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638.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7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70%[7] - 基本每股收益0.2442元/股,同比下降59.26%[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87%,同比下降6.64个百分点[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73%[7] - 营业收入638.31亿元,同比增长0.72%[16] - 利润总额23.67亿元,同比降低51.53%[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61亿元,同比降低48.70%[16] - 每股收益0.244元,同比降低59.26%[16] - 营业总收入638.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7%[89] - 净利润20.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8%[9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7%[90] - 基本每股收益0.2442元,同比下降59.3%[90] - 母公司营业收入217.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6%[91] - 净利润为1.32亿元,同比下降80.1%[92] - 营业利润为1.30亿元,同比下降83.1%[92] - 综合收益总额为-14,214,734.41元,同比下降110.8%[10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613.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89] - 财务费用8.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8%[89] - 利息费用9.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0%[90] - 研发费用3.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89] - 财务费用为2.41亿元,同比下降25.7%[92] - 研发费用为1.12亿元,同比下降3.4%[92] - 公司报告期降本合计13亿元[1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量同比增长158%[10] - 取向电工钢0.20mm及以下超薄规格供货量同比增长38%[10] - 汽车板日系供货量同比增长105%[10] - 镀锡镀铬板奶粉铁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超过6个百分点[10] - 电工钢总产量71.7万吨,同比降低10.1%,其中取向电工钢9.7万吨同比增长3.4%[17] - 无取向中低牌号电工钢27万吨同比降低41.5%,无取向高牌号35万吨同比增长44.2%[17] - 金属软磁材料销售收入64.9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率10.18%[17] - 研发投入36.51亿元,同比增长72.61%[18] 各地区表现 - 出口营业收入42.91亿元,同比增长40.61%[1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元(含税)[2] - 公司总股本基数为7,819,869,170股[2] - 首钢股份作为首钢集团境内钢铁及铁矿资源唯一发展平台 承诺钢铁业务整体上市[54] - 首钢集团承诺在标的公司连续3年盈利后36个月内完成优质资产注入[54] - 首钢矿业公司需连续两年稳定盈利后启动注入程序 期限36个月[54] - 首钢集团承诺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京唐公司1240米码头工程验收并取得经营许可证[55] - 京唐公司需在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部自建房屋权属证书办理[55] - 首钢集团承诺2022年12月31日前办理完成京唐公司全部已使用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55] - 首钢集团长期承诺保持首钢股份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和业务五方面的独立性[54] - 首钢集团承诺规范关联交易 按公允市场价格进行交易[55] - 业绩承诺资产2022年收入分成承诺不低于9,091.82万元[56] - 业绩承诺资产2023年收入分成承诺不低于7,941.40万元[56]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8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69%[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85亿元,同比下降52.7%[9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86.17亿元,同比下降17.7%[9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40亿元,同比改善31.3%[9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81亿元,同比扩大451.2%[9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8.99亿元,同比下降11.0%[9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6.8%,从10.00亿元降至8.32亿元[9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99.6%,从14.02亿元降至623万元[9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89.56亿元,其中偿还债务支付86.71亿元[9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5.83亿元,较期初增加55.99亿元[95] 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1473.3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0.09%[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94.5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8.23%[7] - 总资产1473.39亿元,归属于上市股东所有者权益494.51亿元[16] - 货币资金减少至79.4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6%至5.39%[23] - 短期借款增加至288.9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44%至19.61%[23] - 固定资产减少至928.4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95%至63.01%[23] - 长期股权投资略降至30.0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微降0.04%[23] - 在建工程增至78.4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0.48%至5.33%[23] - 应收款项融资大幅增加至7.19亿元[24] - 受限货币资金约10.46亿元,主要用于保证金及法院冻结[25] - 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28.77亿元,尚未投入使用[29] - 货币资金从102.85亿元减少至79.46亿元,下降22.8%[85] - 应收账款从16.79亿元减少至15.62亿元,下降6.9%[85] - 存货从119.01亿元增加至133.55亿元,增长12.2%[85] - 利息保障倍数从5.07下降至3.43,降幅32.35%[83] - 资产负债率从66.59%下降至65.08%,改善1.51个百分点[83] - 流动比率从0.47提升至0.51,增长8.51%[83] - EBITDA全部债务比从8.99%下降至7.44%,降幅1.55个百分点[83] - 资产总计为1473.39亿元,较期初1472.12亿元基本持平[86][87] - 短期借款为288.91亿元,较期初252.78亿元增长14.3%[86] - 应付账款为268.66亿元,较期初262.66亿元增长2.3%[86]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50.78亿元,较期初104.51亿元下降51.4%[86] - 长期借款为113.85亿元,较期初116.93亿元下降2.6%[8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94.51亿元,较期初418.28亿元增长18.2%[87] - 货币资金为18.43亿元,较期初14.27亿元增长29.2%[88] - 应收账款为21.47亿元,较期初19.18亿元增长11.9%[88] - 存货为20.87亿元,较期初19.33亿元增长7.9%[88] - 长期股权投资为378.63亿元,较期初319.96亿元增长18.3%[88] - 负债合计289.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89]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79.4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02.85亿元减少23.39亿元[138] - 银行存款从85.37亿元减少至69.00亿元,降幅达19.2%[138] - 其他货币资金由17.48亿元降至10.46亿元,减少40.2%[138] - 应收票据总额70.50亿元,其中商业承兑票据占比87.5%达61.69亿元[139] - 银行承兑票据余额8.80亿元,较期初6.06亿元增长45.2%[139] - 期末存在9.46亿元各类保证金及1.00亿元法院冻结资金[138] 投资和融资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22.5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1.62%[26] - 新能源汽车电工钢项目累计投入15.32亿元,进度达87.49%[27] - 公司向首钢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存款期初余额为999,359.98万元,期末余额为712,734.84万元,本期存入金额8,374,791.78万元,取出金额8,661,416.92万元[63] - 公司向首钢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贷款期初余额为1,597,341.64万元,期末余额为1,568,800.36万元,本期贷款金额1,148,456.48万元,还款金额1,176,997.76万元[64] - 首钢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授予公司授信总额3,200,000万元,实际发生额为1,568,800.36万元[65] - 公司完成向首钢集团发行1,015,417,369股股份购买北京首钢钢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49%股权[66] - 公司完成配套募集资金非公开发行54,126,391股股份[66] - 公司总股本增加至7,819,869,170股[66] - 智新电磁吸收合并迁安电工钢后,公司持有智新电磁股权比例变更为75.3989%[66] - 公司债券余额为250亿元人民币,利率3.98%[80] - 超短期融资券余额为10亿元人民币,利率2%[81] - 公司向北京京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北京京国瑞国企改革发展基金发行1,234,898,985股股份收购京唐公司19.1823%股权[107] - 公司以每股5.11元向八名投资者发行161,135,025股募集资金总额8.234亿元[107] - 公司向386名激励对象发行64,901,800股限制性股票发行价格每股3.25元[107] - 公司向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发行1,015,417,369股股份收购北京首钢钢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49%股权[107] - 公司以每股5.38元向八名投资者发行54,126,391股募集资金总额2.912亿元[107] - 公司注册资本经多次增发后变更为7,819,869,170元[107]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总股本增加至7,819,869,170股[38] - 现金分红总额625,589,533.60元,占可分配利润74.42%[38] - 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934,021,480.93元[38] - 有限售条件股份比例从25.08%降至23.79%,无限售条件股份比例从74.92%升至76.21%[68] - 国有法人持股数量从1,467,185,339股增至1,741,662,029股,比例从21.74%升至22.27%[68] - 其他内资持股数量从190,420,387股降至119,028,191股,比例从2.82%降至1.52%[68] - 首钢集团期末限售股数增至1,247,703,723股,本期新增限售股1,015,417,369股[69] - 北京京投控股本期解除限售740,940,679股,期末限售股数降为0[69] - 北京京国瑞基金期末限售股数保持493,958,306股,未发生变动[69] - 山西焦煤财务公司及青岛海达源各解除限售39,138,943股[69][70] - UBS AG解除限售35,616,438股,期末限售股数降为0[70] - 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新增限售股6,505,576股[71] - 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新增限售股6,691,449股[72] - 董事及高管股权激励对象合计持有64,901,800股限售股[72] - 公司限售股总额期末达1,860,690,220股,较期初增长9.87%[72] - 本期合计解除限售902,075,704股,新增限售1,069,543,760股[72] - 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向首钢集团发行1,015,417,369股普通A股,发行价格5.77元,于2022年4月20日上市[73][74] - 公司配套募集资金非公开发行54,126,391股普通A股,发行价格5.38元,于2022年6月7日上市[73][74]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05,331户[75]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为控股股东,持股4,420,769,800股,占比56.53%[75] -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793,408,440股,占比10.15%[75] - 北京京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为第三大股东,持股740,940,679股,占比9.48%[75] - 北京京国瑞国企改革发展基金(有限合伙)持股493,958,306股,占比6.32%,全部为有限售条件股份[75] - 刘伟持股66,600,000股,占比0.85%[75] - 北京易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股62,181,800股,占比0.80%[75] - 山西焦煤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2,155,928股,占比0.41%[75] 子公司和关联交易 - 首钢京唐钢铁子公司营业收入40,069,670,231.21元,净利润1,311,938,970.51元[33] - 首钢智新迁安电磁子公司营业收入6,767,049,388.20元,净利润646,719,729.82元[33] - 迁安中化煤化工参股公司营业收入6,295,880,462.27元,净利润292,507,527.36元[34] - 北京首钢冷轧薄板子公司营业收入6,016,545,773.96元,净利润61,520,529.94元[33] - 首钢股份为首钢集团所属14家钢铁板块企业提供管理服务[54] - 关联采购金额为2,706,449万元,获批额度为6,233,440万元,未超额度[58] - 关联销售金额为191,842万元,获批额度为442,928万元,未超额度[58] - 其他关联方采购金额为1,320,393万元,获批额度为2,504,924万元[58] - 其他关联方销售金额为228,627万元,获批额度为532,738万元[60] - 报告期日常关联交易实际发生总额为4,447,311万元,获批总额为9,714,030万元[59][60] - 购买钢贸公司49%股权交易价格为585,895.82万元,评估价值为585,895.82万元[61] - 京唐公司知识产权评估值为24,280.00万元,包含1,346项专利权和190项专有技术[56] - 西山焦化57项专利权评估值为4,000.00万元[56] - 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包括6家主要子公司[108] - 公司经营业务涵盖钢铁冶炼、压延加工、铜冶炼及发电等多元领域[108] 研发和技术创新 - 上半年获得专利授权305项,其中发明专利83项[12] - 迁顺产线及智新电磁GA外板合格率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12] - 上半年开展技术交流、用户服务1000余次[13] - EVI项目供货量占商品材比例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13] - 迁顺产线及智新电磁15条产线OEE指标超81%[14]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 公司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39] - 迁钢公司COD排放总量0.8吨,远低于核定排放总量648.99吨[40] - 迁钢公司氨氮排放总量0.04吨,显著低于核定排放总量64.899吨[40] - 迁钢公司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00.926吨,占核定排放总量926.402吨的21.7%[40] - 迁钢公司氮氧化物排放总量195.527吨,占核定排放总量2220.565吨的8.8%[40] - 迁钢公司颗粒物排放总量145.655吨,占核定排放总量1565.774吨的9.3%[40] - 京唐公司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153.4吨,占核定排放总量1482.87吨的77.8%[40] - 京唐公司氮氧化物排放总量2920.5吨,占核定排放总量3189.96吨的91.6%[41] - 京唐公司颗粒物排放总量1368.2吨,占核定排放总量2165.22吨的63.2%[41] - 迁钢公司所有污染物排放浓度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无超标排放情况[40] - 京唐公司所有污染物排放浓度均符合国家标准限值,无超标排放情况[41
首钢股份(000959)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