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晨生态(300237) - 2021 Q4 - 年度财报
美晨科技美晨科技(SZ:300237)2022-04-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0.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28%[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64.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83.41%[30]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07,554.44万元,同比下降32.28%[53]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712.60万元,较同期大幅下降[53] - 2021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7亿元人民币[34] - 2021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1亿元人民币[34]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20.44亿元人民币[3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1.67亿元,同比增长22.48%[77] - 研发投入金额1.1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47%[99] - 公司工程施工材料及人力成本增加[53] - 人力资源市场和原材料成本上涨[7] - 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7][8][1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汽车配件业务收入12.86亿元,同比增长0.58%,占营收比重61.98%[66] - 园林业务收入7.37亿元,同比下降58.04%,占营收比重35.51%[66] - 橡胶制品收入11.88亿元,同比下降2.55%,毛利率19.78%[69] - 园林施工收入6.06亿元,同比下降64.27%,毛利率13.86%[69] - 园林生态板块净利润同比下降,毛利率降低[7] - 园林生态板块净利润同比下降,毛利率降低[53] - 非轮胎橡胶制品板块整体盈利较去年同期下降[8] - 非轮胎橡胶制品板块产品毛利率下降,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下游客户价格下调影响[53] - 园林生态业务拥有83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49] - 园林生态业务新签工程项目合同68个[50] - 园林生态板块共拥有83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技术[62] - 公司研发了多款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新型冷却管路,生产效率达到传统胶管的两倍以上[58] - 公司引入底盘悬架六自由度测试系统等先进测试设备,提升系统集成设计匹配验证能力[59] - 公司累计申请专利370项,授权专利296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有效维护专利153项[60] - 公司累计申报山东省创新项目78项,主导参与制定修订国家标准9项[60] - 公司主导制定汽车涡轮增压器橡胶软管国际标准,是中国橡胶行业首个国际标准[60] - 公司连续十五年荣获百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称号[61] - 公司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并打造6个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60] - 公司2017年11月获得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60] - 公司2019年2月获得第七届山东省省长质量提名奖[60] - 公司2021年被评为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高端品牌培育企业[60] - 公司在全国建有多个标准化苗圃,苗木品种多达上千种[62] - 非轮胎橡胶制品60%左右应用于汽车领域[45] - 驾驶室空气弹簧在国内重卡领域普及率非常高[45] - 底盘空气弹簧国内重卡普及率较低有广阔增长空间[45] - 底盘橡胶悬架系统在工程机械汽车起重机领域普及率较高[45] - 底盘空气悬架国内重卡普及率较低有广阔增长空间[45] - 子公司杭州赛石园林集团营业收入为7.46亿元,营业利润为-3.75亿元,净利润为-3.77亿元[123] - 子公司山东美晨工业集团营业收入为13.28亿元,营业利润为2859.04万元,净利润为3304万元[123]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10.68亿元,同比下降39.58%,毛利率19.19%[69] 销售模式表现 - 直销模式收入14.70亿元,同比增长7.24%,毛利率20.23%[67][69] - 招投标模式收入6.06亿元,同比下降64.25%[67][6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5.6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7.42%[7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6] - 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优质地产园林项目减少[7] - PPP模式资本金出资形成较大资金投入需求[10][11] - 下游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可能影响工程款回收[12] - 公司园林工程项目回款缓慢困难,财务成本居高不下且呈增长态势[53] - 公司新设立成控部、清欠办、市场部等业务部门[52] - 公司与青岛科技大学合作,2021年有7名技术人员完成在职研究生论文答辩[54] - 公司给予客户三个月回款账期[46] - 原材料采购采用现款现货货到付款方式结算[46] - 半成品类供应商采用月结电汇月结承兑方式结算[46] - 汽车零部件产品价格因下游客户压力而下调[7] - 公司计划培养40名中青年研发工程师[85] - 公司园林板块将优先拓展长三角区域业务[132] - 公司设施农业资材已出口至以色列、毛里求斯等国家和地区[133] - 2022年设施农业主要目标市场聚焦浙江、湖北、甘肃等地[133] - 公司已形成文洛式玻璃温室等设施农业完整技术解决方案[133] - 汉麻纤维国内外需求和价格持续上涨公司力争2022年实现产业化种植并与纺织纤维原料企业合作[134] - 2022年力争实现麻类作物产业化种植并成为主要营收来源[129] - 公司已成功获取红麻和纤用工业大麻品种登记认定[129] - 公司通过参股汉麻澳洲在海外布局药用大麻产品[130] - 2022年计划在挖机领域实现新客户开发突破[130] - 公司计划拓宽多元化融资通道降低资产负债率[136] - 公司将持续巩固基本盘聚焦产品服务打造客户愿意买单且回款有保障的好产品好项目[136] - 公司落实精益运营严格控制成本加快项目审计结算回款进度[137] 研发项目进展 - 燃料电池硅胶管项目预计2022年实现某客户2万套年供货,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600万元[79] - 新型中冷器进出气塑料管项目采用HENN扣压结构,可提高整车厂装配效率并创造可观经济效益[79] - 新型涡轮增压器进气系统管路项目目前已实现为客户开始批量供货,可实现降成本、降重及提高生产效率[79] - 新型轻量化发动机悬置内嵌螺母项目可实现产品降重30%-40%,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80] - 徐工G7驾驶室悬置项目已完成某客户驾驶室悬置系统的装车验证、平顺性测试及分析[80] - 新型振动摩擦焊接中冷器进气管项目产品爆破压力由1.0MPa增加到1.6MPa,焊接强度显著提升[80] - 新型新能源冷却系统管路项目预计每年新增产量60000套,新增销售收入3480万元[81] - 一种新型袖筒式空气弹簧项目预计年产量1000万套,新增年产值2400万元[82] - 一种用于汽车驾驶空气弹簧氯丁橡胶材料项目预计年新增产量15万套,新增销售收入4000万元[82] - 底盘空气弹簧开发项目将产品台架疲劳寿命提升至300万次以上[81] - 新型国六汽车压差管项目预计年产量20万件,实现年销售收入1300万元[83] - 新能源汽车冷却模块塑料管开发项目预计需求量465万套[83] - 耐高温耐疲劳CR中冷出气管项目预计年产量20万件,新增销售收入约920万元[84] - 新型塑料件集成注塑快插结构项目可降低成本30%-40%[84] - 新型重卡驾驶室悬架(前悬)项目预计新增年产量10000套[84] - 三一重卡驾驶室悬置系统预计年产量可达12000套[85] - 三一重卡新车型悬置系统实现目标隔振率超过60%[85] - 三一重卡前悬置总成(不含高度阀)重量低于62kg[85] - 智能悬架减振系统项目计划申请专利共计10项(已报批2项,计划再申请8项)[85] - 智能悬架减振系统生产线将增加100个就业岗位[85] - 公司计划到2023年形成年产2万套智能悬架减振系统的生产能力[85] - 铝合金摩擦焊推力杆项目预计年产量为2万件[85] - 铝合金摩擦焊推力杆项目预计可为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100万元[85] - 曲囊式底盘空气弹簧新生产工艺预计将生产效率提高约100%[85] - 新型带支架大膨胀直径空气弹簧项目预计年产量2.2万套,新增年产值880万元[86] - 新型带支架大膨胀直径空气弹簧项目客户年需求量约24000件,预计增加年销售额960万元[86] - 高阻尼高耐温轻量化发动机悬置项目将悬置耐温等级由70℃提升到100℃[86] - 高阻尼高耐温轻量化发动机悬置项目将阻尼提升到0.3[86] - 高阻尼高耐温轻量化发动机悬置项目阻尼值大于0.30[86] - 曲囊式底盘空气弹簧新工艺预计年需求量约24000件[86] - 曲囊式底盘空气弹簧新工艺预计可增加年销售额960万元[86] - 智能驾驶室悬置系统项目建立了驾驶室高保真ADAMS模型[86] - 智能驾驶室悬置系统项目目标为2021年底形成设计平台并实现年产3万套生产能力[87] - 杜鹃花容器化栽培项目已申请1项发明专利(编号202110275163.0)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87] - 城市雨洪控制技术已完成生物滞留池和生态草沟构建并申请1项实用新型专利[87] - 智能悬架系统完成ADAMS仿真模拟及协同控制系统开发(含控制算法)[87] - 杜鹃花项目完成多场景植物配置并形成完善引种栽培技术体系[87] - 雨洪控制技术通过生物滞留池降低峰值流量并净化雨水[87] - 生态草沟实现水资源循环再利用并从源头处理雨洪[87] - 驾驶室悬置系统项目提升行业正向开发能力并改善整车安全性及舒适性[87] - 杜鹃花项目成果可直接应用于规模化生产和商品化生产基地建设[87] - 雨洪控制技术减轻城市排水体系负担并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87] - 公司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88] - 公司申请发明专利1项和实用新型专利1项[88] - 公司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件[88] - 公司申请发明专利1项[88] - 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89] - 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89] - 筛选耐盐碱易繁殖植物[89] - 进行盐碱地景观建设研究[89] - 筛选优良植物用于土壤结构形成及稳定[89] - 繁育优质种苗进行应用栽培[89] - 比较苗木繁育能力及不同处理影响[89] - 对比灌木植物生长速率存活百分率和生物累积量[89] - 明确植物对盐度胁迫适应能力[89] - 总结切实可行方案保持生态景观效果[89] - 公司已完成林下地被植物耐荫性调查[90] - 公司正在进行林下地被植物耐旱能力及其耐旱性差异性实验[90] - 公司正在进行低维护情况下景天科抗旱植物筛选技术研究[90] - 公司正在进行不同土壤配比对景天科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研究[90] - 公司正在进行给排水装置的研发[90] - 公司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用于地被植物研究[90] - 公司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用于风景林下地被植物修复技术[90] - 公司申请发明专利1项用于景天科植物立体绿化应用研究[90] - 公司选育抗性强且观赏性好的地被植物[90] - 公司完善优质地被植物景观配置[90] - 筛选得到适合季节性生态水景营造的水生植物20种[91] - 形成旱溪景观组合5组[91] - 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共4项[91] - 完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91] - 掌握绿化构件防滑技术[91] - 突破轻量化植物栽培养护技术[91] - 完善节水灌溉技术[91] - 完善绿色屋顶构建技术[91] - 突破雨水节流技术[91] - 优化植物配置构建屋顶绿化植被景观[91] - 公司完成绿色屋顶给排水技术体系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92] - 公司完成根系防寒实验并形成树体防寒技术体系[92] - 公司完成5组彩叶地被植物的配置组合并发表论文1篇[92] - 公司完成大树回根技术研究及菌根剂对比实验[92] - 公司大树移植技术研究旨在提高成活率,通过菌根化技术使根系吸收面积增大并降低土壤流体阻力[93] - 公司生态野趣植被技术研究已完成观赏草繁育筛选,正在进行长效性配植方案研究[93] - 公司道路绿化研究已完成立体空间景观设计施工,正在进行线性平面绿化构建[93] - 公司忍冬科植物研究已完成郁香忍冬扦插繁育技术[93] - 公司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项,分别涉及大树移植技术、生态植被技术及道路绿化技术[93] - 公司技术研究通过降低养护成本节约人力物力和水资源,符合节约型园林宗旨[93] - 公司绿化滞尘降噪研究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构建异质性景观[93] - 公司技术研究通过提升苗木景观效果和绿化水平增强行业竞争力[93] - 公司研究充分利用各地区自然条件和地形特征进行科学布局[93] - 公司研究成果为其他区域开展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93] - 郁香忍冬定向修剪培育技术研究已完成实验并完善了水肥管理及病害防治技术[94] - 草坪高效建植养护技术研究完成草种混播实验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94] - 私家园林雨水造景研究正在进行雨水收集净化装置研发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94] - 黄河中卫流域生态重建项目筛选出适合当地的20种地被植物包括10种灌木和10种草本[95] - 黄河中卫项目总结出地被植物的3-5种组合模式并发表科研论文1篇[95] - 杜鹃新品种产业化开发引进8个新品种380株建立示范基地10亩[95] - 杜鹃扦插繁殖成活率达50%以上嫁接成活率达30%以上[95] - 杜鹃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篇并申报发明专利1项[95] - 形成公司新品种杜鹃扦插和嫁接繁育技术规程各1部[95] - 建立杜鹃新品种示范基地10亩[96] - 收集华中地区野生樱花15-20种(变种)[96] - 选育樱花变异单株或杂交子一代为申请新品种做准备[96] - 花海赏花期可持续8个月(3月至10月)[97] - 筛选适合泾源县种植的植物20种[97] - 形成花海植物搭配模式3-5种[97] - 芽接繁殖红色早樱品种近3000株[97] - 移栽红色早樱小中型苗近2000株[97] - 培养红色早樱品种苗木5000株[97] - 推广红色早樱品种3~5个并建立应用示范点2~3个[97]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17.90万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15.47%[30] - 2021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77.93万元人民币[34] - 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102.5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6%[30]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2.6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39%[31] - 合同资产净额达46.88亿元,占资产总额的45.70%[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517.9万元,同比上升115.47%[10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6亿元,同比下降11.58%[10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4亿元,同比下降31.8%[10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94.15万元,同比上升324.88%[102] - 投资收益2792.41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7.26%[105] - 资产减值损失-3276.19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8.52%[105]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0,148,473.99元,较2020年8,071,685.26元增长397%[37]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36,830,921.45元,较2020年13,164,290.47元增长180%[37] - 债务重组损益9,628,981.96元,2019年该项为1,644,299.50元[37]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643,050.19元,2020年为-2,419,371.33元[37] - 营业外收入为1240.92万元,同比下降3.23%[106] - 营业外支出为587.78万元,同比下降1.53%[106] - 货币资金为7.6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7.46%,较年初下降2.31个百分点[108] - 应收账款为12.1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1.87%,较年初上升0.64个百分点[108] - 合同资产为46.8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5.70%,较年初下降5.71个百分点[108] - 存货为6.5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6.34%,较年初上升2.72个百分点[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