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为6.09亿元,同比增长0.73%[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11.13万元,相比2020年亏损6.85亿元大幅改善,同比增长102.35%[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4亿元,相比2020年亏损6.88亿元收窄83.44%[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71.92万元,相比2020年-2.05亿元增长113.53%[23] - 2021年末总资产为12.12亿元,同比下降17.44%[23]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15亿元,同比增长1.55%[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9%,相比2020年-61.63%提升103.72个百分点[23] - 营业收入60928.99万元,与上年度基本持平[7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1.13万元[7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397.15万元,同比亏损幅度收窄83.44%[71] - 非经常性损益13008.29万元(税后),同比增长4367.17%[71] - 总资产121216.14万元,较上期末减少25597.02万元,同比下降17.44%[7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1502.54万元,同比增长1.55%[72] - 负债总额55023.81万元,较上期末减少14820.85万元[72] - 资产负债率为45.39%[7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激增902.68%至11903.77万元[93] - 货币资金较年初增长375.17%至1.5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0.38个百分点,主因收到土地补偿款1.8亿元[99] - 应收账款较年初下降61.76%至4883.74万元,主因催收货款及计提坏账准备2750.38万元[99] - 固定资产较年初减少27.05%至3.03亿元,主因报废损失1677.64万元及减值3807.3万元[99] - 短期借款较年初减少47.22%至1.17亿元,主因归还借款1.04亿元[99] - 其他非流动资产下降94.24%,核销预付长期资产购置款567.2万元[100] - 其他应付款增加171.07%,确认员工持股计划回购义务负债3,365.38万元[100]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减少89.67%,归还光大信托借款2,600万元[100] - 库存股减少79.38%,减少金额为回购限售股成本与员工持股计划授予日股价差额[100] - 其他应收款减少96.70%,对子公司北京弘天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1.66亿元[100] - 无形资产减少1,131.27万元,因100生产基地土地被政府收储[100] - 信用减值损失达1.88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82.21%,主因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96] - 资产减值损失5952.18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57.78%,主因存货跌价及长期资产减值[96] - 销售费用13.51百万元,同比增长29.50%[89] - 所得税费用-0.44百万元,同比下降104.18%[8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113.53%至2771.92万元,主要因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减少1.712亿元[9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1.78%至20538.38万元,主因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减少89.49%[9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51.71%至-11369.08万元,主因归还借款减少11658.83万元及利息支出减少1483.29万元[94] - 公司2021年末合并未分配利润为负值,未弥补亏损达6.23亿元[185] - 未弥补亏损金额为6.23亿元[136] 成本和费用 - 计提各类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及盘亏报废资产共计29205.76万元[71] - 研发投入金额为1760.4万元,同比增长3.71%[9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89%,较上年增加0.08个百分点[91]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为0%,无资本化金额[92] - 股份支付总成本约9473.54万元[137] - 2022年预计摊销股份支付费用5783.86万元[137] - 2023年预计摊销股份支付费用2285.94万元[137] - 2024年预计摊销股份支付费用921.75万元[137] - 2021年实际摊销股份支付费用481.99万元[137] - 2021年度摊销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股份支付费用481.99万元[191] - 2022年度预计摊销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股份支付费用5,783.86万元[191] - 2023年度预计摊销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股份支付费用2,285.94万元[192] - 2024年度预计摊销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股份支付费用921.75万元[19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乘用车保险杠产量同比增长271.26%至65.49万套,销量同比增长258.30%至64.28万套[60] - 乘用车铝质散热器产量同比增长2.98%至130.55万台,销量同比增长4.67%至133.21万台[60] - 商用车铜质散热器产量同比下降63.64%至0.16万台,销量同比下降36.11%至0.23万台[60] - 乘用车铝质暖风机产量同比下降39.41%至27.49万台,销量同比下降40.52%至29.16万台[60] - 新能源汽车保险杠产量28.92万套,销售收入38,457,065.47元[63] - 新能源汽车其他注塑件产量9.41万套,销售收入10,950,010.14元[63] - 新能源汽车换热器产量8.85万台,销售收入7,429,124.61元[63] - 公司汽车零部件产品销售收入5.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2%[73] - 热交换器产品销售收入3564.9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24%[73] - 外饰件产品销售收入1571.6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32%[73] - 保险杠产品销售收入1.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2.22%[77] - 车用暖风机销售收入4610.7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34%[77] - 租赁业务收入1156.9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12%[77][79] - 材料销售收入6894.6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25%[77][79] - 汽车行业营业收入513.66百万元,同比增长2.52%[81] - 保险杠营业收入118.46百万元,同比增长152.22%[81] - 保险杠营业成本100.62百万元,同比增长125.18%[81][84] - 材料销售营业收入68.95百万元,同比下降13.25%[81] - 汽车行业销售量276.77万台,同比增长5.58%[82] - 公司文化演艺业务因剧场搬迁自2019年起处于停演状态[57] - 恐龙项目自2019年4月8日起停演,剧场重建尚未完成[130][133] - 完成开发2个型号低制冷剂压降平行流冷凝器并量产[90] - 开发22个国六商用车散热器产品,其中5个实现量产[90] - 开发2个国六商用车中冷器产品并实现量产[90] - 开发2套新能源汽车前端换热模块并量产配套[90] 各地区表现 - 境外地区产量同比增长263.51%至2.69万台,销量同比增长210.79%至2.71万台[60] - 境内地区汽车零部件产量同比增长6.38%至279.44万台[60] - 境内销售收入占比97.82%,金额5.96亿元人民币[79] - 境外销售收入1326.1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6%[79] 子公司和投资表现 - 子公司北京弘天因资金占用5.42亿元导致2020年起停业[59] - 公司持有北京盖娅互娱约4.48%股权共730万股[56] - 公司持有广西北部湾银行约0.31%股权共2464万股[56] - 公司持有重庆八菱汽车配件49%股权[56] - 公司持有南宁全世泰汽车零部件49%股权[56] - 公司持有深圳市王博智慧厕所革新技术20%股权[56] - 公司持有大姚麻王科华生物科技22%股权[56] - 青岛八菱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79,140,720.34元,净资产31,517,078.67元,营业收入4,026,523.76元,净亏损414,468.98元[113] - 柳州八菱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217,988,320.54元,净资产114,310,887.34元,营业收入193,672,730.21元,净利润7,016,342.73元[113] - 印象恐龙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资产71,016,307.78元,净资产-131,375,074.81元,净亏损97,911,461.99元[113] - 南宁八菱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总资产294,258,146.41元,净资产294,258,146.41元,净亏损42,280,561.02元[114] - PT.BALING TECHNOLOGY INDONESIA总资产6,167,255.46元,净资产-232,645.12元,营业收入4,314,719.09元,净亏损790,245.09元[114] - 北京弘润天源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资产4,235,335.28元,净资产-108,371,666.86元,净亏损237,955,613.00元[114] - 重庆八菱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收入9.37亿元,净利润1546.65万元[115] - 南宁全世泰零部件有限公司营业收入3113.35万元,净利润420.41万元[115] - 深圳市王博智慧厕所新技术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99.62万元,净亏损39.61万元[115] - 青岛八菱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402.65万元,净亏损41.45万元[116] - 柳州八菱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53.76%,净利润701.63万元同比增长193.10%[117] - 印象恐龙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确认坏账损失1.76亿元,计提资产减值损失3807.30万元,固定资产报废损失1677.64万元[118] - 南宁八菱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净亏损4228.06万元,亏损幅度同比增加89.88%[119] - 印尼八菱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431.47万元,净亏损79.02万元[119] - 北京弘天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91.92万元,净亏损2.38亿元[119] - 北京弘天计提关联方资金占用坏账准备1.63亿元,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750.38万元,资产盘亏报废损失2814.94万元[120] - 重庆八菱汽车配件2021年营业收入85,974.20万元同比增长17.34% 净利润7,132.65万元同比增长56.54%[121] - 重庆八菱汽车配件平均毛利率17.44%同比增加2.86个百分点 公司持股49%确认投资收益3,495万元[121] - 重庆八菱财务费用同比减少293万元 主要因利息支出减少330万元[121] - 南宁全世泰汽车零部件2021年营业收入4,817.27万元 净利润360.53万元 公司持股49%确认投资收益176.66万元[121] - 王博智慧厕所2021年营业收入11.82万元 净利润-39.6万元 处于研发阶段未大量投产[122] - 报告期投资额0元,较上年同期2,300万元下降100%[103] - 100生产基地整体搬迁改造项目投入1,691.86万元,累计投入1,691.86万元,进度7.72%[10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1年度财务报告被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6] - 公司2021年度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被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6]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8] - 公司2021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85][186] - 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成本造成压力,主要涉及铝铜钢塑料等[135] - 汽车行业受芯片短缺、疫情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134] - 中汽协预测2022年中国汽车总销量2,750万辆同比增长5% 新能源汽车销量500万辆同比增长42%[124] - 2022年3月中国汽车产销224.1万辆和223.4万辆 同比分别下降9.1%和11.7%[125] - 2022年一季度中国汽车产销648.4万辆和650.9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2.0%和0.2%[125] - 公司回购股份296.85万股,占总股本1.05%,金额997.62万元人民币[76] - 公司2021年累计回购股份296.85万股,成交总金额997.62万元[185]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追索被占用款项和担保损失资金[149] - 公司建立完善北京弘天财务管理制度和关联交易决策制度[149] - 公司收回北京弘天和海南弘天印章及营业执照统一管理[149] - 公司通过子公司管理制度加强风险控制和合规经营[200] - 公司已启动法律追偿程序但未能追回任何款项[198] - 公司采取财产保全和法律诉讼等追偿措施[197] - 公司要求王安祥业绩补偿并追偿回购大姚麻王22%股权涉及款项3,800万元及利息[122][129] - 王安祥承诺以年利率10%支付利息但未兑现还款承诺[197] 审计和内部控制问题 - 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行政处罚,2022年12月21日前不符合重大资产重组条件[132] - 公司股票自2020年7月2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131] - 公司股票自2020年7月2日起被实行其他风险警示(ST)[148] - 公司于2021年9月2日收到广西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166] - 公司于2021年12月21日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处分[166] - 公司因子公司违规担保及资金占用问题受广西证监局行政处罚及深交所公开谴责[195] - 王安祥擅自使用海南弘天4.66亿元违规对外担保导致公司被处罚[146][148] - 公司因未披露关联交易和对外担保信息受广西证监局行政处罚[146][148] - 海南弘天违规对外担保金额达4.66亿元,占2019年审计净资产32.05%[131] - 违规担保总额达2.96亿元和1.7亿元两笔合计4.66亿元[197] - 公司已对4.66亿元款项全额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97] - 违规担保导致存款被划走,构成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98] - 王安祥及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北京弘天资金合计约5.42亿元[131][133] - 报告期内子公司北京弘天资金占用问题延续未能解决[200] - 北京弘天及其子公司2019-2020年发生违规担保及资金占用导致公司利益受损[194] - 北京弘天代王安祥偿还迪秀贸易借款,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98] - 对安杰玛商贸预付账款3280.40万元,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98] - 预付账款按年化10%计息,但款项仍未收回[198] - 2020年和2021年分两年对相关款项按单项全额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98] - 资金被划转导致海南弘天2.96亿元存款损失[197] - 相关款项存在重大坏账风险且回收具有不确定性[197] - 截至报告日仍未追回任何被占用的资金[197] - 公司对大姚麻王3,800万元投资款回收存在不确定性[132] - 海南弘天1.46亿元担保损失诉讼被广州中院一审驳回[197] - 公司就1.70亿元担保损失向王安祥追索但被法院裁定驳回[197] - 王安祥违规质押海南弘天1.46亿元和1.5亿元定期存单为阜新久宝能源提供担保[197] 员工持股和激励计划 - 员工持股计划涉及1682.69万股股份[137]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持有公司股票532.39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19%[188] - 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持有公司股票83.06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29%[188] - 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持有公司股票1682.69万股,占总股本比例5.94%[188]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初始买入成本为2.94亿元,均价29.56元/股[188] - 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初始买入成本为1.23亿元,均价33.99元/股[188] - 董事刘汉桥期末持有员工持股计划200.87万股,占总股本0.71%[189] - 监事黄进叶期末持有员工持股计划235.78万股,占总股本0.83%[189]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累计出售公司股票9,401,401股,报告期内减持380,000股,尚持有532,388股(占总股本0.19%)[190] - 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累计出售公司股票2,784,500股(全部为报告期内减持),尚持有830,634股(占总股本0.29%)[190] - 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通过非交易过户获得16,826,900股回购股票,确认股份支付成本约9
ST八菱(002592)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