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28.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86%[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46%[3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98%[35] - 基本每股收益0.8447元/股,同比增长41.47%[3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20%,同比提升3.49个百分点[35]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较2019年增长59.10%[35]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6.50亿元,第二季度53.37亿元,第三季度64.61亿元,第四季度63.93亿元[4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2.26亿元,第二季度2.07亿元,第三季度2.76亿元,第四季度1.74亿元[4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第一季度1.93亿元,第二季度2.35亿元,第三季度2.78亿元,第四季度1.62亿元[40] - 公司2021年总营业收入228.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86%[123]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为5.97亿元,同比增长96.78%[141] - 管理费用为3.11亿元,同比增长49.26%[141] - 财务费用为1.14亿元,同比增长93.21%[141] - 研发费用为1.57亿元,同比增长68.31%[141] - 电子元器件产业互联网分部营业成本243.96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358.49%[133] 业务分部表现 - 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业务收入190.99亿元,同比增长30.17%[86] - 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业务净利润5.38亿元,同比增长44.93%[86] - 授权分销业务毛利率从2020年6.67%提升至2021年8.05%,增长1.38个百分点[88] - 电子元器件产业互联网业务收入31.29亿元,同口径增长381.28%[89] - 电子元器件产业互联网业务净利润2.94亿元,同口径增长347.85%[89] - 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分部收入190.97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83.61%,同比增长30.17%[123] - 电子元器件产业互联网分部收入31.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1.58%,收入占比从4.33%提升至13.69%[123] - 境外收入149.53亿元人民币,占比65.47%,同比增长46.16%[123] - 物业经营及其他分部收入1.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9.63%[123] - 电子元器件产业互联网分部毛利率21.96%,同比下降2.88个百分点[126] - 电子元器件及电子终端产品实体交易市场分部毛利率67.56%,同比下降2.77个百分点[126]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3.83%[3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5057.74万元,第二季度-1.65亿元,第三季度-7.18亿元,第四季度199.11万元[4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2,653,847,559.49元,同比增长48.58%[15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3,585,437,090.13元,同比增长49.96%[15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31,589,530.64元,同比减少93.83%[15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690,942,026.02元,同比增长315.04%[15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88,285,345.49元,同比增长156.91%[15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2,189,461.87元,同比减少394.24%[150] 资产和负债结构 - 总资产157.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80%[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1.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8%[35] - 货币资金增加至25.38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从15.04%增至16.10%,增长1.06个百分点[156] - 应收账款增至47.84亿元人民币,但占总资产比例从32.93%降至30.34%,下降2.59个百分点[156] - 存货大幅增加至29.9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从12.42%增至18.97%,增长6.55个百分点[156] - 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分部库存量284.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85%[127] - 电子元器件产业互联网分部库存量10.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79%[127] - 短期借款增至48.21亿元人民币,占总负债比例从27.86%增至30.58%,增长2.72个百分点[160] - 长期借款增至17.43亿元人民币,占总负债比例从8.61%增至11.05%,增长2.44个百分点[160] - 商誉降至18.48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从15.06%降至11.72%,下降3.34个百分点[160] 研发投入与创新 - 研发费用为1.57亿元,同比增长68.31%[141] - 研发投入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和光伏逆变器等电子元器件领域,多个项目已完成[142]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至354人,同比增长23.78%[146] - 研发投入金额达156,675,902.84元,同比增长68.31%[149] - 研发人员中30岁以下人员数量160人,同比增长61.62%[146][14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0.69%,同比增长0.12%[149]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46.40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0.30%[137] - 第一名客户销售额为17.2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7.56%[137]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98.80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44.99%[138] - 第一名供应商采购额为53.16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4.21%[138] - 第二名客户为2021年新增前五大客户,第四、第五名供应商为2021年新增前五大供应商[137][138] 投资活动 - 公司投资芯微电子2976.75万元人民币[116] - 公司投资比亚迪半导体2000万元人民币[116] - 公司投资星思半导体1000万元人民币[116] - 公司投资澎湃微电子750万元人民币[116] - 报告期投资额3.1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3.48亿元下降10.12%[166] - 公司完成两起CVC投资并储备一批优质投资项目[113] - 衍生品投资远期购汇报告期实际损益金额3.54万元人民币[171] - 公司衍生品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38.66万元[177] - 衍生品投资总额2,122.65万元,其中远期购汇1,049.55万元[176] - 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176] 子公司与业务架构 - 公司存在华强半导体集团、湘海电子、鹏源电子、淇诺科技、芯斐电子等多家重要子公司[17] - 公司形成三大业务板块包括华强半导体集团(中国本土最大的多品类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平台)华强电子网集团(电子元器件产业互联网平台)和华强电子世界(该领域全球最大的实体市场)[59] - 深圳华强半导体集团总资产106.55亿元,净资产46.79亿元,营业收入190.99亿元,净利润5.38亿元[182] - 深圳华强电子网集团总资产12.03亿元,净资产5.64亿元,营业收入31.29亿元,净利润2.95亿元[182] - 湘海电子是muRata(村田)全球最大授权分销商,聚焦被动电子元器件[67] - 鹏源电子以IXYS和Wolfspeed半导体产品线为核心开拓电力电子及新能源业务[67] - 淇诺科技实现对主流机顶盒配套芯片代理权全覆盖,与华为海思等国内主流芯片厂合作[67] - 芯斐电子长期耕耘汽车电子、车联网及智慧城市等前沿领域[67] 业务运营与战略 - 公司业务涉及虚拟IDM集团构建及产业互联网领域[20] - 华强电子网集团自主研发EBS采购服务系统处理长尾采购需求[20] - 公司采用CVC投资策略服务产业发展战略[20]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多品类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企业,并拥有电子元器件产业互联网平台及实体交易市场[48] - 公司服务涵盖新基建领域含5G物联网等以及移动通讯医疗电力安防等数千家龙头企业和数万家中小微企业[54] - 公司通过收购湘海电子鹏源电子淇诺科技芯斐电子等分销商完成电子元器件分销平台布局[66] - 华强电子网集团以数字化驱动提供全球采购服务及综合信息服务[61] - 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业务通过应用方案研发和技术支持保障供应链安全和稳定[62] - 公司采取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拓展代理权和客户资源[55] - 华强电子世界作为业务稳定发展的基石现金奶牛业务[55] - 公司逐步打造虚拟IDM集团并择机投资并购优质企业发展为实体IDM集团[58] - 华强电子网集团通过EBS系统实现供需即时秒级匹配,业务数据实时交互[72][77] - 公司2018年组建华强半导体集团对分销业务进行深度整合[68] - 华强电子世界坐拥全球独一无二的华强北地理优势,提供电子终端产品实体交易市场[79] - 公司持续推广华为海思、紫光展锐、兆易创新等国产半导体品牌[101] - 公司成功引进晶存科技、扬杰科技、pSemi等新优质产品线[102] - 华强半导体集团开发基于碳化硅MOSFET的车载充电机等应用方案[103] - 公司产品线结构在保持稳定基础上不断丰富[101] - 华强电子网集团全球采购服务新增供应商超过1000家[105] - 华强电子网集团与国际供应商Future和Rochester打通API接口[105] - 华强电子网集团旗下平台拥有上百万注册用户[109] - 公司布局平台集聚百万级企业客户及过亿条供求信息资源[118] - 公司在核心商业地段拥有多处自有物业[118] - 华强半导体集团在深圳、香港和保税区设有统一管理仓库[97]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1年电子元器件供需严重失衡,缺货涨价贯穿全年,新能源及电动汽车等领域推动需求增长[49] - 2022年国家政策支持深圳组建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明确鼓励分销商发展[50] - 2021年国家政策强调加快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电子元器件产业互联网发展[53] - 中国电子元器件年销售规模约2万亿元,其中小批量长尾现货采购市场规模估算为千亿级别[78] - 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国产替代趋势加强[185] - 电子元器件产业互联网处于发展初期,推动因素包括数字经济、国家政策支持、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进步以及国产替代趋势[187] - 电子元器件产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式以提升B端客户效率和效益[187] - 电子元器件产业互联网平台纵向打通产业链,覆盖研发、生产、加工、购销、仓储和物流全周期[187] - 电子元器件产业互联网横向并购整合,资本向优势平台集中带动头部企业形成[187] - 电子元器件实体交易市场向综合性服务平台转型,深圳华强北巩固"中国电子第一街"地位[188] - 2022年电子元器件供需逐渐趋于平衡但结构性失衡长期存在[192] 管理层讨论与未来展望 - 公司发展战略为成为电子信息产业高端服务业引领者和虚拟或实体IDM集团[189] - 华强半导体集团2021年完成信息系统统一,2022年强化数据管理和应用提升分销能力[192] - 华强半导体集团继续推进半导体应用方案研发与推广中心建设,加大研发投入[192] - 华强电子网集团持续加大IT技术研发投入,推进数据中台建设和EBS系统迭代升级[193] - 华强电子网集团将借助智能分析系统进行精准备货以提升盈利能力[196] - 公司积极推进IPO进程争取在创业板上市以获取充足资金[196] - 华强电子世界2021年完成电气消防升级改造工程优化市场环境[197] - 2022年华强电子世界计划提升市场内中大型商户占比强化竞争力[197] - 公司持续深化电子产业链上游设计制造封测领域产业研究[198] - 公司考虑直接收购半导体设计制造或IDM企业促进产业升级[198]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快速增长可能产生坏账风险[199] - 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行业应收账款因行业特点较快增长[199] - 公司存货存在采购运输储存和保值方面风险[200] - 公司将从采购销售加速流转等加强存货管理优化周转率[200]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拟以总股本1,045,909,322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6]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经董事会审议通过[5][6] - 报告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17][14] - 报告于2022年3月正式发布[2]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617.14万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4053.35万元,政府补助756.97万元[41]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其他符合定义的损益为-1760.84万元,主要为公司处置股权所致[44] - 产业互联网平台付费用户达9,997个,较2020年增加2,239个,增长近29%[91][93] - 产业互联网平台员工总数同比增长超过80%[93] - 新增发生交易客户数量超过2,400家[91] - 公司平均融资成本较2020年同期下降[97] - 公司境内产品线销售额占比已达50%[101] - 公司应收账款信用险续约费率降低[97] - 华强电子网集团IPO申请于2021年6月29日获受理并于12月29日更新提交审计财务资料[110] - 华强电子世界通过升级改造打造华强北商圈首个无柜台资源格局新型电子专业市场[112] - 华强科创广场项目本期投入2.95亿元人民币,累计投入4.53亿元人民币[169] - 境外资产湘海电子(香港)有限公司规模35.30亿元人民币,占净资产比例22.14%[160] - 联营企业芜湖旅游城利润大幅减少导致投资收益同比下降[182] - 公司未涉诉[174] - 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180] - 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及重大股权[181][182]
深圳华强(000062)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