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兰信(300065) - 2022 Q4 - 年度财报
海兰信海兰信(SZ:300065)2023-04-21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7.24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72%[24] - 2022年营业收入7.24亿元同比下降19.72%[5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8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12.82%[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89亿元同比下降1712.82%[48] - 基本每股收益为-1.2018元/股,同比下降1,581.87%[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9.65%,同比下降42.62个百分点[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36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129.33%[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129.33%,达到1136.35万元[68][6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91.67%,亏损缩减至5107.67万元[68][6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517.84%,达到3.14亿元[68][69] - 资产减值损失达6.81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83.99%[71]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894万元人民币[30] -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24] - 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7.206亿元人民币[24]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54亿元人民币[27] 成本和费用 - 智能船舶与智能航行系统营业成本4.63亿元,同比增长35.99%,占营业成本比重78.25%[58] - 海洋观探测装备与系统营业成本1.15亿元,同比下降44.38%,占营业成本比重19.44%[58] - 管理费用1.20亿元,同比增长26.34%[63] - 研发费用5925万元,同比增长23.36%[63] - 财务费用2507万元,同比下降45.20%,主要因可转债利息减少[6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智能船舶与智能航行系统收入5.33亿元占比73.54%同比增长13.78%[52] - 智能船舶与智能航行系统营业收入5.33亿元,同比增长13.78%,但毛利率13.02%,同比下降14.20个百分点[53] - 海洋观探测装备与系统收入1.74亿元占比24.03%同比下降51.38%[52] - 海洋观探测装备与系统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下降51.38%,毛利率33.87%,同比下降8.33个百分点[53] - 国外市场收入3493.73万元占比4.82%同比下降57.82%[52] - 公司产品覆盖民用和军标市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39] - 斩获军工订单2.8亿元创单笔订单历史新高[48] - 重大销售合同: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合同金额1.51亿元,待履行金额1.51亿元[56] 各地区表现 - 国外市场收入3493.73万元占比4.82%同比下降57.82%[5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主营业务和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与行业趋势一致[4] - 公司所处行业不存在产能过剩 持续衰退或技术替代等情形[4] - 公司面临新业务转型风险 特别是海底数据中心(UDC)的大规模拓展风险[5] - 公司面临募投项目风险 达产后产品产能将出现较大幅度提高[6] - 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呈上升趋势 存在坏账风险[6] - 公司正在全面开展技术链条国产化革新 拓展新业务体系发展[6] - 公司致力于海底数据中心与海上风电的融合发展[99] - 2022年度公司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44] - 公司2022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 不送红股 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7] 海底数据中心(UDC)业务 - 海底数据中心(UDC)采用国内外长期技术积累和验证 技术风险已相对较低[5] - 公司联合央企三大运营商 海上风电运营商 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等合作伙伴[5] - 公司通过岸基雷达系统+海面无人艇巡逻+海底观监测网实现海底数据中心全方位安保[5] - 海底数据中心运行PUE低至1.076,较传统陆地数据中心节能30%以上[38] - 海底数据中心样机单舱PUE低至1.076,淡水消耗值WUE为零[42] - 海底数据中心单舱PUE低至1.076服务器故障率为陆地数据中心的1/8[46] - 海底数据中心单千瓦TCO比陆地数据中心低15%-20%[46] - 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且唯一具备海底数据中心综合服务能力的提供商[38] - 海底数据中心一期项目于2022年四季度在海南陵水实施[39] - 海底数据中心业务被纳入国家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38] - 千兆端口带宽939Mbps平均丢包率0-0.0015%[47] 技术与研发 - 公司近海监测雷达探测范围达30海里,高频地波雷达最远探测200海里海流流场[41] - 公司智能船舶系统涵盖智能导航、机舱、能效管理和信息平台四大模块[40] - 公司子公司欧特海洋是载人常压潜水系统ADS领域的全球领先者[41] - 公司基于南海立体观测网组建了南海海洋大数据中心[41] - 研发人员数量减少至260人,同比下降15.03%[65] - 研发投入金额为7592.16万元,同比下降38.05%[6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降至10.48%,同比下降3.11个百分点[65] - 研发支出资本化比例大幅降至21.95%,同比下降38.87个百分点[65][66] 募集资金与投资 - 公司完成定向发行3058.1万股募集资金3亿元[50] - 2020年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72,130.19万元,累计使用30,338.15万元[82] - 2022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总额29,401.89万元,累计使用8,809.8万元[82]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合计62,384.13万元,其中45.61%变更用途[82] - 2020年可转债募集资金专户余额12,939.32万元,含理财收益1,144.87万元[83] - 2022年定增募集资金专户余额597.84万元,含利息收入1.64万元[85]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101,532.08万元[86] - 海底数据中心一期项目投资进度为55.94%,实际投入12,034.37万元[86][90] - 智慧海洋技术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33.99%,实际投入8,428.9万元[86] - 补充营运资金项目1完成100%,投入9,874.88万元[86] - 补充营运资金项目2完成99.88%,投入8,809.8万元[86] - 闲置募集资金50,000万元用于临时补充流动资金[88] - 海洋先进传感器项目投资进度为0%[86] - 海洋基础工程技术服务项目投资进度为0%[86] - 募集资金变更涉及原智能船舶项目21,511.8万元转向海底数据中心项目[86][90] - 2022年度简易程序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29,401.89万元(扣除598.11万元费用)[88] - 智慧海洋技术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额为24,801.53万元[91] - 智慧海洋技术中心建设项目已投入募集资金8,428.9万元,投资进度为33.99%[91] - 年产智能船舶系统项目剩余募集资金21,411.10万元变更用于海底数据中心一期项目[91] - 报告期投资额为0元,较上年同期1,500万元下降100%[77]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与衍生品投资[79][80]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香港劳雷海洋系统有限公司净利润为-9,534.20万元[96] - 子公司江苏海兰船舶电气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540.04万元[96] - 子公司深圳欧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99.75万元[96] - 新设子公司高恩(海南)科技有限公司本年净利润为-25.24万元[96] - 新设子公司海兰云(海南)数据中心有限公司贡献净利润为-3.48万元[96] - 投资设立海鹦(海南)技术有限公司本年净利润为-4.48万元[97] - 欧特海洋2022年业绩承诺为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不低于4,091.58万元[162] - 业绩承诺期各年利润承诺数总和为10,159.58万元[162] - 本次股权转让总价为34,000万元[162]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独立董事[107] - 公司监事会设3名监事包括1名职工监事[107] - 公司控股股东为自然人申万秋先生担任董事长[106]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和自主经营能力[106] - 公司已建立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107] - 公司指定巨潮资讯网和证券时报等为信息披露渠道[108] - 公司治理状况符合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无重大差异[108]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5.86%[112]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4.04%[112]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0.93%[112] - 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8.93%[112] - 2022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3.62%[112] - 董事长申万秋期末持股数为86,192,091股[113] - 离任董事陈炜期末持股数为562,500股[113]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完全独立[109][110][111] - 公司不存在为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的情形[110][111] - 公司所有重大事项均通过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大会独立决策[109] - 独立董事李焰于2022年6月2日离任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114] - 董事兼总经理陈炜于2022年8月8日离任[115] - 监事刘建云于2022年7月8日离任[115] - 新任独立董事韩复龄于2022年6月24日经董事会选举就任[115] - 新任董事兼总经理李常伟于2022年8月24日就任[115] - 新任监事黄平于2022年7月26日经监事会选举就任[115] - 新任副总经理汤华于2022年8月8日聘任就任[115] - 新任董事会秘书杨晔于2022年3月7日聘任就任[115] - 副总经理徐坦离任持有公司股份269,445股,其中34,737股被回购注销,剩余234,708股[115]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合计持股87,024,036股,其中34,737股被回购注销,净持股86,989,299股[114] - 公司总股本从629,832,887股增加至724,480,225股,净增94,647,338股[190] - 可转换债券转股65,928,541股,占转股前总股本10.47%[190][191] - 向特定对象发行新股30,581,039股,占发行后总股本4.22%[190][193] - 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1,862,242股[191][192] - 有限售条件股份增加17,901,368股至107,771,971股,占比14.88%[190]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76,745,970股至616,708,254股,占比85.12%[190] - 境内法人持股新增24,057,086股,占发行后总股本3.32%[190] - 境内自然人持股减少6,155,718股至83,714,885股[190] - 股份变动使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增加0.0507元[194] - 股份变动使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增加0.73元[194]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3058.1039万股,发行价格9.81元/股[197] - 募集资金总额2.9999999259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2.9401886052亿元[197] - 扣除不含税发行费用598.113207万元[197] - 发行后公司股份总数增至7.24480225亿股[199] - 发行对象为11名特定投资者[197] - 发行日期2022年12月12日,上市日期2022年12月26日[197] - 获准上市交易数量3058.1039万股[197] - 公司回购注销因离职激励对象及限售条件未成就的限制性股票总计1,862,242股[144] 高管与员工薪酬 - 董事长申万秋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74.13万元[130] - 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董中新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69.24万元[130] - 副总经理汤华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53.50万元[130]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杨晔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39.36万元[130] - 董事李常伟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9.30万元[130] - 职工监事李振宇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8.02万元[130] - 离任副总经理徐坦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48.05万元[130] - 离任董事兼总经理陈炜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37.93万元[130] - 董事卢耀祖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9.16万元[130] - 独立董事唐军武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9.16万元[130] 员工构成 - 报告期末公司员工总数477人,其中母公司员工139人,主要子公司员工338人[139]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技术人员260人(占比54.5%),销售人员81人(占比17.0%),生产人员55人(占比11.5%),行政人员50人(占比10.5%),财务人员31人(占比6.5%)[140]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大学本科243人(占比50.9%),大专及以下151人(占比31.7%),硕士及以上83人(占比17.4%)[140] - 公司当期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477人,无离退休职工费用负担[139] 内部控制与审计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2022年召开5次会议,审议各季度财务报表及审计机构续聘等事项[137] - 董事会提名委员会2022年召开4次会议,审议高管聘任及董事补选等议案[137]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2022年召开1次会议,审议限制性股票回购及董事津贴调整议案[137] - 董事申万秋、卢耀祖、唐军武本报告期均参加全部22次董事会会议[133] - 独立董事韩复龄本报告期参加11次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33] - 监事会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风险[138]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占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比例100%[149]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营业收入占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比例100%[149] - 公司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50] - 公司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50] - 公司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50] - 公司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50] - 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51] -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不存在重大缺陷[151] - 公司不存在影响治理水平的重大违规事项[153] - 公司建立健全了完整、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体系[153] - 境内会计师事务所报酬为120万元[168] - 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服务的连续年限为3年[168] 关联交易与承诺 - 申万秋于2015年12月25日作出关于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的永久性承诺 目前正常履行中[160] - 上海言盛于2015年12月25日作出关联交易及资金占用方面的永久承诺 目前正常履行中[160] - 上海言盛于2016年1月8日新增同业竞争禁止永久承诺 目前正常履行中[160] - 所有承诺均涉及资产重组时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正式承诺[160] - 承诺方包含实际控制人申万秋及关联方上海言盛投资合伙企业[160] - 承诺有效期均延续至承诺方不再持有公司股份之日[160] - 关联交易承诺要求按市场化原则和公允价格进行交易[160] - 同业竞争承诺禁止从事与公司相同或相似业务[160] - 承诺履行情况被明确标注为"正常履行中"[160] - 报告期内无已履行完毕的承诺事项[160] - 申万秋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其持有总数的25%[161] - 申万秋承诺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61] - 申万秋及魏法军承诺全额赔偿国有股东因股权转让可能遭受的损失[161] - 申万秋及魏法军承诺不通过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161] - 申万秋承诺不干预公司经营且不侵占公司利益[161] - 申万秋承诺履行填补回报措施直至2027年4月30日[161] - 仓梓剑等管理层承诺不以不公平条件输送利益[161] - 仓梓剑等管理层承诺约束职务消费行为[161] - 仓梓剑等管理层承诺不动用公司资产从事无关投资[161] - 申万秋承诺关联交易均基于公允原则并经审核程序[161] - 申万秋承诺自2021年9月2日起三年内不减持公司股份[162]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164]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重大关联交易[171][172][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