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85.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5.09%[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1.62%[1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8.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9.05%[14]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总额285.57亿元,同比增长165.09%[32] - 2021年营业总收入为285.57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107.73亿元人民币增长165.1%[191] - 2021年净利润为60.13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16.58亿元人民币增长262.7%[192] - 2021年营业利润为69.77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19.13亿元人民币增长264.7%[19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0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16.61亿元增长261.5%[193]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为38.6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20.47亿元增长88.6%[195] - 母公司营业利润为10.4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8.82亿元增长18.0%[195] - 母公司净利润为9.1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9.05亿元增长0.8%[19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10.9亿元,同比增长126.91%[23] - 营业成本中材料成本占比76.63%,金额131.06亿元[38] - 研发投入10.91亿元,同比增长126.91%[45][47] - 销售费用大幅下降77.70%至6000.77万元[44] - 财务费用增长166.01%至5.02亿元[45] - 2021年研发费用为10.91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4.81亿元人民币增长126.8%[192] - 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对利润总额影响为-8724.95万元[141] - 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对净利润影响为-7223.63万元[14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功能化学品设计产能290万吨,产能利用率103.15%,在建产能127万吨[26] - 高分子新材料设计产能101万吨,产能利用率63.64%,在建产能65万吨[26] - 新能源材料设计产能22万吨,产能利用率96.36%,在建产能25万吨[26] - 功能化学品收入193.8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67.88%,同比增长281.67%[32] - 高分子新材料收入27.1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52%,同比增长218.39%[32] - 新能源材料收入2.3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0.82%,同比增长0.97%[32] - 化学品及新材料行业营业收入260.88亿元,同比增长155.52%[34] - 功能化学品产品收入193.85亿元,同比增长281.67%[34] - 化学品及新材料行业销量317.55万吨,同比增长92.74%[36] - 功能化学品和高分子新材料系列产品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210,472.68万元,占总收入77.41%[180] - 双氧水和(聚)丙烯等其他产品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45,231.24万元,占总收入22.59%[180] 各地区表现 - 境内收入231.8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81.18%,同比增长130.88%[32] - 境外收入53.7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18.82%,同比增长632.92%[32] - 境外业务收入52.93亿元,同比增长622.01%[3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806.08%至36.68亿元,主要因利润增加及应收票据背书转让影响[4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04亿元,同比改善5.14%[4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67.38%至31.23亿元,主要因项目贷款净增加额减少[48] - 固定资产大幅增加至127.41亿元,占比26.17%,主要因连云港石化项目转固[51] - 在建工程减少至78.92亿元,占比16.21%,同比下降21.20%,同样因项目转固[51] - 长期借款增至134.74亿元,占总资产27.67%,主要因增加项目借款[51] - 公司流动比率从1.21提升至1.88,同比增长55.37%[178]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0.20%,较上年末57.82%增长2.38%[178] - 公司利息保障倍数从4.39提升至9.4,同比增长114.12%[17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2020年的-5.195亿元改善至2021年的36.684亿元[19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2021年为-40.039亿元,较2020年的-42.208亿元略有改善[19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1年为31.225亿元,较2020年的95.738亿元大幅下降[198] 研发投入与人员 - 研发人员数量813人,同比增长164.82%[46] - 技术研发团队规模达813人[23] 采购与供应链 - 烷烃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为48.15%,下半年平均价格4836元/吨[24] - 多元醇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为27.23%,下半年平均价格13307元/吨[24]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总额75.27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3.07%[42] 项目投资与建设 - 连云港石化二阶段项目包含73万吨/年环氧乙烷装置[22] - 电池级碳酸酯项目包含6万吨DMC和5万吨EC产能[23] - 平湖基地新建18万吨/年丙烯酸及30万吨/年丙烯酸酯装置[23] - 绿色新材料产业园包含15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酯装置[22] - 碳酸酯生产预计每吨可消耗0.6吨二氧化碳[23] - 环氧乙烷配套项目包含40万吨/年聚苯乙烯装置[22] - 卫星能源年产45万吨丙烯及30万吨聚丙烯二期项目投资进度达94.91% 累计投入151,358.72万元[63] - 年产12万吨高吸水性树脂扩建项目投资进度96.22% 累计投入20,217.06万元[63] - 连云港石化年产135万吨PE、219万吨EOE和26万吨ACN联合装置项目投资完成100% 累计投入297,644.36万元[63] - 卫星能源年产45万吨丙烯项目未达预期效益30,011.97万元 主要因原料价格波动[63] 子公司业绩 - 卫星能源2021年实现净利润67,720.39万元[67] - 平湖石化2021年实现净利润257,205.63万元[67] - 连云港石化2021年实现净利润161,245.26万元[67] 股东与股权 - 控股股东浙江卫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595,026,712股,持股比例为34.59%[161] - 股东YANG YA ZHEN持股数量为200,200,000股,持股比例为11.64%[161]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126,092,500股,持股比例为7.33%[161] - 嘉兴茂源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71,400,000股,持股比例为4.15%[161] - 共青城胜帮凯米投资合伙企业持股数量为44,775,059股,持股比例为2.60%[161] - 中国人寿资管产品持股数量为29,634,443股,持股比例为1.72%[161] - 澳门金融管理局持股数量为21,033,018股,持股比例为1.22%[161] - 控股股东浙江卫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质押股份数量为104,230,000股[161] - 有限售条件股份从变动前161,461,515股(占比13.17%)减少至变动后5,381,040股(占比0.31%)[154] - 无限售条件股份从变动前1,064,073,806股(占比86.83%)增加至变动后1,714,690,489股(占比99.69%)[154] - 股份总数从1,225,535,321股增加至1,720,071,529股增幅40.4%[154]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2,835户[159] - 前上一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5,300户[159] 高管与薪酬 - 董事朱晓东期末持股数量为210,000股,较期初增加60,000股[77] - 副总裁高军期末持股数量为420,000股,较期初增加120,000股[77] - 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沈晓炜期末持股数量为420,000股,较期初增加120,000股[77] - 财务负责人郦珺期末持股数量为140,000股,较期初增加40,000股[77]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总数达1,190,000股[77]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639.69万元[87] - 董事长兼总裁杨卫东税前报酬最高,为289.78万元[86] - 副总裁高军税前报酬为260.59万元[87] - 董事兼副总裁朱晓东税前报酬为241.22万元[86] - 董事兼副董事长杨玉英税前报酬为223.63万元[86] - 董事兼副董事长马国林税前报酬为185.53万元[86] - 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沈晓炜税前报酬为149.85万元[87] - 财务负责人郦珺税前报酬为149.25万元[87] - 三位独立董事高长有、潘煜双、费锦红各自税前报酬均为7.37万元[87] 员工情况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3409人,其中母公司918人,主要子公司2491人[99] - 生产人员1680人,占比49.3%;技术人员1105人,占比32.4%;行政人员411人,占比12.1%[99] - 大学学历员工2101人,占比61.6%;硕士及以上学历120人,占比3.5%[99] 分红与激励 - 公司以1,716,647,629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0元(含税)并转增4股[3] - 公司拟以总股本1,716,647,629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元(含税)[102][106] - 现金分红总额为600,826,670.15元(含税)[104] - 公司拟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股[102][106] - 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50名激励对象190万股[107] - 2018年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7.44元/股[107] - 2019年预留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调整为7.35元/股[107] - 2019年向4名激励对象授予22万股预留限制性股票[107] - 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锁期解锁48名激励对象546,000股占总股本0.05%[108] - 2019年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由7.44元/股调整为7.35元/股[108] - 2019年回购注销2名离职激励对象80,000股限制性股票[108] - 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解锁期解锁48名激励对象546,000股占总股本0.05%[108] - 2020年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解锁4名激励对象66,000股占总股本0.006%[108] - 因疫情影响调整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个解除限售期[108] - 股东YANG YA ZHEN持有3%以上股份提请修订激励计划业绩考核指标[108] - 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个解锁期解锁条件成就,48名激励对象可解锁71.344万股,占总股本0.0414%[109] - 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部分第二个解锁期解锁条件成就,4名激励对象可解锁9.24万股,占总股本0.0054%[109] - 回购注销未满足解锁条件的限制性股票34.272万股,回购价格调整为5元/股[109]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92名激励对象307万股,授予价格15.88元/股[109] - 因2020年度权益分派,2021年激励计划回购数量由4.5万股调整为6.3万股,回购价格由15.88元/股调整为11.22元/股[109] - 2021年激励计划预留部分授予数量由30.7万股调整为42.98万股,授予价格由15.88元/股调整为11.22元/股[109] - 向6名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限制性股票42.98万股,授予价格11.22元/股[110] - 公司建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绩效挂钩的考核机制,采用底薪加年终绩效奖金制度[110] - 实施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相关议案经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111] 公司治理 - 2021年公司共召开5次股东大会[71] - 2021年公司共召开11次董事会会议[71] - 董事会设7名董事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42.9%[71] - 2021年审计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71] - 2021年战略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71] - 2021年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71] - 2021年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71] - 2021年公司共召开10次监事会会议[71] - 监事会设3名监事其中职工监事1名占比33.3%[71] - 2021年5月7日实地调研接待特定对象讨论生产经营情况[69]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5.85%[75]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3.55%[75]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0.85%[75]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5.10%[75] - 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4.93%[75] - 审计委员会2021年召开5次会议,审议季度审计报告和定期财务报告[93][95][96]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96] - 提名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财务负责人提名和对外投资框架协议[97] - 战略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审议年度经营计划和对外投资事项[97] - 公司董事未对有关事项提出异议,独立董事建议均被采纳[92] - 监事会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98] - 公司建立覆盖各项业务活动的内控管理体系,由审计监察部牵头识别供应链经营风险[111]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比例为100%[114]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0%[114] - 公司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均为0个[115] - 公司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均为0个[115] 环境与社会责任 - 公司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为22.9345吨,远低于核定的33.451吨[118] - 公司废水氨氮排放总量为0.2169吨,远低于核定的3.345吨[118] - 公司废气VOCs(以非甲烷总烃计)排放总量为59.1613吨,远低于核定的279.446吨[118] - 子公司平湖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废水COD排放总量为62.837吨,低于核定的150.45吨[120] - 子公司平湖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废气VOCs排放总量为57.131吨,远低于核定的323.21吨[120] - 所有报告单位均无超标排放情况[118][119][120] - 浙江卫星能源有限公司2021年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82.42吨,氨氮排放量13.19吨[121] - 浙江卫星能源有限公司2021年废气排放量:二氧化硫(SO2)51.21吨,氮氧化物(NOx)377.97吨,颗粒物52.77吨,VOCs 243.12吨[121] - 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一阶段)2021年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187.31吨,氨氮排放量5.89吨,总氮排放量17.66吨[122] - 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一阶段)2021年废气排放量:二氧化硫(SO2)345.43吨,氮氧化物1218.11吨,颗粒物194.34吨,VOCs 478.02吨[122] - 公司建设有16套废气治理设施,包括11套工艺废气处理系统和1套废液焚烧装置尾气处理系统[122] - 公司拥有两套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分别为1800吨/天和1300吨/天,外排废水COD控制在≤60mg/L[123] - 公司建有4处标准化危废仓库,合计面积520.5平方米[123] - 浙江友联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550吨/天[123] - 平湖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有12套废气治理设施,包括6套工艺废气处理系统[123] - 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建设有19套工艺废气处理系统,并建有1000平方米危废仓库[123] - 卫星化学新建8000立方米丙烯酸及8000立方米丙烯酸丁酯储罐等技改项目于2016年8月完成环保验收[124] - 公司9800吨/年丙烯酸及酯类重组分循环利用项目于2016年3月完成环保验收[124] - 年产9万吨功能性高分子乳液技改项目于2016年8月完成环保验收[124] - 年产12万吨高吸水性树脂扩建项目二期于2018年完成环保验收[124
卫星化学(002648)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