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大智能(300222) - 2022 Q2 - 季度财报
科大智能科大智能(SZ:300222)2022-08-25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14.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64%[2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64%至14.62亿元[60]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3.6%至14.62亿元,去年同期为10.94亿元[17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6109.4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8.38%[2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6109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2.15亿元[173] - 净利润由盈转亏,净亏损5506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2.24亿元[17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股,同比下降126.67%[28] - 基本每股收益-0.08元,去年同期为0.30元[17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97%,同比下降15.86个百分点[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4.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4.16%[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34.16%至-4.52亿元[6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4.516亿元,同比恶化134.1%[178]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0.73%至11.97亿元[60]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2.63%至1.03亿元[6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6%至1.03亿元,去年同期为9170万元[173]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9.4%至2.12亿元,去年同期为3.01亿元[175]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93.3%至657万元,去年同期为9792万元[175] - 母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6,566,654.77元[193] - 母公司2021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97,919,110.43元[198] - 综合收益总额656.67万元,同比减少93.3%[177]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61,249,716.75元[184]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28.0%至15.30亿元,去年同期为11.96亿元[173]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14.381亿元,同比增加20.2%[178] - 支付给职工现金2.531亿元,同比增加13.7%[178] - 资产减值损失达2417万元占利润总额45.91%[65]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由主站通信系统自动化监控终端设备构成[19] - 公司用电自动化系统实现用电监控负荷管理线损分析等功能[19] - 公司AGV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19] - 公司换电站提供换电服务负责替换管理储存电池[19] - 公司AGV在工业领域产线出货量居行业前三[46] - 公司换电站充电柜产品市场占有率居首[47] - 公司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已迭代5次[47] - 公司机械手业务连续多年市占率领先[46] - 公司为国内最早一批进入换电站领域的企业,在11个领域有良好布局[43][44] -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产品和智能运维方案[46] - 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8.91%至2.49亿元[63] - 公司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换电站业务[106] - 公司充电桩已安装十万台,累积充电超60亿kwh,实现减排超260万吨[100] 各地区表现 - 华南地区收入同比增长94.82%至1.46亿元[63]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科大智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营业收入90,534.39万元,净利润503.28万元,净利润率0.56%[86] - 子公司上海永乾机电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8,252.83万元,净利润567.45万元,净利润率2.01%[86] - 子公司上海冠致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营业收入3,103.68万元,净亏损475.13万元,亏损率15.31%[86] - 子公司华晓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1,157.78万元,净亏损3,588.83万元,亏损率32.16%[86] - 子公司科大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403.18万元,净亏损1,440.61万元,亏损率59.94%[86] - 子公司江苏宏达电气有限公司营业收入9,466.28万元,净利润1,465.73万元,净利润率15.48%[86] - 子公司烟台科大正信电气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1,682.83万元,净利润541.50万元,净利润率4.64%[8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60.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33%[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3%[28]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减少2.45个百分点至6.04亿元[67] - 存货较上年末增加0.78个百分点至14.32亿元[67] - 合同负债较上年末减少1.93个百分点至7.52亿元[67] - 货币资金减少19.95亿元,降幅24.8%[16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3.26亿元,降幅49.1%[165] - 应收账款减少9.52亿元,降幅6.2%[165] - 存货减少4.60亿元,降幅3.1%[165] - 短期借款减少2.77亿元,降幅5.6%[166] - 应付票据减少1.44亿元,降幅16.6%[166] - 合同负债减少1.76亿元,降幅19.0%[166] - 未分配利润减少6.11亿元,降幅3.0%[167]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0.72亿元,降幅48.8%[168] - 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0.72亿元,降幅46.7%[168]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2.3%至9175万元,去年同期为9393万元[170] - 流动负债同比增长10.2%至16.35亿元,去年同期为14.84亿元[170] - 应收账款净额在2022年6月30日为144,316.89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53,834.64万元下降6.19%[89] 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16亿元,同比增加4.9%[17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4.125亿元,同比下降2.2%[178]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1.074亿元,同比转亏[180]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2亿元,同比减少55.3%[179] - 投资支付现金15.493亿元,同比大幅增加542.8%[17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756亿元,较期初减少37.3%[179] 募集资金使用与投资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为5450万元,上年同期为0元,变动幅度为100%[69] - 募集资金总额为6.157亿元,报告期投入53.03万元,累计投入1.805亿元[72][73][74]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项目总投资额为6.157亿元,其中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已100%完成投资[76] - 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化项目投资进度为0%,承诺投资额1.561亿元[76] - 智能换电站产业化项目投资进度为0%,承诺投资额1.204亿元[76] - 一二次融合智能成套设备产业化项目投资进度0.52%,报告期投入53.03万元[76] - 5G通信控制模组及智能终端研发项目投资进度0%,承诺投资额5670万元[76] - 公司使用2.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76]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中5.7879万元存放专户,1.8648亿元用于现金管理[77] - 委托理财总额15.493亿元,其中自有资金理财12.229亿元,募集资金理财3.264亿元[8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负责人黄明松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穆峻柏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新能源汽车上半年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0万辆,同比增长均达120%[38] -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1.6%[38] - 国家电网"十四五"电力相关产业投资金额预计6万亿元左右[49] - 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建设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其中配网建设3200亿元约占一半[49] - 预计2030年和2060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将分别超过25%和60%[49] - "十四五"期间光伏与风电每年新增装机预计分别达到60-90GW和25-37GW[49] 风险因素 - 公司存在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风险因素[6] - 公司存在产业政策和宏观经济波动风险[6] - 公司存在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6]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报告期内召开股东大会2次、董事会4次、监事会4次[103] - 公司报告期内发布公告四十余篇[103] - 公司在职员工总数1,940人,其中母公司86人(占4.4%)、主要子公司1,854人(占95.6%)[104] - 股份限售承诺已于2022年7月7日全部解除限售上市流通[109] - 公司入选2022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100榜单[106] - 全资子公司机器人公司荣获上海市"专家工作站"荣誉[106] - 公司为员工办理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104] - 公司建立网络学院平台并单独增设外部培训预算[104] - 2022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1.42亿元[123] - 与科大智能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金额不超过人民币9200万元[123] - 与上海英同电气有限公司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金额不超过人民币3200万元[123] - 与捷福装备(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公司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金额不超过人民币900万元[123] - 与上海赛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金额不超过人民币500万元[123] - 全资子公司对皖投智谷和上海泾申借款余额合计为300万元[124] - 首次公开发行股份限售承诺已于2022年3月16日全部解除限售上市[11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11]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12]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13] - 报告期末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74,488.45万元[133]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36.75%[133]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59,135.17万元[133]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180,000万元[133] - 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70%对象提供的担保余额为29,374.92万元[133] - 2022年3月16日解除限售股56,480,144股占股本总额7.24%[136] - 2022年1月完成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136] - 对上海冠致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实际担保2,777.16万元[133] - 对华晓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实际担保5,804.22万元[133] - 对上海永乾机电有限公司实际担保累计3,000万元[133] - 乾承机械未完成业绩承诺导致交易方应补偿股份4,849,766股及现金补偿4,256.39万元[138] - 公司已完成全部应补偿股份4,849,766股的回购注销[140] - 公司已收到交易方现金补偿2,047.53万元[140] - 交易方尚未支付剩余现金补偿金额2,208.86万元[140] - 报告期内解除限售股份56,480,144股并于2022年3月16日上市流通[144]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56,476,394股至164,409,051股(占比21.07%)[146]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56,476,394股至615,833,183股(占比78.93%)[146] - 国有法人持股减少11,850,184股至0股[146] - 境外法人持股减少5,415,162股至0股[146] - 高管黄明松持有限售股143,524,396股(高管锁定每年解锁25%)[14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7,426户[150] - 第一大股东黄明松持股比例为24.53%,持股数量为191,365,862股,其中质押股份数量为124,339,998股[150] - 第二大股东宿迁京东新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68%,持股数量为36,491,023股[150] - 第三大股东苏州创朴新材料科技合伙企业持股比例为2.42%,持股数量为18,862,815股[15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0.51%,持股数量为3,980,264股,较上期增加1,424,942股[150]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末合计持股192,651,967股,报告期内无增减持变动[152] - 董事长黄明松持有公司股份191,365,862股,占公司总股本24.53%[152] - 无限售条件股份前十大股东中,黄明松持有47,841,466股,占比最高[150]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在报告期内未发生变更[153][155] - 公司不存在优先股及表决权差异安排[158] 环境与社会责任 - 公司光伏装机容量达4.1MW,年发电量约453万kwh,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34吨[100] - 公司通过屋顶电站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低碳循环模式[106]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296.20万元人民币[32] 所有者权益与股本结构 - 公司股本为780,242,234.00元[184][186] - 资本公积为3,289,915,231.62元[184][186] - 未分配利润为-2,075,082,565.12元[18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小计为2,026,703,736.52元[186] - 少数股东权益为135,791,402.00元[186]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162,495,138.52元[186] - 少数股东投入资本3,900,000.00元[184] - 其他综合收益为-1,615,594.43元[186] - 盈余公积为33,244,430.45元[184][186] - 母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857,919,878.68元[199] - 母公司2022年期初未分配利润为-2,511,218,533.14元[193] - 母公司2022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6,566,654.77元[193] - 母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2,504,651,878.37元[199] - 母公司2022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851,353,223.91元[193] - 母公司2021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985,102,467.68元[198] - 母公司2021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97,919,110.43元[198] - 母公司股本从2021年末723,762,090.00元增至2022年末780,242,234.00元[19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