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创环保(300056) - 2022 Q4 - 年度财报
中创环保中创环保(SZ:300056)2023-04-26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2年营业收入为10.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81%[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93.58万元人民币,同比亏损收窄80.66%[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709.58万元人民币,同比亏损收窄75.39%[3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2元/股,同比改善80.36%[3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8.18%,同比改善39.71个百分点[33]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05亿元,第二季度下降至2.74亿元,环比下降10.1%,第三季度进一步降至1.83亿元,环比下降33.3%,第四季度回升至2.44亿元,环比增长33.4%[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421万元,第二季度转为亏损293.6万元,第三季度亏损扩大至1718.4万元,第四季度亏损大幅增至6702.6万元,环比增长290.1%[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亏损997.6万元,第二季度亏损480.6万元,第三季度亏损扩大至2641.2万元,第四季度亏损5590.1万元,环比增长111.6%[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6.69%至3287.09万元人民币[71]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19.21%至1.20亿元人民币[71] - 财务费用同比上升29.85%至2172.46万元人民币[71]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6.45%至2164.09万元人民币[71] - 综合毛利率12.35%同比下降1.95个百分点[6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有色金属材料、过滤材料和环境治理三大业务板块[4] - 有色金属材料收入4.40亿元同比下降32.63%占比43.66%[62] - 过滤材料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2.26%占比29.04%[62] - 环卫服务收入6166.25万元同比增长104.15%[62] - 贸易收入4427.88万元同比增长310.36%[62] - 过滤材料毛利率21.26%同比下降4.69个百分点[63] - 锌金属销售量15612.91吨同比下降50.80%[64] - 过滤材料销售量376.5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2%[64] - 公司新能源业务收入5052.86万元[53] - 公司2022年环卫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4.15%[52] - 公司污水处理项目覆盖7个乡镇62个行政村涉及39294户119757人[52] 各地区表现 - 国外收入2005.96万元同比增长75.47%[6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来聚焦环境服务行业,发展有色金属材料、过滤材料和环境治理三大业务板块[100] - 公司计划增加锂电池正极材料及上游产业作为第二主业[100] - 公司拟增加锂电池正极材料及上游产业作为第二主业[5] - 公司通过并购苏州中迈新能源科技布局锂电池材料业务[49][53] - 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西耐华取得危废证拓展铂钯铑等贵金属回收业务[50] - 公司面临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较大及价格变动风险[105] - 公司存在子公司整合后运营风险及核心技术流失风险[103][104] - 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较大[13]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04.0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95%[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3674.1万元,第二季度转为负值1758.8万元,第三季度回升至4886.4万元,第四季度再次转为负值2597.6万元[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17.95%至4204.07万元[7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减少55.44%,现金流量净额改善62.48%[7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1034.68万元,同比下降137.35%[76] - 2022年末资产总额为12.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7%[33]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30%[33] - 存货金额减少34.05%至2.0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8.05个百分点[82] - 长期股权投资减少78.75%至2710.36万元,主要因处置控股子公司[82] - 固定资产增加57.87%至3.7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1.14个百分点[82] - 资产减值损失3288.81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6.86%[80] - 计提资产减值3288.81万元[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293.58万元[4] - 营业收入扣除金额为1.22亿元人民币[33] - 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8.85亿元人民币[33] 非经常性损益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1969.9万元,较2021年的1153.5万元增长70.8%[39]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84.5万元,2021年为亏损824.3万元,实现扭亏为盈[39] - 2022年债务重组损益为2.5万元,2021年为亏损13.6万元,实现扭亏为盈[39] - 2022年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130.9万元,较2021年的10.5万元增长1147.6%[39] - 2022年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753.1万元,较2021年的41万元增长1736.8%[39]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416万元,2021年为亏损3435.9万元,实现扭亏为盈[39] 子公司表现 - 危废板块重要子公司因技改停产导致产能受限和开工率不足[4] - 厦门佰瑞福环保科技子公司总资产2.61亿元,净资产8806万元,营业收入1.39亿元,营业亏损553万元,净亏损506万元[98] - 北京中创环境服务子公司总资产9250万元,净资产-2770万元,营业收入7018万元,营业亏损3849万元,净亏损3329万元[98] - 江西祥盛环保科技子公司总资产3.49亿元,净资产2.91亿元,营业收入1.03亿元,营业亏损1196万元,净亏损2354万元[98] - 苏州顺惠有色金属制品子公司净资产-390万元,营业收入85万元,营业亏损2936万元,净亏损2325万元[98] - 2021年度江西祥盛环保科技业绩承诺未达标[152] 投资与资产处置 - 报告期投资额同比减少75.43%至5050万元[87] - 公司对苏州顺惠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增资101,250,000元人民币,持股比例36.0%[89] - 公司对苏州顺惠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投资金额为12,156,297.4元人民币[89] - 公司收购上海群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36,000,000元人民币股权,持股比例12.8%[89] - 公司对苏州迈沃瑞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增资75.0%股权,投资金额1,120,135.46元人民币[89] - 公司出售江苏中创进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交易价格2,400万元人民币[96] - 公司通过出售江苏中创股权优化资产结构,交易占比净利润9.08%[96] - 公司通过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新增苏州顺惠有色金属制品、苏州中迈新能源科技、苏州微莱博新材料三家子公司[99] - 公司设立中创(北京)新能源、苏州中创新材料科技等11家新子公司以拓展业务[99] - 公司报告期内无证券投资及衍生品投资[91][92] - 公司报告期内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93] - 公司报告期内未出售重大资产[94]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6.45%至2164.09万元人民币[71]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下降17.14%至87人[73] -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4.97%,同比下降1.20个百分点[73]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同比增长80.00%至18人[73]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下降16.45%至2164.0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15%[74] - 研发人员总数减少23.81%,其中40岁以上年龄段降幅最大达25.93%[74] - 公司累计拥有有效专利权212项软件著作权8项注册商标63项[55]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4.33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的43.01%[69] - 第一大客户销售额为3.27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2.46%[69]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额为2.66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的29.76%[69]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9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112]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具备合理专业结构[113] - 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负责内部外部审计的沟通监督工作[116] - 公司已建立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评价标准和激励约束机制[117] - 公司治理状况与证监会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19] - 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5.10%[127] -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1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及利润分配预案[127] - 股东大会批准公司及子公司2022年度银行综合授信额度申请[127] - 公司指定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和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指定渠道[114] - 公司通过投资者热线、传真、邮箱、互动易平台等多渠道与投资者沟通[115] - 2022年09月30日通过线上会议和电话沟通接待天风证券、珠穆朗玛基金、中银国际证券、中信建投等机构讨论业务转型相关内容[106] - 2022年06月14日在总部五楼怀远厅实地调研接待兴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机构讨论公司业务规划及未来发展方向[107] - 2022年05月10日在北京市通州区召开年度报告业绩说明会接待投资者[108] 高管变动与薪酬 - 董事张红亮增持公司股份71,400股[129] - 副董事长徐秀丽增持公司股份74,100股[129] - 董事及高管合计增持股份145,500股[130] - 董事陈荣于2022年1月27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30][132] - 职工监事李靖芬于2022年6月7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31][132] - 财务总监汪华于2022年6月7日辞职[131][132] - 副总经理汪华于2022年12月6日辞职[131][132] - 陈大平于2022年6月7日被聘任为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132] - 商晔于2022年5月18日被选举为非独立董事[132] - 冯莉于2022年6月7日被选举为职工代表监事[132] - 张红亮自2022年1月28日起担任公司董事长[133] - 徐秀丽自2021年9月10日起担任公司副董事长[134] - 王光辉于2018年8月13日至2022年1月28日期间担任公司董事长[135] - 商晔自2022年1月11日起担任公司总经理[135] - 雷康自2019年12月6日起担任公司董事[136] - 田洪亮自2019年12月6日起担任公司董事[136] - 陈大平自2022年6月7日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140] - 杨新宇自2022年1月11日起担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140] - 高义生自2020年9月11日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37] - 杨钧自2021年7月19日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37]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461.65万元[146] - 董事商晔(总经理)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57.37万元[145] - 董事王光辉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55.64万元[145] - 副董事长徐秀丽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55.26万元[145] - 常务副总经理杨新宇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46.82万元[146] - 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陈大平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43.04万元[146] - 董事长兼董事会秘书张红亮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41.76万元[145] - 前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汪华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40.04万元[146] - 监事刘翔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22.7万元[146] - 职工代表监事冯莉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8.57万元[146] 董事会与委员会活动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2022年共召开12次会议,审议通过包括高管任命、关联交易、财务报告等多项议案[147][148] - 公司2022年1月11日董事会决议聘任商晔为总经理,申龙为审计部门负责人,并调整高管薪酬基数[147] - 公司2022年1月27日董事会选举张红亮为董事长,聘任杨新宇为常务副总经理[147] - 公司2022年3月30日董事会通过受让苏州顺惠12.8%股权关联交易议案[147] - 公司2022年4月26日董事会通过2021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及利润分配预案等17项议案[147] - 公司2022年8月29日董事会通过2022年半年度报告及成立合资子公司议案[147] - 公司2022年9月16日董事会通过调整和完善战略发展方向议案[148] - 公司2022年10月26日董事会通过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议案[148] - 董事张红亮本报告期应参加12次董事会,实际参加12次(全部通讯方式),出席1次股东大会[149] - 报告期内各董事均未对公司事项提出异议,无连续两次未亲自参会情形[150]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审议高管聘任及薪酬调整议案[151][152] - 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及计提信用减值准备等7项议案[152] - 2022年9月战略委员会调整发展战略,布局锂电池第二主业[153] 员工与薪酬结构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1,751人,其中母公司326人,主要子公司1,425人[155] - 生产人员占比72.8%(1,275人),行政人员占比15.9%(278人),技术人员占比5.4%(94人)[155] - 大专以下学历员工占比87.1%(1,525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12.9%(226人)[155] - 公司建立包含固定工资、绩效奖金和福利的三部分薪酬体系[156] - 全员劳动合同签订并依法缴纳五险一金[187] - 报告期内公司未提出现金红利分配预案[158]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4]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及高级管理人员股权激励[158] - 员工持股计划覆盖42名员工持有5,094,440股占公司股本总额1.32%[159] - 董事长张红亮持股655,000股占股本总额0.17%[159] - 副董事长徐秀丽持股400,000股占股本总额0.10%[159] - 董事兼总经理商晔持股300,000股占股本总额0.08%[159] - 常务副总经理杨新宇持股300,000股占股本总额0.08%[159] - 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陈大平持股220,000股占股本总额0.06%[159] - 报告期因员工离职冲回股份支付费用12,489,489.17元[162] 内部控制与审计 - 内部控制评价覆盖100%合并资产总额及营业收入[164]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64]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64] 环保与社会责任 - 公司子公司江西祥盛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为28.808吨[170] - 公司子公司江西祥盛氮氧化物年排放总量为38.411吨[170] - 公司子公司江西祥盛颗粒物年排放总量为5.762吨[170] - 公司子公司江西祥盛硫酸雾年排放总量为1.03吨[170] - 公司回转窑烟气处理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达99.9%[173] - 公司回转窑脱硫装置对二氧化硫去除率在70%以上[173] - 公司回转窑脱硫装置对烟尘去除率在40%以上[173] - 公司回转窑烟气通过内径0.7米高50米烟囱排放[173] - 公司采用6吨燃气锅炉为生产提供蒸汽[173] - 公司锅炉废气通过9米高烟囱排放[173] - 酸雾处理系统改造后使用2根15米高排气筒和1根20米高排气筒排放[174][175] - 布袋除尘系统对锌锭熔铸熔化烟气的除尘效率达90%[175] - 初期雨水收集系统分为前5分钟和中后期5-15分钟两阶段收集[176] - 雨水在线监测系统于2021年9月安装监测6项指标[176] - 生活污水采用微动力生化处理后进入园区管网[177] - 锅炉改用天然气实现节能减排[181] - 子公司因未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被罚款10万元[183] - 环保投入包含雨污分流/污水处理/酸雾治理等多项措施[180] - 报告期内未开展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活动[190] 承诺与保证事项 - 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光辉和宋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