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2.48亿元同比增长7.36%[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下降26.45%[21] - 第四季度单季度净亏损1826.78万元[26] - 基本每股收益0.65元同比下降26.14%[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79%同比下降3.55个百分点[21]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总额为12.48亿元,同比增长7.36%[6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下降565.45%,主要因美元汇率波动增加汇兑收益[82] - 研发投入金额为7023.75万元,同比下降7.24%,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63%[83][8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农药行业营业收入12.13亿元,同比增长8.33%,占营业收入比重97.15%[69] - 制剂产品营业收入3.87亿元,同比下降8.42%,毛利率50.52%[69][72] - 原药产品营业收入2.64亿元,同比增长40.63%,毛利率5.37%[69][72] - 中间体产品营业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10.30%,毛利率16.94%[69][72] - 工业品板块(原药、中间体)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64] - 噻唑锌制剂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4.06%[63] 各地区表现 - 公司2022年境外销售收入为3.47亿元人民币,占收入总额的27.84%[50] - 国内营业收入9.01亿元,同比增长7.33%,占营业收入比重72.16%[6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聚焦碧生创杀细菌剂第一品牌 实施碧生+战略及6+1核心作物策略[123]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强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及跨国农化公司技术合作[125] - 推进安全环保技改工程 完善QEHS管理体系 确保无重大安全环保事故[127] - 公司推进募投项目及仙居新区20000吨绿色数字化制剂及配套项目建设[126] - 资金来源以IPO募集资金和经营结余为主 银行授信作为补充融资渠道[129] 研发投入与知识产权 - 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投入7023.7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5.63%[65] - 公司累计获得93件专利权证书,其中国内82件,国外11件[53]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45件,实用新型32件,外观设计专利16件[53] - 公司在审专利17件,其中国内11件,国外6件[53] - 公司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浙江知识产权示范企业"[53] - 研发人员中硕士学历占比提升21.21%,总研发人员数量保持178人不变[83] 产能与市场占有率 - 制剂设计产能为9,000吨/年,产能利用率为76.70%[46] - 原药设计产能为11,000吨/年,产能利用率为69.25%[46] - 中间体设计产能为28,800吨/年,产能利用率为43.98%[46] - 噻唑锌系列制剂市场占有率为11-13%[47] - 毒死蜱系列制剂市场占有率为3-5%[47] - 三唑磷系列制剂市场占有率为14-16%[47] - 毒死蜱原药市场占有率为15-20%[47] - N-(1-乙基丙基)-3,4-二甲基苯胺中间体市场占有率为80%[47] - 苯肼及苯肼盐中间体市场占有率为40-50%[47] - 1,3-环己二酮中间体市场占有率为50%[47] 原材料采购成本 - 主要原材料A采购额占比12.80%上半年均价49,761.74元下半年降至42,799.68元[45] - 主要原材料B采购额占比7.53%上下半年均价稳定在43,841.42元和43,521.97元[45] - 主要原材料C采购额占比6.37%均价从29,099.01元升至31,162.01元[45] - 主要原材料D采购额占比5.60%均价从83,712.63元降至80,884.96元[45] - 主要原材料E采购额占比3.88%均价从14,174.35元降至13,601.38元[45] - 主要原材料F采购额占比3.64%均价从12,389.38元降至11,919.61元[45] - 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较大 价格波动对毛利率有显著影响[131]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8亿元同比下降34.73%[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81亿元,同比下降34.73%[8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同比增加1.102亿元[85] 资产与负债结构 - 总资产16.41亿元同比增长5.66%[21]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07个百分点至9.34%[86]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45个百分点至8.39%[86] - 合同负债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41个百分点至2.23%[8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末数为3.645亿元人民币,期初数为3.814亿元人民币,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288.75万元人民币[88] - 衍生金融资产期末数为20.28万元人民币,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98.2万元人民币[88]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数为1.172亿元人民币,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386.95万元人民币,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1363.16万元人民币[88] - 金融资产小计期末数为4.819亿元人民币,本期购买金额为5.84亿元人民币,本期出售金额为5.98亿元人民币[88] - 受限资产合计为7408.52万元人民币,其中货币资金受限5290.34万元人民币[90] - 货币资金受限包括保证金449.67万元人民币、诉讼冻结68万元人民币及质押165.75万元人民币[90][91] - 无形资产受限196.89万元人民币及固定资产受限1937.6万元人民币,原因为尚未办妥产权证[90] 子公司经营业绩 - 台州新农科技2022年营业收入4.13亿元,净利润1533.3万元[115] - 江苏新农化工2022年营业收入3.65亿元,净利润802.1万元[115] - 浙江新农销售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2.61亿元,净亏损89.4万元[115] - 新农生物技术研究院2022年营业收入0元,净亏损194.6万元[116] - 浙江新农进出口2022年营业收入1589.99万元,净利润82.17万元[116]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募投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17亿元,投资进度74.10%[68] - 2018年首次公开发行A股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8,260.81万元[103] - 截至报告期末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42,990万元[103] - 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1,716.73万元[103]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8,953.99万元[103] - 募集资金累计投入进度为50.52%[103] - 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最高额度为人民币26,000万元[103] - 现金管理授权有效期自2020年12月起12个月内[103]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存放于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专户[103] - 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余额为人民币9,530.46万元[103] - 变更用途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4,056.77万元[103] - 公司使用不超过8000万元人民币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105] - 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授权自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起12个月内有效[10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项目累计投入21716.73万元[105] - 累计变更用途募集资金10597.89万元[105] - 2022年度使用募集资金4056.77万元[105]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余额合计9530.46万元(含利息收入)[105] - 年产1000吨吡唑醚菌酯及副产4300吨氯化钠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10,236.94万元,投资进度56.90%[107] - 年产1000吨吡唑醚菌酯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146.91万元,未达预计收益[107] - 年产6600吨环保型水基化制剂生产线项目累计投入金额1,161.21万元,投资进度100.00%[107] - 年产6600吨水基化制剂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1,039.67万元[107] - 年产4000吨N-(1-乙基丙基)-3,4-二甲基苯胺及2500吨环己酮项目累计投入金额6,164.78万元,投资进度102.75%[107] - 年产4000吨N-(1-乙基丙基)-3,4-二甲基苯胺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77.77万元[107] - 营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累计投入金额4,153.29万元,投资进度100.00%[107] - 承诺投资项目总额38,260.81万元,累计投入金额29,306.82万元[107] - 承诺投资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收益-6,892.76万元[107] - 超募资金投向不适用[107] - 年产1000吨唑醚菌酯及副产430吨氯化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延期[109] - 年产4000吨丙炔噁草酮、2500吨N-(1-乙基丙基)-3,4-二甲基苯胺、1500吨N-甲酰-4-哌啶胺项目简称加氢车间技改项目[109] - 加氢车间技改项目配套600Nm³/h氢气技改[109] - 部分募投项目延期公告编号2020-097[109] - 部分募投项目延期公告编号2022-015[109] - 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部分募投项目延期[109] - 五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部分募投项目延期[109] - 公司于2020年12月22日召开五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募投项目延期[109] - 公司于2021年6月15日召开五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募投项目延期[109] - 营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资金4,153.29万元,投资进度100.00%[111] - 年产6600吨环保型水性化制剂生产线及配套物流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161.72万元,投资进度100.00%[111] - 变更后募集资金总额为3,101.46万元,实际投入3,101.46万元[111] - 终止年产6600吨环保型水性化制剂生产线及配套物流项目[111] - 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公司日常经营[111] - 2021年11月19日董事会审议通过变更募集资金用途议案[111] - 2022年10月24日董事会审议通过终止部分募投项目议案[111] - 变更募集资金用途不构成关联交易[111] - 募集资金用途变更无需履行国家报批程序[111] - 具体变更内容详见巨潮资讯网公告编号2021-087[111] 衍生品投资与套期保值 -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96] - 报告期内公司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实际投资收益为-835.20万元[99] - 美元远期合约名义本金1,958.42万美元[99] - 美元远期合约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未实现收益103.86万美元[99] - 衍生投资组合期末公允价值为4,366.50万元[99] - 套期保值业务名义本金总额3,147.43万元[99] - 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99] - 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旨在规避汇率波动风险[99] - 公司持有外币资产量作为套期保值业务风险控制基础[99] - 金融衍生交易面临市场价格波动风险[99] - 金融衍生品存在流动性不足导致的交易风险[99] - 公司持有外汇远期合约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3.86万元[27] - 公司仅与具有合法资质的大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27] - 公司金融衍生品交易以获取无风险收益和提高股东回报为原则[27] - 公司选择流动性强的金融衍生品开展套期保值等业务[27] - 公司设专人对持有的金融衍生品合约持续监控[27] - 公司慎重选择从事金融衍生品业务的交易对手[27] - 公司拟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法律风险控制[27] - 公司风险类型包括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27] - 衍生品投资审批董事会公告披露日期为2022年4月26日[27] - 衍生品投资审批股东大会公告披露日期为2022年5月19日[27] - 公司衍生品投资确认投资收益亏损835.2万元[100] - 公司衍生品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亏损103.86万元[100] - 公司金融衍生品业务在任何时点余额不超过4000万美元[10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101] - 公司需遵守深交所化工行业信息披露要求[100] 利润分配 - 公司2022年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总股本扣除回购股份后的153,209,93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5] - 公司总股本为156,000,000股,已回购股份2,790,070股[5] - 2022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4282.03万元,其中直接现金分红3830.25万元,股份回购视同分红451.78万元[177][180] - 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分配基数153,209,930股[177][179] - 现金分红总额占可分配利润54192.29万元的比例为7.9%[177] - 公司2021年度实施每10股派现5.00元(含税),总分红金额约766.05万元[176] - 股份回购累计2,790,070股,回购金额451.78万元计入现金分红[180] - 可分配利润总额为54192.29万元[177] - 2022年度不实施送红股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79] - 利润分配政策符合监管要求且报告期内未进行调整[176]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存在环保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等可能导致利润下滑的风险[4]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媒体为《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4] - 公司法定代表人徐群辉,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贺红云,会计机构负责人丁珍珍[4] - 公司控股股东为浙江新辉投资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浙江新农进出口有限公司等[13] - 政府补助收入824.51万元同比增加156.3%[27]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71.52万元同比下降84.7%[27]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2.90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23.26%[78]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额为2.842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36.17%[78][79]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9.88亿元,同比增长16.50%,占营业收入比重79.12%[69] - 农药行业销售量23,787.82吨,同比增长18.46%[73] - 重大非股权投资绿色数字化项目实际投入金额243.04万元人民币,投资进度8.24%[94]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证券投资[95] - 公司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190] - 公司部分原料、半成品或产成品为易燃、易爆、腐蚀性或有毒物质,涉及高温、高压等工艺[132] - 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污染物[133] - 公司资产、经营规模、营销人员、销售网络迅速扩大,对高水平人才需求大幅上升[135] - 公司存在因业务快速成长而产生的管理风险[135]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1441人[172] - 生产人员数量725人占比50.3%[173] - 内部控制评价覆盖率达100%,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均全面纳入评价范围[185] - 报告期内未发现财务报告重大缺陷(0个)和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0个)[186] - 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类型[187]
新农股份(002942)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