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北方(002987) - 2022 Q2 - 季度财报
京北方京北方(SZ:002987)2022-08-1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7.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5%[2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35%至17.29亿元[67] - 公司营业总收入从2021年半年度143.63亿元增长至2022年半年度172.86亿元,同比增长20.4%[19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10%[29] - 基本每股收益0.33元/股,同比下降15.38%[29] - 第二季度净利润8074.68万元,同比增长15.52%[53] - 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23%[2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13.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45%[64] - 营业总成本从2021年半年度130.48亿元上升至2022年半年度160.62亿元,同比增长23.1%[197] - 研发投入1.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58%[64] - 研发费用1.61亿元,占收入比重9.31%,同比增长21.58%[51] - 销售费用3031.3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2%[64] - 管理费用6144.5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89%[64] - 人工成本同比增长24.05%至12.85亿元,占营业成本95.83%[70] - 信用减值损失-3026.31万元人民币[64] - 资产减值损失727.94万元,主要为合同资产计提减值[7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信息技术服务收入10.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60%[41][42] - 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62.41%[42] - 公司信息技术服务板块在执行合同额56.09亿元人民币[41] - 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收入3.22亿元,同比增长44.42%,占公司营收比重18.62%[46] - 业务流程外包收入6.50亿元,同比增长8.78%[47] - 客户服务及数字化营销产品线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17.47%[47] 各地区表现 - 华北区收入增长29.19%至8.26亿元,占营收比重47.80%[67] 客户行业分布 - 银行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86.78%[48] - 银行业客户贡献收入15亿元,占比86.78%,同比增长16.98%[70] - 核心客户(国有六大行及股份制银行)收入占公司总收入77.30%[48] - 国有六大行收入同比增长12.01%,占公司总收入60.21%[48] - 股份制商业银行收入同比增长32.24%,占公司总收入17.09%[48] - 中小银行收入同比增长35.46%,占公司总收入7.83%[48] - 国有六大行2021年信息科技投入总额1074.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7%[41] 现金流量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35亿元[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4亿元人民币[2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44亿元人民币[6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84%[6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8.78%[6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9781.88万元人民币[64]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大幅增长146.25%至1.97亿元[67] -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下降32.55%至3979.8万元[67] 资产和负债关键变化 - 应收账款为人民币10.56亿元[22] - 公司期末货币资金余额为人民币8.73亿元[22] - 总资产27.2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2.54%[29] - 公司总资产从年初241.83亿元增长至272.14亿元,增幅12.5%[188][191] - 货币资金为7.64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28.08%,较上期下降7.53%[76] - 应收账款为12.1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44.80%,较上期增长12.85%,主要因业务规模扩大及回款周期较长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占比上升[76] - 合同资产为5.31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9.50%,较上期增长6.61%[76] - 短期借款为1.97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7.25%,较上期增长7.25%,主要因业务量增加导致筹资需求增加[76] - 货币资金较期初减少9.72亿元至7.64亿元[185] - 应收账款较期初增加44.66亿元至121.91亿元[185] - 合同资产较期初增加21.91亿元至53.08亿元[185] - 流动资产合计由233.32亿元增至265.53亿元,增长13.8%[194] - 应收账款从7.73亿元大幅增至12.19亿元,增幅57.7%[194] - 合同资产由3.12亿元增至5.31亿元,增长70.3%[194] - 短期借款新增1.97亿元[188][194] - 应付账款从283万元增至4166万元,激增13.7倍[188] - 合同负债从3385万元降至729万元,减少78.5%[188][194] - 货币资金从8.53亿元降至7.56亿元,减少11.4%[191][194] - 递延所得税资产从984万元增至1514万元,增长53.9%[188][194] - 流动负债合计从5.31亿元大幅上升至7.64亿元,同比增长43.8%[197] - 应交税费从0.84亿元增加至1.05亿元,同比增长25.2%[197] - 负债合计从5.63亿元上升至7.92亿元,同比增长40.6%[197] - 租赁负债从0.29亿元下降至0.26亿元,同比减少12.5%[19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由197.08亿元增至205.10亿元,增长4.1%[191]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19.79亿元增长至20.69亿元,同比增加4.5%[197] - 未分配利润从6.82亿元增加至7.73亿元,同比增长13.3%[197] - 其他权益工具从2.25亿元增至3.15亿元,同比增长40.0%[197] - 资本公积从9.85亿元减少至8.95亿元,同比下降9.1%[197] 研发投入 - 公司研发投入为人民币1.5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26%[22]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1176.02万元人民币[33] - 投资收益591.18万元,占利润总额5.89%[72]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20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8.66亿元人民币,本期已使用0元,累计使用2.98亿元人民币[84]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1.43亿元人民币,占募集资金总额比例16.46%[84]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4.56亿元人民币,存放于专用账户及进行现金管理[84] - 募集资金余额为4.56亿元人民币,包括活期存款余额2.75亿元人民币及理财产品余额1.81亿元人民币[87] - 金融IT技术组件及解决方案项目累计投入6,239.98万元,投资进度18.15%[88] - 创新技术中心项目累计投入3,572.54万元,投资进度19.96%[88] - 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项目已终止并变更为补充流动资金,原承诺投资额15,070.83万元[88][92] - 募集资金总额86,555.00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72,304.17万元[8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募集资金累计投入29,832.52万元[88][91] - 闲置募集资金余额4.56亿元,其中2.75亿元为活期存款,1.81亿元为理财产品[91] - 终止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项目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4,250.83万元[92] - 金融IT技术组件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92.68万元[88] - 两个主要项目(金融IT技术组件及创新技术中心)延期至2023年5月31日完成[88] - 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和现金管理账户余额均按规定存放[91] - 公司终止"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项目"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5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国有六大行营业收入占比较高,公司将继续巩固并扩大与国有六大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合作范围和规模[100] - 公司业务量受银行业务量波动影响,第一季度业务量通常较少,第四季度业务量增加[102] - 公司应收账款规模扩大、账期拉长,因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不断增大[102] - 银行等金融机构通常年底前集中向供应商付款,导致公司年底回款金额大[102] - 公司加大招聘力度并提高员工薪酬待遇,阶段性人力成本提升较快[103] - 公司募投项目“金融IT技术组件及解决方案的开发与升级建设项目”和“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机器学习的创新技术中心项目”延期至2023年5月31日[105] - 公司终止“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5] - 公司业务结构转型导致账期较长的信息技术服务占比提高[106] - 公司80%以上的应收账款账龄集中在一年以内,实际发生坏账损失的概率较小[106]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3.14%[111] - 公司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 不送红股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13]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114] - 公司总股本通过资本公积转增由224,927,334股增至314,898,267股,增幅40%[151][156] - 2021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现1.10元(含税)并转增4股[151][156] - 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由58.66%变为58.62%,无限售条件股份由41.34%增至41.38%[156] - 永道投资持有限售股162,058,151股,占总股本51.46%[161][163] - 天津和道持有限售股21,445,418股[161] - 董事兼副总经理赵龙虎按持股总数75%锁定限售[156][161]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3,194户[163] - 公司实际控制人费振勇、刘海凝夫妇通过永道投资和天津和道合计持有公司58.27%股份,其中永道投资持股162,058,151股占51.46%,天津和道持股21,445,418股占6.81%[166] - 上海同预持有13,994,400股无限售条件普通股,占总股本4.44%[167][169] - 中欧创新未来基金持有5,712,719股无限售条件普通股,占总股本1.81%[167][169] - 青岛海丝持有3,609,548股无限售条件普通股,占总股本1.15%[167][169] - 信泰人寿传统产品持有3,461,710股无限售条件普通股,占总股本1.10%[167][169] - 香港中央结算持有2,643,775股无限售条件普通股,占总股本0.84%[167][169] - 中欧电子信息产业基金持有2,484,931股无限售条件普通股,占总股本0.79%[167][169] 投资理财情况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为2.81亿元人民币,本期购买金额13.7亿元人民币,本期出售金额16.5亿元人民币,期末数为0元[77] - 委托理财总额为87,00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29,000万元,募集资金58,000万元[147] - 未到期委托理财余额为20,10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18,100万元,募集资金2,000万元[147]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129]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31]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133]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134]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重大担保情况[145] - 公司报告期存在租赁办公室用于经营的情况[144] - 公司及子公司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118] - 公司报告期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118] - 受限资产保证金为930.48万元人民币[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