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为6.09亿元,同比微增0.73%[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扭亏为盈,达1611.13万元,同比大幅改善102.35%[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仍为亏损1.14亿元,但同比收窄83.44%[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达2771.92万元,同比改善113.53%[23] - 总资产减少17.44%至12.12亿元[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9%,较上年-61.63%实现根本性好转[23] - 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5.24亿元,主营业务保持稳定[24]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928.99万元,与上年度基本持平[7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11.13万元[7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397.15万元,同比亏损幅度收窄83.44%[74] - 非经常性损益为13,008.29万元,同比增长4367.17%,主要来自土地收储补偿[74] - 总资产121,216.14万元,同比下降17.44%[7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1,502.54万元,同比增长1.55%[75] - 负债总额55,023.81万元,资产负债率为45.39%,较上期末下降2.18%[75] - 营业收入合计60928.99万元,同比增长0.73%[8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71.9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13.53%[9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538.38万元,同比下降51.78%[9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369.08万元,同比改善51.71%[9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1903.77万元,同比激增902.68%[97] - 货币资金增长375.17%至1.5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18%升至12.56%,主要因土地收储补偿款1.8亿元[102] - 应收账款下降61.76%至4883.74万元,计提子公司坏账准备2750.38万元[102] - 固定资产减少27.05%至3.03亿元,因报废损失1677.64万元及减值3807.3万元[102][103] - 使用权资产减少96.67%至25.46万元,计提子公司减值477.09万元[103] - 短期借款减少47.22%至1.17亿元,归还借款1.04亿元[103] - 其他应收款减少96.70%至607.66万元,计提子公司坏账准备1.66亿元[104] - 存货保持1.37亿元无重大变化,占总资产比例微增0.76%至11.30%[102] - 投资性房地产增至6457.15万元,占比上升1.57%至5.33%[102] - 其他应付款增长171.07%至5503.21万元,因确认员工持股回购负债3365.38万元[103] - 信用减值损失为-1.877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达182.21%[100] - 资产减值损失为-5952.18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57.78%[100] - 投资收益为3714.85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36.06%[100] - 第四季度单季亏损1.99亿元,显著拉低全年盈利表现[28]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达1.40亿元,主要来自土地收储补偿[29][30]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920.89万元[30] - 计提各类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及盘亏报废资产共计29,205.76万元[74] 成本和费用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9.50%至1351.09万元,主要因产品售后费用增加[93]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1.83%至382.63万元,主要因短期借款减少导致利息费用降低[93]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104.18%至-43.82万元,主要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影响(增加440万元)及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770.55万元)[9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71%至1760.40万元[93] - 管理费用同比微增0.65%至7546.87万元[93] - 研发投入金额为1760.4万元,同比增长3.71%[9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89%,同比上升0.08个百分点[9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文化演艺业务及健康管理服务业务近两年处于停滞状态[46] - 乘用车保险杠产量同比增长271.26%至65.49万台销量同比增长258.30%至64.28万台[61][62] - 商用车铜质散热器产量同比下降63.64%至0.16万台销量同比下降36.11%至0.23万台[61][62] - 乘用车铝质暖风机产量同比下降39.41%至27.49万台销量同比下降40.52%至29.16万台[61][62] - 新能源汽车保险杠销售收入38,457,065.47元产量28.92万套销量25.85万套[64] - 乘用车其他注塑件产量同比下降38.37%至34.24万套销量同比下降41.87%至28.76万套[61][62] - 商用车、乘用车中冷器产量同比增长25.52%至19.97万台销量同比增长20.65%至19.80万台[61] - 新能源汽车换热器销售收入7,429,124.61元产量8.85万台销量7.84万台[64] - 公司汽车零部件产品销售收入51366.17万元,同比增长2.52%[76] - 热交换器产品销售收入35649.92万元,同比下降10.24%[76] - 外饰件产品销售收入15716.25万元,同比增长51.32%[76] - 汽车行业收入51366.17万元,占总收入84.3%,同比增长2.52%[82] - 保险杠产品收入11846.31万元,同比增长152.22%[82] - 车用暖风机收入4610.73万元,同比下降38.34%[82] - 材料销售收入6894.6万元,同比下降13.25%[82] - 租赁业务收入1156.94万元,同比增长56.12%[82] - 中冷器收入2951.12万元,同比增长20.88%[82] - 公司汽车行业营业收入5.14亿元,同比增长2.52%,毛利率10.44%[85] - 保险杠业务收入1.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2.22%[85] - 材料销售收入6894.6万元,同比下降13.25%[85] - 租赁业务收入1156.9万元,同比增长56.12%[83][89] - 汽车销售量276.77万台,同比增长5.58%[86] - 保险杠配套业务产量及销量涨幅均超200%[89] - 新能源车型配套保险杠收入3845.71万元,占营收6.31%[89] - 换热器生产线年产能约400万台[55] - 暖风机生产线年产能约90万台[55] - 注塑件生产线年产能约105万套[55] - 完成低制冷剂压降平行流冷凝器研发并量产2个型号产品[94] - 国六商用车散热器已研发22个产品其中5个实现量产[94] - 国六商用车中冷器研发2个产品并实现量产[94] - 油冷器项目研发2个产品并实现量产[94] - 新能源汽车前端换热模块已开发2套产品并实现量产配套[94] 各地区表现 - 境外地区产量同比增长263.51%至2.69万台销量同比增长210.79%至2.71万台[61][62] - 境内地区产量同比增长6.38%至279.44万台销量同比增长4.90%至274.06万台[6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8] - 中汽协预测2022年汽车总销量2,750万辆同比增长5%,新能源汽车销量500万辆同比增长42%[126] - 公司拟处置持有的北京弘天51%股权[133] - 公司将继续推进向王安祥等责任方追索海南弘天损失资金[131] - 公司正式启动业绩补偿追索程序要求王安祥进行业绩补偿[132] -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公司成本形成较大压力[138] - 汽车行业受芯片短缺及疫情冲击供应链影响[138] - 2022年预计摊销股份支付费用5,783.86万元[142] - 公司一年内(至2022年12月21日)暂不符合重大资产重组条件[134] - 公司未分配利润为负值,未弥补亏损达6.23亿元[141] - 公司存在多起法律诉讼事项可能对经营业绩产生影响[135] - 公司对大姚麻王的3,800万元投资款能否收回存在不确定性[135] - 北京弘天自2020年起处于停业状态[136] - 恐龙演艺项目自2019年4月起持续停演[137] - 公司股票自2020年7月2日起被实行其他风险警示(ST)[134][153] - 海南弘天违规对外担保金额达4.66亿元[151][153] - 公司因信息披露违规于2021年8月31日受广西证监局行政处罚[151][153] - 公司于2021年12月21日受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处分[151][153] - 王安祥及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北京弘天资金合计约5.42亿元[136] - 北京弘天2019至2021年累计经营性净利润为-64,882.22万元,完成业绩承诺的-108.14%[136] - 北京弘天原实际控制人王安祥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合计约5.42亿元导致公司停业[60] - 王安祥承诺于2020年6月30日前解除4.66亿元(2.96亿+1.7亿)存单质押或现金置换[200] - 王安祥进一步承诺于2020年10月31日前现金偿还海南弘天4.66亿元及年利率10%的利息[200] - 截至报告期末王安祥仍未兑现还款承诺,公司未能追回任何款项[200] - 海南弘天就1.46亿元担保损失向广州中院提起诉讼,2021年11月5日一审败诉[200] - 海南弘天已就1.46亿元担保案向广东高院提起上诉[200] - 王安祥于2019年10月28日及29日违规安排海南弘天与广州银行珠江支行签订两份《存单质押合同》,涉及金额分别为1.46亿元和1.5亿元[200] - 违规质押存单总金额达2.96亿元,为阜新久宝能源有限公司提供担保[200] - 另存在1.7亿元银行存款定期存单质押为阜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担保[200] - 公司因该等款项存在重大坏账风险,在2020年和2021年分两年全额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00] 子公司和参股公司表现 - 持有北京盖娅互娱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48%股权[56] - 持有广西北部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0.31%股权[56] - 持有重庆八菱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49%股权[56] - 持有南宁全世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49%股权[56] - 持有深圳市王博智慧厕所革新技术有限公司20%股权[56] - 持有大姚麻王科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2%股权[57] - 青岛八菱科技有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负414468.98元人民币[114] - 青岛八菱科技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为4026523.76元人民币[114] - 青岛八菱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为79140720.34元人民币[114] - 柳州八菱科技子公司营业收入为2.18亿元,净利润为721.19万元[115] - 印象恐龙文化子公司净亏损为6115.36万元,亏损同比扩大28.1%[115][116] - 南宁八菱投资基金子公司净亏损为3321.18万元[116] - PT.BALING TECHNOLOGY INDONESIA子公司净亏损为71.62万元[116] - 北京弘润天源基因生物子公司净亏损为2.09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3.9%[116] - 重庆八菱汽车配件参股公司净利润为8464.43万元[116][117] - 南宁全世泰参股公司净利润为420.41万元[117] - 深圳市王博智慧厕所参股公司净亏损为39.61万元[117] - 青岛八菱2021年营业收入402.65万元,净利润亏损41.45万元[118] - 柳州八菱2021年营业收入19,367.27万元同比增长53.76%,净利润701.63万元同比增长193.10%[118] - 印象恐龙确认坏账损失17,623.71万元[119],计提资产减值损失3,807.30万元[120],确认报废损失1,677.64万元[120] - 印象恐龙2021年净利润亏损7,832.56万元,停演期间承担费用2,002.47万元[121] - 南宁八菱投资基金2021年净利润亏损4,228.06万元,亏损幅度增加89.88%[121] - 北京弘天2021年净利润亏损23,795.56万元,计提坏账准备16,254.33万元[122]和2,750.38万元[122],盘亏报废资产2,814.94万元[123] - 重庆八菱2021年营业收入85,974.20万元同比增长17.34%,净利润7,132.65万元同比增长56.54%[123] - 重庆八菱营业收入平均毛利率17.44%同比增加2.86个百分点[124] - 南宁全世泰2021年营业收入4,817.27万元,净利润360.53万元[124] - 北京弘天2019年至2021年累计经营性净利润为-64,882.22万元,实现累计业绩承诺的-108.14%[132] - 海南弘天资金被违规用于对外担保,担保金额合计4.66亿元,占公司2019年经审计净资产的32.05%[134] - 王安祥及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北京弘天及其子公司资金合计约5.42亿元[134]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南宁八菱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等6家企业[171] - 公司参股公司包括重庆八菱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等2家企业[171]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法定代表人顾瑜兼任董事会秘书职务[20]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7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42.9%[147] - 报告期内召开董事会会议8次[147] - 报告期内召开监事会会议5次[148] - 公司建立了员工持股计划覆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149] - 公司指定巨潮资讯网为指定信息披露网站[150]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2.19%[158]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2.11%[158]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4.47%[158] - 董事长兼总经理顾瑜持有公司股份24,688,427股[160] - 副董事长刘汉桥持有公司股份1,212,464股[160] - 财务总监黄生田持有公司股份1,937,963股[160] - 副总经理杨经宇持有公司股份319,108股[160] - 副总经理黄缘持有公司股份1,069,108股[160] - 监事会主席魏远海持有公司股份105,900股[160]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末合计持股29,405,504股[160] - 公司副总经理黄缘因个人原因于2021年9月29日辞去董事会秘书职务[169] - 公司职工代表监事黄国伟因工作调动于2022年2月9日辞去监事职务[168] - 公司财务总监黄生田兼任北京弘润天源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165][171] - 公司副总经理杨经宇兼任印尼八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170] - 公司副董事长刘汉桥兼任南宁科菱商务信息咨询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监事[164][170] - 公司独立董事岑勉在明德传媒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并领取报酬[171] - 公司独立董事卢光伟在广西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及总经理并领取报酬[171] - 公司总经理顾瑜在5家子公司及2家参股公司兼任法定代表人、董事或总经理职务[170] - 公司2021年向11名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支付薪酬总额340.9万元[175] - 董事长兼总经理顾瑜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91.67万元[176] - 副董事长刘汉桥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26.06万元[176] - 董事兼副总经理杨经宇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62.35万元[176] - 董事兼财务总监黄生田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37.06万元[176] - 3名独立董事2021年税前报酬均为7.8万元[176] - 监事会主席魏远海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27.14万元[176] - 副总经理兼时任董事会秘书黄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29.81万元[176] - 2021年公司董事会共召开8次会议[177][178] - 审计委员会年内召开5次会议,审议16项重大财务及内控议案[182][183] - 监事会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184]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持有公司股票9,933,789股,占总股本3.51%[192]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累计买入金额293,690,525.76元[192] - 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持有公司股票3,615,134股,占总股本
ST八菱(002592)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