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为939,856,427.96元,同比下降47.14%[9]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5,673,798.62元,大幅减少[9]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12,192,557.54元,大幅减少[9]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6,013,616.02元,同比下降163.07%[9]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850元/股,大幅减少[9] - 2022年末总资产为4,326,237,897.36元,同比下降0.99%[9]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57,571,864.67元,同比下降21.05%[9] - 2022年营业收入为939,856,427.96元,较2021年的1,778,106,702.91元有所下降[10] - 2022年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910,578,736.10元,较2021年的1,677,932,259.05元有所下降[10] - 2022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8,323,639.50元、209,104,515.74元、202,171,271.01元和320,257,001.71元[12]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第一季度为4,872,137.89元,第二季度为17,855,105.11元,第三季度为-13,426,911.39元,第四季度为-394,974,130.23元[12] - 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9,856,427.96元,同比减少47.14%[30]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5,673,798.62元,同比减少740.65%[30] - 2022年电子信息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92,895,002.18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29%[30]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为939,856,427.96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7.14%[33] - 电子信息类业务收入为492,895,002.18元,占营业收入比重52.44%,较上年同期增加10.29%[33] - 园区产业类业务收入为118,312,837.92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2.73%[33] - 商贸类业务收入为10,496,162.73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8.82%[33] - 房地产类业务收入为318,152,425.13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20%[33]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6,013,616.02元,较2021年大幅减少[37] - 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0,714,899.15元,较2021年大幅减少[38] - 2022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3,184,333.48元,较2021年大幅增加[39]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93,498,217.52元,较2021年大幅减少[40] - 2022年末货币资金为671,624,086.06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5.52%,较2022年初增加2.12个百分点[41] - 2022年末短期借款为1,586,644,692.12元,占总资产比例为36.67%,较2022年初增加20.32个百分点[41] - 2022年末投资性房地产为846,932,406.46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9.58%,较2022年初增加6.33个百分点[41] 审计报告 - 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表被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 - 公司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包括大额应收款项和部分服务费发票的合理性问题[3] - 2022年度财务报告被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144] - 2022年度支付给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用为78万元[147] - 2022年度支付给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为37万元[147] - 2022年度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对公司的非经营性占用资金[141] - 2022年度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42] - 2022年度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或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情况[145] - 公司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类型为保留意见[194] 股利政策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公司计划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00] 业务发展 - 2022年公司智慧交通业务开发的新产品“基于5G技术的智慧停车位引导系统”于年底结项[20] - 2022年汽车电子业务共申请专利21项,软件著作权4项[20] - 2022年新能源充电桩业务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并取得良好进展[20] - 2022年公司安置房项目取得进展,新增石桥安置房项目及石板桥未来社区安置房项目[20] - 2022年公司完成杭州最高楼“杭州之门”智能化工程项目主要系统施工工作,基本完成竣工[20] - 2022年公司新增5G通信壳项目,完成多款5G通信壳产品认证,推出基于P50和Mate50的4款soyealink品牌5G通信壳[20] - 2022年公司下沙5G产业先导园引进5G产业相关企业10余家[20] - 2022年公司以东部软件园为主平台,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4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规上企业3家、省专精特新企业2家,新增省高新技术研发中心3个[20] - 2022年公司房地产业务正常运营,稳字当先,统筹推进工程建设[18] - 2022年公司保障性租赁住房“1+5”政策基本实施完成[18] - 公司下沙5G产业园区出租率达99.98%,孵化楼入驻企业30家,其中5G相关企业十余家,入驻率约60%[21] - 公司逐步扩大产业园区规模,2022年初对天德大健康产业园增资加持[21] - 2022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公司坚持稳中求进,提升贸易金融效应,整合金融资源及贸易业务资源[21] - 2022年房地产业务受宏观政策及行业周期影响,项目总体进度不及预期,但总体可控[21] - 自建项目中,近江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备案与精装修竣工验收备案;黄姑山路项目已完成消防工程验收[21] - 代建项目中,庆隆停车场库项目顺利完工,庆隆新能源广场已于12月19日正式对外营业[21] - 公司子公司中兴房产聚焦产业园经济,向智慧化转型发展,代建物业为保障性用房与政府公建项目[21] - 智慧交通业务在公交调度平台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完成杭州市5G产业项目“基于5G的智能警车及服务平台的研究和应用”的验收[30] - 智慧社区业务完成杭州最高楼“杭州之门”智能化工程项目主要系统施工工作,基本完成竣工[30] - 智能通信终端业务新增5G通信壳项目,完成多款5G通信壳产品认证,推出基于P50和Mate50的4款soyealink品牌5G通信壳[30] - 科技产业园区业务培育了创新型中小企业14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规上企业3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30] - 公司拥有房地产开发企业一级资质,所建项目曾获评杭州市建设工程“西湖杯”优秀勘察设计奖与结构优质奖[29] - 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公租房管理系统已成为全国公租房管理的示范样板,在全国智慧保障房领域保持较大的领先优势[29] - 公司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及运营平台研发工作成功通过国家电网充电设备供应商资质能力核实,连续多年成为国网合格供应商[29] - 下沙5G产业先导园出租率达99.98%,入驻企业30家,其中5G相关企业十余家,入驻率约60%[31] - 2022年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611,202,332.92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65.03%[34] - 2022年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361,211,683.67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59.55%[34] - 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为34,686,903.15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3.12%[34] - 5G应用技术创新研发制造项目正在进行中,部分硬件产品已完成开发并实现销售[35]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为259人,较2021年减少6.50%[36]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34,686,903.15元,较2021年增加33.12%[36] - 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04%,较2021年增加1.21个百分点[36] 非经常性损益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4,231,260.80元,较2021年的1,734,241.97元有所增加[13]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826,472.37元,较2021年的4,734,171.74元有所增加[13]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为5,202,858.11元,较2021年的3,838,652.56元有所增加[13] - 2022年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568,063.36元,较2021年的906,220.44元有所增加[13] - 2022年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为1,859,731.56元,较2021年的1,123,860.99元有所增加[13] - 2022年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2,990,420.77元,较2021年的8,033,493.62元有所减少[13] 公司治理 - 公司重点关注应收款项事宜,增加定期核对对账机制,降低资金风险[71] - 公司聚焦电子信息产业、科技产业园区等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71] - 公司围绕电子信息主业、大基建、消费大升级等领域,以供应链业务平台建设为核心工作[71] - 公司在房产调控延续的形势下,进一步开拓园区经济与未来社区业务[71] - 公司将满足各事业部研发与市场人员需求,实现人力资源结构优化[71]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电子信息产品、科技产业园区、商贸和房地产等,政策变化可能影响业务发展[71] - 行业新进入者快速涌入,可能带来市场竞争风险[71] - 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可能影响项目进度和收入确认[71] - 公司拥有独立的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配套设施和工业产权等无形资产[75] - 公司设立了独立的财务部门,负责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独立纳税[76] - 公司收购东软股份88.8309%股份,东软股份主营园区经营管理[78] - 委托管理期限为5年,自2020年重大资产重组交割日起至第5年期满之日止[78] - 公司2022年度总体亏损,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薪酬进行了相应的调减[92]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242.93万元[91]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关联方获取报酬的情况[91] - 公司制定了董事长、监事会召集人及经营管理人员薪酬考核办法,年薪由基本年薪、效益年薪和工作目标考核三部分组成[90]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股东单位和其他单位的任职情况[89]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情况,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和董事会秘书[88] - 公司监事会成员的任职情况[86]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包括董事会会议情况,共召开18次董事会会议[93][94] - 董事出席董事会及股东大会的情况显示,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未亲自参加董事会会议[94] - 公司员工总数为502人,其中技术人员占比最高,达到259人[98]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为48.4%(221+30+2)[98] - 公司薪酬政策为岗位与效益挂钩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98] - 公司培训计划包括财务管理类、技术与研发类、经营管理类等多种培训类型[99]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及其实施情况[101] - 公司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比例为100%[103] - 公司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0%[103]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3个[106]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06]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06]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0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相关应收款项余额为46,248.07万元,其中38,534.82万元尚未收回,37,316.58万元已逾期[107] - 2022年度,公司开具服务费等内容的发票金额中有6,479.59万元,其中3,469.74万元账挂其他应付款[10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部分联营企业的其他股东以及其他股东的关联方占用联营企业的资金净额为89,432.07万元[108] - 公司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法规,不存在需要披露的其他环境信息[110] - 公司2022年召开了4次股东大会,会议的表决召集、召开与表决程序符合
ST数源(000909)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