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总收入为1.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62%[8]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0.62%至1.54亿元,主要因疫情影响订单延迟[20] - 营业收入从2.22亿元人民币下降至1.54亿元人民币,减少30.6%[5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75.0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3.40%[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30.5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48.30%[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43.40%至亏损2475.01万元[21]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0.62%至1.5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43.40%至-2475.01万元[25] - 公司营业利润亏损2130.45万元,同比下降641.4%[57] - 公司净利润亏损2476.96万元,同比下降467.7%[5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2475.01万元,同比下降443.3%[57] - 母公司净利润亏损2055.15万元,同比下降2707.8%[6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420元/股,同比下降444.26%[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9%,同比下降1.57个百分点[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费用同比激增391.00%至689.66万元,因提前归还租赁款导致未摊销手续费一次性结转[20] - 财务费用从140.46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689.66万元人民币,增长391%[56] - 利息费用从556.48万元人民币增加至893.44万元人民币,增长60.5%[56] - 母公司财务费用699.60万元,同比增长357.0%[59] - 营业成本从1.41亿元人民币降至1.04亿元人民币,减少26.2%[56] - 研发费用从2561.83万元人民币降至2198.72万元人民币,减少14.2%[56] - 母公司营业成本8141.19万元,同比下降20.0%[59] - 母公司研发费用1405.24万元,同比增长14.0%[59]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102.37%至966.22万元,因应收款项收回情况良好[21] - 营业外支出同比增长6165.17%至181.69万元,主要为疫情防控捐款[21] - 其他收益同比增长39.22%至268.67万元,主要因软件退税增加[21]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144.44万元人民币[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25.3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60%[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8725.34万元,同比下降29.6%[6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2.02亿元,同比下降15.8%[64]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增长38.92%至268.09万元,主要因软件退税款增加[23] - 收到的税费返还268.09万元,同比增长38.9%[64]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增长221.18%至807.44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23]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长88.67%至3002.79万元,主要因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增加[23] - 支付职工现金6991.88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65]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2.19亿元,其中购买商品支付1.45亿元占比66.4%[6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79.69万元,同比改善(上期为-3097.93万元)[65]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3811.46万元(上年同期为0),主要因收回北京威标至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款[23]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39.92万元(上年同期为0),主要因参股公司北京创金兴业投资中心分红[23] -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75.32%至171.69万元,主要因支付科研生产办公楼装修费用[23]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3851.38万元,主要来自收回投资3811.46万元[6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9932.08万元,同比恶化145.8%[66]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41.92%至16170.67万元,主要因公司降低贷款规模[24] - 偿还债务支付1.62亿元,同比增加41.9%[66] - 取得借款收到7522.79万元,同比减少8.9%[66] -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增长612.13%至250.17万元,主要因融资性保函手续费增加[24]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收益2.01万元(上年同期为损失164.52万元),主要因外汇借款产生汇兑收益[2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6.89亿元,较期初减少1.50亿元[66]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减少至7.05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18.0%[47] - 公司货币资金从6.38亿元人民币减少至4.89亿元人民币,下降23.4%[50] - 应收账款为7.68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4.5%[47] - 应收账款从4.00亿元人民币微增至4.05亿元人民币,增长1.4%[50] - 预付款项同比增长37.94%至7206.29万元,因预付材料款增加[19] - 存货从5847.85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1.04亿元人民币,增长77.9%[50] - 开发支出同比增长54.46%至1966.31万元,反映研发项目投入增加[19] - 开发支出增长至1966.31万元,较期初增长54.4%[48] - 合同负债新增3268.07万元,预收款项归零[48] - 执行新收入准则调整预收款项4182.80万元至合同负债科目[71] - 应付职工薪酬同比下降63.68%至444.31万元,因发放上年度年终奖[19] - 短期借款为5.20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3.9%[48] - 短期借款从5.34亿元人民币降至5.16亿元人民币,减少3.5%[52]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同比下降85.84%至800万元,因偿还融资租赁借款[19] - 总资产为29.8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5.41%[8] - 公司总资产从2019年底的31.58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0年3月31日的29.87亿元人民币,减少5.4%[50] 募集资金使用与项目投资 - 募集资金总额为6.585837亿元,本季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231.44万元[38] - 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3.109437亿元[38]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9800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比例为14.88%[38] - 基于LTE的宽带无线指挥调度系统项目投资进度为17.52%,累计投入6317.07万元[39] - 铁路指挥调度通信LTE-R终端项目投资进度为33.65%,累计投入942.33万元[39] - 飞鸿云计算平台项目投资进度达55.87%,累计投入1480.54万元[39] - 物联网平台+网关项目投资进度达66.12%,累计投入1520.84万元[39] - 智慧指挥调度平台投资进度为40.66%,累计投入833.59万元[3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新冠疫情导致部分项目招投标及订单执行延期,短期内对业绩造成一定影响[34] - 长期看,疫情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有限,交通、国防领域将保持长期稳定发展[34] - 公司成立应急响应小组,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助力抗疫[34] - 公司面临因投资并购导致经营规模扩大、集团化架构带来的管理风险[31] - 公司面临因行业蓬勃发展导致高水平技术、管理、营销人才需求持续加大的风险[32] - 公司面临核心技术人才依赖性强、人力资源匹配和充裕性风险[32] 其他重要内容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2,352户[11] - 第一大股东林菁持股比例为9.94%,持股数量为5912.81万股[11] - 公司2020年1月1日起执行新收入准则[76]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77]
佳讯飞鸿(300213) - 2020 Q1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