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兰信(300065) - 2020 Q2 - 季度财报
海兰信海兰信(SZ:300065)2020-08-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86亿元,同比下降19.6%[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034.5万元,同比下降68.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03元,同比下降68.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8%,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2] - 营业收入为2.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94%[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5.4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4.34%[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91.7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9.39%[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082元/股,同比下降94.36%[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20%,同比下降2.90个百分点[24] - 公司二季度营业收入环比一季度增长35.47%[62] - 公司二季度净利润环比一季度增长214.05%[62] - 上半年累计营业收入为2.91亿元[62] - 上半年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5.48万元[62]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2.95%至2.91亿元,较上年同期3.34亿元减少4329万元[185] - 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95.85%至238.7万元,上年同期为5744.8万元[186] - 基本每股收益下降94.36%至0.0082元,上年同期为0.1454元[18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下降94.34%至325.5万元,上年同期为5747.4万元[186]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19年12月31日的0.2300元下降至2020年6月30日的0.0082元,降幅96.43%[153] - 稀释每股收益从2019年12月31日的0.2300元下降至2020年6月30日的0.0082元,降幅96.43%[15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为39.2%,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2] - 研发投入为人民币3,567.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2%[2]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0.76%至1.966亿元[76] - 研发投入同比大幅增长30.02%至3631.25万元[76] - 财务费用激增3327.81%至446.3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减少及汇兑损失[76] - 上半年研发投入3,631.25万元,占营业收入12.48%,同比增加30.02%[6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9.84%至1667.9万元,体现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185] - 研发费用为8,907,225.73元,同比增长20.33%[190] - 财务费用为-77,798.33元,同比减少195.02%[190] - 利息费用为1,164,107.94元,同比增长39.07%[190] - 利息收入为1,085,801.82元,同比增长47.18%[190] - 信用减值损失增长304.47%至-745万元,上年同期为-184.3万元[186] - 信用减值损失为-3,570,906.27元,同比由盈转亏[19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15亿元,同比下降256.7%[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8.07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97.27%[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二季度环比一季度增长192.11%[6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改善97.27%至-258.07万元[7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转负为-3153.82万元,主要因收购深圳欧特海洋[76][8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80,692.06元,同比改善97.27%[19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538,200.02元,同比由正转负[19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74亿元,同比增加443.3%[19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2亿元,同比扩大834.5%[19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60.16万元,同比改善1857.3%[19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560.26万元,同比下降68.6%[19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730.92万元,较期初增长19.1%[19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44,264,989.39元,同比减少2.63%[195] 业务线表现 - 海洋观探测业务收入下降16.35%至1.388亿元,毛利率下滑8.89个百分点[78] - 智能船舶与智能航行业务收入下降9.46%至1.448亿元[78] - 上半年公司军标业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00.17%[63] - 公司跟踪的下半年军标订单超过15000万元[63] - 高频地波雷达作用距离可达300公里以上,用于超视距探测舰船、飞机等运动目标[15] - 小目标探测雷达(STTD)可探测极小目标(RCS≥0.1m²,物标高度≥1m)[14] - 载人常压潜水系统(ADS)可保证潜水员48小时极限生存时间,配备独立应急电源和推进器[15] - 海底接驳系统(SFN)为水下设备提供不间断供电及通信,实现大范围原位监测[15] - 船舶远程监控管理系统(VMS)实现船岸间航行信息、机舱信息、视频信息等实时传输[14] - 智能船解决方案整合导航、机舱自动化、能效监控等六大系统,包含智能航行应用模块(i-Navigator)[14] - 物理海洋传感器产品包括温盐深测量系统、多参数光学测量仪、测流仪器及波潮仪等[15] - 海洋测绘传感器产品涵盖多波束/单波束测深系统、侧扫声纳系统及浅地层剖面仪系统[15] - 无人智能监测平台通过无人艇、无人机等搭载传感器实现长航时自主航行监测[15] - 浮标潜标平台具备长期连续自动监测海洋水文气象要素的能力,适用于恶劣海洋环境[15] - 公司智能船舶系统已在近百艘船舶完成初步验证[42] - 公司地波雷达等传感器技术处国内领先地位[33] - 海底IDC业务具备深海电站及海底接驳等核心技术[45] - 公司产品已应用到包括辽宁舰在内的各类舰船[58] - 公司拥有海兰信和劳雷两大航海和海洋领域知名品牌[59] - 公司完成对欧特海洋的收购,成为国内唯一具备海底IDC实施与运维能力的海洋科技企业[53][56] - 公司海底IDC业务将推动从装备制造思维向互联网思维转变[56] - 海底IDC可节约能源资源,对岸上土地占用极少且无需淡水消耗[47] - 海底IDC机架功率密度比陆地数据中心高5倍以上[49]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人民币30.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人民币12.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8%[2] - 资产负债率为57.3%,较上年度末上升1.2个百分点[2] - 总资产为20.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62%[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7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16%[24] - 货币资金减少至3.42亿元,较期初3.93亿元下降12.9%[176] - 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减少至1050万元,较期初1.19亿元下降91.2%[176] - 应收账款减少至3.99亿元,较期初4.37亿元下降8.7%[176] - 存货增加至1.97亿元,较期初1.70亿元增长15.8%[176] - 流动资产总额减少至11.64亿元,较期初14.17亿元下降17.8%[176] - 短期借款减少至1.32亿元,较期初1.52亿元下降13.2%[177] - 长期借款增加至6519万元,较期初2517万元增长159.0%[178] - 资本公积减少至7.44亿元,较期初11.03亿元下降32.5%[179] - 未分配利润减少至3.05亿元,较期初3.14亿元下降2.8%[179] - 母公司货币资金增加至1.01亿元,较期初8515万元增长18.4%[181] - 短期借款减少37.39%至2191.4万元,上年同期为3500万元[182][183] - 长期股权投资增长2.22%至16.64亿元,上年同期为16.28亿元[182] - 其他应付款大幅增长72.33%至6.42亿元,上年同期为3.72亿元[183] - 资产总额增长1.37%至23.32亿元,上年同期为23.01亿元[18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从2019年12月31日的4.5868元下降至2020年6月30日的3.7080元,降幅19.16%[153] - 货币资金受限8993.88万元,占总额的26.27%[85] - 报告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39,879.95万元,坏账准备8,152.72万元[115] - 应收账款账龄大都在1年以内,坏账风险可控[116] - 公司商誉截至2019年底为30,190.69万元[113] 投资和收购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激增1123.02%至3.4亿元,主要因收购深圳欧特海洋100%股权[87][88] - 公司收购欧特海洋100%股权交易价格为34000万元[131] - 欧特海洋股权转让的账面价值为4042.52万元[131] - 欧特海洋股权评估价值为34006.82万元[131] - 欧特海洋预计2020年净利润不低于2805.34万元[132] - 欧特海洋预计2021年净利润不低于3262.66万元[132] - 欧特海洋预计2022年净利润不低于4091.58万元[132] - 股权转让交易采用现金结算方式[131] - 股权转让交易未产生损益[131] -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为2.58亿元[198] - 劳雷海洋系统有限公司境外资产规模为524,553,934.40元,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18.97%[52] - 劳雷海洋系统有限公司境外资产收益为8,533,366.32元[52] 研发和技术创新 -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在武汉新设研发中心强化核心算法和软件人才队伍[53] - 公司新增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软著10项[63] - 美国IOOS系统2012至2019年累计投资300亿美元[33] - 中国智能船舶通信导航系统市场容量预计达357亿元(占船舶总成本6%)[34] - 中国内河运输船舶数量约11.96万艘(2019年底)[34] - 中国IDC业务市场规模预计2022年超3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8.8%)[44] - 2019年全国数据中心耗电617亿度 2020年预计超610亿度[44] - 海洋观探测领域存在数百亿规模市场空间[33][34] 子公司和投资企业表现 - 香港劳雷海洋系统有限公司净利润为853.34万元[111] - 广东蓝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净利润为775.67万元[111] - 上海海兰劳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95.68万元[111] - 武汉海兰瑞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50.27万元[111] - 江苏海兰船舶电气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313.28万元[111] - 香港海兰船舶电气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14.27万元[111] - 上海海兰劳雷2019年业绩实现数10,583.12万元,完成率104.13%[114]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报告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7.52万元[93]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43,842.47万元[93]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566.7万元,占比1.25%[93] - 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为102.80万元(含利息)[93] - VMS产业化项目累计投入1,620.72万元,进度100%,实现效益17,285.46万元[94] - SCS生产线建设项目累计投入2,630.37万元,进度100%,实现效益9,146.35万元[94] - 江苏海兰项目投入5,000万元,进度100%,报告期实现效益313.28万元[96] - 三沙项目投入5,000万元,进度100%,报告期实现效益-165.69万元[96] - 武汉研发中心项目投入2,184.35万元,进度95.30%[96] - 超募资金总额为33,567.07万元[96] - 公司2011年使用超募资金3500万元投资京能电源并于2014-2015年转让全部股权[99] - 公司2012年使用6500万元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99] - 公司2013年以超募资金5000万元设立三沙海兰信[100] - 公司2013年投资1020万元设立江苏欧泰后终止项目并收回593.55万元[101] - 公司2013年使用1450.19万元超募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并于2014年归还[102][103] - 子公司三沙海兰信2015年投资1200万元入股劳雷绿湾获35%股权[103] - 公司2015年批准使用不超过3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03] - 公司2019年投资5000万元建设武汉研发中心含剩余超募资金2184.35万元[103]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投项目节余资金3510.73万元及利息180.85万元于2012年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4] - 公司2009-2010年以自筹资金支付募投项目厂房款项合计3155.24万元未进行置换[103][104]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授予37人2,455,586股限制性股票[71] - 公司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2,455,586股,导致有限售条件股份增至67,200,285股[151] - 无限售条件股份因限制性股票授予减少2,455,586股至330,973,750股[151] - 期末限售股总数从期初的64,744,699股增加至67,200,285股,增加2,455,586股[155] - 第一大股东申万秋持股78,203,191股,占比19.64%,其中质押51,900,000股[157] - 申万秋与上海言盛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25.28%[158] - 上海言盛通过信用交易账户持有17,319,527股,占其总持股77.17%[159] - 股东魏法军持股17,456,798股,占比4.38%,其中质押13,874,999股[157] - 珠海市劳雷海洋科技服务合伙企业持股11,331,690股,占比2.85%,全部质押[157] - 珠海市智海创信海洋科技服务合伙企业持股6,092,306股,占比1.53%,其中质押6,000,000股[157] 担保和财务风险 - 报告期末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21,247.16万元,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14.45%[141] - 报告期内审批对外担保额度合计为5,000万元,实际发生额为4,000万元[140][141] - 报告期末已审批对外担保额度合计为7,400万元,实际担保余额为6,400万元[140]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8,453.36万元,已审批额度为11,453.36万元[141] - 子公司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为6,393.8万元,已审批额度为7,700万元[141]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42] 非经常性损益和政府补助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382.67万元人民币[28]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1217.24万元人民币[28] - 其他收益为9,235,106.99元,同比减少29.40%[190] - 投资收益为587,895.82元,同比扭亏为盈[190] - 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例达88.68%[80]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客户覆盖国防/政府/企业/个人四大类别[38] - 公司入选福布斯2018中国最具潜力企业榜单和第十二届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五十强[59]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25]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其他重大合同[146]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需要说明的其他重大事项[147] - 公司完成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的授予登记工作[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