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902.38百万元,同比增长3.61%[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91百万元,同比下降14.38%[3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18百万元,同比下降48.86%[33]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330.54百万元,为全年最高单季收入[36]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64百万元,环比大幅增长[36]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90,238.16万元,同比增长3.61%[61] - 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4,891.02万元,同比下降14.38%[61] - 2021年营业收入总额为9.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1%[8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长518.04%至45,744,388.54元,主要因可转债利息摊销[8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2.55%至48,034,022.39元[89] - 研发投入总额122,595,547.51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3.59%[96]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74,561,525.12元,占研发投入比例60.82%[96] - 公司计提可转换债券利息和股权激励费用共计4,440.24万元,其中可转换债券利息计提4,113.08万元[61]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12,281.12万元,同比增长40.01%[64] 业务线表现:智能船舶与智能航行业务 - 公司智能航海业务覆盖导航雷达/电子海图/操舵仪等航海装备[51] - 智能船舶与智能航行业务收入为4.68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51.89%,同比增长11.67%[80][82] - 智能船舶与智能航行业务毛利率为27.22%,同比上升8.41个百分点[82] - 智能机舱系统BW-SMS 600获中国船级社智能船舶i-Ship M认证[64] - 微波导航雷达完成全部件自主化,固态雷达产品获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64] 业务线表现:海洋观探测业务 - 公司海洋观探测业务包含多制式雷达系统与海底观测网接驳系统[52] - 海洋观探测业务收入为3.58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39.68%,同比下降12.63%[80][82] - 海洋观探测业务毛利率为42.20%,同比上升1.62个百分点[82] - 海洋测绘产品线业绩实现同比倍增[70] - 子公司劳雷产业为海洋调查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52] - 子公司劳雷切入约40亿海洋传感器存量市场[72] 业务线表现:海底数据中心业务 - 海底数据中心业务正式进入商用阶段[50] - 海底数据中心UDC系统利用海水散热,显著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绿色环保且安全可靠[20] - 海底数据中心样机单舱PUE低至1.076 WUE为零[55] - 海底数据中心故障率仅为陆地数据中心的八分之一[47] - 海底数据中心样机单舱PUE低至1.076[58] - 海底数据中心服务器设备故障率仅为陆地数据中心的八分之一[58] - 海底数据中心单千瓦TCO比同等规模陆地数据中心低15%-20%[59] - 海底数据中心项目千兆端口带宽为939 Mbps,平均丢包率在0-0.0015%之间[59] - UDC样机PUE值低至1.076,获中国船级社海底数据中心测试大纲[67] 各地区表现 - 国内销售收入为8.20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90.82%,同比增长5.78%[80][82] - 国外销售收入为8283万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9.18%,同比下降13.84%[80][8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积极加强资源整合及市场融合以形成协同效应[6] - 努力实现预期盈利目标降低商誉减值风险[6] - 加快建设智慧海洋和透明海洋以提升海洋开发效益[135] - 研究建设空天海泛在的海洋感知网络和信息体系[135] - 海底数据中心与海上风电太阳能小型核能等绿色能源融合[136] - 海底数据中心商业示范完成后推进绿色能源应用[136] - 构建海洋立体科技能力支撑海洋强国战略[137] - 海洋科技进步是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13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风险与应对 - 海底数据中心项目涉及多领域集成存在一定风险[5] - 海洋工程施工受环境影响存在工期延后风险[5] - 公司通过联合央企运营商和知名互联网企业排除跨行业经营风险[5] - 采用岸基雷达系统加海面无人艇巡逻实现海域安保[5] - 制定周期性维护计划和应急措施规避运维风险[5] - 海底数据中心(UDC)采用的技术和产品经过国内外长期技术积累和验证[5] 其他重要内容: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3.03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33.55%[86]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302,735,636.10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3.55%[88]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318,527,529.47元,占年度采购总额52.22%[88] 其他重要内容:资产与投资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商誉为30091.35万元[6] - 公司商誉主要为并购上海海兰劳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形成[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5.97亿元含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67万元[109] - 报告期投资额3133万元较上年同期3.77亿元下降91.69%[111] - 收购武汉海兰鲸科技投资3133万元持股比例96.35%[113] - 公开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7.3亿元本期使用9994万元未使用资金6.3亿元[114]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73,000万元,其中补充营运资金项目使用9,993.96万元[118][132] - 年产智能船舶系统及智能感知系统项目投资进度为0.00%,承诺投资额21,771.21万元[118] - 海洋先进传感器综合智能作业平台项目投资进度为0.00%,承诺投资额16,134.22万元[118] - 智慧海洋技术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0.00%,承诺投资额25,100.61万元[118] - 公司使用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23][124] - 公司使用11,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125] 其他重要内容: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8.75百万元,同比下降124.11%[3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8,748,795.09元,同比大幅下降124.11%[10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12,811,881.36元,同比下降1,203.15%[100] 其他重要内容:子公司表现 - 香港劳雷海洋系统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28,191,191.80元[130] - 深圳欧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28,816,392.88元[130] - 香港海兰船舶电气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10,825,071.01元[130] - 武汉海兰鲸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12,320,971.96元[130] 其他重要内容:公司治理与股东 - 公司向海南海钢集团协议转让3100万股股份,占当时总股本5.0612%[78]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9.30%[151]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0.20%[151]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0.98%[151] - 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9.21%[151]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2.14%[152] - 2021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8.52%[152] - 2021年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7.10%[152] 其他重要内容:人员与薪酬 - 公司2021年员工总数508人,其中技术人员306人占比60.2%[193] - 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372人,占总员工数73.2%[193] - 公司生产人员53人,销售人员70人,财务人员44人,行政人员35人[193] - 母公司员工147人,主要子公司员工361人[193] - 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88人,占总员工数17.3%[193]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474.56万元[178][180] - 总经理陈炜获得最高税前报酬63.59万元[178] - 董事长申万秋税前报酬50.06万元[178] - 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董中新税前报酬57.33万元[178] - 副总经理兼技术总工程师李常伟税前报酬48.03万元[178]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杨晔税前报酬34.87万元[178] - 离任副总经理覃善兴税前报酬50.31万元[178] - 离任总经理助理姜楠税前报酬52.23万元[180] - 离任董事会秘书葛井波税前报酬38.43万元[180] - 独立董事李焰和唐军武税前报酬均为6.32万元[178] - 薪酬体系包含固定工资、绩效工资、奖金及员工持股激励等多部分组成[194] 其他重要内容:研发与技术 - 小目标探测雷达采用TBD算法,可探测RCS≥0.1m²、高度≥1m的极小目标[20] - 高频地波雷达作用距离超300公里,可监测风场、浪场、流场等海况信息[20] - 高频地波雷达具备超视距、大范围、全天候监测优势,覆盖专属经济区[20] - 近海监测雷达探测范围30海里 高频地波雷达最远探测200海里[52] - 近海雷达监控系统可探测雷达散射截面积为0.1㎡的极小目标,最远200海里内大中型目标[60] - 公司两款常压潜水系统深度分别为610米和365米[57] - 公司地波雷达海流探测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7] - 地波雷达海流精度达国内领先水平,实现同频分时工作解决频谱资源紧张[64] - 网络数据平台获英国劳氏船级社Cyber SECURITY Capability (4: Optimized)认证[64] - 地波雷达示范网支持海洋局系统和科研院所站点25个,与11个中心站建立业务联系[70] - 载人常压潜水系统ADS具备48小时生命支持能力,水下作业精度优于ROV[20] - 海底接驳系统SFN为水下设备提供不间断供电及通信,支持多参数实时监测[20] 其他重要内容:行业与市场 - 全球服务器市场2021年出货量1353.9万台同比增长6.9% 销售额992.2亿美元同比增长6.4%[47] - 中国服务器市场2021年销售额250.9亿美元同比增长12.7%[47] - 工信部要求2023年底新建大型数据中心PUE降至1.3以下[55] - 国际海事组织IMO致力于海上安全及船舶污染控制统一标准[20] - 中国船级社CCS是中国唯一船舶入级检验专业机构[20] - DNV-GL由挪威与德国船级社合并,位列全球三大管理系统认证机构[20] - 三亚寰宇为浙江海兰信参股子公司,涉足海洋信息技术领域[20] 其他重要内容: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变更为北京市海淀区地锦路7号院10号楼501室[27] - 公司办公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地锦路7号院10号楼[27] - 公司聘请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会计师事务所[32] - 公司聘请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保荐机构持续督导至2023年12月31日[32] - 公司保荐代表人为杨萌和朱烨辛[32] - 公司董事会秘书杨晔联系电话010-59738832[28] - 公司董事会秘书杨晔电子信箱yangy@highlander.com.cn[28]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于北京市海淀区地锦路7号院10号楼董事会办公室[29] -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媒体为《证券时报》和《上海证券报》[29] -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网址为http://www.cninfo.com.cn[29]
海兰信(300065)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