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52%至58.11亿元[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06.90%至1.69亿元[2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65.64%至1.32亿元[29] -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8.11亿元,利润总额2.3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9亿元[87]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58.11亿元,同比增长45.52%[101] - 第四季度单季营业收入达15.84亿元[3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0.47%,达45.98亿元[110] - 销售费用4.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76%[115] - 研发投入金额2.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05%[122] 教育业务线表现 - 公司课后延时服务业务(鸿合三点伴)利用信息技术为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家长、老师及服务机构提供云平台和五育并举课程[48] - 公司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业务响应教育部政策,致力于提升教育管理者、校长及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和教学能力[49] - 公司主营业务全面聚焦教育行业,提供教育信息化产品、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和智慧教育服务[53] - 公司实施智慧教育一核两翼战略,布局课后服务业务并通过鸿合三点伴平台提供端云一体化课后延时服务[53] - 公司推进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服务业务,依托产教融合政策系统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53] - 公司智慧教育硬件产品包括智能交互平板、智慧黑板、互联黑板及教学周边产品,涵盖幼教、普教、高职教等多系列[55] - 公司教育信息化软件产品包括鸿合π6交互教学软件、鸿U定制化桌面系统、鸿合笔记及录课中心等[59] - 公司提供鸿合智慧教室解决方案,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教学,支持多样化教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61] - 公司双师课堂、专递课堂、常态化录播、5G便携录播及校园数字媒体发布系统等均为成熟学校解决方案[62][64] - 公司“鸿合三点伴”课后服务业务已覆盖全国19个省49个市72个区县,合作学校超过200所,服务师生超过26万人[92] - 公司组织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50余次,覆盖学校超17,000所,培训教师人数超过44,000人[94] - 教育行业收入占比88.04%,达51.16亿元,同比增长48.39%[101][105] - IWB产品收入44.83亿元,同比增长63.07%,占总收入77.14%[104][105] - IWB产品销售量56.22万台,同比增长54.58%[106] 商用及其他业务线表现 - 公司旗下商用品牌newline作为全球会议平板先行者,2021年进行云会议全场景产品及服务和云+端+空间解决方案商业化探索[50] 各地区表现 - 海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5.38亿元,同比增长约91.15%[89] - 境外收入达25.38亿元,同比增长91.15%,占比43.67%[104][105] - 公司海外业务积极开拓北美、欧洲、亚太教育信息化市场[89] - 公司在北美EMEA和ACPC三大区域市场均位于第一梯队[72] - 公司全球设有53家分公司和办事处[71] - 公司已与近4000家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覆盖全国各级省市县[71] - 公司产品覆盖全国230多万间中小学教室[71] - 公司教育IFPD/IWB产品在全球教育市场排名第二[73] 研发与创新 - 公司研发团队近200人调研近20个省份开发课后服务平台[74] - 课程中心集聚全国优质素质教育课程298门[77] - 师训课程体系研发通识课程等共1199门[77] - 师训课程师资库集聚专家学者教师共677人[77] - 公司智慧黑板采用光学全贴合制造工艺,实现超高清、高色域与178°广视角显示[82] - 公司推出行业首创单边互联黑板,满足远程直播课堂场景需求[88] - 公司鸿合π6、鸿U、鸿合笔记、录课中心等创新产品提升教学体验[82][88] - 公司研发中心分布于北京、保定、深圳,专注于前瞻技术研发[83] - 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78件,其中发明专利27件[96][98] - 自动化覆盖率提升至30%[98] - 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通过产品迭代保持市场领先优势[199] - 公司已建立高效快速的研发体系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198] 生产和供应链 - 公司拥有百万台套智能交互显示设备产能[79] - 硬件产品原材料主要包括OC面板、芯片、结构件等且占生产成本比重较高[199] - 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盈利水平影响较大[199] - 公司强化供应链管理以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199]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18.38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40.92%[114] - 供应商A采购额6.77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5.08%[114] 客户与销售 - 前五名客户销售金额占比36.71%,达21.34亿元[11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21.34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36.71%[114] - 客户A销售额10.59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8.23%[114] - 公司售后平均服务时效提升16%[99]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1.35%至2.20亿元[2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35%[12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5.00%[12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99.28%[1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6.10%[1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220.42百万元,同比增长51.35%[12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为190.93百万元,同比下降195.00%[12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为137.80百万元,同比下降2,199.28%[129] 资产与投资 - 总资产同比增长13.84%至47.11亿元[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4.11%至31.40亿元[31] - 公司总资产达47.1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31.40亿元[8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提升2.71个百分点至5.47%[29] - 投资收益为16.82百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7.32%[131] - 资产减值损失为45.37百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9.75%[131]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253.43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6.60%,同比下降4.96个百分点[132]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762.26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6.18%,同比上升1.86个百分点[132] - 存货期末余额为848.30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8.01%,同比上升0.53个百分点[132]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627.53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3.32%,同比上升10.12个百分点[132] - 报告期投资额为1,578.00百万元,同比下降2.46%[139] - 政府补助金额为3316.91万元[34] - 理财产品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669.31万元[38] 外汇及衍生品投资 - 报告期内公司远期结售汇衍生品购入总额为82,722.69万元[148] - 报告期内公司衍生品售出总额为32,344.4万元[148] - 期末衍生品投资余额为50,392.29万元[148] - 期末衍生品投资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16.05%[148] - 单笔最大持仓为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坪山支行38,344.2万元远期结售汇合约[145] - 衍生品投资实际损益金额为14万元[145][148] - 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审批董事会公告披露日为2020年11月28日[148] - 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审批股东会公告披露日为2021年8月27日[148] - 公司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148] - 衍生品交易采用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进行核算[152]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为169,158.38万元[153] - 本期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31,917.79万元[153] - 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115,880.78万元[153]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46,737.01万元,占比27.63%[153]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59,832.53万元[153]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36,000万元[156] - 交互显示产品生产基地项目累计投入62,085.27万元,投资进度70.03%[157] - 研发中心系统建设项目累计投入7,332.76万元,投资进度28.64%[157] - 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累计投入5,547.48万元,投资进度96.12%[157] - 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累计投入5,714.35万元,投资进度41.91%[157]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总额为20,300万元(2019年)和19,000万元(2020年)[165] - 公司2021年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总额为11,800万元[16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59,832.53万元[165] - 研发中心系统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28.64%(累计投入7,332.76万元)[166] - 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96.12%(累计投入5,547.48万元)[166] - 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41.91%(累计投入5,714.35万元)[175] - 鸿合交互显示产业基地首期项目投资进度为99.29%(累计投入5,957.24万元)[175] - 师训服务项目投资进度为67.83%(累计投入590.09万元)[175] - 教室服务项目投资进度为101.45%(累计投入1,653.58万元)[175] - 公司将部分募投项目延期至2022年12月31日完成[173] 子公司表现 - 鸿合创新子公司净利润为1.533亿元人民币,占主要子公司净利润总额的显著部分[179] - 新线科技子公司净亏损3228.23万元人民币,营业亏损3797.48万元人民币[179] - 新线美国子公司净利润7752.85万元人民币,营业收入9.953亿元人民币[179] - 鸿程欧洲子公司净亏损2172.88万元人民币,净资产为负1402.98万元人民币[179] - 鸿合爱学子公司净利润4110.62万元人民币,营业收入20.965亿元人民币[179] - 安徽鸿程子公司净利润3642.93万元人民币,营业收入12.296亿元人民币[179] - 鸿途香港子公司净利润3455.10万元人民币,营业利润3839.71万元人民币[179] - 公司注册资本规模:鸿合创新10.2亿元人民币,新线科技9000万元人民币,新线美国300万美元[179] - 公司总资产规模:鸿合创新29.896亿元人民币,新线美国4.407亿元人民币,鸿合爱学5.498亿元人民币[179] - 公司净资产规模:鸿合创新12.02亿元人民币,新线美国9669.02万元人民币,鸿程欧洲负1402.98万元人民币[179] 风险与应对 - 智能交互显示行业将深度融合5G、人工智能、物联网及大数据分析技术[198] - 产品主要出口北美、欧洲、亚太和印度等地区[200] - 存在境外知识产权纠纷风险[200] - 公司加强对境外子公司风险管控提升国际化管理能力[200] - 公司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强化境内外知识产权风险控制[200] 公司治理与基本信息 - 公司2021年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C座C1104室邮政编码100085[23] - 公司办公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创远路34号融新科技中心F座12层邮政编码100012[23] - 公司股票简称鸿合科技股票代码002955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3] - 公司聘请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办公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19号68号楼A-1和A-5区域[28] - 公司持续督导保荐机构为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督导期间至2021年12月31日[28]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于北京市朝阳区创远路34号融新科技中心F座12层[25]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包括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和巨潮资讯网[25] - 公司法定代表人邢修青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孙晓蔷会计机构负责人谢芳[5] - 公司董事会秘书夏亮联系电话010-62968869电子信箱dongban@honghe-tech.com[24]
鸿合科技(002955)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