据应用中台系统和大数据采集与汇聚工具系统[60][61][62][63] - 2021年1月7日集中取得5项食品药品监管领域软件著作权,涵盖抽检监测、许可管理、监督检查及数据管理平台[64][65][67][68][66] - 2021年1月19-22日期间获得3项软件著作权,包括嵌入式视讯互联系统V2.0、流媒体管理平台V3.0和繁简案件通用模型预测服务平台V1.0[47][48][49] - 2月2-8日取得金融一体化办案系统V2.0和北京互联网法院电子诉讼平台V1.0软件著作权[50][51] - 2月19-26日获得电子卷宗管理系统V4.0等4项著作权,包含法定继承纠纷和家事纠纷案件智能分析系统[52][53][55][54] - 3月1-10日取得纪检监察电子卷宗系统V2.0等6项著作权,涵盖办公协同、法律援助和离婚纠纷案件分析系统[54][56][57][58][59] - 3月17-19日集中获得诉讼服务类4项著作权,包括诉状智能审核、诉前引导和当事人资格审查系统[69][70][71][72] - 3月30日取得行政复议与应诉系统V2.0软件著作权[73] - 4月13-19日获得智慧执行系统和移动办公系列6项著作权,包含车辆管理、党建系统和日程管理系统[74][75][76][77][78][79] - 2021年度累计公开披露33项软件著作权,全部为原始取得,主要集中在司法信息化和政务数字化领域[47-79] - 公司在2021年4月至8月期间共登记了36项软件著作权,体现了其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49] - 华宇区块链平台ArteryChain升级至V3.2版本,于2021年4月28日获得登记(软著登字第7335333号)[49] - 人工智能相关产品取得显著进展,包括人脸识别系统V2.1(软著登字第7586704号)和语音识别云平台V3.0(软著登字第7682711号)[49] - 智慧政务产品线获得多项认证,包括移动政务办公系统V4.0(软著登字第7682706号)和智慧政务协同系统V4.0(软著登字第7682976号)[49] - 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包括市场监管大数据分析决策平台V2.0(软著登字第7675684号)和互联网交易监管大数据分析平台V2.0(软著登字第7675685号)[49] - 司法领域产品持续升级,包括检察大数据应用平台V2.1(软著登字第7675549号)和在线诉讼平台V4.0(软著登字第7898529号)[49] - 基础技术平台获得重要更新,包括图数据库系统ArteryGraph V2.0(软著登字第7670346号)和华宇TAS应用服务器软件V2.8(软著登字第7874378号)[49] - 自主安全计算平台相关产品取得进展,包括基于该平台的公文智能排版与校对系统V2.2(软著登字第7593847号)[49] - 智能办案辅助系统不断完善,包括智能诉状生成系统V3.0(软著登字第7682697号)和三书比对系统V1.0(软著登字第7654552号)[49] - 公司产品矩阵覆盖多个关键领域,包括文档管理、值班管理、知识管理、身份认证等基础办公系统[49] - 公司在2021年原始取得软件著作权共计36项,涵盖移动办案、智能评查、数据管理等多个领域[50] - 华宇拼音输入法信创版软件V2.4于2021年11月25日取得软著登记(第8607615号)[124] - Artery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V3.6于2021年3月31日取得软著登记(第7202285号)[127] - 即时消息协作系统CoCall V5.0于2021年3月31日取得软著登记(第7202287号)[130] - TAS应用中间件软件V2.8于2021年3月31日取得软著登记(第7202284号)[132] - 睿治数据治理平台V3.0于2021年11月1日取得软著登记(第8331533号)[149] - 资金管理系统FM V2.0于2021年3月30日取得软著登记(第7194506号)[150] - 监管数据报送系统EAST V4.0于2021年3月25日取得软著登记(第7171766号)[151] - ABI一站式数据分析平台V5.3于2021年11月18日取得软著登记(第8505474号)[148] - 移动办公(自主安全版)系统V3.0于2021年3月31日取得软著登记(第7202286号)[129] - 公司2021年原始取得软件著作权24项[51][52] - 公司2021年受让取得软件著作权19项[52] - 研发资本化项目新一代法律服务平台投入3179.98万元实施进度45%[89] - 电子政务新一代智慧中台投入3236.26万元实施进度52%[89] - 公司在全国布局4个研究院和8个研发中心[43] - 公司在人工智能、私有云、业务中台、数据和智能中台、信创技术等应用创新领域保持国内先进水平[43] - 公司是领域内重要技术应用的创新者和积极推动者[53] - 公司承接了12个项目和24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87] - 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同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2] 市场地位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是国内法律科技市场领导企业,长期保持市场占有率领先地位[43] - 公司在教育信息化、智慧政务等软件服务市场取得领先优势[43] - 公司发展速度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43] - 公司是国内法律科技市场的领导企业[53] - 公司在教育信息化市场占据优势地位[53] - 公司在智慧政务市场占据优势地位[53] - 公司在法律科技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政务三个细分市场占据优势地位[37][38][39] - 公司核心竞争力聚焦产品、服务、技术、人才、市场等优势推动客户业务创新[44] - 公司拥有300多款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覆盖110余个业务应用场景[38] - 公司服务近20余万名法律人并为10余家行业头部企业提供智能法律服务系统[38] - 公司累计为1000余所高校和2000多万师生提供教育信息化服务[39] - 教育信息化客户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9] - 公司自2013年起参与电子公文标准编制与验证工作[39] - 公司拥有近200项自主知识产权教育信息化产品[39] - 公司建设覆盖全国的综合服务体系实现本地化高水平软件服务[41][42] - 公司是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化工作主要推动者之一[42] - 公司为近100所高校提供数据治理服务[67] - 公司和腾讯合作推出的SaaS产品上线超过150所高校[67] - 公司68款自有产品完成540条技术路线集成适配验证[70] - 公司已训练完成19个AI能力和3大智能核心[70] - 公司云间互联网法庭已成为1000+法院的常态化应用[18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带领经营团队加强风险管控[53] - 报告期内公司改进经营管理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53] - 报告期内公司发挥治理水平运营能力与企业文化作用[53] - 报告期内公司尽责加强客户服务保障[53] - 公司通过对外投资并购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等方式进行业务拓展[10] - 公司面临经济环境风险包括需求侧掣肘和供给侧制约[7] - 剔除商誉减值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约32.26%[54] 公司治理与股东情况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被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7] - 公司董事长邵学因被检察机关审查未出席审议年报的董事会会议[5] - 公司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1] - 公司2021年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4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议案18项[128] - 公司2021年召开2次定期董事会和6次临时董事会,审议议案41项[129] - 公司2021年召开2次定期监事会和5次临时监事会,审议议案24项[129] - 公司实施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完善高管激励约束机制[129]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9.96%[135]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6.68%[135]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0.40%[135]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0.00%[135] - 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5.07%[135] - 董事长邵学期末持股109,534,655股[137] - 董事任刚期末持股9,829,300股,较期初增加160,000股[137] - 首席财务官王琰期末持股376,633股,较期初增加170,000股[137] - 董事赵晓明期末持股8,151,122股,较期初增加170,000股[137]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薪酬总额为128,018,518元[138] - 副总经理谢熠2021年薪酬为96,900元[138] - 人力资源总监邢立君2021年薪酬为244,713元[138] - 董事会秘书韦光宇2021年薪酬为285,195元[138] - 公司董事会设九名董事[139] - 公司监事会设三名监事[142] - 公司经营管理层设七名高级管理人员[143] - 独立董事甘培忠于2021年11月29日因任期届满离任[138] - 副总经理谢熠于2021年2月10日被聘任[138] - 独立董事郭秀华于2021年11月29日被选举[138]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438.09万元人民币[146][148] - 独立董事年度津贴标准为20万元人民币/年(税前)[146] - 董事长兼总经理邵学2021年税前报酬为31.44万元人民币[148] - 董事兼副总经理赵晓明获得最高税前报酬49.44万元人民币[148] - 首席财务官王琰税前报酬为49.17万元人民币[148] - 监事会主席樊娇娇税前报酬为28.85万元人民币[148] - 2021年度共召开8次董事会会议[149][151] - 董事长邵学缺席4次董事会会议(其中委托出席4次)[152] - 独立董事郭秀华实际领取报酬0.15万元人民币[148] - 副董事长干瑜静离任未领取报酬[148]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比例为99.92%[180]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100.00%[180]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81]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