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天马A(000050) - 2022 Q2 - 季度财报
天马天马(SZ:000050)2022-08-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576,000万元[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7,000万元[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8,000万元[14] - 营业收入为157.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9%[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19%[1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80亿元[15]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69%至157.38亿元[26][28]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6.7%至157.3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68.67亿元减少[121] - 营业利润同比下降33.1%至3.16亿元,去年同期为4.73亿元[123] - 净利润同比下降30.2%至3.70亿元,去年同期为5.30亿元[123] - 基本每股收益下降30.2%至0.1506元,去年同期为0.2157元[1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亏损扩大至2.37亿元,同比增加亏损1.80亿元[113] - 母公司净利润由盈转亏,2022年上半年亏损2364万元,去年同期盈利2268万元[12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8.96%至134.59亿元[27] - 研发投入同比大幅增长45.16%至15.65亿元[27] - 营业总成本同比略降0.5%至158.37亿元,其中研发费用大幅增长40.3%至14.80亿元[121] - 利息费用同比增长54.4%至4.28亿元[121] - 其他收益同比增长21.8%至6.60亿元[121] - 信用减值损失转正为1412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728万元[12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持续聚焦中小尺寸显示业务,将智能手机和车载显示作为核心业务[18] - 车载显示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20%[25] - 电子元器件行业收入占比98.48%,同比下降7.09%[28] 各地区表现 - 国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09%至62.62亿元[28][3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宣布投建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产线、新型显示模组产线、全制程Micro-LED试验线、车载显示研发中心等项目[23] - 合资投建全制程Micro-LED试验线[24] - 合资设立上海富天沣微电子有限公司开展先进封装技术开发[24] - 拥有从第2代至第6代TFT-LCD产线、第5.5代AMOLED产线、第6代AMOLED产线以及TN、STN产线[24] - 加速推进厦门第6代AMOLED产线(TM18)建设[24] - TM18首款产品点亮[24] - 推进厦门第8.6代TFT-LCD(含a-Si和IGZO)产线建设[24] - 推进芜湖新型显示模组产线建设[24] - 在安徽芜湖投资成立车载显示研发中心[24] - 公司新设天马(芜湖)微电子等三家子公司以强化产业布局[45] - 公司采用外汇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以管理汇率风险[46] - 公司已开展全面风险管理控制汇兑风险[47] - 显示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导致产品价格下滑[47] - 公司需加强专利布局防范知识产权风险[48] - 公司掌握TN/STN、TFT-LCD、AMOLED等十余项国际先进显示技术[47]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291,000万元[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05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73.98%[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73.98%至22.05亿元[2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0.8%至183.90亿元[1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74.0%至22.05亿元[12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3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9.03亿元有所改善[12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6.8%至47.55亿元[127]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78亿元有所恶化[130] - 母公司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22.5%至17.40亿元[130]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75.7%至102.32亿元[130] - 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84.6%至53.86亿元[130] 资产和负债结构 - 公司货币资金从年初40.35亿元大幅增加至88.81亿元,增幅达120%[115] - 应收账款由年初67.06亿元下降至50.78亿元,减少24.3%[115] - 存货由年初41.44亿元增至47.11亿元,增长13.7%[115] - 短期借款从年初15.36亿元大幅减少至2.01亿元,降幅86.9%[116] - 长期借款增加至224.29亿元,较期初182.65亿元增长22.8%[117] - 应付债券大幅增长至67.48亿元,较期初39.98亿元增加68.8%[117] - 流动负债合计降至183.06亿元,较期初210.07亿元减少12.8%[117] - 非流动负债合计增至313.55亿元,较期初245.52亿元增长27.7%[117]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加5.78个百分点至88.81亿元[31] - 长期借款较上年末增加3.93个百分点至224.29亿元[31] - 母公司货币资金增至59.84亿元,较期初24.82亿元增长141.1%[118]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增至102.42亿元,较期初92.55亿元增长10.6%[118]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增至342.39亿元,较期初324.96亿元增长5.4%[118] - 母公司短期借款从4.61亿元降至0元[119] - 母公司长期借款增至77.99亿元,较期初44.60亿元增长74.9%[119]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降至1.10亿元,较期初2.59亿元减少57.6%[120] - 流动比率从84.47%提升至116.77%,改善32.3个百分点[113] - 速动比率从64.74%提升至91.03%,改善26.29个百分点[113] - 资产负债率从60.20%上升至62.13%,增加1.93个百分点[113] - EBITDA全部债务比为6.93%,同比下降1.15个百分点[113] - 利息保障倍数从1.58下降至1.26,降幅20.25%[11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79.6%至88.05亿元[127]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109.0%至59.84亿元[130] 子公司和投资表现 - 日本天马总资产为人民币10.421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人民币1910万元,占公司净资产比重3.44%[33] - 报告期投资额25.5亿元,上年同期27.1亿元,同比减少5.90%[37] - 对武汉天马微电子增资16亿元,持股100%[38] - 对厦门天马显示科技增资7.5亿元,持股15%[38] - 武汉第6代AMOLED生产线本期投入8.283亿元,累计投入291.386亿元,项目进度80.31%[39] - 主要子公司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净利润为7.10亿元人民币[44] - 主要子公司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71亿元人民币[44] - 主要子公司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净亏损为6.89亿元人民币[44] - 厦门天马光电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980,000万元,总资产41,226.52万元,净资产39,567.22万元,净利润-432.78万元[70] - 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厦门)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0万元[70] 政府补助和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6.72亿元人民币[17]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贡献6.07亿元人民币[17] - 公司报告期内收到政府补助[83] - 全资子公司厦门天马收到研发支持补贴资金1亿元人民币[86] - 全资子公司武汉天马收到研发经费补助资金2.994138亿元人民币[87] 融资和担保活动 - 公司在中航工业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存款期末余额117,131.83万元,存款利率人民币活期0.455%[72] - 公司在中航工业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贷款期末余额100,000.00万元,贷款利率为1年期LPR减0.45%[73] - 公司在中航工业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每日最高存款限额为人民币200,000万元[72] - 公司在中航工业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综合授信额度为人民币700,000万元[73] - 公司获得中航工业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综合授信额度人民币700亿元,实际使用授信额度人民币10亿元[74] - 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人民币31.5亿元,全部为关联方担保[78] - 公司对子公司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提供担保总额人民币67.27亿元[79] - 公司对子公司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提供担保总额人民币16.95亿元[79] - 公司期末实际担保余额总额为人民币115.72亿元,占净资产比例38.22%[79] - 公司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余额人民币7.4亿元[81] - 公司下调"19天马01"公司债券票面利率[83] - 公司债券"19天马01"完成回售操作[84] - 2022年2月发行1.5亿元公司债券,利率3.10%,2025年2月18日到期[93] - 2022年3月发行1.0亿元公司债券,利率3.35%,2025年3月11日到期[93] - 2022年4月发行1.4亿元公司债券,利率3.35%,2025年4月20日到期[93] - 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品种二)发行总额为6亿元,票面年利率为3.98%[94] - 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发行总额为15亿元,票面年利率为3.10%[94] - 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发行总额为10亿元,票面年利率为3.35%[94] - 公司2021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发行总额为10亿元,票面年利率为3.70%[94] - 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品种一)发行总额为14亿元,票面年利率为3.35%[94] - 公司债券19天马01于2022年3月7日回售749万张,回售金额7.49亿元,剩余未回售债券251万张,票面利率调整为2.90%[108] - 公司债券20天马01发行规模10亿元,利率3.20%,2023年3月24日到期[105] - 公司债券20天马03发行规模10亿元,利率2.85%,2023年5月11日到期[105] - 公司债券21天马01发行规模10亿元,利率3.95%,2026年7月8日到期[105] - 公司债券21天马02发行规模10亿元,利率3.70%,2026年12月9日到期[105] - 公司债券22天马01发行规模15亿元,利率3.10%,2025年2月18日到期[105] - 公司债券22天马02发行规模10亿元,利率3.35%,2025年3月11日到期[107] - 公司债券22天马04发行规模14亿元,利率3.35%,2025年4月20日到期[107] - 公司债券22天马05发行规模6亿元,利率3.98%,2027年4月20日到期[107] 股东和股权结构 - 2022年4-7月期间完成9名董事及监事成员变更[51] - 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持70,941,981股公司股份于2022年3月11日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64] - 非公开发行限售股份于2022年3月8日上市流通[84]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7094.52万股,比例从6.22%降至3.33%[89] - 国有法人持股减少7094.20万股,比例从2.89%降至0%[89]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7094.52万股,比例从93.78%升至96.67%[89] - 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7094.20万股限售股于2022年3月11日解除限售[89][92] - 离任董监事持股减少3238股,期末剩余46387股[89][90] - 湖北长江天马定增基金持有8192.49万股限售股,2023年9月11日解禁[92] - 股份总数保持24.58亿股不变,无新增发行或回购[89]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3,515名[95] - 控股股东厦门金财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5.85%,持股数量为389,610,040股[95] - 股东中航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1.86%,持股数量为291,567,326股[95] - 股东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8.00%,持股数量为196,619,812股[95] - 股东中国航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7.30%,持股数量为179,516,146股[95] - 公司董事、总经理成为持股数量为7700股,报告期内无变动[101] 环境和社会责任 - 公司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需更新排污许可证)[54] - 天马微电子子公司COD排放总量为0.84吨,远低于核定总量15.37吨[55] - 武汉天马微电子COD排放总量28.69吨,占核定总量91吨的31.5%[55] - 成都天马微电子COD排放浓度254mg/L,排放总量133.22吨[55] - 上海天马微电子COD排放总量4.35吨,仅占核定总量175.31吨的2.5%[55] - 上海中航光电子COD排放总量68.19吨,占核定总量963.51吨的7.1%[55] - 厦门天马微电子COD排放总量89.8吨,占核定总量762.88吨的11.8%[55] - 武汉天马微电子VOCs排放总量2.11吨,占核定总量26.15吨的8.1%[5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施冰机变频改造等项目有效减少碳排放[61] - 公司配置COD、氨氮、VOCs自动在线监测装置进行实时监测[57][60]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因环境问题受到的行政处罚[61] - 公司接收航空工业对口扶贫地区67名贫困学生实习并招录国家规定扶贫区域1573人进行定点劳动力帮扶[62] 诉讼和风险 - 公司涉及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破产撤销权纠纷诉讼涉案金额22,100万元[67] - 公司其他诉讼事项涉案金额4,835万元[67] 会计政策和合并范围 - 公司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合并日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152]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为购买日付出资产、发生负债及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152] - 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52] - 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53]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154] - 报告期内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视同自最终控制方控制之日起纳入合并范围[155] - 报告期内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自购买日至报告期末业绩纳入合并报表[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