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172.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8%[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5%[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9%[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7元/股,同比增长8.45%[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52元/股,同比增长13.04%[19] - 公司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6.51亿元,同比增长10.71%[50] -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52亿元,同比增长11.95%[50] - 营业总收入从162.55亿元增至172.27亿元,增长6.0%[18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2,238,363.20元,同比增长11.9%[182] - 母公司营业收入1,043,226,755.13元,同比增长25.4%[184] - 基本每股收益0.77元/股,同比增长8.5%[183] - 公司合并净利润为731,288,906.90元,同比增长12.9%[18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142.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6%[72] - 管理费用为4.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44%[72] - 财务费用为4385.2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30%[72] - 研发费用为6.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0%[72] - 营业成本从136.57亿元增至142.94亿元,增长4.7%[181] - 税金及附加从5.78亿元增至6.27亿元,增长8.4%[181] - 销售费用从4.94亿元增至5.23亿元,增长5.8%[181] - 研发费用达664,784,353.10元,同比增长12.5%[182] - 管理费用为445,460,489.93元,同比增长31.4%[182] - 财务费用43,852,823.08元,同比增长86.3%[182] - 利息费用110,147,770.16元,同比增长48.2%[182] - 利息收入63,883,938.48元,同比增长16.2%[182] - 其他收益264,983,174.59元,同比增长11.0%[182] - 支付职工现金14.42亿元,同比增长13.5%[188]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12.51亿元,同比增长46.2%[18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和资产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69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29%[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4.5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45%[18] - 总资产为301.6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3.09%[18] - 存货为61.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74%[74] - 短期借款为32.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6.63%[74] - 合同负债为20.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38%[74] - 货币资金为88.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54%[7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8.1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3.5%[80] - 衍生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81.19万元人民币,较期初从零增长[80]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9.5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05%[80]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期末为27.7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62.6%[80]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88.8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13.54%[17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8.1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3.55%[17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5.6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9.19%[175] - 存货期末余额为61.4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65.75%[175]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32.6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16.60%[176]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为41.0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8.65%[176]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20.2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87.35%[176] - 应交税费期末余额为3.9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54.56%[176]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10.7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50.67%[175]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301.6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3.09%[175] - 公司总资产从266.77亿元增至301.68亿元,增长13.1%[177] - 负债总额从139.38亿元增至172.71亿元,增长23.9%[177]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45.53亿元减少至34.40亿元,下降24.4%[178]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2.94亿元减少至0.73亿元,下降75.4%[17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122.72亿元增至124.50亿元,增长1.4%[177]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10.55亿元减少至5.44亿元,下降48.4%[18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88.49亿元,同比增长14.7%[186][18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69亿元,同比扩大3.3%[18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72亿元,同比改善32.7%[18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97亿元,同比下降72.2%[188][18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59.30亿元,同比下降5.6%[189]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37亿元,同比改善127.5%[192]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7.96亿元,同比改善5.4%[192]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5.93亿元,同比转负[192] - 公司实收资本为9.721亿元人民币[194][197] - 资本公积从57.534亿元增至57.572亿元,增加378.95万元[194][19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122.719亿元增至124.5亿元,增长1.78%[194][197] - 未分配利润从51.146亿元增至52.836亿元,增加1.69亿元[194][197] - 综合收益总额为7.536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为7.536亿元[195] - 利润分配总额为5.8326亿元[195][199] - 少数股东权益从4.671亿元降至4.478亿元,减少1925.22万元[194][197]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127.391亿元增至128.978亿元,增长1.58亿元[194][197] - 专项储备从384.59万元增至423.61万元,增加390.16万元[194][197] - 盈余公积保持3.946亿元不变[194][19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铅蓄电池业务收入148.56亿元,同比增长8.35%,毛利率恢复至19.28%(同比提升0.96个百分点)[51] - 电动轻型车动力电池销售规模141.97亿元,同比上涨7.24%[51] - 起动启停电池业务收入2.50亿元,同比增长35.14%[51] - 铅炭储能业务收入7659.99万元,同比增长762.80%[51] - 电动特种车电池销售收入3.20亿元,同比增长22.36%[51] - 锂电业务收入7.95亿元,同比上升86.86%[52] - 两轮车锂电业务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21.59%[52] - 锂电储能业务收入2.23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52] 研发投入与创新 - 研发投入为3.86亿元人民币[21] - 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额为6.65亿元,较上年同期5.91亿元增长12.5%[37]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86%,较上年同期3.64%增加0.22个百分点[37] - 在研项目"先进储能用蓄电池开发"预计总投资3625万元,本期投入1913.67万元[39] - 在研项目"高容量18650圆柱电池系列产品研发与应用"预计总投资5700万元,累计投入4311.29万元[39] - 在研项目"高性能电动车用电池开发与产业化"预计总投资1.77亿元,累计投入1.21亿元[40] - 在研项目"基于大数据的蓄电池制造工艺优化与应用"预计总投资1.59亿元,累计投入6316.7万元[40] - 在研项目"基于智能制造的先进蓄电池制造工艺与技术研究"预计总投资1.45亿元,累计投入1.1亿元[40] - 研发总投入预算为11.94亿元人民币,累计投入61.42亿元,累计收益83.36亿元[42] - 研发人员数量达1,993人,同比增长11.5%,占总员工比例7.93%[43]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1.68亿元,同比增长33.5%,人均薪酬84,046.70元[43] - 铅酸蓄电池共性技术研发投入1.067亿元,累计收益9.94亿元[41] - 动力电池耐低温技术研发投入2,854万元,累计收益1,456万元[41] -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电池开发投入3,075万元,累计收益2,075万元[42] - 新型蓄电池材料研发投入4,050万元,累计收益3,035万元[42]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32.01%,高中及以下占比43.25%[44] - 30-40岁研发人员占比最高达42.3%,30岁以下占比32.16%[4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累计拥有专利2993项,其中发明专利613项[35] - 2022年上半年新增专利申请336项,其中发明专利108项,累计专利申请总数达5409项[36] 公司业务与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天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曾用名:浙江天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9] - 公司子公司众多,包括万洋能源、河南晶能、上海银玥、天畅供应链等超过50家实体[11][12] - 公司产品涵盖铅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应用于电动轻型车、电动特种车及新能源汽车领域[12] - 公司采用连铸连轧生产工艺制造铅带,生产规模以kVAh为单位衡量[12] - 公司拥有香港上市公司天能动力,股票代码为0819.HK[12] - 公司与世界500强法国道达尔集团旗下子公司帅福得(Saft Groupe SA)有关联[12] - 公司业务范围包括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通过天津租赁和商业保理公司运营[12] - 公司涉及再生资源业务,曾通过濮阳再生和电源材料公司运营[12] - 公司布局氢能源领域,通过天能氢能源和江苏昊氢公司运营[11][12] - 公司拥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即长兴县天能职业技能培训学校[11] - 公司投资平台包括长兴天尚、长兴厚朴、长兴众能等多个股权投资合伙企业[11] - 公司拥有覆盖全国32省的营销网络,超3,000家经销商链接数十万终端网点[4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4]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2] - 公司存在前瞻性陈述风险,未来计划及发展战略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5] - 公司已详细阐述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3] - 2021年中国电动二轮车总体产量为5443万辆同比增长约12.6%累计保有量达3.5亿辆[27] - 电动二轮车锂电出货量为10.5Gwh市场渗透率维持在5%左右[27] - 电动三轮车2021至2025年年均销量复合增长率预计达6.2%[27] - 2021年我国新增电力储能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同比增长231%[29] - 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46.1GW占全球总规模22%同比增长30%[29] - 预计2026年我国储能市场规模保守场景达48.5GW理想场景达79.5GW2022-2026年复合增长率69.2%[29] - 2022年1-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43.4万辆和1035.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和3.4%[30] - 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为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21.6%[30] - 预计2025年国内汽车起动电池市场规模达330亿元全球起动电池市场空间超1500亿元[30] - 全球启停电池市场规模2020-2024年期间预计增长78.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超22.12%[30] - 公司铅酸蓄电池产品在2020-2022年获得单项冠军产品认定[34] 投资与融资活动 - 公司对外股权投资总额为3130.1万元人民币,涉及9家子公司[77] - 公司投资建设年产15GWh储能及动力锂电池项目,总投资额51.7亿元人民币[79] - 项目包含建设资金33.7亿元人民币及流动资金18亿元人民币[79] - 公司以自有资金向浙江新能源增资10亿元人民币[79] - 重要子公司天能电源净利润为-3.39亿元人民币[81] - 重要子公司天能河南净利润为1.27亿元人民币[81]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48.73亿元人民币[146] -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47.30亿元人民币[146]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8.66亿元人民币[146] - 截至报告期末募集资金累计投入进度为39.45%[146]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4.08亿元人民币[146] - 新型高能量铅蓄电池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82亿元,投入进度56.03%[147] - 绿色智能制造技术改造建设项目投入募集资金1.323亿元,进度50.58%[148] - 年产912万KVAh铅酸蓄电池技术装备升级改造项目投入募集资金2507万元,进度9.92%[148] - 高能动力锂电池电芯及PACK项目投入募集资金2.304亿元,进度27.03%[148] - 大容量高可靠性起动启停电池建设项目投入募集资金3172万元,进度7.31%[148] - 全面数字化支撑平台建设项目投入募集资金1344万元,进度4.29%[148] - 国家级技术中心创新能力提升项目投入募集资金994万元,进度6.38%[148]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已全额投入10亿元,进度100%[148] - 湖州南太湖基地年产10GWh锂电池项目投入募集资金2.407亿元,进度21.20%[148] - 公司使用不超过28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50][154] - 2022年上半年现金管理到期产品实现投资收益882万元[15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使用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已到期金额总计1.33亿元人民币[15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使用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未到期金额总计1.19亿元人民币[156] - 公司现金管理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范围在1.05%至3.55%之间[155][156] - 公司现金管理取得投资收益总额为887.17万元人民币[156] - 公司向控股子公司天能帅福得提供募集资金借款4.8亿元人民币用于锂电池项目[158]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5]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5]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5] - 公司报告期内未通过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4] - 公司治理不存在特殊安排事项[4] - 公司新增认定李国华和何广为核心技术人员[86][87][88] - 公司选举李有星和佟成生为独立董事[85] - 公司离任独立董事徐晓庆和Lei Zhu(朱蕾)[85] - 公司聘任俞国潮为副总经理[85][86] - 公司聘任张仁柏为总经理助理[85][86] - 公司选举王保平和江为民为监事[85][86] - 公司离任监事史凌俊和高银[85] - 公司未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89] - 公司员工持股平台持有公司3.83%股份[90] - 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增资价格为7.69元/股[9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确认股份支付费用金额为3,789,520.39元[91] 承诺与合规事项 - 控股股东天能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108] - 实际控制人控制的长兴鸿昊等实体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109] - 三峡睿源等投资方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09]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10] - 核心技术人员的股份锁定期为上市后12个月加离职后6个月[110] - 核心技术人员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的25%[110] - 所有主体违反股份限售承诺需上缴减持收益并承担赔偿责任[108][109][110] - 持股5%以上股东天能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天能投资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111] - 股东若违反股份限售承诺则减持收益需上缴公司且公司
天能股份(688819) - 2022 Q2 - 季度财报