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声迅股份(003004) - 2022 Q2 - 季度财报
声迅股份声迅股份(SZ:003004)2022-08-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9051.72万元,同比增长21.14%[20] - 营业收入9051.72万元,同比增长21.14%[30][38]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1.1%至9051.7万元(2021年半年度:7472.4万元)[1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8.51万元,同比下降62.55%[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8.51万元,同比下降62.55%[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1.32万元,同比下降71.36%[20] - 净利润同比下降68.3%至348.0万元(2021年半年度:1098.3万元)[13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48.5万元(2021年半年度:930.5万元)[137] - 基本每股收益0.0426元/股,同比下降62.53%[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426元(2021年半年度:0.1137元)[13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49%,同比下降0.83个百分点[20] - 母公司净利润为-304.2万元(2021年半年度:81.8万元)[139]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207.19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180.22万元[24][2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5241.45万元,同比增长32.63%[38]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2.6%至5241.5万元(2021年半年度:3951.9万元)[135] - 研发投入1912.1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21.12%,同比增长7.6个百分点[3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9.3%至1912.1万元(2021年半年度:1010.2万元)[135] - 直接材料成本2942.59万元,同比增长62.82%,占营业成本56.25%[43]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388.0%至793.6万元(2021年半年度:162.7万元)[13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安防运营服务收入4564.31万元[30] - 综合安防解决方案收入4426.83万元,同比增长53.21%[30] - 轨道交通行业收入5336.0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58.95%,同比增长46.50%[39] - 轨道交通行业收入5336.05万元,同比增长46.50%[40] - 金融安防行业收入1937.5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21.41%,同比下降5.01%[39] - 智能监控报警系统收入980.16万元,同比增长52.76%[40] - 智慧安检系统收入3446.67万元,同比增长53.34%[40]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2493.2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52325.83%[40]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1.91万元,同比改善111.89%[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1.91万元,去年同期为-689.03万元[3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为81.91万元(2021年半年度:-689.03万元)[14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764.45万元,同比扩大37.63%[3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长25.3%至2.75亿元(2021年半年度:2.20亿元)[142]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激增511%至6139.29万元(2021年半年度:1005.03万元)[14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7.8%至1.42亿元(2021年半年度:1.54亿元)[14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52.5%至6904.86万元(2021年半年度:1.45亿元)[143]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扩大128%至-6690.42万元(2021年半年度:-2930.24万元)[144] - 母公司投资支付现金达1.79亿元(2021年半年度:1.72亿元)[146] - 取得子公司支付现金净额2211.65万元[14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2067.56万元(2021年半年度:0元)[146]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同比下降70.5%至4102.83万元(2021年半年度:1.39亿元)[14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余额1.39亿元,较上年末下降9.23个百分点[45] - 存货余额4926.71万元,较上年末增加3.44个百分点[4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000万元,本期出售1.966亿元[47] - 货币资金从224,668,109.34元减少至139,273,676.66元,降幅38.0%[12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35,226,893.23元减少至10,000,000.00元,降幅71.6%[126] - 应收账款从238,443,602.98元减少至213,671,278.85元,降幅10.4%[126] - 存货从21,222,884.33元增加至49,267,100.94元,增幅132.1%[126] - 合同负债从4,081,649.48元增加至18,214,943.26元,增幅346.3%[128] - 应付职工薪酬从10,701,476.16元减少至5,696,017.62元,降幅46.8%[128] - 应交税费从8,905,529.27元减少至2,718,134.90元,降幅69.5%[128] - 未分配利润从229,891,172.22元减少至217,008,293.05元,降幅5.6%[130]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277,488,717.21元减少至266,195,285.35元,降幅4.1%[132]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从40,364,850.91元增加至91,397,275.67元,增幅126.5%[132] - 流动负债合计为2.82亿元(期初:2.87亿元)[134]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71亿元(期初:6.90亿元)[134] 投资和募集资金使用 - 报告期投资额2.75亿元,同比增长25.31%[49] - 对南京地铁保安服务公司投资1590.8万元,持股49%[52] - 长沙临空声迅安防高科技产业园项目投资金额为5,750.44万元,项目进度为17.75%[54] - 公司2020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37,808.27万元[5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募集资金已使用31,585.89万元,未使用金额为6,222.38万元[59][60] - 运营服务中心及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70.54%,累计投入14,899.05万元[61] - 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投资进度达100%,累计投入9,686.84万元[6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进度100%,累计投入7,000万元[61] - 公司通过公开竞拍受让南京地铁运营保安服务有限责任公司49%股权[67]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广州声迅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70.14万元,营业收入1,032.52万元[66] - 子公司湖南声迅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净亏损1.23万元,营业收入733.89万元[66] - 子公司广东声迅科技有限公司净亏损7.75万元,营业收入141.30万元[6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前五名客户销售收入合计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较大[69] - 应收账款增长且余额较大账龄较长导致信用减值损失计提较大[70] - 主营业务毛利率因收入构成变化下降[70] - 部分项目实施进度未达预期[70] - 新客户开拓进度晚于预期[72] - 公司可转债申请于2022年4月29日获证监会受理,目前处于反馈审核阶段[109]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股份总数81,840,000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58.76%[113] - 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41.24%,数量33,748,550股[113] - 第一大股东江苏天福投资持股29,590,000股,占比36.16%[115] - 自然人股东谭政持股11,735,400股,占比14.34%[115] - 股东刘孟然持股3,432,000股,其中599,521股处于质押状态[115]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9,501户[115] - 股权激励计划授予18名激励对象138万份股票期权[78] - 注销后剩余已授予未行权股票期权数量96.6万份[78] 公司治理和合规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71.3872%[75]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71.2565%[75]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71.1303%[75]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93] - 公司涉及与上海瑞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涉案金额700.92万元[94] - 公司涉及与北京北科永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诉讼案涉案金额158.45万元[94] - 公司涉及与北京豫睿飞鸿科技有限公司加工合同纠纷案涉案金额107.06万元[94] - 公司涉及与北京智容科技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涉案金额92.8万元[94] - 公司涉及与张君燊劳动纠纷案涉案金额5.2万元[94] - 公司涉及与彭华乾劳动纠纷案涉案金额2.97万元[94]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91]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89]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90] - 公司自有资金委托理财发生额10,160万元,未到期余额1,000万元[108] - 公司募集资金委托理财发生额7,140万元,未到期余额6,500万元[108] - 公司委托理财总额17,300万元,未到期余额合计7,500万元[108] 所有者权益和分配 - 2022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697,939,369.71元,较期初减少12,882,879.17元(下降1.8%)[148][150] - 2022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217,008,293.05元,较期初减少12,882,879.17元(下降5.6%)[148][150] - 2022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3,485,120.83元[148] - 2022年半年度对所有者分配利润16,368,000.00元[150] - 2021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684,733,070.75元,较期初减少15,246,864.99元(下降2.2%)[152][155] - 2021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202,680,662.32元,较期初减少15,246,864.99元(下降7.0%)[152][155] - 2021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9,305,135.01元[152] - 2021年半年度对所有者分配利润24,552,000.00元[155] - 公司股本保持稳定为81,840,000.00元[148][152] - 资本公积从2021年的364,672,886.18元降至2022年的360,053,906.49元,减少4,618,979.69元(下降1.3%)[148][152] - 2022年半年度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90,357,367.77元,较期初减少19,410,299.92元[156] - 2022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亏损3,042,299.92元[156] - 2022年半年度对股东分配利润16,368,000.00元[156] - 2022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减少19,410,299.92元至183,181,201.03元[156][160] - 2021年半年度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78,257,223.55元,同比减少23,734,043.81元[161][163] - 2021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盈利817,956.19元[163] - 2021年半年度对股东分配利润24,552,000.00元[163] - 公司注册资本81,840,000.00元,股份总数81,840,000股[164] - 公司2020年11月26日首次公开发行A股20,460,000股[164] 会计政策和核算基础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包含17家子公司[165][166]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证监会披露规定编制[167] - 公司自报告期末起至少12个月内具备持续经营能力无重大经营风险[168] - 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除金融工具外均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167] - 公司采用公历年度作为会计期间即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71] - 以12个月作为营业周期并作为资产负债流动性划分标准[172]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73]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资产按被合并方账面价值计量[174]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76] - 企业合并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7]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内部交易及未实现利润予以抵销[179] - 公司现金等价物包括持有期限短(一般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188] - 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89]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90] - 金融资产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90] - 合营方向共同经营投出或出售不构成业务的资产时,仅确认归属于其他参与方的利得或损失[184] - 合营方自共同经营购买不构成业务的资产时,在出售给第三方前不确认应享有的交易损益部分[185] - 分步处置股权至丧失控制权时,非一揽子交易在丧失控制权前处置价款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冲减时调整留存收益)[181] - 丧失控制权时,原由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收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除外[181] - 共同经营参与方无论是否具有共同控制,只要享有资产权利并承担负债义务即采用与合营方相同会计处理[186] - 公司管理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业务模式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19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91]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9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19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193]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5]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6]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具有法定抵销权时以净额列示[196] - 金融工具存在活跃市场时采用活跃市场报价确定公允价值[196] - 公司对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金融资产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197] - 公司采用信用损失计量方法,按原实际利率折现计算全部现金短缺现值[198]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时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98] - 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时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98] - 较低信用风险金融工具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98] - 采用未来12个月内违约风险变化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198] - 对特定应收款项(存在争议、诉讼、仲裁等)进行单项信用风险评估[199] - 基于共同风险特征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不同组别评估信用风险[199] - 期末比较预计信用损失与当前减值准备账面金额确认减值损失或利得[199] - 单项评估信用风险金融资产按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99] - 账龄组合和关联方组合均采用预计存续期基础计量预期信用损失[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