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2.03%至8.80亿元人民币[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暴跌440.84%至亏损8,137.80万元人民币[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1,633.37%至亏损1.06亿元人民币[7]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366.67%至亏损0.08元/股[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负5.01%同比下降5.71个百分点[7] -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87,976.24万元,同比下降22.03%[25]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137.03万元,同比下降440.84%[25] - 营业总收入为8.80亿元,较上年同期11.28亿元下降22.0%[81] - 净利润亏损7878万元,较上年同期盈利2248万元下降450.4%[8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8138万元,同比下降440.9%[8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81,378,031.76元,同比下降441%[8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同比下降367%[86] - 母公司净利润为1,195,761.99元,同比扭亏为盈[9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为16,177,134.48元,同比增长44.08%[19] - 营业总成本为9.87亿元,其中研发费用占比达11.4%(1.00亿元)[81] - 财务费用中利息费用达5611万元,利息收入仅为369万元[81] - 管理费用大幅增至1.10亿元,较上年同期6866万元增长60.5%[81] - 母公司营业成本为75,005,124.80元,同比增长4.1%[87] 现金流量(同比环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恶化至负2.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27.77%[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273,359.95元,同比下降1,227.77%[2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6,766,899.35元,同比改善61.27%[2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1,930,787.38元,同比增长80.72%[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2,460,954.14元,同比下降1227%[12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848,866.20元,同比改善61%[13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8,781,320.37元,同比增长81%[14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843,585,799.31元,同比下降25%[11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03,413,156.83元,同比下降49%[148]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399,911.48元,同比大幅下降77.6%[15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8,219,034.30元增至37,269,112.87元[15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9,873,009.99元,主要来自收回投资及处置资产[15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4,308,818.55元,主要因偿还债务225,037,958.33元[15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0,426,301.34元,较期初增长563.5%[15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较上年度末减少2.50%至79.44亿元人民币[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较上年度末下降4.86%至15.84亿元人民币[7] - 少数股东权益为901,929,141.24元,同比激增135,896.56%[18] - 短期借款为1,562,038,577.98元,同比下降37.71%[18] - 其他流动资产为120,447,195.00元,同比增长58.86%[18] - 货币资金减少至4.94亿元,较期初5.36亿元下降7.8%[62] - 应收账款减少至14.55亿元,较期初15.67亿元下降7.2%[62] - 存货减少至14.01亿元,较期初14.73亿元下降4.9%[62] - 短期借款大幅减少至15.62亿元,较期初25.08亿元下降37.7%[65] - 资产总额减少至79.44亿元,较期初81.47亿元下降2.5%[65] - 负债总额减少至54.58亿元,较期初64.83亿元下降15.8%[68] - 未分配利润亏损扩大至-16.23亿元,较期初-15.42亿元亏损增加5.3%[7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至15.84亿元,较期初16.65亿元下降4.9%[71] - 母公司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1.30亿元,较期初0.28亿元增长358.3%[72]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减少至8.32亿元,较期初8.88亿元下降6.3%[72] - 公司总资产为50.57亿元,较上期48.41亿元增长4.2%[75] - 长期股权投资达35.90亿元,较上期33.90亿元增长5.9%[75] - 短期借款为6.81亿元,较上期7.19亿元下降5.3%[75] - 其他应付款激增至7.85亿元,较上期5.35亿元增长46.6%[78] - 短期借款金额为2,507,613,564.73元,占流动负债46.7%[161] - 应收账款金额为1,566,636,793.71元,占流动资产39.5%[158] - 存货金额为1,472,905,479.02元,占流动资产37.2%[158]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1,500,000.00元重分类至其他权益工具投资[158][164] - 未分配利润为-1,542,307,991.75元,显示累计亏损状态[161] - 母公司货币资金为2828.3万元[165] - 母公司应收账款为1.59亿元[165]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为8.88亿元[165] - 母公司存货为1.29亿元[165] - 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为12.12亿元[165]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33.9亿元[165] - 母公司资产总计为48.41亿元[165] - 母公司短期借款为7.19亿元[165] - 母公司其他应付款为5.35亿元[165] - 会计政策变更导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少1100万元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增加1100万元[169] 政府补助和收益 - 获得政府补助3,154.33万元人民币[7] - 其他收益为30,743,375.81元,同比增长105.08%[21] - 报告期内收到政府补助金额合计2890.61万元,其中与资产相关的283.39万元,与收益相关的2607.22万元[54] 研发项目进展 - 电容式Force Touch触控技术研发项目已进入量产阶段,实现批量生产并产生销售额[28] - 压电式Force Touch触控技术研发项目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满足特种产品使用需求[28] - 裸眼3D显示技术研发项目处于试生产阶段,将逐步投入生产实现销售额[28] - 石墨烯指纹模组压力感应技术研发项目已进入量产阶段,实现批量生产并产生销售额[28] - 曲面显示模组加工技术项目处于试生产阶段,将逐步投入生产实现销售额[28] - 基于单层Film上的搭桥技术研发项目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满足大曲度OLED显示屏需求[28] - 可折叠触摸屏研发项目处于研发阶段,为技术储备争取相关产品订单[28] - 屏下指纹识别显示模组加工技术项目处于研发阶段,为技术储备争取相关产品订单[31] - 超大尺寸水胶平面全贴合技术项目处于试生产阶段,目标大幅降低贴合成本[31] - 基于智能车载触控面板的技术改造项目处于试生产阶段,目标大幅提升生产良率和效率[31] - 塑胶件NCVM挂喷技术开发实现产能增加200%[37] - 组装自动线自动压合热熔技术实现生产组装自动化并进入量产阶段[37] - 无油墨台阶触控面板技术提高组装贴合工序良率并降低生产成本[34] - Coating方案指纹识别模组采用CCD丝网印刷技术替代高成本喷涂技术以简化工艺[34] - 基于综合机器人系统的模具EDM精密加工技术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34] - 活体生物识别技术包括快速人脸或指纹识别处于试产阶段[37] - 车载及大屏3D CG技术实现热弯功能并进入小批量生产[37] - 塑胶件背面IMT玻璃化工艺改变膜片涂布结构实现注塑一体化[37] - 超硬AR技术在PMMA上实现增强耐摩擦功能并进入试产阶段[37] - 整屏一体化技术通过镀膜或印刷实现视窗与BM区一体效果[37] 投资和项目 - 智能终端科技园项目投资总额60亿元,涵盖视窗防护屏、触控显示模组和高精密结构件制造[51] - 对外投资调整中,智能终端金属CNC精密结构件生产项目投资3.01亿元,3D曲面玻璃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9.5亿元[50] 风险因素 - 公司存在商誉减值风险,因收购深越光电及深圳联懋形成商誉需每年进行减值测试[47] - 核心管理风险伴随公司规模扩张,资产规模、业务规模及人员持续扩大[43] - 技术创新风险涉及触摸屏、触控模组及精密结构件等技术密集型领域[48] -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因业务范围扩大导致高素质人才需求增加[49] - 对外投资存在营收利润未达预期风险,受宏观经济及市场竞争影响[50] - 政策风险可能影响智能终端科技园项目实施,总投资60亿元[53] 运营和战略 - 公司推进自动化与智能制造以增强竞争优势[42]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47,338名[11]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为88,215,338.89元,同比增长5.5%[87]
星星科技(300256) - 2019 Q1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