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康力电梯(002367) - 2023 Q3 - 季度财报
康力电梯康力电梯(SZ:002367)2023-10-26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2.24亿元同比下降18.23%[6]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5.06亿元同比下降8.59%[6]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52.98%[6]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50亿元同比增长71.24%[6][10] - 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74.88%[6] - 净利润同比增长71.25%至350,323,427.26元,主要由于原材料成本下降、精细化管理及投资公允价值增加[2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1.24%至350,388,521.65元,与净利润增长原因一致[22] - 营业总收入从上年同期38.35亿元降至35.06亿元,下降8.6%[88] - 公司净利润为3.503亿元,同比增长71.3%[91] - 营业利润为3.858亿元,同比增长62.5%[9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445元,同比增长71.0%[9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为3.321亿元[9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961.21%至-7,101,038.38元,因票据贴现利息减少及银行存款利息增加[22] - 营业总成本从上年同期36.18亿元降至31.50亿元,下降13.0%[88] - 营业成本从上年同期29.68亿元降至25.16亿元,下降15.2%[88] - 研发费用为1.463亿元,同比下降4.0%[91] - 销售费用为3.379亿元,同比下降3.3%[91]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72亿元同比增长170.81%[6][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70.81%至572,187,799.87元,因销售收款增加及原材料采购支出减少[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08.43%至-49,608,565.39元,因银行理财产品到期收回减少[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722亿元,同比增长170.7%[9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961万元[10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8.627亿元[10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从年初16.54亿元增至19.11亿元,增长14.8%[77] - 应收账款从年初11.66亿元增至13.69亿元,增长17.4%[77] - 存货从年初10.71亿元增至13.76亿元,增长28.5%[77] - 合同负债从年初11.61亿元增至14.95亿元,增长28.8%[80]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8.98亿元增至10.51亿元,增长17.1%[86] - 资产总额从年初67.41亿元增至73.56亿元,增长9.1%[80][86] - 总资产73.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12%[6] - 应收票据同比下降33.20%至99,944,910.12元,因承兑票据到期收回[19] - 其他流动资产同比下降50.06%至16,368,567.33元,因待抵扣进项税额减少[19]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同比增长36.68%至343,700,637.34元,因追加投资基金及公允价值增加[19] 投资收益和非经常性收益 - 政府补助贡献739.96万元非经常性收益[14] - 金融资产投资收益贡献4290.97万元非经常性收益[14]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长92.83%至40,961,214.64元,因投资基金公允价值增幅较大[22]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4096万元,同比增长92.8%[91]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94.62%至-86,154,847.71元,因应收账款余额增加及账龄延长[22] 订单和项目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有效订单总额为77.64亿元人民币[33] - 公司中标但未收到定金的项目金额合计2.30亿元人民币[33] - 成都轨道交通项目中标总额为31.84亿元人民币,其中建设期合同金额11.37亿元人民币已计入有效订单[34] - 成都轨道交通项目运维服务(质保期后)中标金额20.48亿元人民币待后续纳入统计[34] - 成都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项目合同金额8,892.49万元,已收定金889.25万元及货款1,850.75万元[37] - 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项目合同金额3.19亿元,已收定金3,186.70万元及货款907.01万元[37] - 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二期项目合同金额2.37亿元,已收定金2,368.97万元及货款600.08万元[37] - 成都轨道交通30号线一期项目合同金额2.67亿元,已收定金2,666.94万元[37] 股东和股权激励 - 王友林持有无限售条件普通股8,964.7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未披露[3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普通股3,252.56万股[30]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覆盖1,901名员工,持有股票总数30,084,286股,占公司股本总额3.77%[40] - 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覆盖8名高管,持有股票总数1,350,000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17%[40]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取消633名离职人员资格,对应份额11,296份(占总份额24.16%)[40] - 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第三解锁期解锁54万股,报告期内减持42万股,期末剩余12万股[44] - 2020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价格由6.93元/股调整为6.63元/股(2022年),后进一步调整为6.38元/股(2023年)[45][49] - 2020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授予第一个行权期行权586,500份,58名激励对象参与行权[48] - 2020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二个行权期行权4,602,000份,401名激励对象参与行权,占公司总股本0.5765%[50] - 公司总股本因股权激励行权增加237,010股(预留授予第一个行权期)[48]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延长至2024年11月10日,报告期内未出售任何股票[43] - 2020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累计注销1,091,000份股票期权[45] - 公司注销642,500份股票期权[52] - 412名激励对象可行权6,344,000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6.38元/股[52] - 53名激励对象可行权547,000份股票期权,占总股本0.0685%[53] - 报告期内预留授予第二个行权期已行权443,000股,总股本增加443,000股[53] - 408名激励对象实际行权629.2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6.38元/股[53] 理财投资和风险 - 委托理财发生额51,111.42万元,未到期余额23,211.42万元[55] - 逾期未收回委托理财金额17,900万元,已计提减值16,400万元[55] - 信托理财产品逾期未收回3,000万元,已全额计提减值[55] - 其他类委托理财逾期未收回14,900万元,已计提减值13,400万元[55] - 公司调整理财策略,减少低风险理财产品投资并增加存款[54] - 上海良卓资产管理的三笔私募投资(2000万、3000万、2000万)逾期未收回,涉及总金额7000万元[59] - 逾期未收回的私募投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8.00%和7.00%[59] - 国投瑞银货币基金投资19.08万元按期收回,实际收益0.04万元[59] - 建设银行汾湖支行理财产品投资3500万元按期收回,年化收益率3.40%,实际收益29.34万元[59] - 苏州银行汾湖支行两笔理财产品投资各5000万元按期收回,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13%和3.20%[59][61] - 宁波银行吴江支行四笔理财产品投资(2000万、4000万、4000万、3000万)按期收回,年化收益率均为3.30%[59][61] - 工商银行汾湖支行两笔理财产品投资各3000万元按期收回,年化收益率均为3.30%[61] - 建设银行吴江支行理财产品投资3500万元按期收回,年化收益率3.00%,实际收益25.89万元[61] - 所有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均使用自有资金,且均按期收回[59][61] - 私募基金逾期未收回金额占投资总额的100%[59]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总额达110,130.50万元[67] - 报告期内公司计提理财产品减值准备200万元[71] - 逾期未收回的私募基金及资管产品合计17,900万元(良卓资产11,000万元、大通阳明18号3,000万元、华领9号3,900万元)[71] - 良卓资产私募基金累计计提减值准备9,500万元[71] - 单笔最高理财产品投资金额为5,000万元(涉及宁波银行、苏州银行、工商银行等多笔)[64][66][67] - 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区间为2.50%-3.30%[64][66][67] - 国投瑞银货币基金投资金额211.42万元,报告期内收益0.45万元[67] - 已到期理财产品实现收益合计511.82万元[67] - 未到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683.08万元[67] - 大通阳明18号资管计划诉讼涉及投资本金3,000万元及资金占用利息94.15万元[72] - 公司对上海华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私募基金理财产品未兑付本金为3900万元,已全额计提3900万元减值准备[73] 其他财务指标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57%同比增长4.16个百分点[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