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建光电(300269) - 2021 Q4 - 年度财报
联建光电联建光电(SZ:300269)2022-06-1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0.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19%[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16.15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19.36%[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267.30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82.23%[1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股,同比上升120.37%[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5.53%,同比提升131.70个百分点[17]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015亿元,第二季度增长至3.004亿元(环比增长49.1%),第三季度下降至2.739亿元(环比下降8.8%),第四季度进一步降至2.549亿元(环比下降7.0%)[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亏损3073万元,第二季度盈利1.031亿元(环比扭亏为盈),第三季度盈利1335万元(环比下降87.1%),第四季度亏损2456万元(环比转亏)[20] -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03,076.18万元[57] - 数字设备业务收入8.71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84.49%,同比增长19.48%[68] - 数字营销业务收入1.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61%[68] - 出口业务收入3.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76%,占营业收入32.53%[70] - 经销模式收入3.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50%[70] - 华中地区收入490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2%[70] - 西北地区收入556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06%[70] - 数字设备营业收入8.71亿元,同比增长19.48%,营业成本6.34亿元,同比增长19.58%,毛利率27.18%,同比下降0.06%[73] - 数字营销营业收入1.37亿元,同比下降40.61%,营业成本7651.65万元,同比下降47.68%,毛利率44.21%,同比上升7.54%[73] - 出口业务收入3.35亿元,同比增长25.76%,毛利率31.68%,同比下降1.14%[73] - 直销模式收入7.01亿元,同比下降18.85%,毛利率30.45%,同比上升3.20%;经销模式收入3.30亿元,同比增长21.50%,毛利率26.77%,同比上升1.84%[73] - 投资收益达8936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高达159.41%,主要来自处置股权资产及注销业绩赔偿股票[95] - 营业外收入3228万元,占利润总额57.58%,主要来自业绩补偿款及冲回诉讼预计损失[95] - 西安绿一100%股权出售价格为7831.62万元,贡献净利润占净利润总额比例为17.78%[104][105] - 励唐营销100%股权出售价格为1530万元,贡献净利润占净利润总额比例为-0.70%[105] - 友拓公关100%股权出售价格为3450万元,产生亏损164.49万元,贡献净利润占净利润总额比例为-11.36%[105] - 深圳健和房产出售价格为11795.95万元,产生亏损2389.77万元,贡献净利润占净利润总额比例为138.56%[105][106] - 联建有限LED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0312.41万元,净利润3200.58万元[108] - 爱普新媒互联网营销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968.63万元,净利润443.14万元[108] - 联动精准互联网营销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547.22万元,净利润869.54万元[10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数字设备营业成本中原材料占比85.03%,金额5.39亿元,同比增长20.51%;人工工资占比6.31%,金额4002.88万元,同比增长26.44%[77] - 数字营销营业成本中广告成本占比84.70%,金额6480.85万元,同比增长24.80%;制作成本占比6.32%,金额483.57万元,同比下降89.78%[79] - 数字户外业务营业成本降至0元,同比下降100%,原因为业务结构调整[77][78]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4.92%至1.01亿元,主要因处置子公司及加强费用管控[84]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39.52%至9959.23万元,主要因处置子公司及费用管控[84]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8.42%至5749.65万元,主要因归还银行贷款减少利息支出[84]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5.91%至6367.78万元,因LED显示业务子公司整合提升运营效率[84] - 研发投入金额为636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18%[89] - 研发投入金额较2020年下降5.9%[89]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42%[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801万元,第二季度增长至2399万元(环比增长199.6%),第三季度为810万元(环比下降66.2%),第四季度大幅增长至6288万元(环比增长676.8%)[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2.42%至1.03亿元,主要因公司加大销售回款力度[91][9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20.40%至11.14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同比下降23.50%至10.11亿元[91][9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大幅下降56.07%至1862万元,主要因本期处置子公司[91][9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改善11.52%至-9053万元[91] 业务线表现 - 公司LED显示业务属于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产品应用于指挥监控、大数据中心、公共交通等多个细分市场[31][32] - 小间距LED显示屏已成为行业主要增长动力,Mini-LED和Micro-LED新技术处于初步应用阶段[28] - 裸眼3D显示大屏应用成为LED显示屏行业新的业绩增长点[28] - 8K超高清显示需求在医疗健康、影视娱乐等领域激增,5G+8K技术将推动LED显示产业发展[30] - 公司产品形成专业显示、通用显示、会议显示、商业显示、户外显示、租赁显示六大产品线[39] - 公司已完成Mini/Micro-LED、户外显示(裸眼3D大屏)、会议显示(会议一体机)等新型热点领域产品立项及研发[40] - 公司作为裸眼3D大屏领军企业已在全球打造众多标杆案例[40] - 公司采用"7X23"应用场景矩阵模型推动LED显示屏技术发展[40] - 公司LED显示业务主要应用于指挥监控、大数据中心、公共交通等细分市场[39][40] - LED显示业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7,093.77万元,同比上涨19.48%[57] - 公司重点布局经销商渠道建设,签订首批十余家省级独家经销商及百余家地市级经销商[49] - 海外LED显示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59] - 公司于2021年11月完成全国首批10万张单元板出货[59] - 成都太古里裸眼3D巨幕创造超10亿曝光量[60] - LED显示屏销售量70,958.33平方米,同比增长21.00%,生产量77,278.23平方米,同比增长33.02%,库存量12,605.17平方米,同比增长23.29%[74][75] - LED显示屏产能利用率77.28%,产能10万平方米,产量7.73万平方米,在建产能5000平方米[75] - 公司建成Micro LED全制程研发生产线,开发车载小间距及柔性显示屏产品[85] - 户外裸眼3D拐角小模块技术已批量量产,实现标准化产品生产[85] - 新一代VAⅡ小间距平台技术已批量量产,采用伸缩式连接技术提升用户体验[85] - 新型室内裸眼3D沉浸式产品部分量产,开发曲面软模块支持异形拼接[85] - Micro LED技术聚焦提升4K/8K显示良率,目标扩大超高清技术应用场景[85] - 裸眼3D产品结合5G/VR/AR技术,推动沉浸式体验应用场景拓展[85] - xR虚拟影棚产品具备7680Hz刷新率、1500nits高亮度等关键技术指标[86] - 公司已完成战略收缩,将亏损广告营销类子公司全部剥离[57] - 公司仅保留相对稳定盈利的数字营销业务及具备市场竞争力的LED显示业务[57] - 公司通过出售西安绿一、励唐营销、友拓公关剥离非LED核心业务[105][108] - LED显示业务是公司业务发展的核心 未来将在国家政策及十四五战略规划支持下提供强劲动能[110] - 公司持续推进Mini/Micro 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的技术与生产布局[111] 地区表现 - 海外业务较去年上升明显[51] - 出口业务收入3.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76%,占营业收入32.53%[70] - 华中地区收入490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2%[70] - 西北地区收入556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06%[70] - 公司营销服务网络覆盖全国30多个省区及海外多个国家地区,拥有百余人的工程销售服务团队[34] - 公司于2021年5月成立渠道运营中心 目前已成立华南 华东 华北 西南 西北五大销售区域[111] 资产和负债 - 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15.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8%[17]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71%[17]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37个百分点至14.33%,金额为2.22亿元[97] - 短期借款同比下降21.49%至7.53亿元,主要因公司偿还银行借款[97][98] - 投资性房地产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92个百分点至30.95%,金额为4.80亿元[97] - 公司资产权利受限总额达6.91亿元,包括货币资金质押1.45亿元及投资性房地产抵押3.77亿元[100] - 深圳健和房产出售有利于公司降低有息负债,优化财务结构[105] - 公司已通过出售部分自有房产偿还部分银行借款 降低有息负债[116] 研发和技术 - 公司拥有400多项已授权及申请中的国家有效专利[36] - 公司掌握LED显示行业9大核心技术、25项关键技术以及62项通用技术[53] - 研发人员数量为276人,较去年减少1.78%[88][89]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39.13%,较去年减少7.69%[89]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减少14.29%[89] - 资本化研发支出占比为0%[89] - 企业推广大数据系统日处理数据量达75亿条,为传统计费数据的15倍[87] - VR装修设计系统可降低企业约50%的固定运营成本[86][87] - 大数据系统微营销回复率提升5-8倍[87] - 公司拥有市级工程实验室及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36] 生产和运营 - 公司生产基地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37] - 公司拥有70多道工艺品质五级检验标准和100多项检测[37] - 公司实施124交付及备库机制缩短交付周期[37] - 公司产品通过五级品质检验标准、四十九项品质制程管控规范[54] - 生产环节拥有70多道检测工序,400多项检测项目[54] - 公司行业首创124交付及备库机制[55] - 公司贯彻落实124交付机制 优化MES生产管理系统及APS智能排产系统[112] - 生产人员448人占比33.8%[152] 公司治理和股权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刘虎军、熊瑾玉夫妇,报告期内不存在与公司同业竞争的情况[121][128]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定期股东大会1次,临时股东大会3次[122]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2名[122]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董事会议13次[123]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1名为职工代表监事[124]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4.29%[129]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3.95%[129]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4.23%[129]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4.00%[129]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26] - 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刚持股0股[131] - 董事兼财务总监凌君建持股18,000股[131] - 离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刘虎军持股103,752,620股[132] - 离任董事熊瑾玉持股29,704,777股[132] - 离任监事会主席谢志明减持1,255,300股至期末持股758,855股[132] - 离任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王广彦持股177,600股[132]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减少1,255,300股至期末134,411,852股[132] - 2021年3月15日共有6名董事及监事因任期届满离任[133] - 2021年3月5日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及财务总监因个人原因离职[133] - 现任董事会任期至2024年3月15日届满[134]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2021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56][157] - 公司终止实施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因资本市场环境和股价变化难以达到预期激励效果[158] - 公司于2021年3月5日通过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并于4月26日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57] - 公司审计部对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负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161] - 公司全资子公司及孙公司均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包括深圳联建光电深圳易事达电子等[160]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比例为100%[169]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99.66%[169]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0]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0]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0]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0] - 报告期内未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67] - 公司制定了货币资金管理制度明确出纳职责和资金收支授权程序[165] - 公司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在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领导下设置专门机构[166] - 公司明确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为董事长董事会全体成员负连带责任[165] - 公司持续整改内部控制制度以符合最新法律法规要求[172] - 公司三级全资子公司惠州市健和光电有限公司存在股权质押担保[173] - 公司已完成惠州房产转让事项的担保风险化解工作[173] - 公司控股股东及董监高持续参加监管机构培训以提升合规意识[174] - 公司通过股东大会 业绩说明会等渠道完善投资者沟通机制[174] 人力资源和薪酬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1325人[151] - 报告期末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1304人[151] - 报告期末母公司在职员工21人[151] - 技术人员276人占比20.8%[152] - 销售人员218人占比16.5%[152] - 行政人员164人占比12.4%[152] - 管理人员90人占比6.8%[152] - 专科及以下学历员工682人占比51.5%[152]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324人占比24.5%[152] - 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刚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86.6万元[140] - 董事刘逸丰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32.43万元[140] - 董事兼财务总监凌君建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40.5万元[141] - 独立董事夏明会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8万元[141] - 独立董事刘茂林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8万元[141] - 监事会主席吕晓强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32.5万元[141] - 职工代表监事叶敦超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52.8万元[141] - 监事许宇辉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39.1万元[141]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何浩彬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32.6万元[141] - 离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刘虎军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56.5万元[141]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考核基于2021年度经营情况分管工作履职情况及业绩完成情况[158] - 公司实行内部培训师制度并根据员工职业需要提供培训[154] - 公司组织员工参加政府培训项目并不定期举办培训活动[154] - 公司建立应急事项处理机制 完善HRBP体系深入业务部门开展人才管理工作[113] 承诺和协议 - 部分并购子公司承诺业绩不达标 形成业绩补偿义务 存在无法足额收回业绩补偿款风险[114] - 公司并购标的业绩未达标产生业绩补偿款 已通过股份回购注销方式回收大部分补偿[173] - 公司对部分补偿义务人资产采取查封冻结措施作为履约保障[173] - 资产重组相关方股份限售承诺正常履行中 承诺期限至9999年12月31日[182] - 深圳力玛2015至2020年度承诺净利润分别为3500万元、5500万元、7300万元、9200万元、11100万元、13300万元[183] - 深圳力玛盈利补偿承诺期为2016至2020年度[183] - 深圳力玛原股东股份限售期为12个月或36个月[183] - 华瀚文化2015至2019年度承诺净利润分别为2800万元、3136万元、3512万元、3934万元、4406万元[183] - 业绩补偿金额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