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23.55亿元,较2020年增长22.13%[20]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41.28万元,较2020年下降80.39%[20]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05.08万元,较2020年下降77.80%[20]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65亿元,较2020年下降499.87%[20]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0.05元/股,较2020年下降81.48%[20] - 2021年稀释每股收益0.05元/股,较2020年下降81.48%[20]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5%,较2020年下降5.89%[20] - 2021年末总资产36.30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9.13%[20]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3.44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04%[21]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3.6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01%[42]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4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0.39%[42]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23.55亿元,同比增长22.13%[52] - 2021年其他收入5.31亿元,同比增长183.46%[52] - 2021年销售费用为3139万元,同比增长88.70%[62] - 2021年管理费用为6225万元,同比增长61.57%[62] - 2021年财务费用为2331万元,同比增长23.46%[62] - 2021年研发费用为8590万元,同比增长34.02%[62] - 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21人,较2020年增长30.11%[65] - 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为8590万元,较2020年增长34.02%[65]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65亿元,同比下降499.87%[66]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1.37亿元,同比下降164.58%[66] - 货币资金期末金额471,914,252.27元,占总资产比13.00%,较上期占比下降7.71%[69] - 应收账款期末金额1,016,032,905.07元,占总资产比27.99%,较上期占比上升6.74%[6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初95,000,000.00元,本期购买27,703,946.48元,期末122,703,946.48元[71] - 衍生金融资产期初6,632,250.0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 -6,566,996.50元,期末65,253.50元[71] 公司各季度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09亿元、5.67亿元、7.96亿元、5.91亿元[24] - 公司2021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19亿元、0.29亿元、22.38万元、 - 0.23亿元[24] - 公司2021年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0.55亿元、 - 1.44亿元、 - 1.81亿元、2.15亿元[24] 公司分红与募集资金相关情况 - 公司计划2021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2020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58,971.19万元,本期已使用7,775.54万元,累计已使用29,532.54万元[76] - 2021年度募集资金项目本年投入77,755,455.61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累计投入295,325,473.80元[7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余额20,000,000.00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172,246,803.98元[7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利息收入与财务手续费净额8,381,783.38元,期末余额110,521,393.41元[77]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0,占比0.00%[76] 行业发展情况 - 2018 - 2020年全国电线电缆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由3817家上升至4009家[30] - 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已步入成熟阶段,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正处于发展期[31] - 电线电缆行业发展与国民经济景气度相关,整体无明显季节性;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无明显周期性[32] - 航空零部件制造生产周期一般为8 - 12个月,公司收入通常下半年占比较高[33] - 国家加大新基建领域投入,电线电缆行业市场需求逐年增加,规模继续扩大[33] - 资本市场加入使电线电缆企业生产设备更新换代,产能效率和研发能力提高[33] - 电线电缆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产品同质性强,品牌溢价能力低,供给侧议价能力差,市场竞争激烈[97] - 铝加工行业市场集中度低,未来趋势是单体规模扩大、产业集中度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提升[97] 公司业务板块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电线电缆生产销售、航空零部件加工及铝基复合新材料三大板块[37] - 电线电缆业务主要客户是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铁总公司及其关联企业,采用“以销定产”和期货套保[39] - 航空零部件加工业务客户分军品和民品,军品业务量占比大,采用“来料加工”和“净额法”核算[40] - 铝基复合新材料业务采用“以销定产”,通用产品大批量生产,特殊需求多品种小批量生产[40] - 子公司成都航飞营收、利润增长较快,产品覆盖多款军民用机型[38] - 子公司通达新材料拥有多条铸轧、冷轧生产线等设备,未来业务可大幅增长[39] - 公司未来将整合电缆和铝基新材料业务,开展期货套期保值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42] 公司产品研发情况 - 公司相继研发大截面JL/G3A - 900/40 - 72/7和JL/G3A - 1000/45 - 72/7等裸导线产品,在标准、质量和产能规模上国内领先[43] - 公司在中低压及特种电缆方面,研发了阻燃B1级别电缆、70年长寿命电缆等产品,行业领先[43] - 子公司成都航飞是国内航空零部件行业首家引进德国DST智能化生产线的民营企业[44] 公司业务销售与市场情况 - 公司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成都航飞客户覆盖中航工业下属主机厂及科研院所[47] - 公司是国内主要架空裸导线生产企业之一,裸导线生产规模国内前列[47] - 公司电缆产品涉及35kV以下全系列,涵盖多种类型电缆[47] - 公司电线电缆产品应用于三峡工程等600多项国家重点线路工程[48] - 公司销售区域覆盖国内各省市自治区,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48] - 公司产品在特高压、轨道交通、清洁能源等多领域重大项目中成功应用[48][49]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14.2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60.71%[61]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11.9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55.78%[62] 各业务线营收与成本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电线电缆行业2021年营收21.98亿元,占比93.36%,同比增长26.67%[52] - 承力索等铜合金系列产品2021年营收2.53亿元,同比增长182.59%[52] - 华北地区2021年营收7.58亿元,占比32.19%,同比增长223.05%[52] - 2021年电缆销售量69479.91吨,同比下降21.94%[56] - 医疗军工产品2021年销售量50288件,同比增长15.42%[57] - 电线电缆行业2021年营业成本20.41亿元,同比增长35.89%[55] - 承力索等铜合金系列产品2021年主营业务成本2.48亿元,同比增长214.09%[59] 公司子公司财务数据情况 - 成都航飞航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资产906745401.61元,净资产822206892.47元,营业收入156277785.58元,净利润54943151.81元[84] - 洛阳万富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177428945.48元,净资产174903987.66元,营业收入8602248.87元,净利润 - 8723106.30元[84] 公司发展规划与战略 - 公司力争五年内实现年营业收入达100亿,年利税总额超10亿[42] - 公司制定“五一一”发展规划,至2025年实现经营业绩发展目标[86] - 公司将销售部门优化为国际、电网、轨交、项目事业部和市场部,开发新市场[86] - 2022年公司推进航空零部件制造基地等项目建设实现产业和产品升级[91] - 公司利用阶梯电价错峰生产降低成本,优化资金结构减少费用[92] - 电缆业务巩固特高压导线地位,拓展光伏等电缆产品市场[92] - 军工业务推进航飞项目建设,寻找优质标的加强合作[92] 公司面临的风险 - 电线电缆行业若宏观经济恶化,公司面临行业需求萎缩风险[92] - 公司电缆业务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成本和定价[95] - 成都航飞业务扩大可能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利润[95] - 新冠疫情蔓延给公司海外业务造成一定影响[100] 公司股权与治理相关情况 - 2016年3月23日公司以2.9亿元受让成都航飞100%股权,形成约2.63亿元商誉[100] - 控股股东8.01元增发,5元多点减持[101] - 大股东史先生减持2100万股[103] - 公司2021年制定和修订《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生效时间为2021年5月7日[108] - 公司2021年制定和修订《信息披露管理制度》(2021年7月),生效时间为2021年7月31日[108] - 公司2021年制定和修订《公司章程》(2021年7月),生效时间为2021年8月17日[108]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09]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1名为职工代表[109] - 公司本年度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110] - 董事会指定董事会秘书负责日常信息披露工作、接待股东来访及咨询[110] - 指定《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为公司信息披露的报纸和网站[110] - 公司治理实际状况与相关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11] - 公司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均独立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112] - 公司业务独立,与控股股东及其控制的其他单位不存在同业竞争[114] - 公司建立了独立、完整的财务核算体系和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113] - 公司拥有独立的生产经营和办公场所,各机构按职责独立运作[113]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采购、生产、销售体系,不依赖关联方生产经营[114] - 2021年8月17日任健因任期届满离任副总经理,张治中因任期届满离任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和董事,同日刘志坚被董事会聘任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和投资总监[119] - 截至2024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曲洪普获授股份22,131,003份,张治中获授股份530,000份,任健获授股份5,717,288份,史永伟获授股份100,000份,刘志坚获授股份73,300份[118] - 截至2024年相关人员持股合计从101,410,279份增至102,821,379份[119] 公司人员薪酬与履职情况 - 马红菊1991 - 1994年任洛阳市偃师县通达电料厂财务科长,2019年10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长[120] - 曲洪普1991 - 2002年先后任技术员、工程师,2010年12月至今任公司董事、总经理[121] - 史家宝2018年12月至今在公司工作,2019年5月起任董事,2019年10月起任副董事长[122] - 张治中2003 - 2007年任总经理助理,2007年12月至2021年8月任董事会秘书,2009年2月至今任副总经理[122] - 李宏伟曾任多公司财务职务,现任公司独立董事等职[122] - 王超现任河南美盈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2018年4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123] - 刘余魏曾任多公司职务,2020年5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123] - 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每年3万元/人(税后)[127] - 公司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合计201.9万元[128] - 董事长马红菊税前报酬21万元[128] - 董事、总经理曲洪普税前报酬21万元[128] - 董事、副总经理张治中税前报酬15万元[128] - 副总经理史永伟税前报酬21.06万元[128] - 独立董事王超、刘余魏、李宏伟税前报酬均为3.68万元[128] - 监事孙景要税前报酬4.57万元[128] - 监事席贤税前报酬10.12万元[128] - 职工监事、监事会主席蔡晓贤税前报酬10.01万元[128] - 2021年公司召开了多次董事会会议,如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21年01月29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于2021年12月30日召开[130][131
通达股份(002560)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