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振邦智能(003028) - 2021 Q4 - 年度财报
振邦智能振邦智能(SZ:003028)2022-04-11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3.17亿元,同比增长32.49%[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0亿元,同比增长20.98%[21]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3.71亿元,是全年最高季度[2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49%至131,723.25万元[5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20.98%至21,009.30万元[50] - 汽车电子电控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47%至11,018.89万元[54] - 其他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37.61%至3,112.44万元[5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智能控制电子行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9.39%至96,481.81万元[57][60] - 其他产品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96.58%至1,926.12万元[6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5.49%至18,656,449.85元,主要因市场开拓及股权激励增加[68]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4.54%至31,473,789.56元,主要因规模扩张及股权激励增加[68]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82.91%至2,002,818.11元,主要受汇兑损益及利息收入影响[6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1.39%至58,904,183.40元,主要因研发投入及股权激励增加[69] - 研发投入金额为58,904,183.40元,同比增长51.39%[7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汽车电子电控产品增长42.47%[40] - 电动工具电控产品增长31.84%[40] - 大型家电及商用电器电控产品增长29.84%[40] - 小型家电电控产品增长26.40%[40] - 汽车电子产品毛利率同比增长3.94%[51] 研发活动 - 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模型预测的无电解电容变频器技术为行业首创[32] - 公司研发中心拥有6个专业技术开发平台以及多个现代化实验室[34] - 公司核心技术平台包括制冷系统控制、变频控制、数字高压电源、智能物联、通用视觉检测和先进电池管理系统(ABMS)[35] - 2021年公司基于模型预测的无电解电容变频器、采用AI技术的便携式智能微波炉、基于VSLAM算法的视觉导航扫地机器人三项技术被审定为深圳企业创新纪录[39] - 公司持续推进研发体系创新,加强对外的技术合作和交流[3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1.39%[52]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14.20%至193人,其中本科学历人员增长32.39%至94人[7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47%,较上年增加0.56个百分点[72] - 三项技术被审定为深圳企业创新纪录,其中两项为行业首创[46] - 构建六大核心技术平台包括变频控制、制冷系统控制、数字高压电源等[46] - 公司依托6大核心技术平台包括变频控制技术平台、制冷系统控制技术平台、数字高压电源技术平台、智能物联技术平台、通用视觉检测平台和先进电池管理系统(ABMS)技术平台[96] - 公司着重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变频技术、电机控制技术、逆变器技术、先进电池管理技术及储能双向逆变控制技术[96] - 公司加强在汽车电子、逆变器和储能、电动工具、创新型家电、变频家电等领域的技术创新[96] 生产和运营 - 公司采取定向研发、以销定产的业务模式,产品销售均采取直销方式[36][37] - 公司生产模式遵循以销定产,主要生产工序分为SMT和DIP两个阶段[38] - 公司充分发挥自主研发设计优势,优化产品设计及方案,加大元器件替代力度[39] - 公司投入自动化生产线和先进生产检测设备提升智造能力[41] - 应用OA、SAP、MES、PLM、SRM五大系统和SAP、BI两大平台实现信息化管理[42] - SMT全部采用进口全自动贴片机和AI机提升产品精密度[47] - 建立覆盖研发、采购、生产、售后全流程的质量控制体系[47] - 销售量同比增长28.87%至37,161,359 PCS[58] 新增业务和产品 - 公司新增主营业务包括新能源产品、储能系统、光伏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20] - 公司新增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产品等相关软件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与销售[20] - 公司切入储能行业并变更募集资金项目情况以提高研发及高端制造能力、扩大产能、满足客户需求、提高盈利水平[102] 客户和供应商 - 公司为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产品及服务,客户包括TTI、DeLonghi、美菱、长虹等[34]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835,528,723.31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63.43%[65]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211,652,590.59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1.05%[66] - 前五大客户中第一名客户销售额366,040,797.39元,占比27.79%[65] - 前五大供应商中第一名采购额115,258,296.23元,占比11.46%[6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97.38万元,同比下降94.19%[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973,766.56元,同比下降94.19%[7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5,803,602.52元,同比下降1,925.90%[7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10,864.23元,同比下降101.93%[73] 资产和投资 - 2021年末总资产为16.85亿元,同比增长18.25%[21]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至15.98%,减少36.52个百分点[76] - 存货金额为379,088,151.34元,占总资产比例22.50%,增加7.32个百分点[7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464,260,499.53元,本期购买金额1,437,000,000元[79]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投资收益为906.60万元,同比增长3,723.12%[27] - 投资收益为2,392,659.23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98%[75]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6,544,727.15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69%[75]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981.26万元,同比增长48.10%[26] - 公司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493.55万元[27]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59,595.00万元[85] -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56,018.62万元[85] - 截至2021年末募集资金累计使用15,062.56万元[85] - 智能控制部件产能扩张项目投资进度17.95%[86] - 零功耗起动保护器建设项目投资进度0.00%[86]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6.01%[86]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进度100.57%[86] - 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5,054.47万元[88] - 使用3.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88] - 2022年3月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实施内容及地点[87][8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主要原材料为集成电路(IC)、PCB、电阻、电感、电容及其他元器件等[99] - 公司面临毛利率下降风险受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及市场竞争及国际形势等外部宏观环境的加剧影响[100]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和战略四个专门委员会[108] - 公司指定《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渠道[109] - 公司通过电话、电子信箱、传真等多渠道与投资者沟通[110] - 公司在业务、人员、资产、财务和机构方面保持独立[111][112]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5.01%[113]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5.18%[113]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股东承诺自2020年12月28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首次公开发行前直接或间接持有的股份[183][184][185]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或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83][184][185] - 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183][184][185] - 股权激励承诺方(汤力等)行权后6个月内不转让所有公司股份[186] - 报告期内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87] - 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88] - 报告期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或重大会计差错更正[190] 股权激励和高管持股 - 公司实施2021年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114] - 高管持股变动均源于2021年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116] - 董事长陈志杰期末持股数为32,659,862.78股[115] - 总经理唐娟期末持股数为17,273,079.47股[115] - 财务总监汤力期末持股数为140,000股,较期初增加60,000股(增幅75%)[116] - 董事会秘书夏群波期末持股数为120,000股,较期初增加60,000股(增幅100%)[116] - 销售总监方仕军期末持股数为100,000股,较期初增加60,000股(增幅150%)[116] - 销售总监侯新军期末持股数为110,000股,较期初增加60,000股(增幅120%)[116] - 公司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中,副总陈玮获授31,857,991.1股[117] - 原监事会主席方仕军离任并获授60,000股限制性股票[117] - 原监事李建锋离任并获授60,000股限制性股票[117] - 原监事孙明磊离任并获授10,000股限制性股票[117] - 股权激励计划合计授予股份数量为82,120,933.35股[117] - 2021年3月4日李建锋辞任职工代表监事[117] - 2021年3月3日孙明磊辞任监事职务[117] - 2021年3月15日方仕军辞任监事会主席职务[117] - 2021年4月2日方仕军被聘任为副总经理兼销售总监[118] - 2021年3月15日刘芳兰、何晓晓被选举为新任监事[118] - 公司董事、总经理唐娟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68.06万元[131] - 副总经理陈玮钰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21.06万元[131] - 副总经理、销售总监侯新军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80.82万元[131] - 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汤力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76.08万元[133] - 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夏群波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75.46万元[133] - 副总经理、销售总监方仕军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02.45万元[133] - 董事长陈志杰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68.06万元[131] - 独立董事徐滨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7.2万元[131] - 独立董事刘丽馨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7.2万元[131]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报酬总额为853.13万元[133]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组成[161] - 公司董事2021年度应参加董事会次数均为8次,无缺席情况,其中陈志杰和唐娟现场出席8次,石春和通讯出席8次[136] - 董事徐滨现场出席1次,通讯出席7次,出席股东大会1次[136] - 董事刘丽馨现场出席1次,通讯出席7次,出席股东大会2次[136] - 报告期内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所有建议均被采纳[137][138] - 审计委员会2021年召开8次会议,审议内容包括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年度财务报告审计等事项[139] - 2021年2月19日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139] - 2021年3月16日审计委员会审议大华会计师事务所进场审计2020年度财务报告的议案[139] - 2021年3月26日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聘任公司内部审计负责人的议案[139] - 2021年3月30日审计委员会审议2020年度财务报告议案[139] - 第二届董事会共召开8次会议,审议通过包括变更注册资本、激励计划、财务报告等多项议案[134][135] - 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授予权益总量不超过219.20万股/万份,占公司总股本2.00%[154] - 股权激励首次授予175.36万股/万份,占授予总量80.00%,预留43.84万股/万份占20.00%[154]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人数从118名调整为110名,最终实际授予108名[156][157]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由20.5元/股调整为20.20元/股[156] - 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由41.00元/份调整为40.70元/份[156] - 实际授予限制性股票140.288万股,股票期权35.072万份[157]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新授予限制性股票总计240,000股[159]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20.2元[159] - 报告期末公司股票市价为每股41.9元[159] - 夏群波、方仕军、侯新军各获授限制性股票60,000股[159] - 汤力、陈玮钰未获授新限制性股票[159] 利润分配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5] - 2020年度现金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总金额3288万元[149] - 现金分红总额33,420,684元人民币,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100%[150] - 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元(含税),分配股本基数111,402,280股[150][153] - 母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364,856,293.68元人民币[153] - 公司2021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203,231,536元人民币[153] 员工情况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1419人,其中生产人员813人,技术人员421人[145] - 员工教育构成中大专以下学历1011人占比71.2%,本科189人占比13.3%[145] - 专业技术人员占比29.7%,行政人员占比7.4%[145] - 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12人占比0.8%[145] - 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0人[145] - 销售人员58人占比4.1%[145] - 财务人员22人占比1.6%[145] - 大学专科学历207人占比14.6%[145] - 母公司在职员工1352人,主要子公司67人[145] - 公司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基本薪酬、绩效奖金等多方式激励员工[178] 内部控制 - 公司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比100.00%[164] - 公司未发现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162]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比例100%[165]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0个[167]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0个[167]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0个[167]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0个[167] - 重大缺陷定量标准:潜在财务错报影响>利润总额5%或>资产总额1%或>营业收入4%[166] - 重要缺陷定量标准:利润总额3%<潜在错报影响≤5%或资产总额0.5%<影响≤1%或营业收入2%<影响≤4%[166][167] - 一般缺陷定量标准:潜在错报影响≤利润总额3%或≤资产总额0.5%或≤营业收入2%[167] - 公司2021年12月31日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169] - 内部控制审计由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保留意见[169]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70] - 非财务报告不存在重大缺陷[170] - 会计师事务所未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170]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与董事会自我评价报告意见一致[170] -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大华内字〔2022〕000183号[162] 审计和合规 - 聘任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年度审计报酬58万元人民币[192] - 报告期公司未发生重大关联交易及关联债权债务往来[197][198][199][200]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受到任何处罚及整改[196] - 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88] 诉讼和仲裁 - 报告期存在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93] - 与深圳市日科实业有限公司的诉讼涉案金额为684.76万元人民币[194] - 公司反诉要求解除合同并退回货物价值397.99万元人民币[194] - 一审判决公司需支付货款286.78万元人民币[194] - 一审判决深圳市日科需支付公司违约金60万元人民币[194] - 深圳市日科上诉后案件发回重审尚未判决[194] - 公司2021年变更诉讼请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