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10.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09%[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9038.0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53.73%[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57亿元,同比改善49.41%[21] - 营业收入为10.07亿元,同比下降36.1%[21]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7,263,586.90元,同比下降36.09%[40] - 利润总额为-89,456,591.84元,同比上升50.67%[4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379,690.39元,同比上升53.73%[40] - 2021年营业收入10.07亿元同比下降36.09%[5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73%,同比改善4.70个百分点[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95元/股,同比改善53.69%[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6.09%至10.07亿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5.33%至7.68亿元,整体毛利率为23.75%,同比下降0.89个百分点[58] - 营业成本中外购材料及工程劳务同比下降33.19%至6.44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83.87%[61] - 人工费成本同比下降45.70%至6930万元,占营业成本比重9.02%[61] - 财务费用为-644万元,同比下降11.50%,主要系利息收入增加所致[6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包含军工电子信息版块,2018年通过收购赛英科技100%股权新增[18] - 高速公路业务收入6.78亿元占比67.3%同比下降40.03%[54] - 港口航运业务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40.14%[54] - 城市智能交通业务收入7464.93万元同比下降50.11%[54] - 系统集成业务收入7.38亿元占比73.32%[54] - 高速公路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0.03%至6.78亿元,毛利率为17.85%,同比下降4.36个百分点[58] - 港口航运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0.14%至1.50亿元,毛利率为42.35%,同比上升18.98个百分点[58] - 系统集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6.83%至7.38亿元,毛利率为13.19%,同比下降5.80个百分点[58] - 技术服务业务毛利率为44.08%,同比上升16.07个百分点,技术转让业务毛利率为69.80%,同比上升16.87个百分点[58] - 公司参与建设的京雄高速河北段机电项目通车运营[41] - 公司智慧高速网络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41] - 公司与华为、中兴产业基金签署港口智能化合作协议[38] - 公司中标多个省内智能化设计及三网接入智慧服务项目[42] 各地区表现 - 安徽省内收入4.22亿元占比41.91%[54] - 安徽省内收入同比下降41.58%至4.22亿元,省外收入同比下降31.43%至5.85亿元[5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将加大研发投入并成立集团软件中心[96] - 公司2022年推进项目精细化和法人集约化管理[101] - 公司调整业务架构成立三大业务中心(客户中心、交付中心、软件中心)[100] - 公司聚焦高速、港航、智慧城市等智慧化场景服务的发展战略[95] - 公司成立北京业务总部协同合肥总部形成全国双中心业务模式以加快省外市场拓展[103] - 公司客户实行预算管理和集中采购制度导致营业收入及经营活动现金流呈现明显季节性特征[104] - 子公司赛英科技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到期后未及时取得新证书导致经营业绩下滑[105] - 公司高度依赖人力资源行业竞争激烈导致人力资源成本上涨较快[107] - 公司客户多为国有控股企业和政府部门应收账款总体质量良好但存在回收风险[108] 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人员数量减少至798人,同比下降2.80%[69] - 研发投入金额增加至7730.39万元,同比增长1.79%[7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上升至7.67%,同比增长2.85个百分点[70] - 高速公路信息感知与交互服务平台项目处于在研阶段,旨在利用取消省界站后的收费数据和外场采集数据进行感知分析,构建数据交互服务平台[66] - 基于智能网联公路ATC无人收费系统研究项目处于在研阶段,通过车道设备监测、设备联动及远程控制等技术打造无人值守收费站[66] - 智慧高速关键技术架构研究项目处于在研阶段,重点研究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智慧高速中的应用场景和实现方式[67] - 公路数智化康养平台项目处于在研阶段,以全生命周期信息融合为基础,提供包括感知、分析、评定、决策等管理云服务[67] - 华东集装箱智能码头操作系统V7.5项目处于在研阶段,提供智能策划、智能调度、设备远控、实时监控和3D仿真系统的整套自动化码头产品[67] - 智能理货系统V2.1项目处于在研阶段,通过改进图像处理算法、提升箱型识别和引入二维码技术来增强岸边理货能力[67] - 华东港口资产管理系统5.1项目处于在研阶段,旨在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缩短实施周期,降低实施成本,提高产品利润[67] - 华东云仓储项目处于在研阶段,面向中小型立体普货仓库提供基本管理功能[67] 现金流和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896.86万元,同比下降202.41%[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896.86万元,同比下降202.41%[7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为133.41万元,同比上升101.83%[73] - 存货增加至4.7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6.30个百分点[76] - 合同负债增加至1.5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61个百分点[76] - 货币资金减少至7.4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2.90个百分点[76] - 受限资产总额为126,807,514.63元,其中货币资金受限30,075,578.15元,应收账款受限9,650,000.00元,固定资产受限79,554,548.47元,投资性房地产受限7,527,388.01元[78] - 总资产为27.86亿元,同比下降2.0%[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8.61亿元,同比下降5.06%[21] 资产减值和损失 - 计提商誉减值准备7,353.36万元[44] - 公司于2018年收购赛英科技形成商誉22,558.16万元[44] - 2020年度已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5,204.79万元[44] - 全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9881.73万元[46] - 华东电子相关合同计提减值准备3250万元[45] - 资产减值损失达7353.36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82.20%[75] - 投资收益为981.88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0.98%[75] 募集资金使用 - 2014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36,195万元,累计使用36,196.99万元,变更用途金额7,739.14万元,变更比例21.38%[82] - 2018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6,639.15万元,累计使用7,635.65万元,尚未使用金额9,003.45万元[82] - 合计募集资金总额52,834.15万元,累计使用43,832.64万元,累计变更用途7,739.14万元,变更比例14.65%[82] - 港口物流软件及信息化项目承诺投资额9,014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8,220.4万元,累计投入8,220.4万元,投资进度100%[83] - 港口物流软件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880.29万元,未达到预计效益[83] - 公司存在未履行程序使用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情形,被深交所出具监管函[82] - 中国证监会安徽监管局因募集资金违规事项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82] - 港口物流软件及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结项 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4] - 基于TD-LTE技术的企业网通讯终端产业化建设项目投资3,762.9万元 完成进度100%[84] - 智能路网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投资4,021.8万元 完成进度100%[84] - 交通运输智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投资5,374万元 完成进度100%[84] - 市场营销和服务网络建设项目投资4,002.1万元 完成进度100%[84] - 大路网运营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终止 节余募集资金939.76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5] - 赛英科技微位移雷达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16,460万元 实际投入7,635.65万元 进度46.39%[84]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4,000万元 实际使用4,001.99万元 完成100%[84] - 节余募集资金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5,873.79万元[84] - 承诺投资项目总计投入52,655万元 实际投入43,832.64万元[84] - 公司终止大路网运营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并将节余募集资金及利息4869.18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6][87]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先期自筹资金共计人民币1203.9万元[86]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子公司成都赛英科技先期自筹资金共计人民币1488.37万元[86] - 公司2014年12月将闲置募集资金15000万元暂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并于2015年12月18日全部归还[86] - 公司2015年12月将闲置募集资金14000万元暂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并于2016年12月23日全部归还[86] - 公司2017年1月将闲置募集资金7000万元暂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并于2017年12月25日全部归还[87] - 港口物流软件及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结余金额972.88万元[87] - 基于TD-LTE技术的企业网通讯终端产业化建设项目结余444.42万元[87] - 市场营销和服务网络建设项目结余351.96万元[87] - 交通运输智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中公众出行服务和汽车后市场服务子项目节余募集资金197.68万元[87] - 变更募集资金用途为5666.16万元(其中本金5339.14万元,利息327.02万元)用于大路网运营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项目[90] - 大路网运营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因市场环境变化导致投资进度延缓[90] - 终止大路网项目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90]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烟台华东电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2021年净亏损2101.31万元[94] - 子公司安徽汉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2318.78万元[94] - 子公司成都赛英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净亏损1698.96万元[94] - 赛英科技逾期财务资助1000万元处于诉讼阶段[45]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控股股东为西藏景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9.97%[18] - 公司2021年处于无控股股东状态的时间段为2020年8月21日至2022年2月27日[18] - 公司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状态第一大股东为西藏景源[114] - 公司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状态[122] - 公司资产权属清晰独立,无被关联方占用或支配情形[125] - 公司财务独立,拥有独立财务部门、核算系统及银行账户[126]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83.64%[127]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9.63%[128]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7.65%[128]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0.42%[128]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高管和董事会变动 - 公司董事长陈翔炜期初持股0股,期末持股0股,无股份变动[129] - 董事长周发展于2021年6月离任,任期自2021年2月开始[130] - 前董事长李臻于2021年2月离任,任期自2019年4月开始[130] - 前总经理王夕众持有165,000股限售股,其中151,500股尚未解除限售[130] - 前副董事长易增辉持有14,343,958股,于2021年11月离任[131] - 现任总经理孟宪明于2021年8月就任[130] - 现任财务负责人许晓伟于2021年8月就任[132] - 监事会主席袁照云自2019年11月任职至今[132] - 独立董事许年行于2022年2月就任[131] - 董事刘漪于2022年3月离任,任期自2021年2月开始[132] - 监事帅红梅于2021年7月就任[132] - 公司2021年2月9日股东大会罢免李臻、廖凯、甄峰、王辉四位非独立董事职务[135] - 公司2021年2月15日董事会解聘廖凯总经理职务因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业绩严重下滑[136] - 公司2021年2月18日收到甄峰、汪博涵和陈翔炜三位副总经理因个人原因辞职报告[136] - 公司2021年2月20日收到潘大圣董事会秘书因工作调整原因辞职报告[136] - 公司2021年6月18日收到周发展董事长因工作调整原因辞职报告[136] - 公司2021年6月22日收到周文涛董事会秘书因个人原因辞职报告[136] - 公司2021年6月28日收到周发展和周成栋两位董事因个人原因辞职报告[137] - 公司2021年7月16日收到卢玉平财务负责人因个人原因辞职报告[137] - 公司2021年8月5日收到王夕众董事兼总经理因个人原因辞职报告[137] - 公司2021年11月8日收到易增辉董事兼副董事长因个人原因辞职报告[137] - 2021年公司董事会及高管层发生重大人事变动,涉及董事长、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等关键职位更迭,全年共记录超过20次重要职务变更[138][139] - 周发展于2021年2月15日被董事会选举为董事长,同年6月28日因个人原因辞任董事[138] - 孟宪明于2021年8月9日被董事会聘任为总经理,同年9月28日经股东大会选举成为董事[138] - 财务负责人卢玉平2021年7月16日离职,许晓伟于同年8月9日接任该职[138] - 董事会秘书职位年内三次变更:潘大圣(2月离职/7月聘任)、周璇(5月离职)、周文涛(5月聘任/6月离职)[138][139] - 2021年2月9日股东大会一次性罢免李臻(董事长)、廖凯、甄峰等三名董事[138] - 子公司管理层架构调整:许晓伟兼任汉高信息董事、赛英科技监事及天安怡和董事[141] - 独立董事团队具备多元专业背景,包含法学教授李明发及金融学教授许年行等专家[141][142] - 监事会成员袁照云任监事会主席,陈延风转任监事并兼任行政经理[143] - 职工代表监事帅红梅同时担任人力资源副总监及三家子公司董事/监事职务[143]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270.05万元[151] - 离任董事李臻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52万元[150] - 现任副总经理孙胜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37.34万元[150] - 现任副总经理孔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07.47万元[150] - 离任董事廖凯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05.33万元[150] - 现任董事兼董事长陈翔炜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90.23万元[150] - 现任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潘大圣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89.8万元[151] - 离任财务负责人卢玉平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65.38万元[151] - 离任董事兼副董事长易增辉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65.89万元[150] - 现任监事会主席袁照云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56.33万元[150]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开会议21次,包括第十五次至第三十五次会议[152][153][154] - 董事会会议召开频率较高,2021年1月至10月期间平均每月召开约2次会议[152][153][154] - 所有董事会决议公告均通过《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及巨潮资讯网披露[152][153][154] - 会议召开与披露时间间隔通常为1天,显示信息披露及时性[152][153][154] - 2月份董事会活动最为密集,当月共召开5次会议[152] - 3月份召开3次董事会会议[152] - 4月份召开3次董事会会议[152][153][154] - 5月份召开3次董事会会议[153][154] - 6月份召开2次董事会会议[153][154] - 7月至10月期间每月召开1次董事会会议[153][154] - 董事陈翔炜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5次,现场出席3次(60%),以通讯方式参加2次(40%),委托出席0次,缺席0次,出席股东大会1次[155] - 董事罗守生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21次,现场出席3次(14.3%),以通讯方式参加18次
皖通科技(002331)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