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7.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97%[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369.4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2.68%[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2736.0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2.55%[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股,同比下降240.85%[9] - 营业收入减少8.29亿元人民币,减少比例50.97%[24] - 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为79,771.56万元,同比下降50.97%[28]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51.0%至7.98亿元,较上年同期16.27亿元减少8.29亿元[62] - 净利润为净亏损2399.17万元,同比下降238.3%[65] - 营业利润为亏损2005.86万元,同比下降190.3%[64] - 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2746.63万元,同比下降236.4%[6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0元,同比下降240.8%[6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减少7.07亿元人民币,减少比例66.13%[24] - 财务费用增加2223.67万元人民币,增加比例1761.14%[24] - 研发费用减少836.78万元人民币,减少比例64.61%[24]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66.1%至3.62亿元,较上年同期10.69亿元减少7.07亿元[63]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8.4%至3.93亿元,较上年同期4.82亿元减少0.88亿元[63]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加至2097万元,上年同期为-126万元[63] - 母公司研发费用为-105.60万元,同比改善102.4%[67] - 母公司财务费用699.54万元,同比增长15.6%[67]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92.97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83.65%[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2.71亿元人民币,增加比例83.65%[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中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1.38亿元,同比下降35.6%[71] - 收到的税费返还27.63万元,同比下降87.2%[7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5293万元,同比恶化271.88%(从-3.24亿元收窄至-0.53亿元)[7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37.64%,从18.65亿元降至11.63亿元[72]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减少43.48%,从15.21亿元降至8.60亿元[72]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增加19.19%,从8967万元增至1.07亿元[72] - 支付的各项税费大幅减少82.01%,从6308万元降至1135万元[7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797万元,较期初1.35亿元下降57.06%[7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648万元,较上年同期负590万元扩大9.78%[7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434万元,上年同期为正111万元[72]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为553.54万元,上年同期为负1089万元[74]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正429万元,上年同期为负4224万元[76]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减少2.82亿元人民币,减少比例41.06%[22] - 预付款项增加9237.4万元人民币,增加比例138.45%[22] - 其他应收款减少6097.12万元人民币,减少比例34.41%[22] - 预计负债减少2412.1万元人民币,减少比例55.97%[23] - 报告期末货币资金余额为404.602百万元较期初下降41.1%[53] - 应收账款余额为857.042百万元较期初下降16.8%[53] - 存货余额为1,506.587百万元较期初上升23.0%[53] - 资产总计4,374.922百万元较期初下降3.6%[53] - 货币资金大幅下降至66.42万元,较期初758.33万元减少91.2%[57] - 应收账款下降至4056.65万元,较期初4343.68万元减少6.6%[57] - 短期借款小幅增加至1.02亿元,较期初1.01亿元增长1.0%[59] - 应付职工薪酬下降至3077.15万元,较期初3430.48万元减少10.3%[55] - 未分配利润亏损收窄至-5.54亿元,较期初-5.30亿元改善4.3%[56] - 负债总额增长至14.27亿元,较期初12.92亿元增加10.4%[55]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366.62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311.03万元[10] - 其他收益减少499.78万元人民币,减少比例78.81%[25] 业务表现和战略 - 跨境电商业务自2019年起成为公司主要收入及盈利来源[28] - 公司正将资源聚焦亚马逊等精品电商平台转型精品路线[34] - 公司2019年底至2020年初提前采购备货致存货压力增大[35] - 2020年跨境电商业务增长但防疫用品需求将回落[35] - 子公司有棵树和株式会社TIZA业务以美元、日元等外汇结算[36]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合计48,082.18万元,占季度销售总额60.27%[31] - 第一大客户销售额209,443,016.66元,占比26.26%[31] - 第二大客户销售额100,620,875.72元,占比12.61%[31] - 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合计6,273.27万元,占季度采购总额12.24%[30] - 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额21,539,790.00元,占比4.20%[30] - 第二大供应商采购额21,275,100.00元,占比4.15%[30] 风险因素和未决事项 - 子公司远江信息存在大额应收账款回收风险[34] - 公司及子公司远江信息有4.6亿元待偿贷款[38] - 大股东孙伯荣和陈进有31,379.23万元未履行业绩承诺现金补偿[38] - 有棵树向上市公司提供了1.4亿元流动资金支持[38] - 孙伯荣和陈进需现金补偿2018年业绩差额9,959.56万元[41] - 孙伯荣需现金补偿7,225.66万元[41] - 陈进需现金补偿2,733.90万元[41] - 公司2020年末对远江信息和商友集团计提商誉减值准备[37] - 孙伯荣和陈进因远江信息未完成业绩承诺需支付现金补偿合计214.197百万元[42] - 孙伯荣个人需承担现金补偿155.3997百万元[42] - 陈进个人需承担现金补偿58.797百万元[42] - 2020年6月11日前应支付第一期补偿款99.5956百万元[4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尚未收到任何业绩承诺补偿款[43] - 控股股东肖四清曾非经营性占用资金50.01百万元[46]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3,306户[13] - 控股股东肖四清持股比例为10.37%,其中质押股份2197.3万股[13] 其他财务数据 - 总资产为43.7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3.58%[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0.8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0.87%[9]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产生损失332.02万元,同比下降219.6%[65] - 母公司营业收入690.39万元,同比下降56.5%[67]
ST有棵树(300209) - 2021 Q1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