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为2.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11%[20] - 2021年营业收入为2.460亿元,同比下降23.1%[21] - 营业收入2.46亿元同比下降23.11%[57][6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4.2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1.87%[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73.6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3.23%[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元/股,同比下降102.38%[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12%,同比下降6.41个百分点[20]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6万元[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84.22万元同比下降101.87%[5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 - 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5.56%,从2020年的97,109,043.55元增至2021年的121,932,948.92元[69] - 机载设备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51.97%,从2020年的47,073,168.94元增至2021年的71,538,761.87元[70] - 机载设备制造费用同比增长69.81%,从2020年的11,639,654.24元增至2021年的19,765,408.03元[70]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下降4.31%,从2020年的42,505,321.14元降至2021年的40,674,606.04元[78]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8.78%,主要因执行新租赁准则增加租赁负债利息支出4,708,865.55元[7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以伺服控制技术为核心的航空装备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分为机载设备和技术服务及其他两类[39] - 机载设备类产品包括机载悬挂/发射装置类飞机信息管理与记录系统类和军用自主可控计算机类产品[40] - 技术服务指公司接受用户主机厂商或科研院所委托提供科研开发测试等服务[41] - 公司还提供综合测试与保障系统产品及少量机载设备检测维修等其他服务[42] - 机载设备收入2.24亿元占比91.23%同比下降21.81%[63][66] - 技术服务收入2157.26万元同比下降34.42%[63][66] - 综合毛利率50.44%同比下降19.21个百分点[66] - 机载设备毛利率49.62%同比下降24.16个百分点[66]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机载悬挂/发射装置和飞机信息管理与记录系统等航空机载设备[109] - 公司为军机提供挂架随动系统、炮塔随动系统、雷达天线收放装置等关键设备[109] 各地区表现 - 华中地区收入1.28亿元占比52.06%同比下降31%[63] - 东北地区收入2501.61万元同比激增2149.69%[6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业务与战略 - 公司采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一体化经营模式[43] - 公司收入来源以军品为主军方采购具有计划性使订单存在波动性[45] - 公司在某型直升机机载悬挂/发射装置之随动系统领域具有领先地位[49] - 公司构建了涵盖航空智能机电航空电机航空无人智能等高端装备领域的产业布局雏形[51] - 公司机载设备在国内直升机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配套机型服役期达30-40年[54] - 公司作为某型直升机机载悬挂/发射装置和记录系统产品的唯一供应商[54] - 公司战略目标是从部件分系统供应拓展到整机平台服务[110] - 公司将纵向进军固定翼飞机机电产品市场横向拓展水下弹类等高端装备[111] - 公司规划北京承担系统级项目总体职能南京承担研发制造中心功能[112] - 公司正研发无人机技术、分布式电推进技术和自适应发电机技术等前沿科技[11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财务与投资 - 公司计划本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股份回购支付总金额8429.38万元[61] - 公司2021年募投项目进度低于预期2022年将加大资金及人员投入[117] - 募集资金用于新型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化建设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32] - 公司2018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57,633.00万元[9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2,706.91万元[95] - 公司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46,756.74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81.13%[9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8,559.94万元[95] - 公司募集资金账户产生利息收入人民币569.95万元,购买理财产品产生收益人民币3,063.90万元[95] - 新型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化建设项目(变更后)投资进度为20.46%,累计投入人民币6,408.59万元[97][98]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变更后)投资进度为26.18%,累计投入人民币4,038.79万元[97][98]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进度为100.65%,累计投入人民币10,064.93万元[97] - 新型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化建设项目募集资金结余人民币26,416.40万元[99]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募集资金结余人民币12,143.54万元[99] - 新型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化建设项目变更后募集资金总额为31,329.54万元,本报告期实际投入1,359.08万元,累计投入6,408.59万元,投资进度20.46%[101]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变更后募集资金总额为15,427.2万元,本报告期实际投入3,310.88万元,累计投入4,038.79万元,投资进度26.18%[101] - 两个变更项目合计募集资金总额46,756.74万元,本报告期实际投入总额4,669.96万元,累计投入总额10,447.38万元[10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风险因素 -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且存在应收账款坏账风险[5] - 新产品开发风险可能影响收入和利润覆盖成本费用[125] - 技术不能保持先进性风险涉及高精度机械传动和数字伺服驱动技术[126] - 许可资质丧失风险影响军品订单量[13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达98.07%,合计241,295,022.64元[71] - 第一名客户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67.05%,达164,968,760.04元[71] - 2021年12月末公司应收账款净额为16,733.08万元占流动资产比重11.62%[124] 其他财务数据: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73%[20]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全年为1.316亿元[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5.73%至1.316亿元[7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2亿元同比下降15.73%[5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大幅增长61.88%至27.167亿元[79][8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181.27%至3.532亿元[79][8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下降48.93%至199.79万元[79][8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上升161.31%至1.38亿元[79][8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大幅增长206.58%至3.488亿元[80] 其他财务数据:资产与负债结构 - 总资产为17.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4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73%[20]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1.71个百分点至55.62%[85]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下降3.65个百分点至9.56%[85] - 公司新增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1400万元[87] 其他财务数据:非经常性损益与投资收益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989万元,主要为委托理财收益1176万元[27] - 2021年政府补助收入为9.9万元[27] - 理财产品投资收益达1176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414.76%[83]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1年国防支出预算同比增长7.1%达1.450万亿元[34] - 公司主营航空装备制造属于国防军工行业[31] - 2022年中国国防支出预算为14,504.5亿元,同比增长7.1%[108] - 中国军费占GDP比例持续低于1.5%,国防开支将保持合理稳定增长[108] - 航空装备制造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108]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总数56,818,455股,较期初减少5,982,199股,降幅9.5%[155] - 离任董事长戴岳减持3,232,499股,期末持股41,359,013股,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154] - 离任董事张进减持1,222,900股,期末持股4,891,747股,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154] - 离任董事张建迪减持1,473,700股,期末持股4,421,356股,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155] - 现任董事郎安中减持52,100股,期末持股396,361股,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154] - 现任监事陈于减持1,000股,期末持股156,972股,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154] - 现任董事郝萌乔持股4,000,000股,报告期内无变动[154] - 现任董事向子琦持股383,999股,报告期内无变动[154] - 现任董事王毅民持股388,606股,报告期内无变动[154] - 报告期内公司发生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共18人次,主要原因为任期届满及职务调整[155][156] - 李伟峰自2018年11月起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并于2022年4月升任董事长[157] - 向子琦自2021年10月起担任公司总经理并于2022年4月成为董事[158] - 郎安中自2019年6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并于2022年4月成为董事[159] - 王毅民曾于2013年3月至2018年11月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160] - 葛朋自2022年3月起担任公司董事并任职于长安汇通投资管理部[161] - 丁立自2019年3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曾任职保利科技副总经理[162] - 高志勇自2020年9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兼任用友网络监事[163] - 刘洪川自2020年9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为北京市世泽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164] - 胡子建自2019年2月起担任公司监事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65] - 陈于2008年5月加入公司现任保密办公室主任兼行政管理部部长[165]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1003.72万元[174] - 董事长兼董事会秘书李伟峰税前报酬为108.77万元[174] - 董事兼总经理向子琦税前报酬为107.84万元[174] - 副总经理尤优税前报酬为89.06万元[174] - 董事兼副总经理郎安中税前报酬为78.90万元[174] - 离任董事长戴岳税前报酬为101.05万元[174] - 离任董事张建迪税前报酬为98.33万元[174] - 离任副总经理胡杨税前报酬为78.51万元[174] - 离任副总经理宋瑞涛税前报酬为78.67万元[174] - 独立董事丁立、高志勇、刘洪川税前报酬均为12.00万元[174] -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及审计委员会四个专业委员会[139] - 公司监事会人数和人员构成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140] - 公司不存在与控股股东同业竞争的情形[146]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的情形[147][151] - 公司不存在为控股股东提供担保的情形[148]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均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公司领取报酬[149] - 公司办公机构和生产经营场所与控股股东完全分开[150] - 公司作为独立纳税人依法独立进行纳税申报[151] - 重大议案需出席股东大会股东所持表决权2/3以上通过[137] - 公司提供现场和网络投票两种股东大会参与方式[137]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5.84%[152]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5.13%[152] - 公司2021年董事会共召开8次会议,审议通过包括修订公司章程、现金管理、会计政策变更等多项议案[176]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21年4月27日召开,一次性审议通过16项议案,包括年度报告、利润分配、授信额度等关键事项[176] - 所有董事2021年均出席董事会会议,无缺席情况,其中郝萌乔和高志勇各以通讯方式参会8次[178] - 审计委员会2021年召开4次会议,审议内容包括年度审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等专项报告[181][182] - 提名委员会2021年召开2次会议,主要对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人选进行资格审查[182]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2021年召开1次会议,审议通过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及薪酬方案[182] - 公司2021年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76] - 公司2021年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176] - 公司2021年实施股份回购方案[176] - 公司制定2021-2023年股东回报规划[176] 研发与人力资源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上升至16.53%,较2020年13.28%增长3.25个百分点[78]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下降4.97%,从2020年161人降至2021年153人[76] - 公司采用内部培训和外派学习深造两种技术人才培养模式[128]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315人,其中母公司287人,主要子公司28人[185] - 员工专业构成以技术人员为主共155人,占比49.2%[185]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189人,占总员工数的60%[186] 子公司表现 - 南京兴航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486.57万元,营业亏损316.82万元,净亏损222.82万元[106] - 南京新兴东方航空装备有限公司总资产10,042.51万元,净资产9,852.38万元,营业亏损183.34万元,净亏损138.39万元[106] - 北京新星聚航体育俱乐部营业收入86.06万元,营业亏损57.08万元,净亏损45.78万元[106] - 天津新兴东方临近空间航天科技公司总资产550.02万元,净资产268.82万元,营业亏损115.61万元,净亏损92.72万元[106] 税务与资质 - 公司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129] - 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三年最近一次复审在2021年[129] - 军品生产合同免征增值税[129] 内部控制与合规 -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范围覆盖100%的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199]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现任何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97]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200]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200]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200]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200]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定量标准:错报金额超过上年利润总额5%且绝对金额超600万元[199]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定量标准:损失金额超过上年利润总额5%且绝对金额超600万元[199] -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于2022年4月30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198] - 公司已建立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涵盖资金、采购、研发等关键业务领域[196] 股东回报与利润分配 - 2020年度现金分红总额36,326,451元,每股派息3.10元(含税)[192] - 通过股份回购方式现金分红84,293,768.52元[193] - 母公司累计可供分配利润710,046,179.99元[193] - 2021年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842,192.64元[193] - 2021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6,576,580.44元[194] - 公司未提取2021年度法定盈余公积[194] - 报告期内未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195]
新兴装备(002933)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