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化学(002648)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卫星化学卫星化学(SZ:002648)2022-03-22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021年达到285.57亿元,同比增长165.09%[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1年为60.07亿元,同比增长261.62%[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21年为58.52亿元,同比增长269.05%[14] - 公司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3.50元/股,同比增长221.10%[14]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总额285.57亿元,同比增长165.09%[32]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85.57亿元,较2020年的107.73亿元增长165.1%[196] - 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60.13亿元,较2020年的16.58亿元增长262.6%[19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0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261.6%[198] - 基本每股收益为3.50元,稀释每股收益为3.48元[199]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为38.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6%[200] - 母公司营业利润为10.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0%[200] - 综合收益总额为59.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3.1%[19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10.90亿元,同比增长126.91%[23] - 研发投入金额10.91亿元,同比增长126.91%[45][47] - 财务费用5.02亿元,同比增长166.01%[45] - 销售费用大幅下降77.70%,主要因运费计入营业成本[44] - 化学品及新材料行业材料成本131.06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6.63%[38] - 公司2021年研发费用为10.91亿元,较2020年的4.81亿元增长126.9%[197] - 公司2021年利息费用为5.57亿元,较2020年的2.02亿元增长175.6%[197] - 母公司研发费用为1.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1%[200] - 母公司财务费用为3068.2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3.5%[200] - 母公司利息费用为2280.1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0.8%[20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功能化学品收入193.8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67.88%,同比增长281.67%[32] - 高分子新材料收入27.1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52%,同比增长218.39%[32] - 化学品及新材料行业营业收入260.88亿元,同比增长155.52%[34] - 功能化学品产品收入193.85亿元,同比增长281.67%[34] - 功能化学品和高分子新材料系列产品营业收入2,210,472.68万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77.41%[185] - 双氧水和(聚)丙烯等其他产品营业收入645,231.24万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22.59%[185] 各地区表现 - 境内收入231.8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81.18%,同比增长130.88%[32] - 境外收入53.7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18.82%,同比增长632.92%[32] - 境外收入52.93亿元,同比增长622.01%[34] 销售模式表现 - 直销收入165.9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58.12%,同比增长179.71%[32] - 经销收入119.5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41.88%,同比增长147.16%[32] 产能和产量 - 功能化学品设计产能290万吨,产能利用率103.15%,在建产能127万吨[26] - 高分子新材料设计产能101万吨,产能利用率63.64%,在建产能65万吨[26] - 新能源材料设计产能22万吨,产能利用率96.36%,在建产能25万吨[26] - 化学品及新材料行业销售量317.55万吨,同比增长92.74%[36] - 库存量29.22万吨,同比增长248.92%[36] 采购情况 - 烷烃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为48.15%,上半年平均价格3,963.50元,下半年平均价格4,836.00元[24] - 多元醇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为27.23%,上半年平均价格13,098.50元,下半年平均价格13,307.00元[24]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总额75.27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43.07%[42][43] 项目投资和建设 - 连云港石化项目二阶段包括4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73万吨/年环氧乙烷、60万吨/年苯乙烯,预计2022年中期试生产[22] - 绿色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包括10万吨/年乙醇胺、40万吨/年聚苯乙烯、15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酯等装置,计划分别于2022年三季度与四季度陆续建成试生产[22] - 电池级碳酸酯系列产品包括DMC为6万吨、EC为5万吨、DEC/EMC为4万吨[23] - 预计1吨碳酸酯可消耗约0.6吨二氧化碳[23] - 平湖基地新建年产18万吨丙烯酸及30万吨丙烯酸酯装置一次开车成功[23] - 年产45万吨丙烯及30万吨聚丙烯二期项目投资进度94.91%,实现效益30,011.97万元但未达预期[63] - 年产12万吨高吸水性树脂扩建项目投资进度96.22%,实现效益5,710.75万元但未达预期[63] - 年产135万吨PE、219万吨EOE和26万吨ACN联合装置项目投资进度100%,实现效益196,648.86万元[63] - 募集资金总额594,445.23万元,累计投入585,533.62万元,总实现效益232,371.58万元[63] 研发和技术 - 技术研发团队813人[23] - 计划引进院士2人,博士100人[23] 子公司财务表现 - 卫星能源子公司总资产631,244.62万元,净利润67,720.39万元[67] - 平湖石化子公司营业收入1,098,066.22万元,净利润257,205.63万元[67] - 连云港石化子公司总资产2,401,967.91万元,净利润161,245.26万元[67]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1年改善至36.68亿元,同比增长806.08%[14]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最高,为26.55亿元[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806.08%至36.68亿元[4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增长214.12%至291.19亿元[4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04亿元同比改善5.14%[4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7.38%至31.23亿元[48] 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2021年末达到486.92亿元,同比增长50.56%[15] - 货币资金达96.4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9.80%同比下降2.32%[50] - 固定资产增长至127.41亿元占总资产26.17%同比上升12.14%[51] - 在建工程减少至78.92亿元占总资产16.21%同比下降21.20%[51] - 长期借款增至134.74亿元占总资产27.67%同比上升0.86%[51] - 资产受限总额达105.9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抵押91.68亿元[53] - 公司货币资金从71.54亿元增至96.41亿元,同比增长34.8%[189][190] - 存货从12.34亿元大幅增至32.94亿元,同比增长167%[190] - 固定资产从45.36亿元增至127.41亿元,同比增长180.9%[190] - 在建工程从120.98亿元降至78.92亿元,减少34.8%[190] - 长期借款从86.71亿元增至134.74亿元,同比增长55.3%[192] - 未分配利润从50.21亿元增至107.28亿元,同比增长113.7%[192]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1.27亿元降至0.55亿元,减少56.4%[190] - 应收款项融资从11.58亿元增至17.85亿元,同比增长54.1%[190] - 合同负债从1.96亿元增至4.76亿元,同比增长142.9%[192] - 总资产从323.41亿元增至486.92亿元,同比增长50.6%[190][192] - 公司2021年末货币资金为11.67亿元,较2020年末的4.50亿元增长159.4%[193] - 公司2021年末应收账款为2.69亿元,较2020年末的2.64亿元增长1.5%[193] - 公司2021年末存货为1.90亿元,较2020年末的1.47亿元增长29.6%[193] - 公司2021年末短期借款为0.31亿元,较2020年末的3.50亿元下降91.1%[194] - 公司2021年末长期股权投资为95.97亿元,较2020年末的93.05亿元增长3.1%[193] - 公司2021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18.70亿元,较2020年末的112.22亿元增长5.8%[195] - 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人民币1,691,577.71万元,累计折旧为人民币410,655.47万元[186] -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为人民币6,902.57万元,固定资产清理为人民币110.76万元[186] -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人民币1,274,130.44万元,较期初增长180.90%[186] - 固定资产占资产总额26.17%[186] - 在建工程账面价值为人民币789,240.97万元,较期初减少34.76%[186] - 在建工程占资产总额16.21%[186] - 公司报告期末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为64.65亿元,租赁负债余额为60.88亿元[146] 财务比率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21年为36.42%,同比提升20.49个百分点[14] - 流动比率从1.21提升至1.88,同比增长55.37%[183] - 资产负债率为60.20%,较上年末57.82%上升2.38%[183] - EBITDA全部债务比为49.97%,较上年19.17%上升30.80个百分点[184] - 利息保障倍数为9.4,较上年4.39提升114.12%[184] -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从0.09大幅提升至6.67,增幅7,311.11%[184] -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为11.07,较上年6.5增长70.31%[184] - 执行新租赁准则使公司资产负债率增加6.07%[146]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2021年总额为1.55亿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9] - 衍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7144.59万元[52] - 公司衍生品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247.75万元[59] - 公司丙烷纸货交易期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247.75万元[59] 期货交易 - 公司期货交易期末持仓合约金额为271.44万元[58] - 公司期货交易期末持仓名义金额为7245.59万元[58] - 公司期货交易期末持仓浮动盈亏为11990.36万元[58] - 公司期货交易期末持仓浮动盈亏占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1.92%[58] - 公司期货交易期末持仓已实现损益为37254.66万元[58] - 公司期货交易期末持仓已实现损益占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1.92%[58] - 公司期货交易期末持仓累计损益为112136.19万元[58] - 公司期货交易期末持仓累计损益占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1.92%[58] 募集资金使用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10,000万元临时补充流动资金并于2021年6月16日前全额归还[64] - 募集资金结余75,313.48万元,其中9,494.23万元已永久补充流动资金[64] - 预先投入募集资金项目的自筹资金51,043.66万元已完成置换[64] - 募集资金5.5亿元已全部使用于连云港石化项目[180] 股东分红和转增 - 公司以1,716,647,629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0元(含税)[3] - 公司以1,716,647,629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3] - 公司拟以总股本1,716,647,629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元(含税)[102][105][106] - 现金分红总额为600,826,670.15元(含税)[104] - 公司拟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股[102][106] - 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为100%[104] - 可分配利润为10,727,616,035.29元[104] - 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共转增491,442,128股[160] 股权激励 - 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50名激励对象190万股[107] - 2018年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价格为7.44元/股[107] - 2019年预留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调整为7.35元/股[107] - 2019年向4名激励对象授予22万股预留限制性股票[107] - 2019年限制性股票首次解锁54.6万股占总股本0.05%[108] - 2020年限制性股票预留部分解锁6.6万股占总股本0.006%[108] - 2019年回购注销离职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8万股[108] - 2019年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由7.44元/股调整为7.35元/股[108] - 2020年因疫情影响调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考核指标[108] - 股东YANG YA ZHEN女士持有3%以上股份提议修订激励计划[108] - 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个解锁期解锁条件成就,48名激励对象可解锁71.344万股,占总股本0.0414%[109] - 2018年激励计划预留部分第二个解锁期解锁条件成就,4名激励对象可解锁9.24万股,占总股本0.0054%[109] - 回购注销未解锁限制性股票34.272万股,调整后回购价格为5元/股[109]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92名激励对象307万股,授予价格15.88元/股[109] - 因2020年度权益分派,2021年激励计划回购数量由4.5万股调整为6.3万股,回购价格由15.88元/股调整为11.22元/股[109] - 2021年激励计划预留部分授予数量由30.7万股调整为42.98万股,授予价格由15.88元/股调整为11.22元/股[109] - 向6名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限制性股票42.98万股,授予价格11.22元/股[110] - 公司建立高级管理人员KPI考核与薪酬激励体系[110] - 实施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并通过相关议案[111] 公司治理和会议 - 2021年公司共召开5次股东大会[71] - 2021年公司共召开11次董事会会议[71] - 2021年公司共召开10次监事会会议[71] - 董事会下设4个专业委员会[71]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71] - 战略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71]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71] - 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71] - 2021年公司董事会共召开11次会议,董事出席率100%,无缺席情况[90]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5.85%[75]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3.55%[75]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0.85%[75]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5.10%[75] - 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4.93%[75] 董事、监事及高管持股和报酬 - 董事朱晓东期末持股数量为210,000股,较期初增加60,000股,变动原因为2020年度权益分派[77] - 副总裁高军期末持股数量为420,000股,较期初增加120,000股,变动原因为2020年度权益分派[77] - 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沈晓炜期末持股数量为420,000股,较期初增加120,000股,变动原因为2020年度权益分派[77] - 财务负责人郦珺期末持股数量为140,000股,较期初增加40,000股,变动原因为2020年度权益分派[77]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总数期末为1,190,000股,较期初增加340,000股[77]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639.69万元[87] - 董事长兼总裁杨卫东税前报酬最高为289.78万元[86] - 副总裁高军税前报酬为260.59万元[87] - 董事兼副总裁朱晓东税前报酬为241.22万元[86] - 董事兼副董事长杨玉英税前报酬为223.63万元[86] - 董事兼副董事长马国林税前报酬为185.53万元[86] - 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沈晓炜税前报酬为149.85万元[87] - 财务负责人郦珺税前报酬为149.25万元[87] - 三位独立董事高长有、潘煜双、费锦红税前报酬均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