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30.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5%[19] - 公司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30.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5%[61]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0.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5%[7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23.3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6.62%[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242.7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1.21%[19] - 公司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51亿元人民币,若扣除商誉减值影响则为3.95亿元,同比增长3.11%[61] - 公司实际营业收入为31.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8%,扣除军品审价影响后归母净利润为4.44亿元,同比增长15.85%[61] - 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最高,达1.33亿元[23] - 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55亿元[23] - 基本每股收益0.09元/股,同比下降87.50%[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3%,同比下降10.86个百分点[1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总额同比增长0.81%至2,037,309,106.07元[80][81] - 保障装备制造行业原材料成本同比增2.92%至1,772,767,844.57元,占比87.81%[80] - 消防救援装备营业成本同比增7.99%至959,175,559.15元,占比升至47.08%[81] - 其他行业营业成本同比降67.81%至18,391,186.88元[80] - 管理费用同比增42.32%至189,600,885.08元[87] - 研发费用同比增28.28%至201,947,629.44元[87] - 财务费用同比降84.99%至3,738,881.63元[87] 各业务线表现 - 保障装备制造业收入30.56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99.25%,同比增长6.30%[70] - 空港装备收入16.17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52.52%,同比增长8.04%[71] - 消防救援装备收入11.96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38.84%,同比增长8.07%[71] - 空港地面设备毛利率44.91%,同比增长5.35个百分点[73] - 消防车及装备毛利率19.80%,同比基本持平[73] - 保障装备制造业销售量19.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3%[76] - 电力电子装备板块新开发代理商32家,智能疏散产品在多个工程应用[68] - 移动医疗装备完成高原保障装备市场转化,并为川藏铁路施工提供健康保障[67] - 无人机装备有一款新型无人机成功完成首次全系统全过程飞行验证[66] - 消防救援装备板块推出全球首创纯碳纤维驾驶室机场快调车和机场主力车[65] - 空港装备已基本实现全部电动化,其中35T电动平台车和50T电动牵引车填补行业空白[63] - 空港地面设备部分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0%[41] - 消防装备业务覆盖10个系列210多种型号产品[43] - 应急救援保障装备现有12种型号产品[44] - 军工装备业务覆盖20多个系列71种型号产品[45] - 无人机装备包含军用及工业级应急救援机型[46] - 消防报警设备含16个系列366种型号[48] - 移动医疗装备形成7大作业单元涉及6个系列10种型号[47] - 军工装备产品覆盖20多个系列71种型号[55] 各地区及客户表现 - 军队客户收入14.12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45.86%,同比增长40.88%[71] - 机场客户收入4.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59%[71] - 非代理销售模式收入29.79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96.75%,同比增长5.31%[7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45.44%,总额1,399,320,461.02元[85]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比24.92%,总额434,876,138.24元[8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疫情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加剧及国际业务挑战等风险[4] - 公司面临军品审价周期长带来的盈利波动性风险[133] - 同行业压价竞争和用工成本上升导致产品毛利率面临下降压力[133] - 公司关注宏观经济景气度对空港地面设备市场需求的影响[132] - 高速铁路发展对航空运输市场产生竞争压力[133] - 空港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目标超过70%[125] - 空港装备板块将开发电动自制底盘和全电动产品[125] - 消防救援装备板块要推进产品多元化并保持罐类消防车等行业领先[127] - 无人机装备板块将研发新型高速无人机和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129] - 移动医疗装备需求量因疫情持续反复而激增[130] - 电力电子装备部分系统将取得欧盟认证并实现出口销售[131] 研发和技术能力 - 公司全年完成新产品研发67项,申请专利112项,其中6种产品属于行业首创[62] - 公司技术研发人员327人占总员工比例14.69%[50] - 空港装备领域拥有专利345项含发明专利57项实用新型专利257项[50] - 中卓时代消防装备拥有150项国家专利含发明专利12项[51] - 无人机装备拥有专利45项含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52] - 山鹰报警拥有软件著作权52项专利35项含发明专利1项[53] - 全华时代无人机拥有软件著作权5项[52] - 空港装备参与起草修订国家标准5个行业标准4个[50] - 研发人员数量327人同比增长7.21%[89] - 研发投入金额2.03亿元同比增长29.04%[89] - 公司2021年研发纯新产品20项,包括行业首创的电动飞机除冰车系统等5款电动产品[199] 现金流和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2.52%[19] - 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5.2亿元[2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40亿元同比上升248.78%[9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22亿元同比下降152.52%[90] - 应收账款14.81亿元占总资产28%同比增7.73个百分点[92] - 货币资金6.97亿元占总资产13.18%同比降1.61个百分点[92] - 商誉0.97亿元同比减少5.91个百分点因计提减值[93] - 短期借款5.91亿元同比增3.65个百分点[93] - 合同负债3.14亿元同比降4.76个百分点[9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308万元[95] - 受限资产总额为2.75亿元,其中货币资金1.64亿元为各类保证金,固定资产8952万元及无形资产2121万元为银行贷款抵押[96] - 总资产52.9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04%[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1.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9%[19] 投资和子公司表现 - 新增子公司太原中卓时代实现净利润726,754.00元[82] - 新设山东安泰空港装备有限公司投资额5500万元,持股比例55%,本期投资亏损34.39万元[99] - 新设威海广泰航空产业有限公司投资额5000万元,持股比例100%[99] - 新设威海广泰应急救援保障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投资额1亿元,持股比例100%,本期投资亏损60.83万元[99] - 新设太原中卓时代消防救援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投资额1亿元,持股比例100%,本期投资盈利72.68万元[99] - 报告期内重大股权投资总额3.06亿元,整体投资亏损100.98万元[100] - 应急保障救援装备生产基地项目本期投入5301万元,累计投入5301万元,项目进度5%[101] - 威海怡昕商贸有限公司投资额100万元,持股比例100%,本期投资亏损78.44万元[99] - 威海银行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56,410,475.43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1,410,475.43元[103] - ST海航投资最初成本836,428.04元,报告期损益-42,674.90元,期末账面价值793,753.14元[103] - ST基础投资最初成本1,172,631.60元,报告期损益-118,659.15元,期末账面价值1,053,972.45元[103] - 证券投资合计最初成本17,009,059.64元,期末账面价值58,258,201.02元,报告期损益1,974,740.25元[103] - 子公司中卓时代营业收入1,194,224,746.60元同比增长7.82%[108] - 中卓时代净利润89,588,924.26元同比增长2.43%[108][109] 行业和市场环境 - 2021年国内民航旅客运输量4.4亿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66.8%[30] - 2021年国内运输机场总数248个,计划2022年底达256个[30] - 2021年通用航空飞行118.2万小时,同比增长20.1%[31] - 2021年航空货运需求比2019年增长6.9%[32] - 消防行业未来10年需求预计年增长15%至20%[34] - 应急产业年产值规模预计保持20%左右增长速度[34] - 2010至2017年国防装备经费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44%[36] - 2021年中央国防预算13,553.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36] - 2022年国内制氧机需求量预计达340万台[40] - 民航规划2035年运输机场数量增至400个(2021年为248个)[112] - 机场电动车辆设备占比目标2025年达25%以上[114] - 全球地面支持设备市场预计2027年达220亿美元(2019年为130.2亿美元)[115] - 航空旅客预测2037年达82亿人(较当前翻倍)[115] - 2021年全国共接报火灾74.8万起,出动消防车363.6万辆次,直接财产损失67.5亿元[117] - 2022年中国国防支出预算为14504.5亿元,较上年增长7.1%[119] - 2020年中国移动医疗用户规模达6.61亿人,市场规模达544.7亿元[121] - 美国组合式移动医院超2000所,年提供就诊服务700万次[120] - 云南、河北、河南等省份平均每省投入约5亿元提升疫情防控能力[121] - 灭火消防车和供水消防车等执勤满12年必须退役,新增和更新市场巨大[118] - 2025年城市消防站和乡镇专职消防队建设目标基本达标[118] - 国防支出占GDP及财政支出比重较低,与军事大国相比仍处较低水平[119] - 消防救援队伍接处警任务创历史新高,火灾总量仍很大[117] - 电气火灾和新能源领域火灾易发高发,预防重特大火灾任务艰巨[117]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公司以5.35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4] - 公司执行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现4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股,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52,731,001.6元[172] - 公司2021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160,367,551.50元,占可分配利润的17.90%[174] - 公司以总股本534,558,505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元(含税)[177] - 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74] - 可分配利润总额为895,918,469.26元[174] - 名誉董事长李光太期初持股48,103,409股,期末持股67,344,773股,因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增加19,241,364股[144] - 副董事长郭少平期初持股2,846,738股,期末持股3,985,433股,因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增加1,138,695股[144] - 董事兼副总经理李勤通过股权激励和资本公积转增获得168,000股,其中股权激励120,000股,资本公积转增48,000股[144] - 董事于洪林通过股权激励和资本公积转增获得140,000股,其中股权激励100,000股,资本公积转增40,000股[144] - 副总经理王明亮通过股权激励和资本公积转增获得168,000股,其中股权激励120,000股,资本公积转增48,000股[145]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罗丰通过股权激励和资本公积转增获得168,000股,其中股权激励120,000股,资本公积转增48,000股[145] - 副总经理尚羽通过股权激励和资本公积转增获得140,000股,其中股权激励100,000股,资本公积转增40,000股[14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合计持股变动:期初持股50,950,147股,期末持股72,114,206股,通过股权激励和资本公积转增共增加21,164,059股[145] - 独立董事姚焕然因任期满六年于2021年3月24日离任[145] - 独立董事李文峰因任期届满于2022年3月14日离任[145] - 公司副董事长郭少平自2002年8月至2008年9月担任董事兼总经理[149] - 董事卞尔昌现任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烟台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49] - 董事兼副总经理李勤现任天津全华时代航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150] - 董事于洪林现任山东安泰空港装备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150] - 独立董事李永奇现任航联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及航联保险销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51] - 独立董事李耀忠现任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及宁夏注册会计师协会副会长[152] - 独立董事焦兴旺现任中制智库理事长及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153] - 副总经理王明亮现任营口新山鹰报警设备有限公司及营口赛福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154]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罗丰现任广泰空港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155] - 副总经理尚羽自1996年5月起在公司任职历任总装车间主任及营销中心总经理[155] - 公司现任及离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近三年证券监管机构处罚情况适用,前任独立董事姚焕然因藏格控股违法违规事项于2019年12月1日被青海证监局警告[158] - 监事王庆东于2019年8月26日收到深交所监管函,因其配偶在半年报敏感期买卖公司股票[158] - 独立董事津贴为7.0万元(含税),由2017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59] - 公司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为860.44万元[160] - 名誉董事长李光太(81岁)税前报酬为107.69万元[160] - 副董事长郭少平(62岁)税前报酬为119.79万元[160] - 董事兼副总经理李勤(58岁)税前报酬为109.25万元[160] - 财务总监于海洋(48岁)税前报酬为31.88万元[160] - 公司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6.13%[142] - 公司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0.49%[142] - 公司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达48.04%[142] - 公司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6.02%[143] - 公司确认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五方面与控股股东完全独立[140][141] - 公司治理状况符合监管要求不存在重大差异[139] - 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包含28项核心制度其中25项于2020年11月23日集中更新披露[137] - 公司章程最新修订披露时间为2022年2月25日[137] - 公司2021年董事会共召开8次会议,所有议案均获得通过[161] - 董事会成员共9人,本报告期应参会次数均为8次(李耀忠为4次),无连续两次未亲自参会情况[162] - 审计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审议年度审计计划、季度审计报告及关联交易等议案[165][166]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通过2020年度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报酬议案[166] - 战略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公司战略规划[166] - 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推荐第六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166] - 监事会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且对监督事项无异议[167] - 公司母公司员工975人,主要子公司员工1,251人,无离退休职工费用负担[168]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2,226人,其中生产人员1,272人占比57.1%,技术人员327人占比14.7%,行政人员405人占比18.2%,销售人员164人占比7.4%,财务人员58人占比2.6%[168]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中硕士及以上67人占比3.0%,本科587人占比26.4%,大专473人占比21.2%,大专以下1,099人占比49.4%[169] - 公司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占比达100%[190] - 公司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营业收入占比达100%[190]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认定标准为错报金额超过营业收入1%[191]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认定标准为错报
威海广泰(002111)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